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2)李清照本对“试灯”、“踏雪”这两件事都很感兴趣,可如今,却认为 “无意思”、“没心情”,为什么? 答案 此处进一步表露了词人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李清照初到建 康,踏雪登石头城,北望中原,今则大势已去,恢复无望,哪里还有 心情去欣赏花灯,踏雪寻诗呢?
答案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1)“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 怎样的感情? 答案 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李清照与赵明诚曾有过一段“感月吟风”、 富有诗意的幸福生活;“多少事”,表示很多,记也记不清了。可如今 孤身一人,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表现了词人对今 非昔比、家破人亡的无限感喟。
专题十一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内容索引
文题解读 文本赏读 文本拓展
文题解读
一、词人名片 国破家亡与个人生活经历的迅速逆转,使李清照的词比较明显地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主要描写她青少年时代生活的欢快和爱情相思 的情怀,风格清丽秀雅。其写闺阁之情,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为传统 的恋情词吹进一股清新之风。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有着更为丰富的 情感内涵。她把个人的遭遇和时代的不幸交织在一起,因而更具深度 和力度。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 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 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全词诉说闺中重阳佳节 的相思,却不曾用一字道破,而是“物皆着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 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 涂上了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答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临江仙》,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并序) 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 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黄花开在东篱,一朵一朵,是彼岸里的烟 火,是秋色中的独白。这样的一片轻寒, 有人瘦了下来。渐渐爱上黄昏,爱上菊花 酒,鲜艳开满香腮。风这样急,天这样宽, 渴望和一个人把一生看完,齐飞在舞台。 细品“人似黄花瘦”,与易安交游,会“有暗 香盈袖”。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作者为什 么说“薄雾浓云愁永昼”? 答案 “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 时的度日如年之感。
李清照词确实是“别具一家”。她善于“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张瑞义《贵 耳集》),语句从口语提炼而来,明白省净、不求雕饰而富于表现力; 音律和谐,富于音乐美;构思精巧细密,意境深邃。尤其是她以女性 的身份写自我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浓厚的女性自觉意识,人称之为“易 安体”,说明她在词的创作上有很大的独创性。李清照是两宋之交著名 的词人,也是整个文学史上不让须眉的杰出女作家。著有《李易安集》 十二卷,失传。今有辑本《漱玉词》。
二、诗词故事
夫妻赓和 赵明诚在外地时,收到了李清照寄给他的《醉花阴·重阳》相思词。 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 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 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赵自叹 不如。
三、文题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前,各本分别题为“九日”、“重阳”、“重九”等。内容是 逢佳节、思爱人,借词以抒情遣怀。重阳,为秋季登高游赏的节日。宋 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 忘返;而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 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答案
2.词的上片写了一系列美好的景物,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 并且对酒赏花,目的何在? 答案 这正是李清照、赵明诚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 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 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 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答案
3.人们评价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为神来之笔,试说 说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