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主题班会《和拖延症说“拜拜”》主题班会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主题班会《和拖延症说“拜拜”》主题班会课教案
第一篇:高一主题班会《和拖延症说“拜拜”》主题班会课教案《和拖延症说“拜拜”》主题班会课教案
一、引言
拖延现象在目前大中小学校及班集体中以各种方式存在,许多学生存在学习、生活上的拖拉现象并且对此很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拖延一下是人之常情。
只要不影响生存,就不会造成恶劣影响。
殊不知,拖延现象如此严重下去就将是一种病态,很可能引发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做事拖拉,将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一拖再拖,明日复明日。
教导学生如何战胜拖延症十分的重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规划习惯,对学生的高中生活以及成长都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特别注意:
请老师在拿到班会课素材包时,请注意,素材拷贝的时候,需要整体文件夹拷贝,不然会导致ppt内素材丢失。
班主任老师拿到PPT后,请将PPT首页中的班级更改,浏览全部内容后,观看视频是否可以打开,如果视频不能直接打开可直接打开文件夹进行点击视频。
(若观看视频中途需要退出,请点击键盘esc 键或者电子屏退出键)班主任老师可在原PPT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稍作修改后直接使用,也可根据素材自行制作一个新PPT。
二、班会主题
《和拖延症说“拜拜”》
三、班会目的
1、通过此次班会能让班级同学了解拖延症及其危害。
2、通过采访活动让学生自我诊断,及时找寻自身及班级存在的拖延现象。
3、通过辩论学习掌握方法,在后续学习、生活中逐步改善拖延现象。
4、能够树立“战拖”的意识,班级自觉形成“战拖会”,养成做事高效、守时的好习惯。
四、班会流程
课前音乐《不再犹豫》,直接播放首页ppt即可播放音乐。
1.设问引入:
(1)互动你认为什么是拖延症?拖延症的含义。
(2)你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的迹象吗?拖延症小测试
(3)你如何看待拖延症的现象?讲述曾经因为拖延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或教训?拖延症的案例展示拖延症的代价
3.关于拖延症,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视频:关于拖延症,你应该知道的事~)
4.如何战胜拖延症?(视频:力擒拖延症,科学提高生产力)
5.班主任总结
第二篇:主题班会教案_经典班会课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袁美琴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个别同学在言谈举止和学习上不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决定召开一个以“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以进一步规范个别同学的言行。
二、班会形式
对白、小品、个人汇报、唱歌等
三、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下反两面材料
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主持人甲:“做一个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战国时期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标验下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不准则和规范。
我们中学生行为的“规”和“矩”指什么呢?它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乙:《规范》内容向我们全面展示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不少同学严格遵守《规范》去做,但是,有个别同学
未必真正领会它。
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深入地理解《规范》要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甲:同学们,当我们回顾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大家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乙: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把感受最深的动人故事献给大家。
(同学依次讲述)
甲:刚才几位同学讲述原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文明礼貌的动人故事,令人难忘,我们真为有这样好的同学和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好同学表示无限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甲: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件事却令人遗憾。
现在,我们已经把它编成小品——《碰撞以后》,请大家先观看
乙:《规范》对我们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了严格的规范,对学习也作了具体的要求。
《规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真诚相待,学习上更应互相帮助。
下面请大家再观看小品《帮助》。
CD两位同学进入考场“监考老师”宣布考场纪律,D不听,把用来作弊的书籍纸条藏满全身。
开考后,D全身作弊材料被搜出,D无奈写纸条向C求援,C旁白“见难不帮非君子”。
C欲作君子,便把答案写在手上让D抄。
甲:确实有个别同学平时不学习,就靠考试作弊来得分,欺骗老师家长更欺骗自己,请问同学们,C在考场上帮助D作弊,这算得上真正的帮助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
甲:综合大家的讨论意见,我们认为:帮助别人进步才叫帮助;帮助别人堕落,是坑害。
乙:现在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主要角色,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
所以社会需要对每个人进行纪律法规的约束。
就拿中学生来说,颁布和实施《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公德及文明行为教育,使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思想文化等身心素质的提高,做一个文明幸福的人。
同学们,时代需要你们以高尚的道德和优良的行为来规范自己。
我相信,这次班会后,我班同学在行为规范方面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甲:最后一个节目,请大家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歌声结束后)甲、乙:“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寻找榜样把握人生
薛立娟
时
间:2008.11.18 地
点:高一(5)教室主持人:李冰姜、范晓燕
教育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分清是非,学习优秀榜样,预防犯罪,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活动过程:人人心中有榜样、榜样在身边、避免学习榜样的盲目性
Ⅰ.引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问:这段话是谁说的?答:保尔
主持人甲:2000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中年人重读保尔,唤起他们对人生的回忆,因为保尔曾是一代人的英雄。
Ⅱ.主持人乙: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人们仍记得保尔,保尔的这段话仍让人们时时想起,成为激励许多人奋进的动力。
现代美国有一个英雄,因为有了他的贡献,才使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问:这个人是谁?答:比尔·盖茨
主持人甲:盖茨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展的先机,准确地把握社会生活与科技进步的趋势,通过自身努力,造就了一个微软帝国。
他不仅凭智慧和能力证明了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并在为个人谋求巨大财富的同时,大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
主持人乙:人人心中都有榜样,保尔和盖茨谁是英雄?谁是你们的榜样?讨论5分钟后请部分同学发表看法。
成坤:两者都是。
一个创造精神文明,一个创造物质文明,他们都对社会作出了贡献。
凌锋:我认为盖茨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而保尔是革命时期的英雄,现在已经不入流了。
Ⅲ.主持人甲(过渡):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先争到这。
其实争论的意义已超出了争论本质,它意味着我们在思考,这是叩问人生的过程。
保尔和盖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主持人乙: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榜样,他们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同学。
1、请几个同学说说他们身边的榜样。
丽清:相信自己南南:崇拜妈常银:崇拜自己
2、推选班级之星。
德育之星:黄华棣
音乐之星:章仙平文学之星:金欣
学习之星:金琼全能之星:林恩华
智慧之星:陶乃贵美术之星:林瀚森
勤学之星:徐义珠Ⅳ.主持人甲: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主持人乙:古语云:“近朱者示,近墨者黑”。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身边既人优秀人才,也有丑恶分子,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学习榜样。
下面请看一则小品。
(两个初中时的同学在上学路上相遇)甲(垂头丧气):唉,这次半期考没考,回家挨了一顿骂,以后不知该怎么办。
乙(颇为得意):我这次考得挺好的,不仅老师表扬我进步了,爸妈还给我奖励呢。
甲:你怎么进步这么快?能教我一招吗?乙:教你一条捷径:搬答案甲(迷茫):怎么个搬法?乙:就是把别人的答案搬过来甲:这不是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乙:孔乙已说过“窃书不算偷”,我这叫“搬”怎能叫“偷”?甲:看来我也要试试,读书太苦了。
就此展开讨论。
Ⅴ.总结:向榜样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我们要学习榜样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学习榜样的信念与价值观,学习榜样的行为策略与
智慧。
最后让我们以毛姆的话共勉:“在生活中,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东西,那你就能得到最好的东西。
”
朋
友
吴祖开
时
间:2008年12月30日地
点:高一(9)班
教育目的:让同学们体会朋友的含义,在生活中少一点矛盾,多一份理解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主持人:谢惠明陈琴活动过程:
海文——娅萍:我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也相信,我会与九班的每位同学都能成为好朋友。
……
主持人:我们生活需要朋友,要找到知心朋友其实也并不难,总要你用真诚去善待对方,只要你用心与对方交流、沟通,相信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父母都能成为大家的朋友。
总后请全体同学起立,我们同唱《朋友》。
结束:全班同学齐唱周华健的《朋友》,此次班会在《朋友》的歌唱中结束。
班主任评此次班会:此次班会课借鉴了高年级同学的做法以,有模仿的痕迹。
但作为缺少组织经验的高一新生来说这种尝试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况且此次班会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所创新,如
才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在后天的努力中,具备健全的人格才是我们成为人才的决定因素。
2、引用“木桶效应”来说明人格健全对成才的重要性。
主持人:许多参差不齐的板拼凑成一只木桶,装入水后,水平面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条木板的高度。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效应”。
如果这一只只木板代表的是我们自身的一个个人格因素,结果会怎样?
(同学发言)
主持人小结:健全人格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
在这一有机整体中,各因素之间既是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从而构成我们的整体素质。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我们整体水平的降低。
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健全自身的人格,才能成才。
四、结束语
真诚是叩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自信是走向理想之路的基石,坚强是通往成功巅峰的阶梯。
不管何时,让我们记住: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让我们拥有如太阳般永恒的人格,成为真正的人才。
融入集体学会交往
高一(1)陈玉萍
一、活动目的:
1、由于同学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各方面都不适应,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加各类活动,开展此班会,能使同学们融入集体,形成互相帮助的氛围。
2、交往也是一门艺术,能使同学们在交往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经验。
二、活动时间:周一下午的活力在集体中充电,理想的航船在集体中扬帆,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融入集体,学会交往”。
2、一位主持人宣布做一个游戏“吹蜡烛,回答问题”,同学们可以举手报名参加,人数为3人,回答10道题为30秒。
3、两位主持人对以上的游戏总结。
然后另一个主持人给同学们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在雁群中也有互相帮助的行为,使雁群形成了一个温暖的集体)
4、主持人提出问题:
①看了这个故事的感受是什么?
②作为生活在班集体中的一员,我们可以从雁群身上学到什么?
③如果把我们的班比作雁群,这二者之间有哪些区别?由同学站起来问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④⑤⑥⑦
5、主持人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并引出下一次活动项目是由两位同学表演小品《大话西游》
6、请同学们对小品谈谈自己的感想
7、主持人对小品以及发言作小结,并引出下一个项目朗诵
8、由两位同学朗诵《要做最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一棵松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丛小树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就做灌木一丛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做一片绿草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只麝香鹿,就做一条鲈鱼但须做湖里最好的一条
我们不能都做船长,我们得做海员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
我们该做的事情,就在你手边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不能凭大小来断定你的输赢
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9、主持人发言: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做的最好,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是唯一的,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应尽量利用大自然赋予你的一切,唱出自己的歌,画出自己的画,为了同学之间增加更多的了解,现在我们做个调查“实话实说”
10、“实话实说”的规则是主持人问一个问题,同学可自由站起回答。
问题:①你在同学中,你能够接纳的人有多少?
②你最喜欢交往的同学的特征是什么?③你自认为自己什么地方最招别人喜欢?④你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⑤如果为自己设计一次与老师交往活动,具体打算是什么?
11、主持人对本次主题班会做总结,并提出希望:
集体犹如一座美丽的百花园,鲜艳夺目的红花最引入注目,成为人们欣赏和赞美的中心,然而,如果没有绿色的陪衬,红花就会显得单调,因过于艳丽而使人疏远,真正的百花园一定是绿叶红花相映趣,红花有红花的骄傲,绿色有绿叶的尊严,无论是红花还是绿叶,总之,
他们都是这个百花园中的一员,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同共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
父亲、母亲,我们永远孝敬您
高一(1)陈玉萍
一、活动目的: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年增加,独生子女往往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因此,希望通过班会教育以克服同学以上不良思想,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二、活动时间:班会活动日
三、活动地点:班级教室
四、参加人员:全体同学、班主任
五、活动准备:
1、一小组同学一起,讨论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案。
2、向同学发出通知。
通知时向同学说明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形式,并希望同学了解典型孝敬父母的故事。
3、选出主持人两位。
六、活动过程:主持人(1):“孝敬”就是孝亲敬长。
“孝敬父母”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是儿女应尽的义务,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合):现在宣布“父亲、母亲,我们永远孝敬您”主题班会开始!主持人(2):首先,请大家看漫画《妈妈最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并谈谈自己的有理想。
(大意民:
今天,我们要向敬爱的父亲、勤劳的母亲、慈祥的长辈尽情地歌唱!
主持人(1):那么,一些名人志士敬老爱老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同学乙: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一个孝子。
他从小时候经常帮助母亲做事,每替母亲捶背,母亲希望他成为有学问的人,他就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
世人尊为“圣人”。
同学丙:王详很孝敬他的母亲,一次,在河面都结成厚厚的冰的冬天,母亲生病了,忽然很想吃鲤鱼,于是,他跑到河边毅然脱去衣服躺在冰上,用体温使冰融化,抓到鲤鱼给母亲吃。
主持人(1):这些故事是多么感人,我们要歌唱,为他们美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而歌唱!下面请听两则有关母亲的故事。
(掌声欢迎朗诵者上台)
(故事大意:1则:一个发生在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
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断了,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
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
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2则:发生在犯人母亲之间。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来探望服刑的儿子。
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件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
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
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
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炼油灯下嗑瓜子。
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
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
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最褴褛。
母亲一口一口嗑着瓜子,包含千言百语。
儿子“扑通”给母跪下,他忏悔了。
)主持人(2):父母对子女又何止是浓浓的爱?它更包含了无尽的牵思与挂念,不信,请欣赏诗朗诵《妈妈的牵挂》(大意: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
/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我们轻蔑地嘲笑她迂腐的关怀,/但我们长长的回家路/却因为有了她的焦急守望而备感安全。
/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
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
/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在天堂的窗边,在天堂的门边。
/守候回家的我们,/她总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
主持人(1):妈妈对儿女有连绵的牵挂,爸爸对儿女有无尽的关怀,那么,我们作为他们的儿女对父母了解多少呢?下面请下位同学做游戏(游戏规则是:选手在一分钟内能回答最多问题,跳绳的个数最多为胜)获胜者将得到我们送出的纪念品。
(同学踊跃参加)问题:①请问母亲节在哪一天?②请问你妈妈有多高?③请问你爸爸什么血型?④请问你父母结婚纪念日是哪一天?⑤请问你父亲生日是几月几日?⑥请问你母亲最爱什么颜色?⑦你父亲最常对你说什么话?⑧你爸爸最爱吃你妈妈烧得什么菜?⑨你与父母一走去上街吗?⑩你为你母亲洗过脚吗?⑾你上街买过菜吗?⑿你如何表示在你父、母亲生日时……)
主持人(1):通过这个游戏,可以看出同学对父母有较深了解,却很少关怀,希望回去后为你母亲洗次脚,但是,还是请同学们说说心里话,以前是否孝敬父母,在家里表现如何?你认为父母怎样?今天受到什么教育(自由发言)
同学丁:我觉得我在家里挺乖,父母要求我做什么我一般会做,但是我脾气有时比较爆躁,会对父母发火,但有时心里想想觉得不对,但也还是改不了,我觉得他们有时很烦。
我想我从今以后会尽力改正。
同学甲:我是寄宿生,在家里觉得对父母没什么,在校才发现要自己洗衣,自己照顾自己,我从来没觉得他们烦、爱唠叨,倒很思念他们……(语气沉重)主持人(1):我也听说过他一句话:“我好想回家”我当时问:“不是刚放了七天的长假吗?”他答:“正因为放了七天长假,我才想念他们”。
(同学们鼓掌)(接着有较多同学回答,此略)
主持人(2):禾苗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父亲、母亲的哺育。
我们在一天天长大,而他们一日日衰老。
主持人(合):让我们用我们的学习,用我们的学习和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情,用我们的行动去孝敬我们的父母,去孝敬我们
周围的长辈,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主持人(1):当然,要孝敬他们,也要理解、懂他们,最后请欣赏歌曲《懂你》。
(班会在优美感人的歌声中结束)
生命的润滑剂——健康
袁
贇
教学目的要求:
加强健康意识,分析健康与成功的紧密联系,纠正一小部分同学要学习不要运动的错误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发言:马雅可夫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
”健康作为一个历史的名词,纵贯百家、横贯东西,从逖不懈“闻鸡起舞”到毛泽东的坚持锻炼,健康成为了一个人能否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保证。
踏上新千年的
三、健康取决于自己
1、针对下列几项生活方式,综合评价你的生活是否合理有序?
(1)保证每日喝充足的水量,不饮不洁净的水,不要等口喝了猛喝水,做到课间适度补充,定时定量。
(2)看书时光线柔和,看电视有节制,坚持做眼保健操,劳逸结合。
(3)每天定时定量锻炼一小时
(4)保证睡眠8.5小时,按时作息,不开夜车。
2、主持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个人的健康和寿命的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
所以占60%的个人因素直接决定了个人健康与否。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奉行“三戒”“食居慎节”,长命于世73载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院流传长远,多少代人受益。
因而要健康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途径——运动
1、配乐诗朗诵:强大、健壮,可爱的青年啊,充满优美、活力和
魅力的青年哟,你知道在你以后到来的晚年。
也有同样的优美、活力和魅力吗?
从诗中同学们能领悟到什么?(提示运动将使生命之树常青)
2、“生命在于运动”。
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著名的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期认为“缺少运动的生活是一种慢性自杀。
”既然如此,同学们对运动与健康又有何理解呢?
学生甲:元朝年间,冷谦主张:“每日睡起时,遗失坐凝思……双目轮四十次……紧闭少许,忽然大瞪……内障外翳自散”。
……这一目转叩齿计使冷谦存活150岁,由此观之,运动确实是健康的
1、要求学生以道德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并准备在班会课上讨论,选取其中质量较好的10篇论文张贴在流动宣传板报上。
2、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会课上讨论。
3、出一期流动宣传板报,以公德为主题,并用于主题班会课的场景布置。
4、邀请科任老师参与主题班会课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图片——可爱的棕熊和受伤的棕熊)(2分钟)主持1:大家知道图中两只棕熊的来历吗?在1971年,罗马尼亚政府把一对棕熊作为回赠礼物送给了我们祖国,图中这两只活泼可爱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孙们。
众所周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毫无人性地用火碱、浓硫酸去残害它们。
你们看,这只棕熊的舌头已经被烧成了重伤,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脚掌也烧得血肉模糊。
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吗?他竟然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刘海洋。
主持2:是啊!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不让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日常行为中做起,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
二、道德规范知多少:(主持人念题,展示题目)(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