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8 除三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_3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始
导入课题 激趣导入
PPT
初读课文
了解三害
PPT
自学课文
学生读文质疑
品读课文
感悟周处之“功”
PPT
周处“功”在哪儿
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来自情感冲突体会周处之“过”
PPT
抓重点词 句
学生感情朗读 交流讨论“过”
PPT
师小结
课外延伸
悟道悔改
PPT
为何痛恨周处
展开想象 交流讨论
师引导小结
作业拓展
阅读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
√
√
√
学习水平描述表
知识点 1 2 学习水平 梳理 感知 朗读 认读 理解 想象 感悟 懂得 描述语句 1、在质疑中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大 意。 行为动词 质疑 感知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认 朗读 理解 读和理解“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 姓”等词语。 3、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想象 感悟 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4、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 感悟 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周处少年时的传奇故事。 2.一起读: 《除三害》 (PPT3) 活动 2【讲授】 二、初读课文,了解三害 1.打开书 159 页,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还要想想课文 写了周处一件什么事?巡视:遇到难读的句子能够多读几次。(ppt4) 2.课文讲了周处的什么事?(周处除三害)哪三害?连起来说一说。周处除三害,除掉的 是——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周处怎么除周处?【书:除】 3.还有什么疑问? 活动 3【活动】 三、品读课文,感悟周处之“功” 1. 在周处的心中也有一个很大的疑问, 谁能找到它?我们一起读读周处的心声吧! (PPT5) 【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2.周处除害有功,功在哪?(降龙、伏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他降龙伏虎的? 3.轻声读课文 4、5 自然段,想想周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武艺高强) 4.你从哪些句子看出他的(勇敢、武艺高强……) (PPT6)句 1: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A.这是一条怎样的龙? B.谁能把龙的狡猾读出来?指名读,用手势提示读出不同的语调。 C.这不是写龙吗?跟周处有什么关系? (Ppt 7)句 2: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A.指名读句 B.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多个说) C.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战场上紧张的气氛吧! 【出示图片(ppt8)】 谁能读出它的气势来? (Ppt9)整句: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 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恶龙凶猛狡猾,周处勇敢无畏,这真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让我们再去回味这场惊心动魄 的降龙大战吧! 5.(ppt10)恶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 ,没有—— (涛声) 。恶龙——(不见了) ,周处——(也不见了) 。 也许周处和恶龙同归于尽了,面对这样的孤胆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活动 4【练习】 四、情感冲突,体会周处之“过” 1.不过周处并没有死,当他筋疲力尽地爬上岸时,满怀欣喜以为听到的也会是像你们这样 的夸奖声。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另外一种声音,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啊?(ppt11)【这下好了! 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他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 2.面对乡亲们的欢呼,周处实在想不通(ppt12)【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 呢?】此时此刻,周处的心情如何?说感受读句子。 3、带着伤心,带着难过,带着失望,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4.面对这样一位降龙伏虎的英雄,乡亲们不是满怀感激,而是痛恨万分,甚至巴不得他死 掉!这究竟是为什么? 句一(ppt13):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A.人们为什么如此痛恨周处?【板书: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3 4
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是学习略读课文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如概括 文章的大意, 对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同时,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三年级要求学生“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 所以,我们确定的第 1 条教学目标是:在 质疑中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大意。同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 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积累生动的语言,而课文情节生动,画 面感强,由此,我们确立的第 2 条教学目标是:在随文识字中,理解“惊涛拍岸”等 7 个 重点词语,初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生动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降龙的激烈场面。通过想象、 揣摩人物的行为、心理,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周处前后行为的变化,懂得只要有决心、 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得到改正,并能得到人们的尊重的情感价值和重要内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语文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 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 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所以,我在教学中 用两个环节展示:1、抓重点词句,品味语言;2、朗读指导,感受画面,感悟体验,升华 情感。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我利用多媒体 PPT 的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让学生生动有趣地与文 本对话。 六、教学过程 活动 1【导入】 一、导入课题 1.引题(PPT2)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叫《世说新语》 。这部书 记录了东晋时期官员们的一些有趣的事。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周处。周处为人正直, 为官清廉。在一次平反战乱中,周处英勇杀敌,临危不退。最后,战死沙场,壮烈牺牲。 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这样一个国家栋梁,少年时却是另一番模样。那么你们想知道周处少年时的传奇故事吗?
参赛课题 学科 参赛教师
《除三害》 年 级 三年级
一、概述 本次参赛课题《除三害》是人教 2001 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在质疑 中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大意。同时,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 受古人丰富的想象,积累生动的语言,而课文情节生动,画面感强,在随文识字中,理解 重点词语,初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生动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降龙的激烈场面。通过想象、 揣摩人物的行为、心理,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周处前后行为的变化,懂得只要有决心、 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得到改正,并能得到人们的尊重的情感价值和重要内容。教 学时间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在质疑中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大意。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认读和理解“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等词 语。 3、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4、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续写周处痛改前非的故事
结束
板书设计
除三害 除
猛虎 恶龙 周处? (恶习) 痛改前非 受人敬重
作业检测
1、看看谁的眼睛最亮(找出读音完全准确的一项)。( ) A 横行霸〔bà〕道 欺侮〔wǔ〕百姓 B 上山杀虎 下河〔duò〕剁龙 C 潜〔qiǎn〕入水底 东奔西突 D 抱怨﹝yuàn﹞ 搏﹝bǒ﹞斗 2、你记住了吗?(请补充词语) 性格暴( ) ( )侮百姓 上山( )虎 横行霸( ) 下河( )龙 痛( )前非 东( )西突 ( )涛拍岸 浊( )冲天 奔走( )告 喜气( ) ( ) 受人( )重 3、读懂课文了吗?(请按课文内容填写) 《除三害》是除 、 、 这三害,这篇课文选自《 》 。学了课 文让我们懂得了 。 4、我会读。 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 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恶龙不见 了,周处也不见了。 表示动作的词有 , 从这些词语中体会 到了 。 七、协助与总结 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 抓住重点词语实行板书:例如,勇猛、知错能改等。这时,我实行提问:你知道周处后来成 为一个怎样的人?知道的就让学生自己说。如果学生不清楚,那么我再次提供前面的补充资 料,让学生再读一读。让学生对周处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后来呀,周处痛改前非,立志好 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 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 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去自主学习课文, 那么课后的拓展延伸能让 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持续地锻炼,同时也激发对名民间故事的热爱之情。所以学完课文,除 了这篇课文,你还读过我国的哪些民间故事?学生可能会说很多,我实行小结:民间故事是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认真地阅读这些民间故事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真善美的享受。 《牛 郎织女》 、 《孟姜女》 、 《白蛇传》 、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个民间故事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 间故事。大家能够课后去这些民间故事的海洋中遨游。 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用“质疑引入,品读感悟,角色体验” 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感悟学习的水平,最后的拓展延伸还把学生引入大语文的学习中去, 协助他们去感受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如果你就是被周处欺负过的百姓,心情如何?带着你的心情读读这句话。指名,齐读。 C.周处武艺高强而性格暴烈, 人们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啊! (ppt14) 只能在背地里抱怨: 【山 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 日子! 】 人们对这三害是恨之入骨,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5.所以, 当人们以为这三害都死了的时候, 个个喜气洋洋, 人人奔走相告——接读: (ppt15)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他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 洋洋。 】 五、课外延伸,悟道悔改 1.欢呼声中,周处被惊呆了。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实在想不通——(ppt16)【我除害有 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乡亲们如此痛恨我?【周 处回想起以前的所作所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他想——(ppt17)】 2.周处带着疑惑,带着忏悔,找到了有名的学者陆机、陆云兄弟,说: “我很想改正自己的 错误,但恐怕来不及了。 ”陆云告诉他:(ppt18)“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 ” 一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陆云告诉他:早上懂得了道理,就是晚上死了,心中也没什 么可遗憾了!你这么年轻,改过当然来得及。 3.周处听了恍然大悟,后来,他改了吗?(ppt19)【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 人敬重的人。 】 周处痛改前非,会怎么改?从前的恶霸不见了,(ppt20)他成了—— 4.那周处除三害,除的是自己吗?他除的是——(猛虎) ,除的是——(恶龙) ,除得是— —(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的恶习) 5.总结:浪子回头金不换,几年以后,他就成了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后来在平反战乱中, 为国捐躯。人们怀念他,追悼他,追认他为平西大将军。 面对周处从恶霸到英雄的转变,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6.是啊,(ppt21)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Ppt22)一个人有缺点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 就改,只要即时改正错误,他就能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活动 6【作业】 六、作业拓展 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儿。课后,请同学们读读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故事(PPT23)也 能够续写周处痛改前非的故事。 出示: (PPT24)1.拓展阅读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2.续写周处痛改前非的故事! 教学流程图
教学内容分解表
课题 名称
知识点 感知 1 、在质疑中梳理课文主 要内容,感知大意。 √ √ √ 朗读
学习目标 认读 理解 想象 感悟
除 三 害
2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准确认读和理解 “性格暴烈、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等词语。 3 、想象感悟“三害”给 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 处除三害的过程。 4 、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 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 点、错误都能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