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挥斥(chì) ?遒劲(qiú) ? 橘子洲(jú)谥号(yì)?B.逶迤(yí)? 沁园春(qìn) 有恃无恐(shì)百舸(gě)C.磅礴(pán)? ? 中肯(zhōn)? ?怅寥廓(chàn)慰藉(jiè)?D.遏止(è)? 戛然而止(gá) ?岁月稠(chóu)挟持(x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B.苍海桑田 苍茫大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C.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克敌制胜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神态安祥 周密详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宇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D.《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失其所与,不知D.因人之力而敝之.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B.何厌之有厌:讨厌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②⑥/⑤? ?B./③⑥/④⑤C./②③⑥/⑤? ?D./②⑥/③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焉用亡郑以陪邻B.郑既知亡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邻之厚,君之薄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A.? ?B.C.? ?D..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且贰于楚也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
,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

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二)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下面-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前而为歌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D、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和宾客 “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阅读《鸿门宴》语段,完成—17题。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下列句中的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沛公军霸上
B、吾得兄事之
C、籍吏民
D、范增数目项王
下列句中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已,间至军中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常以身翼蔽之
D、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亚父者,范增也
C、窃为大王不取也?
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B.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C.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B.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项王嗔目而叱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 为了证明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 嗔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D. 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21、翻译文中的句子(10分)
①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3分)
译文: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分)
译文: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译文:
(五)阅读下面诗词,完成22——23题。

(10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22.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
23.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三、名句默写(10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