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伐区生产作业质量的若干意见
浅谈如何加强伐区木材生产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伐区木材生产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c5022e87c24028915fc350.png)
同时加强 对伐 区木 材生产管理 工作能够更 好 的保 护森林
生态平衡 ,我们都知 道森林就 是一个简单 的生态 系统 ,其 中有很多生 物种类 ,在适 当的时期减少对 树木 的砍 伐可 以 保护这些 物种的正常生存 , 也就是对森林生态平衡 的保护 , 实现生态平衡的正常运转 。 2 抓森调质量检查 。提 高伐 区设计质量 要提 高资源利 用率 ,首先 应从森调 质量上抓起 ,必须 建立健全森调设计质量检查 , 验收管理体系 ,即分 队 自检 , 大 队复 检 ,林业 部门的生产 科 、资源科 、专员办应 联合抽 检三级 质量监督 检查体 系。通 过积极 主动 的工作 ,使得林 业调查 质量不 断提高 ,实 现提前调查设 计 的 目标 ,并通过 了上级 主管部 门的多 次检 查和验 收,使 各项技术 指标均 达 到调查设计规范和上级部 门的要求 。 3 抓 审批 、 拨 交 ,坚持 凭证 采 伐 制 度 林业 管理部 门应严格 的执行伐 区审批拨交 制度 ,根 据 森调 资料 、生产计 划合理 地编制伐 区作业计划 。经驻场 资 源监督 站审核签 署意见后 ,报林业 资源科 和专 员办 、申请 办理 《 林 木采伐 许可证 》,资源科和专员 办根 据生产单 位 提报伐 区作业计 划和上级 下达 的采伐 限额指标 ,进行调 查 设计 文件 的审核 ,审核合 格后分期分 批的报请 上级 主管 部 门办理《 林木采伐许可证 》 。 经上级批复《 林 木采伐许 可证 》 , 由资源科 以采伐小班为单位 向林场拨交 。 林 场管 理技 术员 , 在驻 场监督 站的领导 下 ,将资源科 核发 的 《 许 可证 》进 行 现 场 拨 交 ,按 照 拨 一 号 ,采 一 号 ,验 收 一 号 ,再 拨 新 一 号 的程 序 ,将伐 区逐个拨交 给生产单 位 ,生产单 位严格按 照 《 许 可证 》规 定 的数量 组织采伐作 业 ,驻场 资源监督站 和 林 场伐 区管 理人员 负责对采伐作 业 区进行 跟踪管理 ,发现 错误及 时纠正 ,有效地杜绝了 “ 三无”伐 区的发生 。证 》, 由资源科 以采伐 小班 为单 位向林场拨交 。 林场管理技术员 , 在 驻场监督 站 的领 导下 ,将 资源 科核发 的 《 许 可证 》进行
对浅谈伐区质量管理对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的影响
![对浅谈伐区质量管理对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4fb7b6b02768e9950e7380b.png)
对浅谈伐区质量管理对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的影响【摘要】伐区管理工作是林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木材生产的基础工作之一,伐区管理工作不仅反映在伐区作业质疑质量上而且对整个林区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想提高资源利用率必就须从伐区质量管理上抓起,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监督工作。
【关键词】质量管理;提高;利用随着天保工程在各个林业局的实施,只有商品林区可以采伐,而且林龄组结构中幼、中龄林比重大,近、成过熟林比重小,从近期看可采资源匮乏,随着可采方式的变化,资源结构的调整,伐区呈现了出材少,条件差,伐区成本逐年增高的情况。
伐区管理难度增大,为了保护培养和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抓森调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坚持每年春秋外业调查上岗前,举办技术培训班,做到森调队职工先培训后上岗。
二是建立健全森调设计质量检查,验收管理体系。
2.抓森调质量检查.提高伐区设计质量要提高资源利用率,首先应从森调质量上抓起,必须建立健全森调设计质量检查,验收管理体系,即小队自检,大队复检,局生产科、资源科、专员办联合抽检三级质量监督检查体系。
近几年,大海林林业局森调队工作积极主动,业务人员水平提高快,调查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提前调查设计的目标,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检查和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调查设计规范和上级部门的要求。
3.抓审批、拨交.坚持凭证采伐制度各林业局严格执行伐区审批拨交制度,林场根据森调资料、生产计划合理地编制伐区作业计划。
经驻场资源监督站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局资源科和专员办、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局资源科和专员办根据生产单位提报伐区作业计划和上级下达的采伐限额指标,进行调查设计文件的审核,审核合格后分期分批的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经上级批复《林木采伐许可证》,由局资源科以采伐小班为单位向林场拨交。
林场采运技术员,在驻场监督站的领导下,将资源科核发的《许可证》进行现场拨交,按照拨一号,采一号,验收一号,再拨新一号的程序,将伐区逐个拨交给生产单位,生产单位严格按照《许可证》规定的数量组织采伐作业,驻场资源监督站和林场伐区管理人员负责对采伐作业区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有效地杜绝了“三无”伐区的发生。
浅析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提高技术
![浅析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提高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9c98e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2.png)
浅析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提高技术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内容,总结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主要技术,发现:利用“3S”技术、无人机技术、采伐作业平台可以根据最新林情,提高森林资源采伐精度。
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实施精细化林区采伐作业,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快速检测影像变化信息,以此确定采伐强度,明确伐区范围,提高采伐设计精准度。
关键字:采伐;调查设计;内容;精度;技术在林木采伐工作之前,必须做好采伐限额核查,以此来掌握伐区情况,满足后续森林采伐监测实际需要,提取采伐小班影像数据,从而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度,提高伐区调查面积准确性,为后续业内精准计算打下基础。
一、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内容林木采伐主要包括抚育采伐、主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这四种方式[1]。
对于坡度大于25度的地区,一般利用皆伐(皆伐也属于主伐范畴),对于复层林中的过熟林和成熟林,可以利用普通伐或择罚方式,以此实现林带更新。
而伐区调查设计就是指按照相应参照标准,对伐区进行实地调查,确定明伐区范围,调查树木株数、蓄积量、涉及面积,确定采伐时间、树种、保留株数,做好伐区资源调查,将整个伐区划分为小班作业,并且对小班内森林面积、活力木蓄积量、树种结构进行细化,确定采伐强度、立地条件、林分质量、出材量,以此为后续伐木施工打下基础,实施精细化林区采伐作业,避免采伐工作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在维护森林蓄积量的同时,强化森林资源树种更新能力,以此满足后续林业具体生产需求。
二、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主要技术(一)“3S”技术“3S”技术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的简称[2]。
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帮助调查人员了解森林基本情况,快速掌握森林资源信息,借助红外波段,对整个林场内树种结构、树龄、树高、胸径、病虫害情况、自然灾害情况、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真实的地图视频,为森林伐区调查设计,提供精准的数据资源,提高调查人员数据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a45c61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8.png)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中,林木采伐是重要的管理项目之一。
但是在近几年的森林资源管理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林内采伐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采伐管理、采伐监管、采伐纠纷等,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助于实现林木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问题;建议引言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森林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森林健康程度和加强森林防灭火能力、巩固既有绿化成果等。
在这些办法中限制采伐量和凭证采伐是最直接、最管用的办法之一。
作为森林保护的根本大法,《森林法》明确规定林木采伐实行限额管理和凭证采伐,限额管理和凭证采伐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法律手段,也是确保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
凭证采伐是森林限额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限额管理的重要管控措施和体现形式。
在采伐限额之内既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又要满足林农的合理采伐诉求,既不能突破采伐限额,又不能挫伤林农植树造林积极性和受益的权利。
1我国采伐管理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我国实施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该制度由森林采伐限额、采伐许可证两项核心制度构成。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核心措施和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手段。
1.1森林采伐限额情况实施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原森林法规定采伐限额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2020年森林法将采伐限额的审批权下放,修改为经征求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意见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国务院备案。
审批权的下放,使地方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编制采伐限额,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自“七五”规划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至“十三五”规划止,每个五年规划期的第一年,国务院都要批准下达当年年度森林采伐限额。
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的优化
![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d68fd8584254b35eefd34bf.png)
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的优化作者:李晓峰来源:《吉林农业》2018年第20期摘要: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大,但森林资源需求量大,加之资源利用率低,所以森林资源严重紧缺。
本文主要从提高伐区相关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专业素质,转变开采方式以及完善相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实现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的优化,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森林伐区;生产管理;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8.20.0611 实现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的优化迫在眉睫森林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同时又是人类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资源。
目前,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广阔,但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基数大,导致我国的森林资源的优势并不显。
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量大,传统的资源开发方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这就造成我国的森林资源紧缺。
所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问题迫在眉睫,这要求要顺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采伐作业作为采伐生产的首要阶段,需要在合理的掌握森林资源结构的特点基础上,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运用科学的木材生产方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
实现森林的覆盖与木材消耗之间的平衡,保证在稳妥的经营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利益最大化,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2 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的优化措施目前,我国的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大多还采用20世纪后期所采用的方式,即把生产的重点放在采伐加工的环节上,而对采伐的首要环节乃至采伐资源源头的管理认识还不够。
针对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管理的优化,提出以下几方面的优化意见:2.1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森林伐区木材生产的认识目前我国森林伐区的工作者在思想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清晰地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而将伐木工作简单的看成是对树木的单一开采,将精力都放在对树木的施工上,但在如何伐木或对于伐木的规划上知之甚少。
浅析如何完善林木采伐利用政策
![浅析如何完善林木采伐利用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d90bfb79563c1ec4da7151.png)
浅析如何完善林木采伐利用政策【摘要】采伐树木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
如何通过控制森林采伐量逐年增加森林资源存量,最终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经营,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林业发展。
从木材生产转向生态建设。
在总结树木采伐利用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完善;林木采伐;利用引言森林采伐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经营的理念。
森林采伐是林业生产的重要活动,人们经营利用森林,必然要涉及到森林采伐。
但随着人们日益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和对生态建设的加强,发挥林业的多种效能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的提出,森林采伐受到极大重视。
实行科学合理的森林采伐,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完善林木采伐利用政策,已成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关注的焦点和根本要求。
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思路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18个省(区)给予了资金补助,其中包括木里县,该县是一个林业大县,禁伐前全县80%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林业。
禁伐后只有依靠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因此该县的目前主要工作是对森林进行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
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
2 完善林木采伐利用政策的建议木里县森林资源消耗点多、面广,管理涉及环节多、范围广、难度大。
该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同胞世代居住在山区,生产生活用材都来自于天然林,作为非商品材的消耗十分大。
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67cceb8dd3383c4bb4cd231.png)
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分析了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并阐述了提出建议的原因,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采伐限额;问题;建议我国对林木采伐实行限额管理,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实施采伐计划管理,采伐林木需要办理林木采伐证,运输木材需要办理木材运输证,经营加工木材需要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无证采伐林木、超年度采伐限额发放采伐证、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该种严格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林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转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严格的计划管理模式已制约林业的快速发展。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林业市场机制,吸收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促进林业生产力快速发展,是当前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1-2]。
1 存在的问题1.1 手续繁琐,效率低下按照目前的林木采伐设计模式,采伐林木需要先到县林业局提出申请,林业局派工作人员到实地进行勘查,符合采伐条件的,制作伐区作业设计,公示采伐,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缴纳育林金,林业局发放林木采伐证。
林木采伐后,申请人再去林业局凭林木采伐证换取木材运输证,取得运输证后方能上路运输木材。
从上可以看出,从申请到运往木材加工场所,申请人至少要去2趟林业局,林业局工作人员也要去现场1趟。
手续繁琐,费时费力,既增加了农民负担和政府财政开支,又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高效率的要求。
1.2 不能自由处分,损害林农利益林木采伐计划实行年度限额管理,一个地区的年度采伐计划一定,计划用完后,不能再申请办理采伐证,要想采伐只有等到下一个年度,而且计划少,需求量大,下个年度很难再申请到采伐计划。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林木确权到户,农户有了山林,却申请不到计划,不能自由采伐出售,这无异于“画饼充饥”、“守着金山要饭吃”。
不能从山上挣到钱,老百姓自然也就不重视;不能自主采伐林木,转让林地自然也就没人要,结果是既无法采伐,也无法转让,农户不能得到期望的收益,因此对山林也就放任不管。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a81bb6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9.png)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林业有了很大进展,林业的采伐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中,林木采伐是重要的管理项目之一。
但是在近几年的森林资源管理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林木采伐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采伐管理、采伐监管、采伐纠纷等,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助于实现林木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做好林地林木资源管理的意义,其次探讨了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对林业采伐管理制度的建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木采伐;管理问题;建议引言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重要手段,科学编制山西省“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依法实行采伐限额制度,全面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对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做好林地林木资源管理的意义随着林地林木资源管理措施的不断落地,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执法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效果不断强化,为森林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法律支持。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落实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使森林资源管理方法真正落到实处,在方针政策的支持下,构建中国特色森林资源发展道路。
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与法律体系为林地资源管理提供了体制保障,管理力度得到了强化。
另外,当前的限额管理制、森林检测管理体系,为保护林地林木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林业发展运营提供了可靠支持,最大化发挥出了管理作用。
2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2.1林木过度采伐现象频繁在生态环境方面,森林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
由于目前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许多没有取得正规手续的林木经营者乱砍乱伐,破坏了大量森林资源,影响了森林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导致采伐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长此以往,会给林业的发展带来种种隐患。
提高林木采伐作业质量的措施分析
![提高林木采伐作业质量的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b1c8ad910ef12d2af9e782.png)
提高林木采伐作业质量的措施分析作者:滕明本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07期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森林资源也进行了相应开发,林木采伐属于森林资源开发环节之一。
林木采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在林木采伐作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采伐等,如何对林木进行合理采伐是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提高林木采伐作业质量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对林木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林木采伐;作业质量;森林资源调查中图分类号:S75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15-021 引言对林木进行合理采伐能够对林木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可获得经济效益,还可实现生态价值。
但在林木采伐过程中也因采伐作业质量存在问题而使林木资源遭到巨大损失,林木质量大幅度下降,影响了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对伐区进行深入调查林木采伐工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今天然次生林较多,各地区林木的分布状况也不相同,与原始林木相比,林相、林型等也出现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对伐区生产工作进行顺利组织。
为解决这种问题,相关人员需对森林进行充分调查,搜集伐区生产工作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切实提高林木采伐作业的质量,为林木采伐工作创建良好的生产环境。
林分的生长潜能随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图1),由于采伐强度和采伐后的保留木株数大致成反比,故采伐强度大的林分其平均保留木所分配的有效空间大,这显示出采伐强度会影响林木相对生长空间的大小,而生长空间的效应则反应在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的早晚。
建立胸径分布模式可用于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为今后林木定向采伐及定向管理提供一定的根据。
3 对林木伐区进行合理采伐相关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开展林木伐区生产作业,需遵守相关法规,合理采伐伐区对提高伐区的采伐质量有重要作用,利于林木资源后期培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进行伐区采伐时要严格按照林木调查设计的相关规范来实施采伐工作。
伐区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各种木材质量
![伐区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各种木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c9ec0e26b4daa58da0114add.png)
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森工企事业已由木材采伐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随着木材产量的逐年下降,森工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利用好有限的森林资源。
本文拟就此进行研究和探讨。
1、采伐技术对木材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采伐是森林采运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加工工序,它对木材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树木倒向、伐根高度、伐木顺序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木材的质量。
树倒方向控制是伐木的一项主要技术。
树木倒向如果不好,就会出现摔伤、砸伤、劈裂,抽心、折断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质量。
通过准确的下楂、上楂的确定,或借助夹楔、支杆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树倒方向,避免伐倒木倒到立木、岩石、伐根、陡坡和不平地段上,以减少木材损失或“搭挂”现象的出现。
如果在伐木时,降低伐根高度,弃在林地上的木材就会大大减少,伐倒木的材积就会相应增大。
我们知道,靠近树根的木材,径级大,缺陷少,木材质量高。
所以,伐根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木材产品质量。
下楂、上楂锯口的确定,要以降低伐根的高度为准。
一般情况下,地形环境比较复杂、恶劣,伐根高度较难控制;反之,较容易控制。
伐木顺序安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木材产品质量。
如果伐木顺序安排不当,就会出现后伐倒的树木落在先伐倒的树木上的情况,造成树木(砸伤、折断、摔裂、摔碎等损伤)直接经济损失。
合理的伐木顺序应该是“远近结合,好坏搭配,选道后伐,分道进行,隔号采伐,三采三集,循环作业”。
先伐小树,再伐大树;先伐“迎门树”,再伐采伐树;先伐应伐树,后伐“切身树”。
打枝生产程序对木材产品质量也有直接影响。
打技时,枝丫要紧贴树干表面打平,不能深陷树干,否则会损伤木材,降低材质。
在坡地上打技时,打技人员要站在树干的坡上打技,以免树干在打技后滚落受到损伤或伤人。
在采伐和打技生产程序上,需要管理人员和采伐作业工人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分析判断能力及较强的技术能力。
试论提高木材经济材比重确保伐区作业质量的措施
![试论提高木材经济材比重确保伐区作业质量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6aa3661eb91a37f1115c37.png)
背景 :国家 、省地 对森林资源 的保 护和合理开发高度重视 ,通过 “ 三总量”管理严格控制采伐量 ,降低森林消耗 ,尤其近几 年,管理力 度不 断加强 。在 目前资源 状况不好的情况下 ,如何在提高木材经济优 质材 比重 ,提高木材售 价 ,为林业局创造更 大经济效益的 同时 ,全 面 保证和提高伐区作业质量 , 我们木材生产基层 干部多年一直追求 的 是 目标 和探索 的 内容。尤其 是我 局在 经过 四十年 的木材采 伐 ,并 经过 “ 、六”火灾,森林资源锐减的情况下 , 五 做好 “ 两个提高 ”更显得意 义重大。在 “ 五六 ”大火 中,塔河林业 局过火 面积达 3 6万公顷 ,占林 业局总 面积 的 3 . 7 %,波及 全局 七个林场 ,使 森林资源遭受 严重破坏 5 和过量消耗 。森林资源发 生了总蓄积下降 、森 林质量变差 、经济材 比 重下降 、采伐作业难度加大等 一系列重大变 化。以塔林林 场为例 ,本 施业 区为主要的木材生产作业 区 ,它的地形地貌 与相邻的绣峰林场相 似 ,山高坡陡 ,山顶平 岗面积 小 ,伐区多集 中在坡 上、坡顶位置 ,土 壤干旱瘠薄 ,树木生长不 良,树 干大部分腐朽 ,伐 区作业条件差 。另 外 ,大兴安岭冬季降雪量大 ,给拖拉机集材作业带来 很大困难 ,工段 生产效率逐年 降低 。 林业局适 时实施 了木 材优 质优酬 管理办法 后 ,针对 “ 两个提 高 ” 制定了多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使经济材 比重几 年来一 直处于全局 前列 ,贮木场的木材售价稳居 全局第一 ,为林业 局的经济发展做 出了
增 加 了职 工 的收 入 。
针对 “ 两个提高”的主要做法 是 : 1 制度建设是 “ 两个提高”的保障 我们通 过优质优酬的管理办 法和制度建设 ,为两个提 高提供 了有 力的保障。冬运生产前 ,林场 与工段签订优质优酬合 同 ,按不同的经 济材 比重核 算不 同的生 产单价 ,按 月结算 。在管理上 ,林 场在地衡 、 贮木场台班安排十名检尺员和木 材检验鉴定员 ,场领 导不 定期地进行 抽检 ,这样从根本上调动了工段生产积极性 。 2 科学调查是 “ 两个提高”的基础 伐 区设计 的质 量是提高木材经 济材 比重的基础 ,我们 注重做 好伐 区踏查 ,在调查设 计上下功夫 。每年冬运生产期 间,我场技 术人员在 检查 指导各 工段木材 生产的同时 , 领工段长对辖 区内的伐 区进 行细 带 致踏查 , 到冬运 结束基本完成 踏查 任务 ,为设计 队及早投 入设计做 做 好准备 工作 。设 计期 间 ,技术员 和工段 长跟班设计 ,在装 车场 、主支 道选设 上,工段长能够 提出很好 的建议 意见 ,在采伐木挂 号上有 所侧 重 ,在设计 出材量数 字上 尽量降低 ,这 些做法都有利 于提高伐 区作业 质量和提高经济材 比重 。 3 生产环节是 “ 两个提高”的关键 31 做好伐区准备作业 .
我国伐区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的探讨
![我国伐区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911db01360cba1aa911da30.png)
我国伐区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的探讨介绍了实施限顺采伐片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
森林实行限额采伐是控制资源消耗、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提高林木采伐管理、调整林业木材生产布局和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的重要措施。
标签:森林采伐限额;木材生产;管理体制;措施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社会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呈上升态势。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成为当前林业的主要矛盾。
实施森林采伐限额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培养资源与利用资源之间的矛盾和关系[1,3]。
實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对贯彻《森林法》,实行依法治林,逐步扭转森林过量采伐和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采伐限额制度就是为了保护、培养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实施采伐限额计划管理是控制整个森林资源消耗的全额管理。
因此,提高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水平,对全国林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坚持实施采伐限额制度的必要性实施采伐限额制度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是森林资源管理进入法制轨道的基础,是恢复、保护、发展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和促进森林资源不断增长的有力保障,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
实施采伐限额制度是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础。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调整森林资源的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如果没有采伐限额制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根本无法进行实施。
采伐限额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最有效的措施。
《森林法》规定:“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度采伐限额。
”这表明,实施采伐限额制度是用来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最有效措施。
谈如何提高伐区木材生产管理效益
![谈如何提高伐区木材生产管理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4b27ba185f0e7cd184253643.png)
谈如何提高伐区木材生产管理效益摘要:本文以加强伐区木材生产管理工作必要性为基础,对如何提高伐区木材生产管理效益,合理调整工艺,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伐区木材生产管理前言森工企业要想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就要加强伐区生产管理。
木材生产是伐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森工企业的支柱产业,加强木材生产管理,对提高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伐区木材生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率较低,尤其是森林资源全国的覆盖率还没有超过百分之二十二,但是我国对森林资源的使用量却很大,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的可使用面积急剧减少,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伐区木材生产管理工作是保证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的基础,多年来,由于对营林工作重视不够,采育比例失调,更新跟不上采伐,使森林资源危机成为林业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减少采伐量,加快更新进度,而加快更新进度除进行大量的植树造林外,还要加强伐区管理。
通过限制采伐生产可以让森林资源的生产有缓冲余地,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更好地生长,而且我国森林资源短缺的现状也可以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森林资源面积的增长,同时加强对伐区木材生产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保护森林生态平衡,我们都知道森林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很多生物种类,在适当的时期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可以保护这些物种的正常生存,也就是对森林生态平衡的保护,实现生态平衡的正常运转。
二、加强伐区木材生产管理措施1、加强伐区调查设计和资源管理,对各种采伐方要提前一年搞好调查设计,进行每木调查,采伐木双挂号,同时进一步健全伐区管理制度,伐区拨交做到五定,定作业范围、定采伐方式、定采伐强度、定采伐对象、定作业要求,此外,还要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根据调查设计准确掌握资源消长变化情况。
如在伐区管理中,首先从伐区调查设计抓起。
每完成一个伐区的调查设计,都由林业局有关科室进行外业验收和内业审核.验收、审核合格后,再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提高森林采伐监管的措施探讨
![提高森林采伐监管的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5172b70b1c59eef9c7b454.png)
提高森林采伐监管的措施探讨现在,林业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前提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
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总量上非常好,但是在分布上也是非常不均匀的,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现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供需矛盾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对森林采伐进行必要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加强采伐的监管力度,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够使林业发展的更加好。
标签:森林采伐;监督管理;措施森林资源在采伐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采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在森林采伐中经常会出现林业企业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同时在进行采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超限额采伐的情况,这样都会给我国的森林资源带来很大的影响。
对森林采伐进行监管,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一定要加强监管的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森林资源的开采。
1 森林采伐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超计划采伐在对森林资源进行采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超计划采伐的情况,林业企业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时候,对采伐量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林业企业要按照采伐量进行采伐,但是,很多情况下,林业企业进行采伐的时候为了保证以后的生产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在进行开采的时候,通常是存在着超计划采伐的情况。
国家对出现的超计划采伐通常都是在很晚的情况下知道,这种时候林业企业完成了采伐的工作,国家为了更好地规范采伐的行为,只是简单的进行处罚,这种做法对林业企业来说影响是不大的,处罚的金额并不是超额采伐带来的效益,这样就使得很多林业企业在开采中,对超计划采伐并不以为然,为了更好的保护林业资源,对出现的超计划采伐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在处理后,要使林业企业不敢再进行超计划采伐。
1.2 无证采伐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进行森林资源的采伐一定要有采伐证,但是在实际中,出现了很多的无证采伐情况。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对一些监管不严的林区进行了采伐,无证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在进行采伐的时候,很多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的,这样就使得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探析提高木材采伐运输的生产质量效率
![探析提高木材采伐运输的生产质量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2a61805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e.png)
探析提高木材采伐运输的生产质量效率摘要:现代林业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森林经营,而其中的森林采伐运输工作更是其中的重点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数量的有效手段。所以,一定要对森林采伐生产运输采取目标管理的措施,加强木材采伐领导,将责任、任务贯彻落实下去,加强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并且木材采伐运输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林区木材质量、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采伐运输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优化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为采伐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基础。现简述采伐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关键词:木材采伐;运输生产;生产效率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对于木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一定影响。实际在开展木材采伐运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条件、运输条件以及木材质量。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木材采伐运输工作,对整个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就探讨了如何提高木材采伐运输生产质量,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帮助。1林业资源重要性我们可将林业看作为一个群落,该群落较为庞大,树木是林业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在其中占据基础与核心地位。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对地球来说树木的存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树木的死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树木死亡时候所留下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清除。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树木的革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必须针对成熟的树木开展一系列的砍伐工作,这是推动大树生长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作为关键环节对新林的开发工作进行支撑。在适宜砍伐的基础上我们可实现对优质木质材料的获取,同时也可为生存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际针对森林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砍伐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切忌滥砍滥伐原则,促使林业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人指出:在现在,全球更改以及土地运用情况还不是很清楚的前提下,林业中的碳量仍然在增减不明确的状态。使用模拟推测的一些成果来讲,在未来,林业仍然可能会是地球的碳库。林业生态体系碳轮回和其管辖在全球转变探索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作为一个关键生态学方式对全球生态体系的能量、物质均衡以及自然能源轮回再生进行支撑。林业是碳轮回的程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同时在其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实际针对气候带设计管理区域时具有一定的协助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物圈中碳轮回的安稳性得到保证。从经济学以及生物学角度来说,适宜的林业范畴能够确保碳轮回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林业生态体系的多样性得到保持。2林业企业木材采伐运输现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木材采伐运输产业也迎来了全面升级。目前,中国林业企业仍然存在运营不足等问题,有待各林业企业做好优化调整。2.1开采作业不规范部分林业企业在进行砍伐作业之前,没有充分进行规划调查工作,采伐时或有不按设计采伐的导致木材质量不佳、产出量小等问题。同时,在开采作业过程中不依照规范划定区域,在区域外也没有设置相应标识,导致砍伐作业连贯性不足。如此不仅会导致林业企业效率进一步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树木无法较好成活,进而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2.2作业质量不佳目前,中国的林业企业生态基本趋于稳定,而部分林业企业为进入市场,往往会在质量上打折扣,以求低价,进入社会产业链中,但是对中国的林业发展诸多不利。首先,部分企业作业质量不佳,一些企业将朽木、坏木或质量不高的木材,也投入使用并与正常的木材同售;其次,部分企业在补充种植上意识不到位,只砍伐不种植,最终导致中国林业产业难以可持续发展。2.3技术意识不到位在中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之下,部分林业单位却表现出创新意识不足、经理措施不到位、漠视生产运输安全等问题。部分林业企业在造成砍伐作业再种植后,往往急于求成,直接开始二次砍伐作业,直接导致其林业产业质量不高;在林业运输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单位侧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问题,造成的问题不在少数。例如,运输过程中超载、司机疲劳驾驶等。2.4采伐目标不明确虽然运输工作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想要使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使采伐效益实现最大化,科学选择采伐地点、数量、种类等,确保选择的采伐目标是最为妥当的。但是,目前很多林业企业实际在开展采伐工作的时候,对于上述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过度采伐、滥砍滥伐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林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5安全运输意识较差因为部分林业企业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在开展采伐运输活动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进行操作,比如,林业资源主要分为人工林和天然林。前者主要的树木是经济类,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营林方式,是首选的采伐目标。但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树种种类较少,林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如果没有科学的采伐标准,会对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引发病虫等灾害的发生。3林业企业木材采伐运输效率提升策略3.1建立生产目标责任制现代林业发展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森林经营,而其中的森林采伐运输工作更是其中的重点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数量的有效手段。所以,一定要对森林采伐生产运输采取目标管理的措施,加强木材采伐领导,将责任、任务贯彻落实下去,加强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3.2应用先进的木材采伐技术作为林产公司,实际在开展木材采伐运输生产工作的时候,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要应用先进的木材采伐技术,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在进行采伐的时候,最为合适的资源是近熟天然林,通过人工的方式促进自然更新发展,明确未来的经营方向,可以设定为永久覆盖、混交、复层以及异龄,开展科学的森林经营活动。3.3强化森林经营管理工作首先,林业企业不能仅侧重采伐工作,应将营造林工作置于首要地位。必须划分出一个独立的营造林管理部门,专门进行营造林相关工作。做好营造林前的规划设计。上级部门应不定期对其展开监督指导,确保营造林工作切实有序开展,保障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其次,在采伐作业过程中,管理部门应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做到有策略、有计划地开展采伐作业。同时,安全问题也是整个采伐作业中的重点,在具体进行采伐作业前,施工队伍必须做好报备工作,在得到相关政府职能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进行作业。最后,在运输木材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有明确的规划方案,做到以最低成本换取最大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能盲目追求低成本,不可超载、过载或疲劳驾驶等,避免引发安全事故。3.4高新科技应用首先,森林企业应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原则划分一块区域开展营造林工作,为更好促进森林快速增长、达到符合采伐要求,林业企业可通过多种手段如人工降雨、适度施肥等方法,促进森林快速成长。其次,在森林养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些问题,为了更好解决问题,必须使用高新科技手段。例如病虫害问题,如果仅进行农药防治,不仅会对树木造成负面影响,适应能力强的害虫会产生抗药性。使用生物防治法,向森林中投放害虫天敌,能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下,更好解决病虫问题。最后,森林企业在任何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进行绿色节能生产,避免造成环境污染。3.5加强职能监督,遏制违规和不法行为首先,职能单位应对区域内的林业企业做好追踪记录工作,并为其建立信用档案。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政府可一定程度上予以扶持。其次,各监管单位应定期对各个森林企业展开监督调查工作,确保其日常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不定期展开突击检查,尤其是生产作业期间,通过抽查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情况。最后,职能单位还需要出台一定的惩治措施,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予以严肃惩治,对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封停处理。3.6做好企业培训教育工作森林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工作时常出现一些问题。企业必须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首先,各企业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工作,确保工作人员正确进行生产作业。并注意各项工作安全。其次,各企业还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工作人员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应对工作,避免出现违法行为。3.7计划并合理的运输(1)采伐完木材之后,有计划地运送,木材出厂制造、制作、整体运用、多种运行范畴、商品技术方法和程序、储存木材场、附属项目、资本、财务以及经济利益解析等。整体策划准则:林业局运行地区、林场地区、运行面积大小、范畴、林场的具体统计对整体林业开展地区上的区分等,有利于科学运行。(2)运材的类型木材陆运、木材水运、木材空运、运距长、季节性强;运输对象庞大、笨重;木材在水中的漂浮性;木材运输货流的汇集性;木材运输货流量的单向性;木材运输重载运行方向的下坡性;运材岔线的临时性;运材道路的递增性运输工艺结构的优化工艺结构:自然因素、工艺因素、生产组织因素优化模型。(3)汽车运材设备运材挂车:木材运输对运材挂车的基本要求;运材挂车的分类;运材挂车的技术性能,运材汽车与挂车的工艺设备,木材承载装置,驾驶室护拦及其附设的装车工作台,牵引连接装置与挂车辕杆,捆木装置,汽车运材装置。4结语在林业企业木材采伐运输生产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安全生产,深入调查,制定合理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安全工作,确保林区生产的安全、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落实措施,认真排查,消除隐患;同时建立健全木材采伐运输安全生产检查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参考文献[1]刘凤媛,蓝海洋,李昀.基于云计算木材采伐运输物联网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6):129-133.[2]徐斌,李岩,李静.中国林产品出口企业应对欧盟木材法案策略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55-60.[3]徐美玉.与经济人类学相关的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局Y林场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5(3).。
伐区装车工艺改进的几点建议
![伐区装车工艺改进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8fe0c2487c24028915fc39f.png)
伐区装车工艺改进的几点建议改进伐区装车工艺是提高木材生产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详细的阐述和探讨伐区装车工艺改进带来的好处,并对今后装车工艺的改进提几点意见。
伐区单根缆索架杆装车:伐区装车是连接生产伐区和运材道的木材生产中间环节,从50年代开始我国东北国有林区,大多采用单根缆索架杆方式装车,这是延续前苏联的伐区生产方式,它不仅影响运材机械效率的发挥,而且影响运材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同时伐区装车还严重影响运材道路效能的发挥,在伐区生产采、集、归、装、运各道工序中,装车是林区运材公路连接作业地点,受自然条件影响比采伐和集材较小的一个环节,因此,只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深入探索,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就能在装车工艺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成效,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勿视,从我多年研究装车工艺的角度出发,谈一下装车工艺改进的利弊关系。
一、改进装车工艺的必要性我们仅从充分利用林道,降低劳动效率低,装车场转移费、工时费几各方面,讨论一下这种装车改进的必要性:1、架杆和单根缆索装车需要有固定的装车场,这就使集材主道必须有一段和运材道平行较近的距离,即出现集材道重叠的情况。
假设伐区垂直于等高线方向的长度为a,平行于等高线方向的宽度为b,则集材道和运材道重叠部分的长度d 为:d=b-c,式中:c为集材支道的距离,一般c值为30米。
平均集材距离L为:L=a/2+b/4如果改为可以移动的装车方式,其平均集材距离L1为:L1=a/2此时集材道和运材道不需要重叠。
固定装车和可移动装车的平均集材距离差:L-L1=(a/2+b/4)-a/2=b/4我国的林道密度和林业先进的国家相比,是低得多的,这样低的林道,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2、架杆和单根缆索装车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
一个装车组,需要4至5人。
绞盘机司机1人,看车工1人,捆木工及杂工2到3人。
一个工组如果有3台拖拉机、两台油锯,则直接生产人总数为12到15人,仅装车人数就占直接人数的27%。
强化采伐限额管理提高伐区作业质量
![强化采伐限额管理提高伐区作业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b4804d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e.png)
强化采伐限额管理提高伐区作业质量
郑树君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08(000)021
【摘要】@@ 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我局森林资源总量锐减,活立木总蓄积为22722532立方米,特别是天保工程实施后,全面实行限额采伐.我局的木材年采伐量降到了15.8万立方米的水平,在伐区质量不断下降的条件下,如何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巩固提高木材生产的能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多方面深入研究探讨,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强化采伐限额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在历年冬运木材生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总页数】1页(P123-123)
【作者】郑树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提高伐区作业质量强化森林经营管理 [J], 崔昌华
2.浅谈如何强化采伐限额管理 [J], 孙景海;何健
3.呼和浩特市强化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J],
4.完善伐区管理机制是提高伐区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J], 卞彩楼
5.强化“三总量”制度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初步探讨 [J], 王家军;杨海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伐区生产作业质量的若干意见
作者:付化健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02期
摘要:木材生产的头道工序是森林采伐作业。
采伐木材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起始点。
采伐作业质量不仅决定着森林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关系到培育和保护好后备资源的大问题。
因此,提高森林采伐作业质量,是木材生产的首要任务。
本文就如何提高伐区生产作业质量问题谈几点意见。
关键词:伐区;生产作业;质量;建议
我国林业资源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开发以来长期过量采伐,目前整个林区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林木质量下降,伐区生产作业条件恶化,木材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不仅使森工企业处境危困,也给木材生产组织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
面对这种形势,如何抓好伐区作业质量,充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需求,是木材生产部门要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准确合理的森林调查设计是搞好伐区质量的基础
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前都要搞好设计,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是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条件。
森林采伐工程客观因子影响颇多,特别是在目前的过伐林地,多为天然次生林,林木的分布和林相条件因地而异,不同的地类生产不同的树种。
林相和林型与原始林相比都发生很大变化。
这种复杂的林分条件给森林调查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给采伐生产组织工作造成不少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森林调查设计工作必须改变设计方法,更好地为采伐生产组织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为提高作业质量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改变过去的样地调查法。
特别是在过伐林地择找伐区,不能再采用样地调查。
要实行全林调查,每木卡尺,采伐木挂号的方法二是根据过伐林林相条件复杂,林木多属小块呈团状分布的特点,采伐作业小班尽量划小,以保证调查设计工作更加符合现地条件;三是为了便于对设计工作复查,要求林调设计要在生产作业前一年搞完。
在伐区拨交是,生产和资源管理部门要进行实地踏查,共同研究生产作业方案和提高采伐作业质量的办法;四是成立专门的调查设计质量检验机构,负责对设计质量进行抽查。
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帮助总结提高林调设计工作质量,保证为采运生产组织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
二、严把油锯手作业质量关,严格控制小班采伐量
1.为保证伐区作业质量,严格执行挂号木采伐制度,我们把提高油锯手素质作为关键中的关键。
在每年冬运之前,由林业局组织油锯手培训,对其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作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重点对执行限额采伐制度进行严格要求,在油锯手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限额
为大”的观念,经考试合格,发给培训合格上岗证,不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准参加冬运生产。
2.在控制小班采伐量的方法上,我们设计执行了小班作业卡。
冬运前,生产部门按林班、作业区、小班、面积、采伐蓄积、经级、单株材积、树种等设计出伐区立木采伐原始记录单,单位按各生产户的作业小班数量、产量下发到各生产单位的生产户,油锯手依据伐区作业原始记录单对作业小班有个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小班面积、边线、采伐树种,挂号木等,严格按挂号木采伐,并在采伐每棵挂号木时将该挂号木基本情况记录在伐区立木采伐作业卡上,随时计算出材积、蓄积与设计材料进行对比。
在小班作业将结束时,装车票子与设计资料核对米数,保证小班产量不超设计允许范围。
通过作业卡,加强了生产单位对采伐进度,采伐量的自我控制。
保证采伐进度与设计资料的时时对比,使每一个小班都能够严格按限额完成小班采伐量。
三、确定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转变机制,做好集材和清林工作是提高伐区质量的措施
集材和清林工作是提高伐区作业质量的重要环节。
集、清作业能否及时彻底,关系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后备森林的更新。
针对当前各生产企业普遍存在拖清的现象,要从生产体制、计划安排和工作组织上采取措施,保证集材和清林工作。
一是转换经营机制,实行采、集、清为一体的生产承包办法。
木材生产的上段工序采、打、集、清、装各个工序本来是相互联系、互为衔接的,但当前由工资计划的不合理和山场劳力不足,有的只完成采、集、装工序,打枝和清林往往被忽略,以致造成清林拖后。
因此,在生产组织上要确定合理的生产体制,把山场的全部工序都要承包起来,按先后顺序组织生产,原采伐号没经验收不准进入新的采伐号。
才能做到一次净。
即采、打、集、清、装一条龙承包制。
二是将采伐剩余物的生产纳入生产计划,做为与原木同等重要的生产指标,完不成枝丫材生产计划视同没有完成生产任务不能评先进,采伐剩余物的大量拣集下运,不仅推动清林进度,提高伐区作业质量、还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企业增加效益,满足社会对小材小料的需求。
未完成枝丫材生产任务的单位,不能评选先进并对责任者罚款,这样保证了清林进度和质量。
大量采伐剩余物被运下山,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还促进了伐区作业质量的普遍提高。
三是坚持定期进行伐区检查评比,实行林场旬检查,林业局月检查的办法。
林场检查不合格不予开支;林业局检查不合格不拨交新伐区,林业局检查要针对各林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每次都要突出重点,改革检查办法,切实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如九四年伊春林管局为觖决伐区质量不平衡,即“分高质低”的问题,采取管局领导定场(所),检查组图上定受检小班,伐区四周设样地的检查办法,重点检查“三边”、即边远林场、边远的伐区及伐区四边。
因为这些都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是伐区质量管理的簿弱环节。
过去所以出现“高分质低”就是检好不检次,检近不检远造成的。
借鉴伊春林管局的经验,采取措施全面提高作业质量。
四、加强管理者的质量控制
一是要加强对基层场(所)管理者法制教育和资源保护意识教育,重点学习贯彻《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其它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及上级严肃资源林政管理的一系列精神。
二是要认真落实限额采伐责任制。
局长、主管生产副局长、主管资源林政副局长要分别与基层场(所)长、主管生产副场(所)长、采运技术员签订限额采伐责任状,明确基层场(所)生产管理人员的各自职责。
督促他们严格落实国家、省、市“严管林”的各项部署和限额采伐制度、凭证采伐制度两项基本制度,绝不允许安排超限额采伐、无证采伐和其它违规采伐。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木材生产战线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抓生产作业质量的要求始终不能降低。
而且根据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出现,还要不断探索提高森林采伐作业质量的新办法,以适应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伐区条件变化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苑文仲.林业企业质量管理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