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测(三)(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测(三)(无答案)新人
教版
班别:姓名:总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解释词语
人境尔相与辨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2分
1解释加点词语。
玉盆珍羞()济沧海()
2、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的诗句是。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4.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采用“”和“”(限填四字)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7、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解释加点的词。
(1)卷我屋上三重茅()(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4)俄顷风定云墨色()(5)秋天漠漠向昏黑()( )(6)公然抱茅入竹去()(7)长夜沾湿何由彻()(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①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群童抱茅单是“欺我老无力”吗?这一情节对后文有何作用?
答:
5.诗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具体描写_______________的情状,既显示__ __之大,又描绘出茅飞之状,更见诗人的______________之情。
结尾诗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_______________”,表示宁愿“__________”受冻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6.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风雨肆虐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解释词语。
1. 狐裘:___ ___
2. 锦衾:______ __
3. 控:________________
4.着:______________
5. 瀚海:_____ ____
6. 阑干:____________
7.惨淡:_____________
8. 饮归客: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他是朝诗人。
全篇关键在四个“雪”字上。
第一个“雪”
是写送别前的雪景,第二个“雪”是写时的雪景,第三个“雪”是写时的雪景,第四个“雪”是写时的雪景。
2诗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3.在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
4.写边塞将士们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三、问答题
1.赏析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不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的诗句在古诗中还有,请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答:这里的“离愁”不仅是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之情,更是离别京城,离别,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2.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拿自况,表达了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这一句,运用,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
;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的情
怀。
后人也常用此来比喻。
6.古诗中写花的名句不少,请写出二句你积累的有关“花”的诗句来
(1),
(2),
7.“吟鞭”指。
落红:。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
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一、解释划线的词。
①局促一室之内⑤泉而茗者⑨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②偕数友⑥壘而歌者⑩恶能无纪
③波色乍明⑦红装而蹇者⑾适与余近
④晶晶然如镜之新开⑧以游堕事⑿未始无春
二、填空
1、《满井游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3、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选择题
1、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
2、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
B.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脱笼之鹄倩女之靧面
D.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
3、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游人虽未盛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罍而歌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五、翻译。
1、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2、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5、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六、问答题。
1、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
2、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3、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
4、第②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5、.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
“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