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时事补充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纪念抗日战争活动
2月27日下午,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以立法的形式确定这样的纪念日和公祭日,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声:表示历史越来越远,但记忆应该保鲜,中国人要拧成一股绳,实现中国梦。
(一)为什么要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
1、对死难者的哀悼,让冤屈的灵魂得到尊严。
2、告慰亡灵,国家不再积贫积弱。
3、是警醒国人,落后就会挨打。
4、是提示人民,勿忘历史。
使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将激励
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将更加坚定全国各族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5、是召唤和平,纪念历史不为铭记仇恨,而是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二)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的屈辱史,尤其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学生要铭记什么?
1、要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我国被迫签订了1000多
个不平等条约,割地又赔款,整个民族陷入深重的灾难。
自日本明治维新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侵略战争,其中10次是侵华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算起,日本全面祸害中国达14年之久,置中华民族与亡国灭种的境地。
在整个抗战期间,我国伤亡3500多万人。
2、要铭记中华民族的光荣。
我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歼敌
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二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参与了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国承担起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责任。
(三)怎样看待当前日本右翼和中日关系。
1、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美化侵略。
现在对于我国的繁荣发展,日本右翼想方设法围堵中
国。
对我们来说,一定要警惕:日本右翼现在和将来,都会处心积虑的打乱中国走向富强的步伐。
2、当前中日关系的本质是中美关系。
近年来,日本右翼动作频频,如扩大武器出口,解
禁集体自卫权等,背后都有美国撑腰。
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中美两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四)中学生应如何传承好爱国主义精神?
1、爱国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
对于每个公民来说,要认真学习历史,汲取爱国主义
精神的内容和动力。
2、同时,爱国也要付诸于实际行动。
比如升国旗时,除非特殊原因,就一定要站起来;
唱国歌时,一定要认真跟着唱。
在日常生活中,爱国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只有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工作,才能换来国家的强大;只有等我们的综合国力发展到让日本彻底服气的那一天,所有问题才能解决。
3、要注意的是,爱国不能盲目和冲动,比如游行示威时,那种打着爱国幌子的打砸抢烧
行为,就是违法行为,不是真正的爱国。
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
(一)基本情况
1、会期: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会期4天。
2、参会人员: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
3、通过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完善的党内法
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就要做到:
1、基本经验
(1)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
(3)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2、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要做到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几个要点解读
1、依宪执政:《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
要坚持依宪执政”。
解读:这不仅强调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基础性地位,并进一步表明,宪法也是行动层面上治国理政的最高法律指引。
2、司法公正:《决定》明确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
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解读:最高法设立巡回法院,一些可能上诉或申诉到最高法的案件,就不一定非要来北京审理,这样既能方便诉讼当事人,也能更好的保证司法公正。
3、法治政府:《决定》明确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
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制度”。
解读:以往行政决策时不顾后果的“拍脑门”决策现象较多,还有一些干部运用权力时的法治意识较差,对决策后果没有承担相应责任。
建立决策终责任醉酒追究制度及
倒查制度能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4、法治考核:《决定》明确提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
解读:法律是党领导人民指定的,党员干部理应带头遵守,不能徇私枉法。
对干部进行法治考核,能影响他们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及怎么做。
(五)“法治中国”建设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1、首先要认识到法在于“立”,更在于“司”。
2、司法本身也是一个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不断调整的过程。
3、“法治中国”建设除了内容,在实现形式上还需要由粗到细的探索。
4、法治被确定为人们心中的信仰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基本内容(24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三)概念内涵: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
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
(1)富强即国富民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2)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
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是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3)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4)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1)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2)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
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3)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4)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1)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
它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
国。
(2)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3)诚信即诚实守信,是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4)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四)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青年学生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1、我们要争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有志屮学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所以,我
们应该经常反躬自问:我的志向在哪里,我对自己充满信心了吗?
2、我们要争做道德高尚、富有教养的文明屮学生。
我们应该加强品德修奍,埋头读书,
抬头做人,争做品德高尚、富有教养的文明屮学生。
3、我们要争做知识丰富、勤奋刻苦的优秀屮学生。
我们正处在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
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更应该刻苦钻硏,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
四、2014年APEC峰会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截至2013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正式成员和三个观察员。
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华台北、泰国、美国、越南,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
2007年,各国领导人对重新吸纳新成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在新成员须满足的标准问题上未达成一致,于是决定将暂停扩容的期限延长3年。
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
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被称为反映APEC精神的7个关键词。
2014年APEC会议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起的会议,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再一次在中国举办,于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
其中领导人峰会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在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现实意义)
取得成果:1、展现中国主导权2、互联互通获追捧3、启动亚太自贸区,4、中美管控住分歧5、俄罗斯送来大礼6、中日关系破冰了7、中韩自贸谈判成功8、北京反腐败宣言出台。
五、世界志愿者日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孙铁翔)12月5日是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
201
4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5日在京启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志愿服务组织已达到12.9万个,常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已达6500多万人。
据介绍,此次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开展,主题为“志愿服务中国、爱心点亮梦想”。
仪式上,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五家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向全国发出“人人从我做起”的倡议书。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宣布活动正式启动,他说,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快速发展,志愿服务活动日益丰富。
大批志愿者活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中,诠释了志愿理念,传递了志愿精神,发展了慈善事业。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的重要品牌和动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日”。
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为灾区募捐、走进养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走进康复中心看望残障儿童、组织义务献血,组织义务植树、组织下乡义务支教、组织宣传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