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原色”培养模式,助推“双新”教师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三原色”培养模式,助推“双新”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21-02-05T14:17:06.51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作者:吴吟
[导读] 我校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尚处筹建阶段,大量新进教师的汇入,打破了老牌学校固有的“传帮带”机制,缺少“一对一”式的带领,新进教师的角色转化难以快速实现。

面对新建学校、新进教师所面临的双重挑战,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一条以“三原色”培养模式为特色的“双新”教师成长之路。

金华市李渔小学吴吟
【摘要】我校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尚处筹建阶段,大量新进教师的汇入,打破了老牌学校固有的“传帮带”机制,缺少“一对一”式的带领,新进教师的角色转化难以快速实现。

面对新建学校、新进教师所面临的双重挑战,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一条以“三原色”培养模式为特色的“双新”教师成长之路。

【关键词】三原色;双新教师;培养模式
新建学校吸纳了大量的新进教师,新进教师需快速成长以推进新建学校的稳步发展。

数量大的现实困境,速度快的迫切需求,导致已有的长周期、小范围的新进教师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现实所需。

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也就促使新建学校需要对“双新“教师的培养模式开展全新的探寻。

一、做好“双新”教师发展规划
1.试炼期(新入职1年内)
23名新进教师招聘进校后,分成两批,分别进入两所名校顶岗实训,服从两所学校的管理,参与两所学校的活动。

同时,新进教师又接受本校的安排,参与本校制定的特色培养活动,为“试炼期”新进教师专业增色。

2.成长期(正式上岗1—2年内)
此阶段新进教师正式进入新建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服从本校的管理,参与新建学校的培养活动以及校园建设。

同时分析新进教师在此阶段的成长特点,进行记录,形成 “成长期”新进教师成长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

3.独立期(正式上岗3—4年内)
此阶段这一批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经验,新进学校建设也稳步进行。

就这一阶段教师制定培养方案,记录与评价教师的发展情况,制定此阶段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

二、搭建“三原色”培养模式平台
1.三原色:三基元素
三原色配色指红黄蓝这三种原色相互调配出其他颜色,也代表着新进教师在新建学校的培养下多彩的职业生涯。

红黄蓝是所有颜色的基色,可调配出绝大多数颜色。

红色代表教师内在蓬勃的教师精神;黄色代表教师充盈的知识储备;蓝色代表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基础。

教师精神、教师知识、教师能力是新进教师在初入职时便已具备的三种基本素养,可融合而不可分解,这与三原色的特质不谋而合。

教师精神层面包括教师身份认同以及团队身份认同;教师知识层面包括通识知识、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师能力层面包括针对专业能力以及学科能力。

2.三间色:三岗能力
三间色橙绿紫是三原色两两混合而得,正因包容与融合而获得全新色彩,这也代表着新进教师基于三大基本素养下的三种岗位能力。

在“双新”教师三大基本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六大系列活动的组织与运作,让 “双新”教师具备从事教学、德育、服务三个岗位的专业胜任度。

三间色由三原色两两配色而得,围绕育人为本展开,红色代表的教师精神与黄色代表的教师知识素养的具备,使“双新”教师能够胜任德育岗位(橙色)。

黄色代表的教师知识与蓝色代表的教师能力素养的具备,使“双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岗位(绿色)。

教师精神(红色)
和教师能力(蓝色)素养的具备,使“双新”教师胜任服务岗位(紫色)。

3.六复色:六大活动
复色则是由两个间色或原色产生出的颜色,本文特指培养新进教师的六大主题活动。

(1)红橙色:“温度记”——精神滋养与德育岗位胜任度融合的记录本校致力于成为一所有温度的学校,首先就是要让教师具有温度。

为此,学校以暖心行动、温暖教室为支柱,开展如亮灯行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第一次”活动等暖心行动,点亮教师心中教育的明灯温暖与滋养教师的精神。

教师具备一颗温暖的心才能温暖孩子。

通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继续开展亮灯行动等活动,点亮孩子心中求知之灯,温暖孩子的心,达到育人目标。

“温度记”系列活动鼓励“双新”教师用心记录校园生活中的故事,学校安排每月记录主题,如角落、阳光等,教师们根据主题进行书写,记录下自己与学生的教育故事。

(2)红紫色:“梦想”舞台——精神滋养与服务岗位胜任度融合的活动针对服务岗位,教师需要具备教育信念。

学校以信念之路、每月例会为支柱,围绕教育信念,制定培育目标(如清廉、平等),在“清廉云承诺”、“廉洁云学习”等活动中,培育“双新”教师的教育信念,增强“双新”教师服务意识;每月的主题例会为“双新”教师提供舞台,如“闲情偶寄会笠翁”例会“匠心李渔家菜”例会等,加深团队融合与教师身份认同。

“梦想”舞台系列活动通过仪式与例会的形式展开,“双新”教师在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中增强教育信念,在例会中展示自我,团队合作,逐步实现教育梦想。

(3)蓝紫色:“无界”校园——能力演练与服务岗位胜任度融合的平台 “无界”校园是开放的,打破固有校园的模式,不只对学生开放,还是对社会的开放。

学校以云上课堂、社区学校为支柱,开放云上课堂,向社会展示我校“双新”教师的专业课堂;打造社区学校,让“双新”教师进社区服务,让课堂“无界”,打破固有课堂模式,锻炼教师能力,服务社会。

“无界”校园系列活动,利用音视频记录以及教师线下进社区的形式开展,演练“双新”教师各项能力,培养服务意识,提高“双新”教师服务岗位胜任度。

(4)蓝绿色:“炼金术”——能力演练与教学岗位胜任度融合的实训学校以“双向有约”、教学大赛为支柱。

“双向”有约课堂观察活动多维度观察“双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分为首约和再约,加速教师们成长。

在实际操练基础上,进行教学大赛,与同学科教师进行比拼,取长补短,锻炼教育教学能力。

“炼金术”系列活动采取“双现”方式展开,现场训练、现场点评,对“双新”教师加大要求与难度,加速“双新”教师成长。

(5)黄绿色:三七堂——知识培训与教学岗位胜任度融合的教研学校以三维沙龙、七分论坛为支柱。

三维沙龙是家长、学生、教师三维一体共同参与教研活动,用多视角、多维度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改进与反思。

七分论坛即定期开展教研主题论坛,每人在规定的7分钟内,围绕主题发表观点,互学互鉴。

三七堂系列活动以主题鲜明的教研活动为载体,利用多维度、多视角、多分享让“双新”教师获得知识,提升教学能力,适应教学岗位。

(6)黄橙色:正面管教——知识培训与德育岗位胜任度融合的研训和善与坚定是正面管教的两大基石。

学校以“和善”学习场、“坚定”训练台为支柱。

“和善”学习场主要是指《正面管教》系列培训,在培训活动中学习如何和善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坚定”训练台是《正面管教》的教育剧场演练,面对模拟教育情境,学会如何坚定并妥善地处理教育问题。

正面管教系列活动以学生管理的培训活动与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研习与收获,提高对德育岗位的胜任度。

三、评价“三岗能力”检测系统
1.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教学质量监测结合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学校的相关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检测“双新”教师对于岗位的胜任度。

2.师生个人成长档案
形成师生个人成长档案,了解“双新”教师在学校培养下的专业化发展成效,并且通过学生的档案侧面分析教师的成长情况,从而检测“双新”教师的岗位胜任度。

3.班级成长积分指数
“双新”教师在储备期、成长期、独立期都会有自己的带班班级,在学校层面建立班级成长积分制,通过班级成长积分指数情况来检测“双新”教师的岗位胜任度。

4.家校满意度测评
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满意度测评,可以运用问卷形式或者访问等形式来调查与“双新”教师密切联系的群体,进而评价“双新”教师。

5.岗位胜任度调查
通过“双新”教师自我评价,调查其对于自身所处岗位的胜任度,从而评判其的身份认同以及团队意识等,进而评价“双新”教师。

本文从色彩中的三原色配色原理出发,将之应用于新进教师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并特别将其与“双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评价体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探索新建学校新进教师的培养模式。

同时致力于探究出一种新建学校培养新进教师的有效路径,既帮助新进教师加速成长,又帮助新建学校快速起步,实现新建学校、新进教师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
[2]崔允漷,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即专业实践的改善[J].教育研究,2014.
[3]刘奕.阳光“三原色”教育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J].教育家,2020.
[4]赵娟.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激发机制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7.
[5]张小芳.中小学新教师培养途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