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采区车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采区车场
1、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 室。
2、采区车场巷道:甩车道、存车线、联络巷道及各种硐室 3、车场分类 按地点分:采区上、中、下部车场 按线路布置分:单道起坡甩(平)车场;
双道起坡甩(平)车场。
第1页/共169页
4、采区轨道线路 1)线路位置与作用 (1)轨道上山 (2)采区车场 (3)工作面轨道平巷
车辆进入曲线后,要求曲 线轨道半径不得小于允许 的最小值,其大小与车辆 行驶速度和车辆的轴距有 关,可参考表13-3选取。 煤矿轨道曲线系列值:
6、9、12、15、20、25、 30、40 /m
第26页/共169页
R
SB E
D
B
AC
行车方向
Φ Φ
O
曲线半径R及弯道转角
曲线半径R见表13-3,机车最小值12m
3t固定式、5t底卸式矿车—900mm轨距。
第8页/共169页
(三)线路中心距
1)线路中心距:双轨线路两线中心线间距S (1)直线段: S B ,mm。 式中:B — 机车宽度,mm; — 两车内侧的距离,mm, 200mm。 装车点: 700mm, 摘挂钩点: 1000mm。
(2)弯曲段:S B + S
14.25°
5 11°18′36″ 11.310° 5 11°25′16″ 11.421°
6 9°27′44″ 9.462° 6 9°31′38″ 9.527°
第19页/共169页
5)道岔型号含义 (单开、对称道岔)
道岔类别代号
辙叉号 曲率半径
ZDK (ZDC)9 22 / 3/ 15
轨距
轨型
道岔曲轨的曲线半径,单位为:/m。 (曲率系列值)
(6、9、12、15、20、25、30、40)/m。
第20页/共169页
(渡 线 道 岔)
道岔类别代号 轨中心距
辙叉号
ZDX 9 30/ 5 /20 19
轨距
轨型
曲率半径
轨中心距,单位为:dm。
16表示1600mm ; 19表示 第21页/共169页
ZDK、ZDX道岔的方向性 — 分左向、右 向。 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
O
f R
,曲线半径R及巷道 转角。
线路参数及计算方法:
1 a
b
2
3
O b
m
T R tg ,
2
m a b T sin
sin
d bsin M d R cos H M R cos
n = H /sin, f = a + bcosRsin
第42页/共169页
11°18′36″
4551
604 9
18602
190 0
950 0
第23页/共169页
2、道岔选择
1)与基本轨距一致。 如:DK615 — 4 —12,只用于600mm轨距。 2)与基本轨一致,可高一级,不能低一级。 如:基本轨型是18 k g /m
道岔可选18kg /m或者24kg /m。 3)与行驶车辆的类别相适应 DK:M为2、3号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 DC:M为2、3号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
标准道岔共有七个系列
600轨距:615、622、630、643、 900轨距:915、930、938
第13页/共169页
2)道岔结构
1 — 尖轨; 2 — 辙叉; 3 — 转辙器; 4 — 曲轨; 5 — 护轮轨; 6 — 基本轨。
1 3
6
a
特点:道岔是一个刚性整体装置
第14页/共169页
3)道岔类参数
m
c
c
R
B
A
E
O L
f tpkcO1410 R
1 a
b
2
3
O b
m
M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第39页/共169页
M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1、DK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
1)特点: (1)用DK道岔—曲 线联接系统变单轨 为双轨,联结两条 不同巷道。
O
f R
1 a
b
2
3
O
b
m
第40页/共169页
机车运输:S = 300mm
Sg
Sg
其它运输:S = 200mm。
第9页/共169页
2)选用:线路中心距一般取100mm为单位 的整数。
例:1t矿车,机车运输,轨距600,机车宽 1060mm,
1060 / 2 = 530, 1260 1300
530 2 + 200 =
直线段:S1 = 1300mm
3、外轨抬高
为抵消离心力的影响,避免挤压外轨,还要进行外轨抬高。外轨抬高和轨中 心距大小、曲率半径与车辆运行速度有关。
(也为施工参数,现场施工人员需要掌握) 900mm轨距时,h =10 35mm 600mm轨距时,h = 5 25mm 抬高应从直线段开始,以0.003~0.01的坡度逐渐递增,并在弯曲段处达到需 要值。
2)轨中心距和巷道加宽
Δs:机车取值10~20mm ; 串车取值5~10mm;
加宽方法:外轨不动,内轨向内移动。 要求:线路在进入曲线段以前,进行外轨的抬高和轨距加宽。 超前距离X`计算 X`=(100~300) Δh mm
第30页/共169页
曲线处巷道加宽和轨中心距加宽
车箱内伸和外伸 (巷道必须加宽)
在线路图中,道岔
以单线表示。道岔主 线与岔线用粗实线绘 出。 (1)DK--单开道岔
主要参数: a、b — 外形尺寸,
— 辙叉角。 ( M : 2 、 3 、 4 、 5 、 6 )第15页/共169页
(2)DC--对称道岔 道岔参数: a、b — 外形尺寸, — 辙叉角。 (M:2、3、4)
δ=
R=
单轨线路联接系统参数
T=
K=
第27页/共169页
已知:巷道转角 选用:曲线半径R 计算: 切线长T:
T 弧长K: R tan
2
mm
KR 57.3
mm
第28页/共169页
2、轨距、轨中心距和巷道加宽
1)轨距加宽 进入曲线如不加宽,车辆将无法通行。加宽值与曲率半径和轴距有关。
第29页/共169页
第32页/共169页
(2)双轨巷道加宽
①轨中心距加宽:
车辆运行,考虑车辆外伸、内伸,轨中心距需加 宽。
加宽值:S = 1 + 2
轨中心加宽一般取值:
通过机车: S = 300 mm,
其他车辆: S = 200mm。
(如巷道断面较大,轨中心距已经考虑加宽值的 要求,轨中心距则不需进行加宽)
第33页/共169页
第5页/共169页
根3 、据 列轨车型重选量 、用行(车一速 度般、按行下车 频表繁)情 况 选 择 轨 型 。
使用地点 斜井
平硐、大巷、井 底车场
采区巷道
运输设备
箕斗、人车、运送液压支架 的设备车
1t,1.5t矿车
7t及以上电机车 3t及以上矿车 2.4Mt/a及以上矿井运送液 压支架的设备车
1t,1.5t矿车
2)线路空间状态 (1)水平: 下部车场、大巷装车站、区段轨道平巷 (2)倾斜:上山 中部车场 斜面线路。
1 2
3 4
5
6
7
3)联接点:任何轨道线
路都有直线和直线间的
联接线路,这种联接线
路称线路联接点。
第2页/共169页
5、采区车场设计步骤
(进行采区车场施工设计,必须进行线路设计,为 巷道线路施工提供准确数据。) •线路设计 1)确定车场形式 2)绘制车场平面布置草图 3)进行线路联接点、线路参数设计计算 4)计算线路平面布置总尺寸 5)绘制线路布置的平、剖面图。 •硐室设计 按线路设计,确定巷第道3页或/共硐169页室断面大小;
M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2)道岔是一刚 性结构,本身既不 能抬高外轨,也不 能加宽轨距; (3)采用道岔岔 线与弯道曲线直接 相连,取消了缓和 直线C; (4)曲线转角β等 于巷道转角 -α。
O
f R
1 a
b
2
3
O
b
m
第41页/共169页
M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2)线路设计
已知道岔参数a、b、
第37页/共169页
四、轨道线路平面联接
• 轨道线路联接
• 平面线路联接 — 道岔曲线联接 • 纵面线路联接 — 竖曲线联接
第38页/共169页
平面线路联接基本类型
S
•巷道转弯:
直线——曲线——直线
•巷道平移(线路平移)
直线—曲线—直线—曲线— 直线
•巷道分岔:
直线—道岔—曲线—直线
O
FD
T
T
14°02′10″
3942
485 8
8800
ZDC622/ 3/9
18°26′06″
2200
280 0
4964
ZDC930/ 4/20
14°02′10″
2300
485 8
7122
ZDX622/ 5/1516
11°18′36″
3768
423 2
15537
160 0
800 0
ZDX938/ 5/2019
如:ZDK622/4/12未注明 左、右,均为右向道岔。 右向道岔 — 岔线在行进 方向(由a b)的右侧。
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后注上(左)字。
第22页/共169页
新型道岔型号与参数值(MT/T2—95)
型号
α
a
b
L
T L0
ZDK615/ 2/4
26°33′54″
1678
192 2
3600
ZDK930/ 4/15
第24页/共169页
4)与行驶车辆速度相适应 R小, 大,行车v ,只走矿车的道岔, 其行车v 1.5m / 秒,车场调车用。 5)注意左向、右向。 3、简易道岔 1)结构:尖轨,辙叉角,无统一标准。 2)用途:人力推车,行车速度 15m / 秒。
第25页/共169页
三、平面曲线线路
1、曲线半径选择
2.4Mt/a及以上矿井运送液 压支架的设备车
1t,1.5t矿车
轨型(kg / m) 30,38 22
30
22 30,22 22,15
第6页/共169页
(二)轨距
1)轨距:单轨线路上两根轨道轨头内缘的距离。
Sg
第7页/共169页
2)轨距及选用
(1)采用标准轨距:600mm;762mm和900mm三种。 (2)根据生产能力大小选用。 如:1t和1.5 t固定式、3t底卸式矿车—600mm轨距。
双轨巷道巷道加宽和轨中心距加宽
1
S
内侧轨道 正常
外侧轨道
s
L0
外移S
S
R1 S页/共169页
②轨中心距加宽方法及范围 •内侧轨道不动,将外轨线路平移S距离(移动外侧线路),利用异向曲线联接方法 。 •加宽范围L 0 双轨线路中心距加宽必须从直线段开始 。 在直线段加宽L0内,轨中心距由S S。
tan1 -1
22
1
2M
第18页/共169页
道岔角度对照表
M
新标准角度值α
M
原标准角度值α
2 26°33′54″ 26.565° 2 28°04′38″ 28.077°
3 18°26′06″ 18.435° 3 18°55′30″ 18.925°
4 14°02′10″ 14.036° 4
14°15′
第35页/共169页
1
S
L0值选取:
L0
s
机车运输:L0 5m
S
R1 S R2
2
1 t 矿 车 : L0 = 2 5m
3轨t 中矿 心车距:加L宽0 设=计2与 施工的要求: 0m 设计时,作图SS,两点用直线相联。
施工时,利用异向曲线联接,使之两端 曲线相切,以利于行车。
第36页/共169页
车辆外伸 : Δ1=c1-c2 车辆内伸: Δ2 =c2
第31页/共169页
(1)单轨巷道曲线段加宽:
单轨巷道曲线段要确保人行道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值,巷道需要加宽。设计 规定: 巷道采用机车运输,曲线段巷道加宽 曲线段加宽: S = 1 + 2 外伸: 1= 200mm, 内伸: 2 = 100mm。
曲 线 段 : S1 + S = 1300 + 300 = 1600mm。
按表13—2选用。
第10页/共169页
第11页/共169页
3)线路表示方法:
用两根轨道中心线作为线路的标志, 采用单线表示。 单轨线路 — 单线(细实线); 双轨线路 — 双线(细实线)。
第12页/共169页
二、道岔
道岔: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装置。 1、道岔的分类与型号 1)煤矿常用道岔类别( 新的标准: MT/T2--95) (1) 单开 DK (2) 对称 DC (3) 渡线 DX
第一节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一、矿井轨道 在巷道底板铺 设道床(道 砟)、轨枕、 钢轨和联结件 等组成。
第4页/共169页
(一)轨型
1、钢轨的型号,以kg / m表示 2、类别: 重轨 24kg /m的钢轨; 轻轨 24kg /m的钢轨; 矿井常用轨型有:43、38、30、22、15等。 五种标准轨型。一般可按表13-1选用。
第16页/共169页
a
b
α
s1
s1
(3)DX—渡线道 岔
b
a
L
道岔参数:
a、b — 外形尺寸
S1 —线路中心距
L —道岔总长度
a
b
α
b
a
Lx
— 辙叉角
第17页/共169页
4)道岔辙岔号 与辙岔角关系
新计算方法
原计算方法
M= A=C tanα-1 BC
α=tan-1
1
M
M= AO= OB
α=2ta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