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考试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中学考试管理制度
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手段,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
是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质的有效方式。
1教学质量监测
由年级(学部)组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统一组织。
期中和期末要求做到三个统一:命题统一,监测时间统一,阅卷标准统一。
2.考试类别
(1)学科单元监测。
学科单元测验属于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考试。
由任课教师或教研组进行命题(也可采用学生自主命题)并组织实施,每个学科每个单元可进行一次测验。
(2)期中、期末质量监测。
由学校组织进行。
期中质量监测一般安排在学期中间;期末质量监测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放假前一周。
试题由学校命制。
(3)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同级教研机构命题。
3.规范考试命题管理
考试命题的动向直接制约着教学的施力方向,影响着教师、学生努力的侧重点。
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
考试命题要基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命题。
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认真研读《XX
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考试的风向标,是教学的指挥棒。
教师在教研组带领下认真研读课标、考试说明等,确定考点、题型和试卷结构。
研究历年考题,及时把握学科发展新动向,紧跟学考脉搏。
要基于命题程序进行操作。
制定双向细目表;收集命题素材;尝试命题;磨题;做答案及评分标准,预估各题及整卷难度;修改、调整试题(难度),成卷后要反复校对等7个步骤进行推进实施。
基于教材知识脉络的系统梳理和难度的命题。
命题要全面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
九年级试卷基础题、中档题、能力题比例在6:3:1;七、八年级试卷基础题、中档题、能力题比例为7:2:Io要加强命题研究评估和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每学期进行教师命题比赛活动。
(详见附件)
4.合理运用考试结果
(1)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
一般分为6个等级(A+-10%.A-20%,B+-20%.B-20%,020%、D-10%)o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
及时准确地记入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2)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
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导处(学部)要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5.教学质量分析
落实教学质量分析机制。
每次考试阅卷结束,各年级(学部)要通过集体研讨,有针对性的进行阶段性教学回思活动,教师要通过对任教班级学生在考试中的数据统计比较、考试过程暴露出的知识点缺漏和综合能力的差异的深度分析,互相交流教学得失,相互指出教学漏洞,找出产生问题普因和个因,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形成个人教学质量报告,上交学、教导处检查考核。
落实常态化的教学补偿机制。
对于未达标学生,学科教师进行跟踪辅导,错题重做,并由备课组安排二次达标。
加强单元达标档案建设,分年级和学科建立完备的单元达标监测资源库。
6.单元监测讲评
教师要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实效性,便于更好的矫正教学,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拟定主讲评学历案(含学期中、期末大型考试),内容包括:①对试卷题目质量和学生答题情况的总体评价;②对出错题目逐一解析,排查知识点、出错原因、审题要求、解题过程、解答启示、变式训练等等③要求学生及时整理错题集。
(2)全组教师对主讲评学历案进行集体研讨,修改、完善、
定稿,编制成讲评学历案印发至每位教师和全体学生。
讲评学历
案要详略得当,适度变式,突破疑点,巩固难点。
(3)任课教师以讲评学历案为主线,结合个人备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答题情况,上好讲评课。
(4)各学科根据观摩、研讨情况,对本学科的讲评课进行建模。
(5)各学科组的讲评课学案要及时上交教导处存档,作为教学常规落实的评价依据。
7.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
落实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明确和细化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质量目标。
年级(学部)或教导处科学运用成绩,从整体上进行教情和学情分析,制定跟进措施。
完成目标较好的班级和学科,班主任和备课组长认真总结,会上做经验交
流,谈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做到资源共享。
8.落实班教导会,精准实施
(1)班主任召开班级任课教师分析会。
会诊班级情况,
完善提优补弱措施。
班主任对班级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成绩升降、弱科、帮包、学生思想波动等情况,做到帮包到人,跟踪助学,培特长,补短板,促提高。
(2)班级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班会。
班会前各学习小组对考试出现的问题摆查,学习委员进行汇总,然后提交班主任审查,班主任审查后交主持班会的学生。
班主任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分
析,成绩突出和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
班级内单元组间和班级之间适时开展挑战应战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竞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