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分层达标训练: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 4 讲堂分层达标训练:浓度、压强对化学均衡挪动的影响(含分析)浓度、压强对化学均衡挪动的影响
A组基础提高
1.对处于化学均衡的系统,由化学均衡与化学反响速率的关系可知( )
A. 化学反响速率变化时 ,化学均衡必定发生挪动
B.化学均衡发生挪动时 ,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变化
C.正反响进行的程度大 ,正反响速率必定大
D.改变压强 ,化学反响速率必定改变,均衡必定挪动
分析 :化学均衡挪动的根来源因是速率发生改变后v'(正) ≠v'(逆)。
答案 :B
2、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均衡挪动的是()
A.化学反响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响达到均衡后,改变了压强
C.某一条件的改变 ,使正、逆反响速率不再相等
D.可逆反响达到均衡 ,使用了催化剂
分析 :此题考察了化学均衡挪动的本质。
化学均衡挪动的本质是正逆
反响速率不相等。
A 中速率发生了改变 ,但可能正、逆反响速率同样
程度地改变 ,使二者速率再次相等;关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响,压强的改变对正、逆反响速率的影响同样;D 中催化剂同样程度地改变了正、逆反响速率。
答案 :C
3.压强变化不会使以下化学反响的均衡发生挪动的是( )
A.H 2(g)+Br 2(g)2HBr(g)
B.N2(g)+3H 2(g) 2NH3(g)
C.2SO2(g)+O2(g)2SO3(g)
D.C(s)+CO2(g) 2CO(g)
分析 : 关于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量不变的反响,改变压强对均衡无影响。
答案 :A
4.在一密闭容器中 ,反响 aA(g) bB(g) 达均衡后 ,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体积增添一倍 ,当达到新的均衡时 ,B 的浓度是本来的 60%,则( )
A.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B.物质 A 的转变率减小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大
D.a>b
分析:温度不变,体积扩大一倍,压强减小,若均衡不挪动,则B 的浓度应为本来的 50%,而本质为 60%,说明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了。
则 A 的转变率增大、 B 的质量分数增大、正反响方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
即 a<b 。
答案 :C
5.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aX(g) bY(g)+ cZ(g),达到均衡后,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本来容积的一半 ,当达到新均衡时 ,
物质 Y 和 Z 的浓度均是本来的 1.8 倍。
则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可逆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a>b+c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 ,v(正)增大 ,v(逆)减小
C.达到新均衡时 ,物质 X 的转变率减小
D.达到新均衡时 ,混淆物中 Z 的质量分数增大
分析 :温度不变 ,体积减小一半 ,压强增大 ,若均衡不挪动 ,则物质 Y 和 Z 的浓度为本来的 2 倍,而本质为 1.8 倍,因此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由此可判断 C 项正确。
答案 :C
6.某温度下 ,将 2 mol A 和 3 mol B 充入一密闭的容器中 ,发生反应:aA(g)+B(g)C(g)+D(g),5 min 后达到均衡。
已知各物质的均衡浓
度关系为c a(A) ·c(B)= c(C) ·c(D),若温度不变的状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
大为本来的 10 倍,A 的转变率不发生变化 ,则 B 的转变率为 ( )
A.40%
B.60%
C.24%
D.4%
分析 :达到均衡后扩大容器体积 ,A 的转变率不发生变化 ,证明均衡不挪动,可推知该反响前后气体体积相等 ,即 a=1,设反响容器的体积为 1 L。
A(g)+B(g)C(g)+D(g)
开端浓度 (mol ·L-1 )2300
转变浓度 (mol ·L-1 )x x x x
均衡浓度 (mol ·L-1 )2-x3-x x x 则有 (2-x)(3-x)=x 2解得的转变率为×。
,:x=1.2,B100%=40%
答案 :A
7.以下对化学均衡挪动的剖析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①已达到均衡的反响C(s)+H2O(g)CO(g)+H 2(g),当增添反响物物质
的量时,均衡必定向正反响方向挪动②已达到均衡的反响
N2(g)+3H 2(g)2NH3(g), 当增大N2的浓度时 ,均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N2的转变率必定高升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响达到均衡时 ,若减小反
应器容积时 ,均衡必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挪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响
达到均衡时 ,在恒压反响器中充入罕有气体 ,均衡必定不挪动
A. 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 :增添 C(s)的物质的量 ,因为浓度未变 ,均衡不挪动 ,①错 ;关于多种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响,增大某一反响物的浓度,均衡右移,其余物质的转变率增大 ,而此物质的转变率降低 ,②错 ;关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
应,减小容器体积 ,压强增大 ,均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挪动 ,③错 ;在恒压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 ,各物质浓度减小 ,假如非等体积反响 ,则均衡会发生挪动 ,④错。
答案 :D
8.现有三个体积相等的定容密闭容器,都进行以下反响:CO2(g)+H2(g) H2O(g)+CO(g)。
反响所处的温度同样,但开端浓度不一样,此中开端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下表 :
CO2H2H2O CO 甲 a mol a mol00
乙 a mol2a mol00丙 a mol a mol a mol0
达到均衡时 ,CO 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分析 :将乙、丙都和甲对照,马上甲作为参照物。
乙和甲对照,增添了H2的浓度 ,均衡正向挪动 ,乙中生成的 CO 的物质的量大于甲中生成的CO 的物质的量 ;丙和甲对照 ,增添了生成物 H2O(g)的浓度 ,促进均衡向逆方向挪动 ,这样丙中 CO 的物质的量将小于甲中 CO 的物质的量。
答案 :D
9.反响 mA(g)+ nB(g)pC(g)在必定温度和不一样压强下达到均衡
时,分
别获得 A 的物质的量浓度以下表所示 :
压强 /Pa2×105× 5×6
510 1 10
-1
0.080.200.44
c(A)/(mol L·)
剖析表中数据 ,回答 :
(1)当压强从 2×105 Pa 增添到 5×105 Pa 时,均衡(填“向左”“向右”或“不”)挪动 ,原由是。
(2)当压强从 5×105 Pa增添到 1×106 Pa时,该反响的化学均衡挪动,判断的依照是,可能的原由是。
答案 :(1)不当p增大2.5倍时,c(A)增大2.5倍,说明均衡没有挪动,即m+n=p
(2)向左当p增大2倍时,c(A)却增添了2.2倍,说明均衡向生成A
的方向挪动增大压强时 ,B 转变为液态或固态
10、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的反响速率,某同学经过如图实验装
置测定反响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 ,并绘制出以下图的曲线。
请分
析议论以下问题。
(1)化学反响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影响此时间段反响速率的主要因
素是;
A. O~t1
B.t1~t2
C.t2~t3
D.t3~t4
(2)为了减缓上述反响速率,欲向盐酸中加入以下物质,你以为可行的有;
A. 蒸馏水
B.NaCl 固体
C.NaCl 溶液
D.通入 HCl
(3)若盐酸的体积是20 mL,图中 CO2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t1~t2时间段均匀反响速率v(HCl)=mol·(L ·min) -1。
分析 :(1)曲线中斜率最大 ,表示反响速率最大 ,故 t1~t2时间段反响速率
最大 ,原由是反响放热 ,使反响速率增大。
(2)该反响本质为
CaCO3+2H+Ca2++CO2↑ +H2O,故加水稀释 c(H+)减小 ,反响速率减
小,NaCl 溶液中Na+、Cl-对该反响无影响,故相当于加水稀释,加NaCl 固体无影响,通入HCl 会使c(H+)增大,反响速率增大,应选A、C。
(3)t1~t2时间段产生 CO2为 mol,因此 v(HCl)= mol ·(L ·min)-1= mol·(L ·min) -1。
答案 :(1)B 反响放热 ,使反响速率增大
(3)
B组能力提高
1.温度为 T ℃,压强为 1.01 ×106Pa条件下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响A(g)+ aB(?)4C(g),达到化学均衡时测得 c(A)=0.2mol·L-1;压缩容
器使压强增大到 2.02 ×106第二次达到均衡时
,测得
c(A)=0.36
Pa,
mol·L-1;若持续压缩容器 ,使压强增大到 5.05 ×106Pa,第三次达到均衡时,测得 c(A)=1.1 mol L·-1 ;则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第二次均衡时 B 为气态
家庭是少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少儿阅读训练
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初期抓好少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少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状况实时传达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读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
少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B.a>3
C.第一次均衡后增大压强均衡向左挪动
D.第三次达到均衡时 B 可能为非气态
分析 :由第一次加压可知c(A) 由 0.2 mol L·-1变为 0.36 mol L·-1 ,说明压强增大 ,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则正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 B 为气体 ,a> 3。
故 C 说法错误 ;压强增大到 5.05 ×106 Pa 时,则体积减小到本来的 , 若均衡不发生挪动 ,则 c(A)=1.0 mol·L-1 ,但事实上 ,c(A)=1.1 mol·L-1,说明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了 ,若 B 为气体则 a<3,或 B 不是气体。
2.可逆反响mA(s)+nB(g) pC(g) 在必定条件下达到均衡后,改变压强,B 的体积分数φ(B) 与压强的关系以下图 ,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m+n<p
B.n>p
C.X 点时 v(正)>v(逆)
D.X 点比 Y 点的正反响速率快
分析 :加压 ,均衡逆向挪动 ,说明 n<p;X 点时 B 的质量分数要减小 ,均衡正向挪动 ,v(正)>v(逆);Y 点压强盛于 X 的压强 ,因此 X 点比 Y 点的正反响速率慢。
答案 :C
3.以下图为一带可挪动隔板的密闭容器 ,某温度下 ,左、右双侧反响均达到均衡 ,此时隔板处于容器中央。
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左边容器中充入必定量的 H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双侧均衡均向正反响方向挪动
B.左边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C.右边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D.双侧均衡均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分析 : 左边充入必定量的氢气,增大了反响物的浓度,均衡正向挪动 ,但新均衡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增添了。
右边等效于增大压强,均衡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挪动。
答案 :A
4.如图 ,封闭活塞 K, 向 A 中充入 1 mol X 、1 mol Y,向 B 中充入 2 mol X 、2 mol Y, 此时 A 的容积是 a L,B 的容积是 2a L 。
在同样温度和催化剂
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觉生下述反
应:X(g)+Y(g)2Z(g)+W(g)H<0。
A 保持恒压 ,B 保持恒容。
达平
衡时 ,A 的体积为 1.4a L 。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
A. 反响速率 :v(B)> v(A)
B.A 容器中 X 的转变率为 80%
C.若翻开 K, 则 A 的体积变为 2.6a L
D.均衡时 Y 的体积分数 :A<B
分析 :A 项,因为 B 中反响物浓度大于A,因此 v(B)> v(A) 。
B 项,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正确,才有条件
正确模拟,才能不停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课中,注意听
说联合,训练少儿听的能力,讲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
少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裕吸引力,这样
能惹起少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少儿不专心听他人讲话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少儿,或是让他重复他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机遇,要求他们专心听,专心记。
平常我还经过各样兴趣活动,培育少儿边
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叙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想法,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少儿学得生动开朗,
轻松快乐,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加强了记忆,又发展了思想,为说打
下了基础。
X(g)+Y(g)2Z(g)+W(g)
开端 (mol)1100
转变 (mol)b b2b b
均衡 (mol)1-b1-b2b b
由题意得 :=1.4
b=0.8 mol
因此α(X)= ×100%=80%
C 项,若翻开 K, 整个系统中与 A 的百分含量同样。
设整体积为 m,则 m=4.2a L 。
因此 A 的体积应变为 4.2a L-2 a L=2.2 a L 。
D 项,因为 B 中压强盛 ,均衡左移 ,因此 B 中 Y 的体积分数大。
答案 :C
“教书先生”唯恐是街市百姓最为熟习的一种称号,从最先的门馆、
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仰慕
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不过更早的“先生”观点并不是源于教书,
最先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不是有教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
问、有品德的尊长。
其实《国策》中自己就有“先生长辈,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实的“教师”之意,倒是与现在“先生”的称号更靠近。
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
非具学识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录,首见于《礼记 ?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此中之“先生” 意为“年长、资深之教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5、反响
C(s)+H2O(g) CO(g)+H 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条件的改变能
使反响速率减小的是 ( )
A.减少碳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 ,增添水蒸气的量
D.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 Ne
分析:碳为固态反响物,减少碳的量,对反响速率几乎没有影响,A 错。
将容器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反响物浓度增大,反响速率加速,B 错。
保持体积不变,增添水蒸气的量,增大了水蒸气的浓度,反响速率加速,C 错。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体积增大,反响物浓度减小,反响速率减小 ,D 对。
答案 :D
6.反响 C(s)+H2O(g) CO(g)+H 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以下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响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添 C 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 N2
使系统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 N2使容器体积增大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①中C 为固态反响物,增添固体的量对反响速率无影响;②将容器
的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反响速率增大;③中充入N2使系统压强增
大 ,但容器的容积未变 ,参加反响的各样气体浓度不变 ,反响速率不
变;④保持恒压 ,充入 N2使容器体积增大 ,参加反响的各样气体浓度减
小,反响速率减小。
答案 :B
6.关于 A(?)+2B(g)nC(g)在必定条件下达到均衡后 ,改变以下条件 ,
请回答 :
(1)c(A) 的增减 ,均衡不挪动 ,则 A 为态。
(2)增压 ,均衡不挪动 ,当 n=2 时,A 的状态为;当 n=3 时,A 的
状态为。
(3)若 A 为固体 ,增大压强 ,C 的浓度减小 ,则。
分析 :(1)增添或减少 A 的浓度 ,均衡不挪动 ,则 A 为固态或液态。
(2)增压均衡不挪动 ,当 n=2 时,A 的状态为固态或液态 ,n=3 时 A 的
状态为气态。
(3)若 A 为固体 ,增大压强 ,C 的浓度减小 ,说明均衡逆向挪动,则
n≥3。
答案 :(1)固或液
(2)固或液态气态
(3)n≥3
7.在 10 ℃和 4×105 Pa的条件下 ,当反响 aA(g)dD(g)+eE(g)成立均衡后,保持温度不变 ,容器容积可变 ,逐渐增大概系的压强 ,在不一样压强下
该反响成立均衡后,物质D 的浓度见下表(在增大压强的过程中无其余
副反响发生 ):
压强 /Pa4×105× 5× 6× 6
6 10 1 10210
0.0850.1260.2000.440
(1)压强从 4×105 Pa 增添到 6×105 Pa 时均衡应向(填“正”或“逆”)
反响方向挪动 ,原由是。
(2)压强从1×106 Pa 增添到 2×106 Pa 时 ,均衡向(填“正”或“逆”)反响方向挪动。
此时均衡向该方向挪动的两个必需条件是
①,②。
分析 :压强从 4×105
Pa 增添到× 5
Pa
时因为容器体积减小
,D
的浓度
6 10,
-1-1的浓度小于
应增添到×0.085 mol L··均衡时
D0.127 5
=0.127 5 mol L,
mol·L-1,因此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a<d+e 。
同理 ,压强从 1×106 Pa 增
6时的浓度应增添到-1均衡时的浓度大于加到 2×10
Pa,D·D
0.4 mol L ,
0.4 mol·L-1 ,说明加压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正反响又变为了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响 ,这与 (1) 的结论矛盾 ,独一合理的解说是加大压强负气
体 E 转变为液体或固体了。
答案 :(1)逆加压时生成物 D 浓度增大的倍数小于压强增大的倍数
(2)正①a>d②生成物E在该条件下的状态为非气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