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课件:复习09年高考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高考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
:、第二轮综合复习三、考前指导
•、第一轮复习
1.按章节复习•突出各章节的重点滩点及考点
2・不要只过一遍知识结构,要把同步高考题插在复习中3.复习方法
近年来高考考点:
从考试内容上来看;
地理考试内容是四大部分:地图、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今年试卷中:
(北京卷)自然地理占了49%,人文地理占了51%。
自然地理部分比去年多了一点。
(全国I)自然地理占72%,人文地理占28%,
自然地理部分比去年增多20分,比重偏大。
(全国II)自然地理占68%,人文地理占38%o
试题中注重考察了基本概念、基
图知识用其解决问题的籠力。
北京卷
总之:各年考点均集中在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多在工农业及城市,其它部分则不多,每年有一个点。
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①•地图知识: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
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分析应用
②■宇宙中的地球:日照图的判断分析与时区有计算。
③•大气:天气系统的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
④•陆地和海洋: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
地壳运动;
⑤•资源:陆地资源的特点、分布、开发及利用。
⑥•人类适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等)空间格局的区
位列?
©.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
⑧■人口与环境。
⑨.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⑩•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
主干知识与考点:主干知识不都是考点,但考点都是主干知识
①•地图知识: 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分析应用
例:(08全国II)等高线的判读。
1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
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 B.②C③
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0.5平方千米
C. 5平方千米
D.50平方千米
(08全国I)经纬网地图。
10°E 20°E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
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
的理由。
⑵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⑶指岀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
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
分)
图6
②■宇宙中的地球:日照图的判断
分析与时区的计算。
(08全国I )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智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
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C是中纬度了,课本地球运动二图26)
07全国I
图示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 ,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 15时
C. 9时
D. 19时
左上图要转化成右上图,我们就很习惯了,做起来也就好做多了。
南极附近是极昼,太阳直射在南半球,M点为12点,Q、P两点的
经度差为90。
, M为中点,到P经线为45。
即3个小时,12+3=15 点。
③.大气:天气系统的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
(07全国I )
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
季炎热干燥”的
A. T
C. R
D. S
(07全国II)
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
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 图3
完成下列要求
⑴简要说明A 地在未来30小时内, 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 其
原因(不考虑地形)
(因高压脊东移,风由偏北 转
为东北一东风和东南风。
随着 等压线
间距的缩小,风力有所 增加,由于风
向由北转向南,气 温也有所增加。
)(05全国
ni )
III ir IH* Htf
卜拜、潮 1030.0U 压統SP1)
④•陆地和海洋: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
地壳运动与人类活动;
A
③:
卜
②
(08北京)
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5■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贝!):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C增湿的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07北京)5、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
A盆地B断层C向斜D背斜
(08北京)
9■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 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 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o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⑤.资源:陆地资源的特点、分布、开
发及利用。
(07北京卷)40、以一种陆地资源为例,说明其特点和分布规律。
矿产、土地、水、生物资源(举出任意一种即可)特点:数量有限,利用潜力无限;
各种资源相互影响;分布不均;分布规律:土地、水、生物资源分布一般具有地带性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条件制约。
⑥.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08北京卷)读图3,回答6、7题
6 ■该作物
B. 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 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 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08全国II)
图2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3〜5题。
3. 图中3、b. C分别代表
A.电厂、•盐场、化工厂、盐场
电厂、化工厂
J匚一十亲
---------------------
►
图2
4.
5.
D.盐场、化工厂、电厂
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A.
C. 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 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D•闽西
(08北京)10 ■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⑦ .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
(07全国I )
36.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 布示意
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 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 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 地盛行南风。
回答下列问
题: ⑴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 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 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III
■r
E2现在城区
匚朋 歩=河流 ■公饶
窓I '业区
36.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简述城市化过程中需
要关注的问题(8分)
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 和铁
路沿线。
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07北
余屯
木齐
腓
ill
天
枪台
库尔勒
里
1
塔
河
44°
图例
O 城市 =— 铁賂 一^ 河湖 —■ 时
令河 年降水量(mm )
(08北京)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异, 读图4,回答8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⑧■人口与环境:
(08全国I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 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⑨■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等
(06北京卷)
36•⑷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酸雨、土壤侵蚀、土壤和水体污染等)
⑩.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
(08全国I )
产业重心是区 域
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 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 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 化(不含台湾、香港、澳 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 5〜7题。
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
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 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 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5. A. C.
A.第二产业向东南
C. 第一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东经 北
纬
(07北京)
9. GPS技术的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3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对古老运河的有效利用,既体现运河价值,又保护运河景观。
(3)读图12,简述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
及其需要采取的措施。
变化:北京至海河段、黄河至长江段北高南低;海河至黄河段北低南高。
影响及措施:北高南低段,河水不能向北自流,需要建设提水工程北低南高段,河水具备自流条件。
高考试题的题型特点:
①.立足基础
A、地图知识与识图能力:近年一直保持6一7个图
包括曲线图、示意图、模式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和专题图
今年的2——11题都必须分析图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复习时一定要多用图,多做各种图的题:
等值线图、剖面图、曲线图、折线图、饼图,尤其是经 纬网定位图,只有确定了位置才能做题,不确定位置,
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一切都等于0,题就没法做
要做到:有图看图, 功夫。
o
没图自己画辅助图,多在图上下 Q --- Q
G r
D
变成
如:3 -- 5
豔匚••呼常囂
rm 閑■牡亞
a ■人气输送
P
E
R
书上的图的利用:看书要注意细节图上的图表、章节后边的练习和活动。
章节后有活动也是城市功能分区
第9题:书上有漓江的喀斯特地形的景观图
(08全国I )
.南半球、5月 D. 南半球、8月 9.若Q 地的
地方时为2前30分,则Q
地 的纬度
可能为
A. 30° 〜40°
C. 5°
图3中a 是经线,Q 点为晨昏线与该经 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
8.若Q 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贝!|Q 地
A.北半球、10月 • 45° 〜55° I 5°
(08全国II)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 B.②C•③ D.④
(08北京)
2题:电视收视率曲线图实际上是 时区
换算
3——5题的图更是模式图在 气候、水循环、洋流的应用
36题:区域地理就是将一个地 区的自然、经济各方面的分析应用
(08全国I )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 植结构变化如图1。
当地1月平均气 温 3°Co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本题考察的就是最基本的秦岭——淮河:1月气温0 °C 等温线的应用, 当地是1
月平均气温3C 。
肯定是秦岭一淮河以南,又不到珠江三角洲 B 、基础知识重应用:
in
ES3 花卉 油菜
其他
hn
水稻
1995 年
2005 年
图
】
®.课本知识为主:
一点。
例如:(08北京)
1题:宇宙探索中开发宇宙的三大资源:空间、太阳能、矿产(月球的核能3He)
8题:课本上就有城市功能分区图(商业区——住宅区一工业区)的分布。
9题:书上有漓江的喀斯特地形景观图10题:书上有旅游资源的四大特性39题⑵: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就是课本的小标题40题⑴:城市的作用也是选1中ch2中的小标题可以说课本上背书的题占到了总分值的36%,近三分之一。
(08全国I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 12月、17时30分
B. 9月、17时
C. 6月、4时30分
D. 4月、5时
书上有二分二至各纬度昼长及太阳高度的分布图,所以看书要注意细节o
③.看图说话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C. 第一产业向东南
(08全国I )
图2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 第二产业向东北
④.综合分析:
(08北京)
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 "13个城
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
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区位优势从位置、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
⑴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经营管
理方式得以发展(选2的三个经济地带的东部经济地带)
区位优势:临海,邻近港澳台;政策优惠;著名的侨乡,利于引进外资, 先进技术和管理。
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
能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08全国II )
9——题:影响植物生长的 热量因
素:纬度、洋流、地形等。
9.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 南向北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 ・ C. 土壤D.降水
10. 导致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 的主要
因素是
A.地形
B.
C. 土壤 D 降水
11. 导致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 地 晚的主
要因素是
A. B.洋流C.太阳辐射D 降水
36.⑶指出G 河没有形成明显
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IO°E 20°
E
图6
阳
4
⑤.选修课本内容增加。
(08北京)占56%
在内容上选取修课本1、2占总分的一半以上。
城市部分占了16分,城市的作用与功能分区。
旅游占了4分,
中国区域地理占了36分。
合计56分,占总分的一半以上。
(08全国I )占40分
3、4、题:人口;
5、6、7、39题:区域差异;
⑥.不回避与07年和06年的考题有重
复: 尤其是热点:如奥运会。
06年:社会经济因素对柑桔生产的影响
07年:奥运圣火传递的城市
07年:城市的功能分区的停车率
07年:36题;等降水量线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河流的特征及成因
此外:
(07年的海淀一模宁夏平原灌溉引发的问题,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08年的一模:36题:内蒙降水的变化及原因一一答案是一样的。
内蒙牛奶带产量变化及原因
O
A.课本为主、一本教辅
B.必修、选修,各有侧重
C.地图与课本同等重要,
图表判读计算要认真
A. 课本为主、一本教辅
课本是考试的主要内容,有些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灵活多变,还是课本的理论。
切忌高三一上来就大量做题,尤其是做难题,花了很大的精力,基础知识很差,得分率很低。
因为书上的可以通过背书得分的题要占到40%, 这40分稳得,那么,地理这一科得到70—80 分就不难了,文综总分就容易达到200多分是不成问题的。
教辅材料不要多,一本即可。
它可以帮助我
瞬霭系统,同时做一些同步练习,还
支温度(° C)
o^o^o, 1
2
3
4
5
6
06年就有一些图上的原图,如: ①②
B. 必修、选修,各有侧重
整体上地理的内容侧重于高一必修课本,高一必修课本则侧重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侧重工农业。
选修课本侧重区域地理,也就是中国各区域差异的分析。
初中的中国地理总论加在其中就可以了。
不要花时间在初中的世界地理上,高一的世界气候和自然带;工、农业等就够了。
最多加上世界地形特征
自然地理中的气候是重点
多年来气候一直是重要性的考点,也是
与实际联系最密切的题目。
所以复习中可将这一单元多下工夫,多用些时间,多做一些题。
或做一些专题。
•如:天气系统,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分
布,成因等。
各大洲气候特点、分布。
主
要国家的气候特点和分布等。
区域地理中中国是重点
我国的农业、城市化、环境问题是特别要观注的所以复习时区域地理一定要加强,尤其是中国自
然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文化等。
总之地球运动、大气、工农业、城市是重点考察
的内容,分值也高的部分,要多加强练习。
尤其是自然地理仍是重要的考点,而且不可能少于50%,特别是在综合题中的分析其原因, 往往是自然原因为多。
这也是复习中要注意的。
C・地图与课本同等重要。
图表判读
计算要认真。
不能放松基本能力的训练,包括看图、识图、做图。
最基本的经纬网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折线图、曲线图、饼图等等。
会做辅助图、剖面图;除了图的判读,还有表的判读,总量和百分比的区别要特别注意。
庇夕F还有一些简单俞基本计負:時奁计算、温应的H算、最夫廂对高应的计承、古分比和总量的计算。
二、第二轮综合复习
1-大纲是复习的指导思想2・课堂效率,务必提高3・自己总结,至关重要4・科学安排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