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7.2爱在家人间》(1)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练
7.2爱在家人间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城东百尺倚崔嵬,迢递长安载土来。
一片夕阳春树绿,慈鸟飞绕定王台。
”相传汉景帝时,长沙王刘发担忧远在长安的母亲却不能相见,遂派专人代为探母并将长安的泥土带回,年复一年,带回的泥土堆成了高台——定王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母子之间浓浓的骨肉亲情②亲人爱的碰撞不可避免
③感恩之情要用行动来表达④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父爱无言,虽然很多时候他们忙于工作而不能很好地陪伴我们,但面对这份默默的爱,我们应该() A.也把爱藏在心里,不让他们知道 B.更亲近母亲,以免给父亲增添麻烦
C.承担家庭全部责任,为父亲减压
D.感恩他的爱,从小事做起,回报爱
3.周末,同学邀请小明踢足球,母亲以快要考试为由,不许小明参加。
小明应该()
A.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直接拒绝同学的邀请B
B.与母亲交流沟通,说清理由,保证不耽误学习,希望母亲同意
C.不听母亲的意见,与小明去踢足球
D.哭闹、纠缠,要求母亲同意同学邀请
4.滂沱大雨中,父亲将伞举在儿子头上,呵护他不受风吹雨打,自己却全身湿透。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感受到()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奈之举②我们必须感恩父母
③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
④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家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是温馨的港湾。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结构()
①是一成不变的②会由于亲人的离开而发生改变
③会随着新成员的出现而改变④一旦发生变化,亲情也会随之消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临近中考,妈妈禁止小军上网玩游戏,小军为此大发脾气,对小军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军应该正确对待妈妈的教育②小军合理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③妈妈的行为是关爱小军的表现④妈妈应该积极地与小军沟通
⑤小军应尊重父母,努力调适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A.①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7.卢某的父母因为不慎将4000元现金遗失,十分难过。
卢某决定导演一场戏——自己掏4000元钱,请民警帮忙说钱已经顺利找到,把这钱交给父母。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卢某的做法违法不违德②卢某的举动蕴含着对父母的理解和关爱
③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④孝顺就是什么事都顺着父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和父母商量,因为商量就是()
A.沟通的过程
B.妥协退让
C.战胜父母,让他们让步
D.找冲突,找矛盾
9.“严也是一种爱。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②父母完全限制我们的自由
③父母对我们关爱的心已经不存在④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解决与父母的冲突应该是与父母平等交往,这样有助于()
①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②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我们开始独立行事④维护父母的权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初中生小丽最近烦心事不少:她在房间与同学“煲电话粥”,妈妈在门口偷听;国庆放假,她希望自己有一段清闲的时间独处,妈妈却偏拉她去爬山……据此回答下列题。
11.小丽心烦的主要原因是()
A.小丽性格内向且自以为是
B.妈妈缺乏对小丽安全教育
C.母女经历与感受存在差异
D.母女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大
12.面对这种情况,小丽可以()
A.对妈妈不理不睬,冷漠相对,我行我素
B.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
C.压制自己内心的反感,屈从妈妈的管教
D.适时与妈妈沟通,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13.当家庭遇到类似如图所示情况时,正确的认识是()
①由于年龄、心智、经历等的差异,亲子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②家庭矛盾的存在具有必须性和不可调和性
③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④亲子之间应相互理解、真诚沟通、有话好好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生活中,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
A.沟通
B.疏远
C.逆反
D.抱怨
15.在实际生活中,“爱的冲突”之所以会发生,其原因是()
①子女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沟通②父母对子女的身心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
③亲子之间由于不同年龄和阅历引起的心理差异
④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妈妈离世后,小琳迎来了“后妈”,小琳感觉亲情不再。
不过,小琳生病住院期间,接送、陪床、送饭,一照顾就是一个多月,“后妈”没有一丝怨言……这表明() A.我们要学会用心感悟,体味家中的亲情 B.新的家庭成员的到来,难以增进亲情
C.随着自己至亲的离去,亲情会随之而去
D.家庭不同,但表现亲情的方式总会相同
17.关于亲情之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亲情之爱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不尽相同
③每个家庭的亲情大同小异,都是浓烈的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同样有亲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在现实生活中,平凡的家庭小事让我们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但是家庭结构()①一旦发生变化,亲情也会随之消失②会由于亲人的离开而发生改变
③会随着新成员的出现而改变④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小时候,总以为爸爸无所不能,是个超级英雄。
长大后,才发现一次次的叛逆和争吵,让白发爬上了他的鬓角,那个无所不能的爸爸原来也会老。
化解与父亲的冲突,需要我们①消除和父亲的所有差异②学习沟通和交流的技巧()
③理解父亲的行为和想法④屈从父亲的干涉和指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爱是需要呵护的。
下列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的是()
①父母对子女的溺爱②互动沟通的技巧
③应对冲突的智慧④子女对父母的妥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近日,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学生因害怕父母批评,公开“租”家长参加家长会的信息,按小时付费,被点名批评或挨骂了,另外加钱。
上述现象反映出() A.金钱是人际间成功合作的重要条件 B.部分孩子与家长之间缺乏真诚沟通
C.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D.网络交往必须遵守一定的网络规则
22.莉莉的爸妈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莉莉每天都给爸妈打电话,有时还会视频聊天、莉利的奶奶感叹道:“现在条件真好,我们小时候,跟家人沟通一封信来来往往要半个多月。
”这表明() A.莉莉没长大,独立生活能力差 B.莉莉不能离开爸妈而独立生活
C.现代家庭交流沟通方式更便捷
D.现代家庭成员间的依赖更严重
23.一份调查显示,12~19岁的青少年当中,约有52%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但大多数父母的朋友圈对孩子无保留地敞开:在没有被子女屏蔽的人群当中,约有40%的父母会主动浏览孩子的每一条朋友圈。
对此评论正确的是()①不对父母开放朋友圈就是不孝敬父母②微信朋友圈是父母了解子女的一种渠道
③对父母开放朋友圈可以促进亲子沟通④“代沟”让父母子女之间根本无法沟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在一次关于“亲情”的课前问卷中,小征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的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偶尔回家,只知道催我看书、写作业。
妈妈在厨房里的时间最久,虽然做的都是我喜欢的饭菜,但很少和我交流。
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根本感觉不到爱!”回答下面小题。
24.对此,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①小征家的家庭结构在发生变化②小征没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亲情之爱
③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④小征只追究父母是否给予爱,没有反思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下列对小征的劝导妥当的是()
①可以主动与妈妈聊天②积极主动地学习,少让父母催促
③用心感受爸妈言行背后的爱④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必强求什么亲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0分)
26.小超是个喜欢绘画的男孩,曾获省级少儿绘画二等奖。
进入九年级后,妈妈把小超的绘画工具都锁起来,并要求他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
小超压力很大,几次数学考试都没考好,他很苦闷。
一次小超去看画展被妈妈发现后,连双休日妈妈也不让他出去了。
小超在家不愿和父母说话,放学也不按时回家,妈妈多次四处寻找。
一次小超晚归,看到妈妈在流泪,他决定找妈妈谈谈。
⑴你认为小超和妈妈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⑵你觉得小超会和妈妈谈什么呢?(两点即可)
27.【文化传承,师长情谊】《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以个人成长、
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第二期的主题是“陪伴”。
郑渊洁和父亲共同朗读《父与子》,感谢父亲62年的默默支持和鼓励;杨乃斌朗读《不为什么》,感谢母亲倾其所有的付出,给了他生命的奇迹。
第八期的主题是“勇气”。
江一燕朗读《晶莹的泪珠》,感恩教会她坚持、给她勇气的最亲爱的章燕老师。
在江一燕的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就是老师骑车送她回家的时候。
老师的陪伴让江一燕变得更加开朗,她也实现了老师希望其追求舞蹈最高殿堂的心愿。
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让江一燕终生铭记。
⑴从郑渊洁、杨乃斌对父母的感恩中看得出,家人之间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但生活中也有爱的碰撞和不愉快的冲突。
请你谈谈该如何解决与父母碰撞和冲突?
⑵请你就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三点建议。
28.材料一: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大中小学生们迎来了“最长寒假”,但随着寒假在家时间变长,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却似乎陷入了“魔咒”之中。
家长无奈地说:“管了就吵,不管又不行。
”孩子愤怒地说:“整天唠唠叨叨,都快烦死了。
”
材料二:2020年3月11日,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观看“名师课堂”《看到爱会表达》心理健康课,老师告诉同学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学会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⑴根据材料一,说说孩子对家长陷入“魔咒”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一、二,请你说说如何增进亲子关系。
29.材料一:2020年“最美孝心少年”石培昊不仅每天坚持给妈妈送饭,而且放假期间用并不宽大的肩膀为爷爷奶奶扛起打理瓜田的重任。
材料二:升入初中后,洋洋不再像以前那么信任妈妈了。
一次回家,看见妈妈正偷看自己的日记,妈妈还要追问些什么,洋洋不耐烦地顶撞妈妈:“你管那么多干嘛!那是我的隐私……”气得妈妈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事情过后洋洋也后悔,但她就是受不了妈妈总想窥探自己的行为。
⑴请用孝亲敬长的知识,对材料一中石培昊的行为进行评析。
⑵你说说材料二反映的亲子问题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⑶为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亲子问题,请你提几条建议。
30.一天课外活动时,七年级的甲、乙、丙三名同学聊起了家庭交往的话题。
同学甲说:“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
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好烦啊!”
同学乙说:“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
同学丙说:“我的母亲常常唠叨我。
她让我干这件事,我偏干那件事;她不让我干,我偏要干。
”
如果你是他们的好朋友,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⑵我们应怎样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⑶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技巧有哪些,请你向同学们介绍几种。
⑷我们的父母整天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操劳,请你对父母说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10CDBDC ADABA11—20BCBAD ACCCC21—25BCCD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⑴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超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不希望妈妈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同时,小超的妈妈存在着关爱方式的不当,缺乏互动沟通,亲子之间在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⑵与妈妈进行互动沟通,理解母亲的苦心,平心静气地阐述自己的理由,让母亲了解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向母亲道歉,请求母亲的谅解;表示以后听取母亲的教诲,不再让她伤心、担心等。
27.⑴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
同时,也要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
⑵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和老师成为朋友: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
28.⑴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②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③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④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⑵①父母做出榜样。
②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③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④具体解决技巧: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29.⑴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石培昊以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值得我们学习。
⑵①伤害亲子双方的感情。
②影响家庭的和睦。
③影响身心健康。
⑶①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②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③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④尝试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变化
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爱。
3⑴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⑵①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与应对冲突的智慧。
②与父母发生冲突时,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③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④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
⑶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⑷①谢谢父母给了我生命!②感谢爸妈对我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