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的主人》第2课时2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凭借详细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只要凭着英勇、智慧、镇静、机敏,就能战胜险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2、理解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英勇与机智。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英勇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黄河的VCD、幻灯片〔文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质疑:
1.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好吗?
2.谁来说说看,刚刚录像里拍摄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黄河〕
3.那你们看到的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呢?
〔过渡〕黄河之水日夜奔腾,汹涌咆哮,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和黄河有关。
〔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谁是黄河的主人?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他有什么本领能成为黄河
的主人?……〕
4.老师也有一个问题,可以问吗?“主人〞是什么意思?〔能当家做主的人〕“黄河的主人又是什么意思?〞〔能驾御黄河、征服了黄河的人。
见黄河一点也不怕的人〕
〔二〕学习课文,释疑解难:
〔过渡〕同学们围绕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富有考虑价值的问题,老师归纳一下,其实就是两个问题:
1.谁是“黄河的主人〞?
2.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1.第一个问题谁能来答复?〔是艄公〕板书:艄公
2.第二个问题比拟难,你们说解决难题的最好方法是什么?〔读书和讨论、动脑考虑……〕
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书中有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
4.交流:
〔1〕答:“他凭着英勇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板书:英勇智慧镇静机敏
〔2〕那么,从哪儿可以看出艄公是非常英勇、智慧、镇静、机敏的?请找出描写艄公的句子。
(3)交流
1.“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专心致志、小心、注视、大胆〞说明艄公非常英勇、镇静、机敏。
2.“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平安,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筏子是“小小的〞,风浪是“险恶的〞,竹篙又是“不粗不细〞的。
〔看图片〕鲜明的比照更说明艄公的英勇、智慧、镇静、机敏。
(4)(过渡)文章除了描写了艄公以外,还描写了什么呢?
A.体会“羊皮筏子的小、轻〞:
你能找出描写羊皮筏子的语句吗?
a.“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似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 羊皮筏子
小、轻
从那儿看出的?(圈“小〞“轻〞“好象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
指名读
听了这位同学读,戚老师也想读呢!可以吗?比比看,他读得好还是我读得好?评价:1.老师“远远望去〞要读得慢些,让人感觉真的很远。
2.“那么小,那么轻〞读出很小、很轻。
3.“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要惊险。
想和老师比比吗?自己练!〔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贴着〞说明筏子轻。
“漂流〞说明筏子小。
〕
这六个人在哪儿?看书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这六个人正坐在羊皮筏子
上在黄河的风浪里颠簸呢!你看他们假设隐假设现,忽左忽右,好似只有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他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哪!〕这时你看了心里——〔生: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心惊胆寒〕
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自己练。
指名读——评价——齐读
d.“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你体会到什么?〔羊皮筏子非常小,能载人、载货。
〕
e.你们看见过羊皮筏子吗?老师这儿就有几张关于羊皮筏子的照片。
〔展示〕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羊皮筏子?
〔过渡〕黄河波涛汹涌,我国的祖先发挥了聪明才智,先后创造了许多巧妙的渡河工具,其中最为奇特的就是羊皮筏子,而羊皮筏子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见证。
课文还描写了什么?
B.体会“黄河的湍急〞
“黄河滚滚。
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第一节〕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看看插图〔黄河水流急、落差大〕板书:黄河
滚滚
又该怎样读?先自己练练,然后交流。
指名读——评价:是否感受到“胆战心惊〞——再指名读——集体读
C体会“乘客的沉着〞
1.“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沉着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阅读窗外的风光。
〞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乘客
沉着
哪儿看出沉着?“谈笑风生、指指点点、比喻句〞
〔1〕“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边说话边开心地笑,很轻松。
〕为什么比作“坐在公共汽车上阅读窗外的风光。
〞?而不是坐在船上或山路上的汽车?城市的公共汽车开在平坦的马路上,看出艄公技术高超。
〔2〕“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你体会到什么?乘坐羊皮筏子需要小心和大胆。
假如由戚老师来撑羊皮筏子,你们敢不敢坐?(不敢!因为老师没有艄公驾御羊皮筏子的本领。
)也就是艄公的英勇、智慧、镇静、机敏给了乘客乘坐羊皮筏子勇气和信心,乘客才会那么沉着。
D.体会作者的心情
“令人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板书:作者
心惊
〔三〕研究写作手法:
〔过渡〕黄河的主人是艄公,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那么详细的描绘滚滚的黄河、羊皮筏子的惊险、乘客的沉着、作者的胆战心惊呢?都是为了突出艄公的英勇、智慧、镇静、机敏,这种写作手法叫渲染、铺垫,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板书:渲染、铺垫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艄公凭借着英勇、智慧、镇静、机敏,征服了黄河,成为了黄河的主人,只要我们像黄河上的艄公一样,勇于去克制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那么,我们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
这里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坚强者在命运风暴里奋斗。
——爱迪生(齐读)
2£®拿出你们的笔,也来学着写写我们自己的名言。
鼓励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
3.交流。
4.过渡。
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黄河的主人?。
奔流不息的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更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和精神、品格。
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启迪。
愿艄公的精神能在我们中华的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五〕布置作业:
以下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
1、在人与外界的各中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仰哪一种人,请你搜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在理解的根底上仿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写法赞一赞他。
2、在当今现代交通工具异常多样和不断涌现的时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子是否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围绕这个论题去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板书设计:
英勇
智慧
镇静
23.黄河的主人----------- 艄公灵敏
袁鹰
渲染、铺垫
黄河羊皮筏子乘客作者滚滚小、轻沉着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