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老城景点详细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次老城景点详细介绍
1、城隍庙
榆次老城历史悠久,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
城隍是古代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隍庙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庙内主殿建筑结构精巧细致。
主殿前有玄鉴一座,高达25米,颇为壮观,1999年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公布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筑之一,城隍庙是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茗籍之神。
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城隍庙前,有两尊貔貅(pi xiu)威武地横在门前的广场上。
这种据说只有嘴没有屁眼的兽喻意“只进不出”,是发财的瑞兽。
在阳光下.铸铁的貔貅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像一对忠诚的卫士,日夜镇守在古城。
2、西花园
西花园因位于城隍庙西侧而得名。
小巧玲珑,布局得体,东有厅堂、西有游廊、北有假山瀑布、其中还有造型奇特的多景楼和石舟坊,亭榭结合,浑然一体。
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北方园林中别具一格。
3、榆次县衙
榆次县衙,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县级衙署,有“三晋第一署”之称,位于东大街北侧,占地2万平方米,始建于宋朝,5堂26个院落,整体布局、规模形制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的传统礼教思想。
内有思凤楼、寅宾馆、牢神庙、县丞院,衙神庙,马王殿等艺术品刻工精细、刀法娴熟、生动古朴、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县衙得以奇迹般地保存,成为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珍贵的历史活标本,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同时,它又是一座宝贵的文史资料库,其中大量的楹联,流连盛广,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4、榆次文庙
榆次文庙,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是榆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
地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棂星门是文庙的大门,始建于宋真宗成平二年(公元999年),坐落在1.3米高台上,面阔三楹,山琉璃瓦顶,棂星门里,是半月形水池叫泮池,上面的石桥叫做状元桥,在桥北是大成门,通过大成门就是大成殿,“大成”之名来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文宣王诏书,大成殿外有28根蟠龙石柱和31根木柱围绕,气势磅礴。
进入大殿,中央是儒教创始人孔子,两边是“四哲”和“十二贤人”。
在大成殿后是明伦堂,明伦堂面阔五间,取意于《孟子》:“学则三代共,皆所以明人伦也”,现辟为孔子生平展。
文庙还有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学宫等建筑。
5、凤鸣书院
凤鸣书院是清代榆次县学,是榆次的最高学府。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称凤鸣书院,院名来源于西晋荀藐,任榆次知县,卓有政绩,有凤集榆次之说,书院占地2700平方米,书院呈园林式布局,湖光山色,中间的湖名为砚水湖,占地4800平方米,古建主体为两贤祠和讲堂、还有六角亭、四角亭、绿花轩、祭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