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中级333)专业实践能力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年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中级333)
专业实践能力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全部为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
临床案例材料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2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痰少,精神稍差,食欲下降。
2天前家长发现患儿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痒感。
患儿既往体健,按时接种各类疫苗,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8.8°C,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正常,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腹检查未见异常。
皮疹以躯干为主,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部分皮疹已出现细小脱屑。
单选题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麻疹
B. 猩红热
C. 幼儿急疹
D. 水痘
答案:D
2、关于该患儿皮疹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红色斑丘疹
B. 压之褪色
C. 伴明显瘙痒
D. 呈向心性分布
答案:C
3、针对该患儿目前情况,以下治疗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 退热对症治疗
B. 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
C. 抗生素预防感染
D.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答案:C
本题通过一个典型的儿童发热伴皮疹的病例,考查了考生对常见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皮疹特点的理解以及治疗原则的应用。
通过此案例,考生应能熟练掌握水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基本治疗措施。
第二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2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痰少不易咳出,精神稍差,食欲下降。
2天前发现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无明显瘙痒感。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已接种麻疹疫苗。
查体:T 38.8°C,P 110次/分,R 28次/分,BP 90/60 mmHg,神志清,精神稍萎靡,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
心率快,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四肢温暖,皮疹呈暗红色,压之褪色。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麻疹
B. 幼儿急疹
C. 风疹
D. 猩红热
答案:A
2、对于该患儿目前皮疹的处理,以下哪项措施不正确?
A.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B. 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以减轻症状
C. 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D. 衣着宽松,减少摩擦
答案:B
3、考虑到患儿可能出现的高热及咳嗽症状,以下哪项治疗措施最为关键?
A. 立即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B. 口服解热镇痛药控制体温,并辅以止咳药物
C. 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D. 立即进行麻疹病毒特异性治疗
答案:B
本题通过一个具体的临床案例,考察了考生对儿科常见传染病(麻疹)的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题
临床案例材料:
患儿小明,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2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痰,自服退热药物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易反复。
2天前发现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瘙痒感。
患儿精神稍差,食欲减少,大便偏干,小便黄。
查体:体温38.8°C,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
心腹未见异常。
皮肤检查见躯干及四肢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无脱屑。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麻疹
B. 风疹
C. 幼儿急疹
D. 猩红热
答案:B
2、患儿皮疹的特点符合以下哪种疾病的典型表现?
A. 麻疹:皮疹自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额面、颈部,而后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
B. 风疹:皮疹初起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至躯干四肢,但手掌、足底多无疹
C. 幼儿急疹:热退疹出,皮疹为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头面颈及躯干部多见
D. 猩红热: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全身皮肤均可受累,疹退后伴脱皮
答案:B
3、针对该患儿的治疗原则,以下哪项不恰当?
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隔离
B. 给予高热患儿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C. 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D. 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
答案:C(风疹为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除非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证据。
)
第四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5天,加重伴喘息1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咳嗽、咳黄痰,自服“小儿感冒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1天前咳嗽加剧,出现喘息症状,夜间不能平卧,食欲明显下降,精神萎靡。
查体:体温38.8°C,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及少量湿啰音,心率偏快,律齐,腹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可见斑片状阴影。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支气管炎
B.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支气管肺炎
D.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答案:C
2、针对该患儿的治疗,以下哪项措施最为关键?
A. 立即给予止咳药物治疗
B. 加大抗生素剂量以快速控制感染
C.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D. 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喘息
答案:C
3、在该患儿的治疗过程中,若需选用抗生素,以下哪种抗生素较为适宜?
A. 青霉素G(针对革兰阳性球菌)
B. 红霉素(主要针对支原体、衣原体)
C. 头孢噻肟(第三代头孢菌素,广谱抗菌)
D. 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有耳毒性及肾毒性)
答案:C
解析:
1.患儿发热、咳嗽、咳痰伴喘息,查体见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及少量
湿啰音,结合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以及血常规提示感染征象,最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
2.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控制炎症、防治
并发症是关键。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是首要措施。
3.鉴于患儿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且考虑到患儿年龄及可能的病原体谱,选用广谱且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如头孢噻肟较为适宜。
青霉素G主要针对革兰阳性球菌,而本例患儿感染可能涉及多种病原体;红霉素主要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庆大霉素因耳毒性及肾毒性,
在儿科应慎用。
第五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2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痰少,自服退热药物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易反复。
2天前,家长发现患儿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瘙痒感。
患儿精神稍差,食欲不佳,二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8.8°C,呼吸稍促,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腹部平软,无压痛。
四肢及躯干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压之褪色。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麻疹
B. 风疹
C. 幼儿急疹
D. 猩红热
答案:B
2、对于该患儿的治疗,以下哪项措施不恰当?
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 给予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C. 皮疹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D. 立即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关于该疾病的预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患儿需隔离至出疹后10天
B. 接种麻疹疫苗可有效预防
C. 孕妇在妊娠晚期感染风疹病毒,胎儿畸形率高
D. 成人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情往往比儿童严重
答案:C
解析:
1.诊断分析:患儿发热、咳嗽后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特点为散在、压之褪色,结
合年龄和临床表现,最符合风疹的诊断。
麻疹虽有发热、咳嗽及皮疹,但皮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自头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躯干四肢,且出疹时发热更高,与本题不符。
幼儿急疹多见于婴幼儿,热退疹出为其特点。
猩红热皮疹为弥漫性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全身皮肤均可受累,疹退后伴脱皮,与本题描述不符。
2.治疗措施分析:风疹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适当降温、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皮疹瘙痒等。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虽可用于病毒感染,但并非风疹的常规治疗药物,且疗效不确切。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而风疹为病毒感染,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预防分析:风疹患儿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而非10天,故A选项错误。
接种麻
疹疫苗并不能预防风疹,需接种风疹疫苗或麻腮风联合疫苗,故B选项错误。
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胎儿畸形率高,晚期感染虽风险降低,但仍需警惕,C选项正确。
成人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情往往较轻,且多呈隐性感染,故D选项错误。
临床案例材料: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2天”就诊。
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痰少,色白,自服退热药后体温可短暂下降,但易反复。
2天前开始出现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无瘙痒感,伴有眼睑浮肿,精神稍差,食欲减退,无呕吐、腹泻。
查体:体温38.8°C,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精神尚可,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腹检查无异常,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以躯干和四肢近端为主,压之褪色,眼睑轻度浮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偏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正常。
问题: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麻疹
B. 风疹
C. 幼儿急疹
D. 猩红热
答案:B
2、对于该患儿的治疗,以下哪项措施不恰当?
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C.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D. 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3、患儿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的长期并发症是:
A. 关节炎
B. 心肌炎
C. 脑炎
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A
解析:
1.患儿症状符合风疹的典型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全身红色斑丘疹及眼睑浮肿,
且皮疹以躯干和四肢近端为主,压之褪色,这是风疹的典型皮疹特征。
2.风疹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且可能增加耐药菌的风险,故不给予
抗生素预防感染。
3.风疹病毒可侵犯关节,导致关节炎,尤其是成年女性多见,但儿童亦可发生,为
风疹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心肌炎、脑炎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风疹的直接关联不大。
第七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2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咳出。
2天前,家长发现患儿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瘙痒感。
患儿精神稍差,食欲减少,大便偏干,小便黄。
查体:体温38.8°C,咽红,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啰音。
心腹未见异常。
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
部分融合成片,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偏高;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为“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
单选题: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风疹合并支气管炎
B. 幼儿急疹合并肺炎
C. 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
D. 猩红热合并肺炎
答案:C
2、针对该患儿的皮疹特点,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
A. 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
B. 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无瘙痒感
C. 皮疹为红色丘疹,中央有水疱
D. 皮疹为红色斑疹,伴明显瘙痒
答案:B
3、关于该患儿的治疗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
A. 立即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B.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
C.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D.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答案:A(麻疹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且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等副作用,故A选项不正确。
)
第八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3天,伴皮疹1天”就诊。
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黄痰,自服“感冒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1天前,患儿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无明显瘙痒。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8.8°C,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正常,精神稍差,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未见疱疹及水疱。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稍高。
问题: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幼儿急疹
B. 麻疹
C. 风疹
D. 猩红热
答案:B
2、针对该患儿皮疹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B. 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C. 皮疹处涂抹激素类药膏以促进消退
D. 穿着宽松棉质衣物
答案:C
3、下列哪项治疗原则对该患儿不适用?
A. 抗病毒治疗
B. 对症治疗,如高热时给予退热处理
C.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
D.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答案:C
解析: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皮疹等,以及皮疹的特点(红色斑丘疹,
压之褪色),结合患儿的年龄和既往史,最可能的诊断为麻疹。
幼儿急疹通常不会出现咳嗽和皮疹同时出现,风疹的皮疹特点与麻疹相似,但发病年龄较麻疹小,且全身症状较轻。
猩红热的皮疹为弥漫性鲜红色皮疹,与题干描述不符。
2.对于麻疹皮疹的护理,重要的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感染,同时穿
着宽松棉质衣物以减少摩擦。
激素类药膏在此情况下不适用,因为麻疹皮疹的消退是疾病自然过程的一部分,使用激素类药膏可能干扰这一过程,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3.麻疹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如高热时给予退热处理等。
卧
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然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并不适用于所有麻疹患儿,因为麻疹本身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且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等不良后果。
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否则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第九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2天”就诊。
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咳嗽,痰少而粘,难以咳出。
家长自行给予退热药物及止咳糖浆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患儿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瘙痒感。
患儿精神稍差,食欲减退,大便偏干,小便黄。
查体:体温38.8°C,呼吸稍促,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啰音。
心腹检查未见异常。
皮疹以躯干为主,四肢较少,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偏高;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幼儿急疹
B. 麻疹
C. 风疹
D. 猩红热
答案:B
2、针对该患儿的皮疹特点,以下哪项描述不符合麻疹皮疹的特征?
A.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
B. 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
C. 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
D. 皮疹消退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
答案:B(麻疹皮疹常融合成片,疹间皮肤正常少见)
3、下列哪项治疗措施对于该患儿当前情况最为关键?
A. 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B. 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
C. 立即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症状
D. 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
答案:B(麻疹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病情;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第十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3天,加重伴气喘1天”就诊。
患儿3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咳嗽、咳黄痰,自行服用退热药物及抗生素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1天前咳嗽加剧,出现气喘,夜间不能平卧入睡,食欲差,精神萎靡。
查体:体温38.8°C,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增快,律齐,无杂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胸部X 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可见小点片状阴影。
问题: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支气管炎
B. 支气管肺炎
C. 支气管哮喘
D. 肺结核
答案:B
2、针对该患儿的病情,首选的治疗原则是?
A. 抗病毒及对症治疗
B. 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支持
C.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D. 抗结核治疗
答案:B
3、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不适用于该患儿当前情况?
A.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缓解气喘
B. 口服退热药控制体温
C. 立即使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
D.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儿多饮水
答案:C
本题通过模拟一个典型的儿童支气管肺炎病例,考察了考生对儿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的理解。
选项设计旨在检验考生对病情严重性的评估、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以及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能力。
第十一题
临床案例材料内容:
患儿,男,5岁,因“发热伴咳嗽5天,加重伴气喘2天”就诊。
患儿初始表现为低热,咳嗽,有痰难咳出,自服“小儿感冒药”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近两天发热加重,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阵发性气喘,夜间加剧,影响睡眠,精神稍差,食欲减退,二便尚可。
查体:体温38.8°C,呼吸稍促,鼻翼煽动,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可见散在斑片状阴影。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支气管炎
B. 支气管肺炎
C. 支气管哮喘
D. 喘息性支气管炎
答案:B
2、患儿目前的治疗原则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
A. 控制感染
B. 止咳化痰
C. 抗过敏治疗
D. 改善通气
答案:C
3、在考虑中医治疗时,针对该患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的症状,宜选用的基础方剂是:
A. 麻杏石甘汤
B. 小青龙汤
C. 桑菊饮
D. 二陈汤
答案:A
此案例分析题通过一个具体的临床案例,综合考察了考生对中医儿科学中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中医辨证施治的能力。
临床案例材料:
患儿,男,5岁,因“发热伴咳嗽5天,加重伴喘息1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伴有咳嗽,痰少,自服“小儿感冒颗粒”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1天前咳嗽加剧,出现喘息,夜间不能平卧,食欲差,大便偏干,小便黄。
查体:体温38.8°C,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及少量中细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问题:
1、该患儿最可能的中医诊断是:
A. 风寒咳嗽
B. 风热咳嗽
C. 痰热咳嗽
D. 阴虚咳嗽
答案:C
2、针对该患儿的病情,中医辨证分型最符合的是:
A. 风寒闭肺
B. 风热闭肺
C. 痰热闭肺
D. 肺脾气虚
答案:C
3、治疗该患儿,首选的方剂是:
A. 麻黄汤
C. 定喘汤
D. 六君子汤
答案:C
解析:
1.患儿发热伴咳嗽5天,咳嗽加剧并出现喘息,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及少量中细
湿啰音,提示存在肺部感染及气道高反应,结合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热象,中医诊断为“痰热咳嗽”。
2.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辨证为“痰热闭肺”。
痰热闭肺多见于小儿
肺炎喘嗽的极期,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多、痰黄黏稠、喉间痰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
3.治疗痰热闭肺,宜采用清热涤痰、开肺定喘的方法,首选方剂为定喘汤。
该方具
有宣肺降气、清热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喘。
第十三题
临床案例材料:
患儿,男,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周,加重伴发热3天”就诊。
患儿两周前开始出现咳嗽,初为干咳,后转为有痰咳,痰液呈白色泡沫状,早晚咳嗽明显,未予重视。
近3天咳嗽加剧,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9°C,精神稍差,食欲减退,夜间时有憋醒现象。
查体:体温38.5°C,呼吸稍促,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及哮鸣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偏高,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可见小片状阴影。
初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问题: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上呼吸道感染
B. 急性支气管炎
C. 支气管肺炎
D. 支气管哮喘
答案:C
2、针对该患儿的治疗,以下哪项措施最为关键?
A. 立即使用强效止咳药止咳
B. 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 积极抗感染,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D. 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答案:C
3、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高热不退,伴寒战,考虑合并了哪种情况?
A. 病毒性心肌炎
B. 细菌性肺炎并发脓胸
C. 支原体肺炎
D. 病毒性脑炎
答案:B
本题通过一个典型的支气管肺炎病例,考察了儿科临床中对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并发症识别的能力。
第十四题
临床案例材料: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伴皮疹1天”就诊。
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有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黄痰,精神稍差,食欲减少。
1天前家长发现患儿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瘙痒感。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8.5℃,呼吸稍促,咽部充血,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心腹检查未见异常。
四肢及躯干可见密集分布的红色斑丘疹,无水泡及破溃。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稍高。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查体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麻疹
B. 风疹
C. 幼儿急疹
D. 水痘
答案:B
2、对于该患儿目前的治疗,以下哪项措施最为关键?
A. 立即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B. 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皮疹
C. 给予解热镇痛药控制体温
D.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监测病情变化
答案:D
3、鉴于患儿已出现皮疹,下列哪项并发症需特别警惕?
A. 心肌炎
B. 支气管肺炎
C. 脑炎
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B
本题通过描述一个5岁患儿发热、咳嗽后出现皮疹的临床案例,考察了中医儿科学(中级333)中关于儿童常见皮疹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并发症识别的知识点。
第十五题
临床案例材料
患儿小明,男,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周,伴发热3天”就诊。
患儿初期咳嗽较轻,逐渐加重,夜间及晨起时咳嗽尤为明显,咳出黄色粘稠痰。
近3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C至39°C之间,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查体:体温38.8°C,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偏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可见斑片状模糊阴影。
初步诊断为肺炎(风热闭肺证)。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最可能的中医诊断是:
A. 风寒咳嗽
B. 风热咳嗽
C. 痰热咳嗽
D. 阴虚咳嗽
答案:C
2、针对该患儿的治疗原则,下列哪项最为贴切?
A.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B.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