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苏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用于杀菌、消毒是利用了Cl2能杀菌、消毒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可用于杀菌、消毒
C.漂白粉是由Cl2和NaOH浓溶液制得
D.漂白粉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而失效,因此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处
2.下列有关氯气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无色气体
B.有刺激性气味
C.能溶于水
D.是黄绿色气体
3.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退色。

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硫酸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悬浊液
4.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ol E物质,则E 物质的摩尔质量为(g·mol-1)()
A. 100
B. 108
C. 55
D. 96
5.新制的饱和氯水与久置氯水的主要区别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6.标准状况下,将a L 氯化氢气体溶于1 000 g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b g·cm-3,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A.a
22.4
B.ab
mol·L-1
22400
mol·L-1
C.ab
22400+36.5a
mol·L-1
D.1000ab
22400+36.5a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黄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8.氯气跟下列物质反应时,能够产生白雾的是( )
A.钠
B.铜
C.氢气
D.铁
9.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
B.新能源——可燃冰(CH4·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
C.在防治酸雨方面化学科学将大有作为
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橡胶的品种将越来越多
10.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11.下列选项中,与物质体积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A.粒子数目
B.粒子大小
C.粒子之间的距离
D.粒子的化学性质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实验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0.1 mol·L-1”,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 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14.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
B.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乙烯和乙炔、乙烷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
C.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和臭氧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
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氨气和甲烷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
15.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实验室欲配制8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
意图。

17.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管E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学生计划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 mol·L-1的稀盐酸450 mL。

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_。

(2)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__________。

(3)配制时(除容量瓶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试剂瓶。

(4)定容时应用什么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观察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容时超过刻度线,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现有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10.0 mL,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451 g。

将沉淀与过量盐酸反应,得到112 mL 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20.20 ℃,将60 g某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于水,配制成200 mL密度为1.5 g·mL-1的饱和溶液,则20 ℃时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向某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密度为1.10 g·m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沉淀的质量恰好与盐酸的质量相等。

求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25 ℃时18 g氯化钠完全溶于5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所得饱和食盐水的密度为1.2 g·cm-3。

(1)求25 ℃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

(2)求25 ℃时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

(3)求25 ℃时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

23.下图中,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判断A、B、C、D是什么物质,写出其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计算填空:
(1)现有34 g某气体,摩尔质量为17 g·mol-1,则: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

℃该气体所含分子数为__________N A。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与22.4 L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HClO 能杀菌、消毒,而Cl 2不能,A 项错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 2,有效成分是Ca(ClO)2,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 项错误;漂白粉是由Cl 2和石灰乳制得,C 项错误;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Ca(ClO)2+H 2O +CO 2===CaCO 3↓+2HClO,2HClO 2HCl +O 2↑,D 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

3.【答案】B
【解析】 红色布条颜色退色的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氯气通过D 瓶中的液体后C 处的红色布条能退色,这说明D 瓶中的液体既不能干燥氯气,又不能吸收氯气,反而是使干燥的氯气变得湿润了。

在题目所提供的四种溶液中,浓硫酸能干燥氯气,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悬浊液都跟氯气发生化学反应,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氯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

4.【答案】B
【解析】物质E 的质量=20 g +14 g -8.8 g -3.6 g =21.6 g ,其摩尔质量=21.6 g÷0.2 mol =108 g·mol -1。

5.【答案】B
【解析】新制的氯水中含有Cl 2、H 2O 、 HClO 、H +、Cl -、ClO -、OH -等粒子,具有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等;氯水久置时,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最后得到盐酸溶液,久置氯水溶液的酸性增强。

6.【答案】D
【解析】氯化氢的物质的量=a
22.4mol ,盐酸溶液的体积=a
22.4
mol×36.5g·mol −1+1000g b×1000g·L −1
,盐酸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a
22.4mol÷a
22.4
mol×36.5g·mol −1+1000g b×1000g·L −1
=1000ab
22400+36.5a mol·L -1
7.【答案】A
【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A 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颗粒,B 正确;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为棕黄色烟,C 正确;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发出黄色的火焰, D 正确。

8.【答案】C
【解析】钠与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钠,会观察到白烟, A 不符合题意;铜与氯气反应生成固体
氯化铜,会观察到棕黄色的烟,B不符合题意;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极易结合水蒸气变为盐酸小液滴,会观察到白雾,C符合题意;铁与与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铁,会观察到红褐色的烟,D不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需要化学家研制可降解塑料。

10.【答案】C
【解析】A、D项属于物理学研究内容;B项属于生物学的研究内容;C项是制造新物质,属于化学的研究内容。

11.【答案】D
【解析】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粒子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和粒子的大小,与粒子的化学性质无关,只有D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钠与水反应剧烈,钠块太大易出现危险,A项错误;实验室取用钠时,多余的钠应及时放回原试剂瓶中,B项错误;钠与手指上的水反应生成有腐蚀性的NaOH,不能用手掰开金属钠,D 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A项,溶液的体积多于1 L,错误;B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错误;C项,所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错误;D项,原来c(Cl-)=0.2 mol·L-1,将溶液稀释一倍后,则溶液的c(Cl-)=0.1 mol·L-1,正确。

14.【答案】A
【解析】质量相等,摩尔质量相等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原子数一定相等(都是三原子分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和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所含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由其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决定;物质的量相同,氨气和甲烷两种气体中含有氢原子数不等。

15.【答案】B
【解析】次氯酸钙能与碳酸(弱酸)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说明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

16.【答案】(1)872(2)100 mL
【解析】(1)需氢氧化钠的质量=80 g×10%=8 g,需水的质量=80 g-8 g=72 g,水的体积为72 mL。

(2)因为需要的水的体积是72 mL,应选用规格为100 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要的水。

17.【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3)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
(4)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
(5)2Na2O2+2CO2===2Na2CO3+O2
(6)把试管E移出水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做供氧剂
【解析】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A中制备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等杂质,需在B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将氯化氢除去;C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D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

试管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18.【答案】(1)4.210 mL(2)500 mL(3)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4)胶头滴管平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凹液面的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重新配制
【解析】配制稀盐酸450 mL,由于没有此种规格的容量瓶,所以用500 mL的容量瓶。

设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前后HCl物质的量守恒建立关系式:12 mol·L-1×V×1 000 L·mL-1=0.10 mol·L-1×500 mL×1 000 L·mL-1,V≈4.2 mL;根据量筒的规格选取10 mL量筒;结合配制步骤选取仪器。

(4)定容时需用胶头滴管,观察所加液体是否达到容量瓶的刻度线,一定要平视,使凹液面的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

19.【答案】0.2 mol·L-10.5 mol·L-1
【解析】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CO3+BaCl2===2NaCl+BaCO3↓
BaCO3+2HCl===BaCl2+H2O+CO2↑
n(Na2CO3) =n(BaCO3) =n(CO2) =112mL
= 0.005 mol
22400mL·mol
m(BaCO3)=0.005 mol×197 g·mol-1=0.985 g
m(BaSO4)=1.451 g-0.985 g=0.466 g
n(Na2SO4) =n(BaSO4)=0.466g
=0.002 mol
233g·mol−1
c(Na2SO4) =0..002mol
=0.2 mol·L-1
0.01L
c(Na2CO3)=0..005mol
=0.5 mol·L-1
0.01L
20.【答案】mol·L-1
【解析】解法一:c===mol·L-1。

解法二:设该温度下此物质的溶解度为S。

则:=
,S =25 g c =
mol·L -1=
mol·L -1。

21.【答案】25.44% 7.7 mol·L -1 【解析】题中发生的反应为 AgNO 3+HCl===AgCl↓+HNO 3 36.5 143.5
则w (HCl)=36.5
143.5×100%=25.44%,c (HCl)=
1000×1.10×25.44%
36.5
mol·L -1=7.7 mol·L -1。

22.【答案】(1)36 g (2) 26.47% (3) 5.43 mol·L -1
【解析】(1)25 ℃时18 g 氯化钠完全溶于5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故该温度下溶解度S =
m 溶质m 溶剂
×100 g =18g
50g ×100 g =36 g 。

(2)25 ℃时18 g 氯化钠完全溶于5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故25 ℃时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 溶质
m
溶剂
×100%=18g
18g+50g ×100%=26.47%。

(3)该饱和食盐水的密度为1.2 g·cm -3,溶质质量分数为26.47%,故25℃时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1000ρωM

1000×1.2×26.47%
58.5
mol·L 1=5.43 mol·L -1。

23.【答案】Na Na 2O 2 NaOH Na 2CO 3 (1)2Na +O 2
Na 2O 2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2Na +2H 2O===2NaOH +H 2↑
【解析】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框图推断题,关键之处是找到突破口,该题的突破口为“A 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只要推断出A ,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另外,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是快速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4.【答案】(1)℃2 mol ℃2 ℃44.8 L (2)36 g
【解析】(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34 g÷17 g·mol -1=2 mol ,含气体的分子数=2 mol×N A mol -1=2N A ,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 mol×22.4 L·mol -
1=44.8 L 。

(2)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22.4 L÷22.4 L·mol -1=1 mol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2 mol ,水的质量=2 mol×18 g·mol -1=36 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