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以下是对这一领域重要考点的全面汇总。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理解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明确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如促进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推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教育与社会发展
掌握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等。

3、教育与人的发展
认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理解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如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并能分析它们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目的
明确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如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教育制度
掌握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熟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包括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等。

二、中学课程
1、课程概述
理解课程的概念和类型,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了解课程理论流派,如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和社会中心课程论。

2、课程目标与内容
明确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取向。

掌握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如直线式、螺旋式和纵向组织、横向组织等。

3、课程实施与评价
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熟悉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如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和CIPP 评价模式。

三、中学教学
1、教学概述
理解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教学的任务,如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等。

2、教学过程
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如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等。

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教学原则与方法
掌握常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并能结合教学实际加以运用。

熟悉常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教学组织形式
了解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掌握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和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熟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认知过程
掌握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过程的概念、特点和规律。

了解如何利用这些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习理论
熟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能够运用这些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学习动机
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方法。

4、学习迁移
认识学习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5、学习策略
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学习策略的类型和具体方法。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了解中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如身高、体重、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变化。

掌握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如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2、中学生的自我意识
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了解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3、中学生的情绪情感
认识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掌握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和策略。

4、中学生的意志
理解意志的概念和特征。

了解中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和培养方法。

5、中学生的人格
掌握人格的概念和结构。

熟悉中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问题和教育对策。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心理健康的标准
明确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2、心理辅导的方法
掌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如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等。

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选择合适的辅导方法。

七、中学德育
1、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了解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中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

2、中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明确中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掌握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如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安全教育等。

3、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如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等。

熟悉中学德育的途径,如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和校外活动等。

掌握中学德育的方法,如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和品德评价法等。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
了解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掌握班集体的建设策略和班级管理的方法。

2、课堂管理
理解课堂管理的概念和功能。

掌握课堂气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以及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

3、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熟悉课外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掌握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4、教师心理
了解教师的角色心理和心理特征。

掌握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