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与检测技术要点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与检测技术
要点探究
摘要:电磁兼容性会对电子产品运行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电子产品
的电磁兼容性能整体改善,必须重视电磁兼容检测,通过对检测技术灵活应用,
使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薄弱环节得以提高。

为此,本文简要剖析了电子产品电
磁兼容的重要意义,深入探讨了检测技术的实际使用要点,以期能为电子设备运
行性能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基础,为我国电子产品的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检测技术
引言:在当今时代下,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电子产品运行期间,电磁兼容是产品安全与平稳工作的关键性能指标,只有保证
电磁兼容与既定标准一致,电子产品才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应该充分认
识到电磁兼容的重要性,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检测,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与技术
性能可以满足于磁干扰环境要求,提升产品应用效果。

1.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电子产品保持稳定工作状态
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或者系统在电磁环境中,工作状态可以满足规定标准
与要求,同时不互干扰、损坏周围环境中的其他设备。

电磁兼容的要求主要体现
在两方面,一方面,电子产品在运行期间,针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电磁干扰信号,强度要处于可控范围,并且设备和系统要具备抵抗这些信号的能力。

在电磁干扰
的环境下,如果电子产品或者系统的能级出现下降情况,电磁敏感度增强,电磁
干扰信号的抵抗能力不会逐渐降低,导致电子产品无法稳定且高效运行,影响了
电子产品工作效率。

电子产品中的部分电子元件也会因为被电磁信号干扰而出现
损坏,致使电子产品不能正常工作。

为促进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水平的提升,必须
充分认识到电磁兼容的重要性,确保在电磁干扰的条件下,电子产品依然能高效工作,避免对其他产品、系统造成影响。

1.2 有助于用户人身安全的维护
电磁波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意义重大。

在开发和利用电磁波资源过程中,创造的社会价值和财富不可估量。

但与此同时,电磁波越会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造成很多影响。

在电子产品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和规定不一致的电磁波,导致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受到干扰。

现阶段,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类型颇多,广泛使用的电子产品有洗衣机、计算机、空调、手机与电视机等,随着时代的深入发展,这些电子产品渐渐成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关键部分,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电子产品运行期间,电磁波会与不同元件相互作用,最终有干扰电流产生。

这类电流的强度大,一旦电流大于既定标准,轻则会导致元件出现燃烧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元件会出现爆炸问题,威胁到电子产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电磁量在有害的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后,机体的生理效应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人体的伤害极大。

为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将电子产品认识到电磁兼容的作用,将相应的检测工作做到位,提升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效果[1]。

1.3 有助于国际化标准的实现
现代电子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创新,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效果越来越好,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电磁兼容性能机安检机成为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家便给予电子产品高度重视,在电磁兼容检测方面提出强制性要求,电脑、音响设备等都需要进行检测。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提升,电子产品的构造也日益繁琐,其中包含大量的元器件,所以在检测要求上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将安防电子设备等纳入其中。

基于此,只有加强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研究,对检测技术合理且灵活使用,国家制定的标准才能满足,真正实现产品标准认证国际化目的,为电子产品市场长久且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检测技术要点
2.1 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技术
静电放电主要包括直接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类。

在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检测实验期间,电压的稳定状态要持续保持提升,准确判断故障发生位置。

在静电放电检测环节中,将放电发生装置安装在被检测的元件上,包括键盘、按钮等,快速掌握干扰点。

同时结合电子产品的运行要求以及应用特点,对检测技术科学选取与利用,可以借助单次放电模式完成,这种方式效果高且应用效率高。

在检测时,把控好时间间隔,如果处于理想条件,设置间隔时间为1s。

为提升检测效果,在系统本身没有故障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放电时间间隔[2]。

在静电放电抗干扰度检测结束后,对结果系统分析。

依照最终结果,并在综合检测试验期间出现的性能降低或者功能丧失程度基础上,将检测结果划分成三种性能判据等级。

(A)无需操作人员介入,设备应能按预期持续工作。

当按预期使用设备时,不允许出现低于制造厂规定的性能等级的性能降级或功能损失。

(B)在试验开始之后,无需操作人员介入,设备应能继续按预期工作。

在试验期间,性能降级是允许的。

(C)允许出现可自行恢复或能由使用者根据制造厂说明操作之后使其恢复的功能损失。

因此根据静止放电所造成的干扰,在实际解决中,应该从各个层面考虑,保证静电放电抑制能有效完成[3]。

在选用电子产品的电力输出、输入电缆时,尽可能选用对电磁信号、静电屏蔽特性较好的线缆,同时适当配置滤波设备。

为确保对没有设置过滤装置且灵敏度最高的接口器件进行有效保护,在相关线路中,可根据现场条件设置接地防护线路,采用综合性的保护模式,促进电子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提高,让电子产品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4]。

2.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检测技术
在利用该技术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检测期间,主要对模拟电磁感应负载断开时,因为开关挤出点位置的绝缘击穿等因素,在断开位置产生的电脉冲群进行检测。

在电磁感应负载反复开闭的状态下,电脉冲群会重复出现的频率高,能准确掌握电子设备在电磁干扰的条件下工作性能是否会出现变化,设备元件是否受到损伤[5]。

在利用此种方式检测过程中,瞬时态电脉冲信号的能量偏低,对产品的影响较小。

但因为频谱宽度较大,导致电子产品的工作状态受到干扰,不能正常
且稳定的工作。

在对此类问题控制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化电子产品电路设计的方式,控制好强弱电线缆之间的间隔,防止出现交叉或者重叠问题。

为提升设计水平,可以在设计时增加滤波、吸收等设备,保证公共阻抗值能有效降低[6]。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电子产品应用过程中,电磁兼容是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设备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对电子产品检测与设计期间,应该将关注点放在电磁兼容性能的检测上,依照检测结果,在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后,对设计方案合理制定,并将新的检测技术应用到产品电磁兼容检测中,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在全面提高的同时,产品的工作效率也能提升,减少电子产品运行问题,为产品在市场上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淑霞.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与检测技术要点探讨[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1):93-95.
[2]刘雅霖. 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与实用经验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2):224-226.
[3]占建龙.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分析与应用探讨[J]. 轻工科技,2020,36(06):80-81+83.
[4]张骥.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设计要素分析及测试方法研究[J]. 电子测试,2019,(19):122-123+139.
[5]梁晓,张春年,毕玉,樊晓冬,高文斌.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设计要素分析及测试方法研究[J]. 电子世界,2018,(22):106.
[6]刘德启. 电子测量中电磁兼容问题研究[J]. 电子制作,2016,(06):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