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的检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的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方法采用ELISA检
测302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血清标志物I(HBeAg、HBcAb、HBsAg)、II(HBeAb、HBcAb、HBsAg)、III(HBcAb、HBsAg)阳性模式组阳性率分别为98.77%、54.11%、70.67%,两两对比,P<0.05。

结论联合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可提高检测HBV
特异性、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 HBV-DNA 检测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151-02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感染类疾病,若诊断治疗不及时,会转化为肝
硬化、肝癌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临床上采用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方法诊断乙肝病毒,但存在标志物多样性、敏感性低等缺点,HBV-DNA定量检
测可提高检测效果,本文研究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关系,现将
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乙型肝炎患者302例,均符合
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2]。

其中男171例,女131例。

年龄23~65岁,平均年
龄(42.7±3.2)岁。

依据血清标志物分为3组,I:HBeAg、HBcAb、HBsAg阳性,
共81例;II:HBeAb、HBcAb、HBsAg阳性,共146例;III:HBcAb、HBsAg阳性,共75例。

1.2研究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试剂选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的试剂盒,采用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仪器采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
司(ABI)提供的型号Prism 7500PCR仪,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测定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阳性率以N%表示,定量均值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I组阳性率及定量均值最高,其次为III组,最低
为II组,相互对比,P<0.05。

表1 HBV标志物与HBV-DNA对比结果
组别 HBV标志物例数 HBV-DNA 定量均值
(x107copies/ml)
阳性例数阳性率(%)
I组 81 80 98.77▼ 8.25±5.34▼
II组 146 79 54.11▼ 0.32±0.11▼
III组 75 53 70.67▼ 0.73±0.27
注:①I组:HBeAg、HBcAb、HBsAg阳性;II组:HBeAb、HBcAb、HBsAg阳性;III组:HBcAb、HBsAg阳性。

②I、II、II组对比,▼P<0.05。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高,是世界传染性疾病较高的病毒之一,我国约有2亿
感染者,疾病恶化会引起肝硬化等恶性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

检测HBV对于预防、诊断、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采用传统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具有操作简单,某些组合模式阳性检测率高等优点,但存在标志物组合模式多样性、敏感性低等缺点,用于检测HBV时会造成漏诊,降低准确度[3]。

HBV-DNA定量检测可直接反映HBV的复制和传染情况,敏感性高、准确度高。

本研究采用ELISA定性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FQ-PCR定量检测HBV-DNA,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组合I(HBeAg、HBcAb、HBsAg)阳性例数81例,经HBV-DNA定量检测,阳性例数为80例,阳性率高达98.77%,且其HBV-DNA定量均值为(8.25±5.34)x107copies/ml,远高于II组和III组,且P<0.05。

由此可见HBeAg 阳性可直接反映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且传染性高,所以临床上将其作为乙肝病毒于患者体内增殖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将I组与II组对比,可发现,组合模式由(HBeAg、HBcAb、HBsAg)阳性转为(HBeAb、HBcAb、HBsAg)阳性后,定性检测血清标志物阳性例数为146例,HBV-DNA定量检测阳性例数79例,阳性率为54.11%,HBV-DNA均值为(0.32±0.11)x107copies/ml。

表明虽然病情好转,但体内病毒仍有复制,只是水平降低而已,仍然存在一定的感染性。

III组阳性率及HBV-DNA定量均值处于I、II之间,表明病毒复制水平及传染率仍较高,可能原因在于HBV的前核心区发生突变,而影响HBeAg表达[4],但不影响病毒复制和感染,所以很有必要定量检测HBV-DNA。

综上所述,为了预防和诊断HBV,除采用HBV血清标志物定性检测外,还应配合HBV-DNA定量检测,可提高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参考文献
[1]刘社琴.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0):171—172
[2]陈鹏,赵志强.HBV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标本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0):1268—1269
[3]刘煜.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120—121
[4]赵富锋.HBV-DNA定量检测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0):1228—1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