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疾病及检查手段-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在疾病的诊断率上优于小肠镜
--Ell C et al. Endoscopy 2002;34:685
VCE的临床应用-3
CE VS. 推进式小肠镜
Pennazio研究:25例明确反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史患者先后接受小肠镜和CE检查
CE在25例中的诊断正确率为48%(12例)
在小肠镜检查阴性的12例患者中,经CE检 查发现病灶的有7例(58%)
小肠疾病及其检查手段
钟 捷 吴云林
小肠疾病诊治现状
小肠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正在提高
➢ 临床医师的认知水平的提高 ➢ 小肠疾病的发生率在上升 ➢ 小肠疾病的检查手段在发展 ➢ 各科间的协作在加强
小肠疾病诊治现状(续)
小肠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尚待进一步 提高
➢ 检查时机的掌握 ➢ 检查手段的完整性 ➢ 各种检查手段结果的比较与选择 ➢ 新技术的引入、应用与普及
关于VCE的评价-4
美国FDA在批准CE临床应用同意书中表 明的一个基本态度:
“CE应作为通过观察小肠黏膜改变 而诊断小肠疾病的 辅助性检查工具”
关于VCE的评价-4
CE有不足、但CE在发展 (Norika?) 清晰度、分辨率
能量持久性 移动可控性 活检可行性 图像采集多点性、密集性;发送连贯性 大小多样性
2003,4 – 7月, 30例,怀疑小肠疾病的 患者接受检查;5岁-73岁
检查对象: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20例
-- 腹痛待查
5例
-- 腹泻原因待查
3例
-- 不完全小肠梗阻
2例
瑞金的初步结果(续)
上述对象曾接受多项检查史
胃肠镜
多次
小肠钡灌
21人次
99mTc核素扫描
17人次
普通推进式小肠镜
DSA动脉造影(Angiography)
出血诊断整体阳性率56%(43~87%) 造影剂外溢率47%(25~73%), >0.5ml/min 药物动脉造影,(+) , 并发症 术前忌用全身性止血药物和缩血管药物
-- Lewis BS Gastroenterol Clin Nor Am,2000,29:67
CE漏诊而小肠镜发现的空肠上段肿瘤1例
--Pennazio M et al. Digest Liver Dis 2001;33:2
VCE的临床应用-4
CE VS. 小肠钡剂造影
Costamagna等研究:20例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
小肠钡剂造影的阳性诊断率为20%(4例) 而CE的阳性诊断率为45%,可疑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
关于VCE的评价-3
Fleischer 的观点
小肠镜与CE作比较在逻辑上有不合理之处 研究者忽略了不同检查手段对不同性质病变的检出阳
性率问题 CE检查结果与Sonde小肠镜和术中小肠镜对整个小肠
检查的结果之间相比较,才能从内镜层面上确立CE对 小肠黏膜病变的真正检出能力
--Fleischer D, et al. Gastroentest Endosc 2002;56:452-457
小肠疾病的整体发病率
占整个消化疾病疾病的小部分1/100-300 小肠出血占总GI出血的3~5% 小肠肿瘤占整个 GI肿瘤的1~2%
小肠疾病的症状学分析
224例小肠疾病症状分析(1971~1996,广州)
-- 腹痛
58%
-- Hale Waihona Puke 部肿块18%-- 发热
17%
-- 出血
12%(??)
-- 其他: 腹泻、贫血、消瘦、梗阻、穿孔等
1.Optical dome 2.Lens holder 3.Lens 4.Illuminating LEDs 5.CMOS image 6.Battery 7.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transmitter Antenna
Dimensions: Height: 11mm Width: 27mm Weight: 3.7gr
49%和15%
作者认为:CE的病灶检出率>小肠钡剂造影,新的 技术、存有不少缺陷,非特性性检出病灶的解释 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Costamagna G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2;123:999
关于VCE的评价-1
CE自问世以来,世界上以其检查病人数已达4000
小肠肿瘤
-- Dieulafoy病 -- 门脉高压性肠病 -- 主动脉小肠瘘
--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 -- 平滑肌(肉)瘤 -- 腺瘤(腺癌) -- 淋巴瘤、类癌、神经纤维瘤、脂肪瘤等
小肠出血的病因学
病名
国内
国外
血管病变 小肠肿瘤
良恶性 部位 炎症病变 憩室病 其他
8-14% 11-60% 良>恶 空>回 5-7% 2-3% 10-20%
胶囊内镜(VCE)研发简史-1
1981年,以色列机械工程师Gavriel Iddan萌发了设想 1985年,Iddan发明了用于血管内摄影的微型照相机 1993年,Iddan将整个VCE系统确定为三个组成部分:
胶囊/信号传输器、信号接受器/记录器和图像处理站, 并进行实物开发 同期,Paul Swain(英国)率先开发成功,并制造出 了体积接近二个火柴合大小的“无绳”内镜
50-70% 15-20% 恶>良 回>空 10-15% 5-11% 10-18%
--张德中《胃肠病学》2002,7(2):96
小肠疾病的检查手段
一般检查手段
生化、肿瘤、免疫,CT, MR, GI等
特殊检查手段
--小肠钡灌
-- 99mTc扫描
-- 电子小肠镜
-- DSA血管造影
-- 胶囊内镜
-- 双气囊小肠镜
VCE的临床应用-2
CE VS. 推进式小肠镜
意大利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65例)
常规检查手段,32例病人中5例(+),15% 小肠镜确诊的为9/32例(28%) :AVM 7例,腺癌1例,淋
巴瘤1例 CE检出病灶21/33例(66%) :AVM17例,恶性狭窄和
炎症性病变各2例
作者结论:小肠镜和CE均是非常安全的检查手段,但
手术置入于狗小肠内小型标记物的检出率
CE对标记物的整体检出率>推进式小肠镜 (64% vs 37%) 小肠镜的特异性优于CE (97% vs 92%) 小肠镜所到达的检查范围,小肠镜对病灶检出率的敏感
性高于CE (94% vs 53%)
--Appleyard M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0;119:1431
❖ 内镜长度:2m ❖ 外径:9mm ❖ 检查范围:口腔-末端回肠 ❖ 优点:直视、清晰、可控、活检 ❖ 检查时间:30-60分钟 ❖ 病人耐受性:尚好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 耐受性、时间性、消毒
2条内镜
❖ 上镜:口腔
回肠中段(1-4组小肠)
❖ 下镜:肛门
回肠上段(6-4组小肠)
小肠:内镜检查无盲区
瑞金的初步结果
人次以上(2003年3月) 以原著形式发表的论文达30多篇 但真正设计合理、并有与小肠镜、血管造影、小肠钡
剂等经典检查手段有完整对比资料的研究却不足1/3
关于VCE的评价-2
CE对小肠病变的整体检出率在45~82%
经病理和手术确诊的正确率为35%~55% 发现病灶、无法明确的可疑诊断率为20%~40% 未发现任何病灶的阴性率为28%~45%
胶囊内镜(VCE)研发简史-2
1996年初,Swain首次成功地接受到了“无绳”内镜从 猪胃内发送出的同步图像信号
1997年,微芯片研制成功、能量问题解决(1mA) 1998年成立的以色列GIVEN(GastroIntestinal Video
ENdoscopy)影像公司 1999年1月成功推出了符合设计者最初构想、并满足
▪ M2A® Capsule
▪ Ambulatory DataRecorder™ on a belt
▪ RAPID® application for image processing and viewing
Click on image to view movie
M2A® Capsule Component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ejunal Crohn's Disease
Small Bowel Tumor
Click on image to view movie
Small bowel carcinoid tumor
Angiodysplasia
VCE的临床应用-1
CE VS. 推进式小肠镜
-- 詹俊等《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243
小肠疾病的病因学
血管性病变 小肠肿瘤 憩室病变 炎症/免疫性疾病
-- Crohn’s病 -- 血管炎(Behcet病) 其他 --NSAIDs肠病 -- 肠系膜血管栓塞
小肠疾病的病因学(续)
血管性病变
-- 血管发育不良 -- 多发性A-V扩张 -- 血管瘤
--Fleischer DE, Gastrointest Endo, 2003,56:452
小肠钡灌(Enteroclysis)
适应疾病(定位,定性?) -- 小肠炎症性疾病:Crohn’s病 -- 小肠肿瘤:平滑肌、腺上皮 -- 憩室性疾病
非适应症:血管性病变、小占位性 整体阳性率:10~35%
☺ 某些疑患消化道疾病,但因其他原因无法完成、 耐受、配合常规内镜和其他检查患者
☺ 体检、常规检查??
VCE检查的禁忌症
有明显消化道动力异常者(主要是排空迟缓和 无蠕动者)
不全梗阻及完全梗阻者 起搏器或除颤器安装者、检查不合作者
VCE检查原理和特点-1
动态摄影、连续传输 单个CE重量为3.7g左右 依靠消化道蠕动波向前移行 每秒钟拍摄和传输2幅图像
--朱端森<胃肠病学>2002,7(2):99
DSA动脉造影(Angiography)
特点
不受肠道内容物核积血影响 可较精确定位 对血管性病变和肿瘤有定位、定性
价值> 炎症、憩室病变 有治疗价值
--Zuckerman et al.Gastroenterology, 2000,118:201
VCE检查原理和特点-2
前视角与普通电子内镜相近,达120~140º CE在近8小时中可传输图像约5万幅 下载平均时间为2h以上, 平均解读时间为60-
90min CE通常在吞服后24-48小时之间被排出体外
Normal Small Bowel Anatomy
小肠绒毛
Click on image to view movie
3人次
胶囊内镜
6人次
瑞金的初步结果(续)
➢ 检查范围与时间
部位
人数 时间(min)
空回肠交界
9
40.512.3
回肠中下段
17
末端回肠
4
64.318.6 78.811.5
➢ 病人耐受性分析(1-5级)
3.80.5 属于耐受性尚好
检查结果分析
25(/30)例病人检出病变,阳性率为83.3%
不同症状的病变确诊率
临床应用要求的CE(M2A®)
胶囊内镜(VCE)研发简史-3
2000年,美国亚特兰大DDW,Swain向 与会者展示了应用CE检查动物和人体胃 肠道的录像
2001年,CE的初步临床试验完成,8月 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
VCE检查的适应症
☺ 不明原因小肠病变(出血、疼痛、不全梗阻、 消化吸收不良等)患者
-- 沈谋绩<胃肠病学>2002,7(2):98
回肠肿瘤小肠钡灌检查:(-)
99mTc(胶硫/RBC)同位素扫描
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仅有定位价值
出血速率>0.1~0.4ml/min 整体阳性率45%(26~78%) 定位正确率78%(41~91%) 延迟扫描使(+)定位正确率
不能凭扫描结果来决定手术或介入治疗 仅提供出血大致部位的线索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20世纪90年代末,由日本富士写真光机株式会 社研发成功,2001开始临床试用 日本自治医大医院消化部Yamamoto医师最早 使用,目前检查病例数近百人次 国内瑞金最先使用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 工作原理:套拉式推进
Small Intestine Imaging in 3 Easy Steps
1. Ingesting the M2A® Capsule
2. Undergoing the procedure 3. Viewing the results
Click on images to view movie
The Given® Diagnostic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