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论文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曲》研究
————关于神曲的内容两重性与现实意义研究内容摘要:但丁的代表作《神曲》,其内容博大精深,它深刻的揭露了中世纪的社会现实,阐述了诗人自己的政治、宗教和爱情理想等方面的观点。
但在分析其现实财富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其在内容上以及艺术手法上显现出的明显的两重性。
本文主要对其内容上的两重性进行分析,这种两重性主要表现在政治观上、宗教观上、爱情观上以及理性追求上。
并且这篇史诗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对现在的我们一样启示颇多。
文中还对拜读后的感想作了解读,略陈管见。
关键词:但丁《神曲》两重性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开篇引入论文的研究内容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神曲》能够在文学史上取得如此显著的地位,取决于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严整的写作形式以及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本文对《神曲》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面,这篇史诗在思想内容上的的两重性;另一方面,字里行间带给现在的我们的启示。
第二部分:神曲内容上的两重性(分为四个部分)
1、在政治上一方面通过诗句广泛的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封建主的暴虐无能与党派之争等动乱现实,另一方面又把统一祖国的希望寄托在贤明君王身上。
将皇帝看成拯救意大利的救星,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加之举例论证。
2、在宗教方面但丁揭发教会和僧侣的败绩恶行,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和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了异常严厉的揭露和批判。
但又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宗教,他主张信仰上帝,认为只有上帝才能使他“完整”,而且“游历三界”本身就是神学的世界观。
3、体现在他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他从中世纪诗人的立场出发,表现了占统治地位的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陈旧思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后来人文主义思想家们肯定世俗生活相类似的思想感情。
他肯定世俗爱情,高度赞扬历史现实中著名的情侣们坚定信念,用往直前的追求爱情自有的精神,他极度同情这些饱受磨难的情侣们,歌颂了世俗之爱。
4、但丁对理想追求的态度,一方面推崇人的才能和智慧,推崇追求真理,肯定追求真
理的价值,体现了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另一方面又将宗教信仰凌驾于理性追求之上。
在但丁的思想中,理性终究是不能战胜神性,单靠人的知识、理性和智慧是不能认识到真理的,要依靠神的力量。
第三部分:《神曲》的现实意义
《神曲》中地狱是现实生活中苦难的写照;天堂,是人们的理想世界,那里快乐祥和,充满了光明与美好;炼狱则是由地狱通往天堂的途径,象征着要通过磨砺才能走向光明,这其中所探讨的便是一条通往理想的道路。
长路漫漫,要到达人生的理想之所在,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苦痛,但也会伴随着收获,有着不可动摇的前进目标,便不会迷失了方向。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总结本次研究:《神曲》作为一部宏大的史诗巨制,包罗万象,其思想内容之深刻不可估量,诗中所散发的人性光辉即使千万年以后仍然璀璨。
在阅读的过程中,尽管无法完全解读没个词句,但字里行间所体现的韵味仍使人心中撼然。
无论是《神曲》的进步时代意义,还是不可磨灭的旧思想体现,都是这部史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意大利]但丁·阿利基埃里:《神曲》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2】王维克译:《神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3】恩格斯(德):《共产党宣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02月
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张岩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01
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增补附论》刘小枫编,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