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怀人[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乡怀人诗鉴赏
一.思乡怀人诗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漂泊、孤独、凄凉、愁苦《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引诗抒写客旅中淡淡的愁思,客愁本来存在于诗人心中,当日落黄昏,江岸烟霭迷离时,思乡的感情更切,所以说“客愁新”。

后两句写景绝妙,平野空旷,远树好像反比天高,江水澄清,水中月影更加分明,旅人也更加亲切,一方面写出了客中的孤独,同时又不无少许
慰藉。

语言清新,造景自然。

2、思念亲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早雁(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首联: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
鸣。


颔联: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

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

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
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

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瞩,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

4 人生感怀。

在漂泊沦落之中含有仕途失意、事业无成、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前程难卜等伤感。

5、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

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

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二.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三.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触景伤情;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思乡;伤春悲秋;日暮
思归(愁因薄暮起);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妙喻传情。

借景抒情、以乐写哀、对面落笔;直抒胸臆
四.实题演练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早雁(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诗人是如何将早雁与乡思联系在一
起的?
答: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

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

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瞩,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听角思归(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

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

答: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

例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除夜有怀(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尾联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尾联起点题、点眼的作用。

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例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乡思(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绝句在构思上采用什么方法?并说说此法的妙处。

答: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

运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乡思之情变得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