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理发店的观察记录及反思优秀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游戏理发店的观察记录及反思优秀8篇我们大班自从开设了羊羊超市后就吸引了许多幼儿,但我发现幼儿虽
然喜欢到超市里玩,却越来越少的幼儿愿意到大润发当“服务员”,究其
原因就是因为每次游戏结束后“服务员”都要花上较长的时间来整理材料。

所以玩了一会儿,“服务员”就跑到其他的区域去游戏了,自然超市力就
没人了,有的幼儿就开始自己随便拿自己所要的东西。

这时,教师应该发
挥引领作用,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中。

幼儿非常喜欢和教师
一起游戏,教师对游戏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态度。

如果教师能与
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当中,并能用热情的态度和幼儿一起充当服务员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反思篇一
今天,快餐店区域活动时,我以顾客的身份来到快餐店中和其他小朋
友一起选择食物。

这时,快餐店的“售货员”非常热情,为我介绍她们这
里的“食物”:有汉堡包、各种饮料、冰淇淋、三明治等等好吃的东西。

几个“顾客”都你选这个我选那个,弄得售货员不知道先听谁的好。

当我问到有没有“点餐单”时,售货员们回答我:“没有”。

孩子们
问我:“什么是点餐单?”我还没说话,一位小朋友说:“就是饭馆点菜
的那个。

我和爷爷奶奶去饭馆吃饭就有那个东西!”我说:“对呀!就像
一本小书一样的东西。

上面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没有。

没有!”售货
员说。

“那我们怎么点呢?”一位“售货员”对我们说:“你们看着这里。

”边说边指指架子上的东西:“想要哪个就指指呗!”
由于没有“点餐单”,我们只好看着想要的东西来点一点。

很是不方便。

分析:
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大家的操作活动都有些模式化了。

游戏的内容、材料在段时间内很少有变化的。

纲要和指南中都提到:教师要满足幼儿多
方面的发展需求,引导孩子们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尽管有兴趣,但是也是没有什么创新。

通过这次以
角色的身份深入到孩子中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发现问题,帮助幼
儿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思考如何挖掘其中
的教育价值。

在与孩子们共同动手创设游戏环境、准备材料、满足需求的
过程中,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等积极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这种孩子的兴趣、
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游戏才有活力,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指导与调整: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非常的丰富,想法也跟着开阔起来了,也很
有创意。

当老师提到“食谱”时,幼儿就会联想到饭店里的“点菜谱”。

虽然当时没有现成的东西,幼儿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好问题,看着
食物来点一点。

尽管这个解决方式很简单,但也说明幼儿有独立解决问题
的能力了。

但是通过实际活动来看,幼儿看着东西来点餐,的确有些不符
合实际生活。

于是我们调整了材料的投放,增加了点东西的“菜单”,这
样既拓展了游戏的内容,又方便了幼儿对材料的。

整理。

让活动更有秩序
的开展下去。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反思篇二
角色游戏是应幼儿角色模仿、扮演的需求而生的游戏,丰富、适宜的
材料能够更好地支撑他们的游戏,让他们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的生活经验。

由于带给了一些恰当的材料,在本次游戏中能够看出幼儿游戏的热情,部
分幼儿完全进入游戏角色。

如:医院里面的分工明确,一名护士挂号,其
他医生分别进行身高、体重和牙齿的检查,顾客按照流程图一项一项有序
体检。

同时,幼儿也能根据带给的材料创造性地变出新的玩法,如:鲜花
礼品店的员工利用礼品盒开展“抽奖”的游戏来吸引顾客。

同时也能看到游戏存在的不足:
1、增加标识性材料,彰显材料的标识作用。

在幼儿的角色意识还不够强时可能出现角色争抢的行为,针对这样的
状况能够带给一些标识性的材料,帮忙幼儿明确自我的角色,如:在小剧
院带给挂卡,让工作人员明白自我具体的工作分工;在鲜花礼品店增加角
色分工的标识,将制作鲜花和买卖鲜花的人员明朗化。

2、增加暗示性材料,突出材料的暗示作用。

适当暗示性材料的带给能够增强游戏的情节,避免劳动力的消耗。

如:在小剧院中,能够带给“开场”和“休息”的牌子,让顾客明白小剧院的
作息时间,让小剧院游戏贴近现实生活。

在美味点心店中增加印花图案,
模仿超市的促销环节,给幼儿心理上的暗示。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反思篇三
本月,我参加有园内举行的角色游戏评比活动,随着活动的落幕,我
也对此次游戏进行了一系列的梳理与反思,我发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对
游戏材料的感知与运用很重要,这是他们进行游戏交往的载体。

而一些小
装饰物对幼儿进行游戏角色的确认与分工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次游戏中,我特别增加了一些以前游戏中没有的小物品,而这些
物品使得班级里的孩子们在游戏时特别地有感觉。

比如,我在美食屋里增
加了服务员的小头巾,点心师的小围兜等,孩子们一带上这些小装饰物,
俨然就进入了自己的角色,点心师忙碌地做点心,服务员热情地招待客人,
并且非常地热情周到,彼此间的角色意识明显增强,也没有跨角色游戏现
象的发生。

而在表演区,我准备了小话筒与主持人报节目时所需要的“节
目单”,这样,孩子们的分工又明确起来,主持人忙碌地排节目单与报节目,演员则是认真地表演节目,也没有抢着当主持人的现象出现了。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对幼儿今后的游戏有了更深的想法。

以前,在角
色游戏中由于材料的不丰富,更由于老师的不注意,而使幼儿在游戏中的
交往缺乏兴趣,经常会出现有幼儿无所事事的现象。

在以后的游戏中作为
教师要尽可能去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提供
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从而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是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最最喜欢的游戏。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反思篇四
在这天的游戏中,我特地观察了好吃点得游戏状况。

游戏开始,我就
听到恒恒在说:“这天我来做冰激凌吧!”“那我来做烧烤。

”樱姿应和道。

“我来卖包子。

”“我来管超市。

”超超和松松也跟着说道。

“你们
都选走了,我做什么呀?”婷婷不满的问道。

“对了,我们还差一个收钱
的和一个服务员,要不,你做服务员吧!”恒恒眼睛一转,立刻为婷婷想
到了办法。

“好啊,我就来做服务员。

”“教师说,服务员也能够收钱的。

”恒恒继续说着。

“对!对!还要拿个盒子把收来的钱放在一齐,这
样就不会乱了。

”樱姿边说边转身找来一个盒子:“就拿这个吧!”婷婷
接过盒子:“好,那我就做服务员了,嘿嘿。

”几十分钟的游戏下来,好
吃点比往常整齐多了。

反思:
游戏中孩子们的一番对话充分的肯定了孩子们对上一次游戏评价资料
消化的用心程度。

孩子们有了初步分工合作的意识。

整个游戏过程中,也
比上一次游戏有序很多。

可是,在这一次的游戏中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另外服务员也显得比较忙乱。

分析原因,并不是顾客量的减少,而是在需
求量不变的状况下,增加了成品后,需要厨师做的事情减少了。

可是虽然
孩子们进行了必须的分工,可是厨师人数并未所以减少,并且整个游戏过
程中每个厨师都在不停的忙碌着。

而在好吃点的另一端却仅有一个服务员
在为客人进行服务,导致服务员格外忙碌。

其实,我们能够帮忙幼儿进一
步进行合理分工。

帮忙幼儿根据好吃点的忙碌状况合理分配服务员、厨师
等工作人员的人数,做到随机应变。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反思篇五
我们大班自从开设了大润发超市后就吸引了许多幼儿,但我发现幼儿
虽然喜欢到超市里玩,却越来越少的幼儿愿意到大润发当“服务员”,究
其原因就是因为每次游戏结束后“服务员”都要花上较长的时间来整理材料。

所以玩了一会儿,“服务员”就跑到其他的区域去游戏了,自然超市
力就没人了,有的幼儿就开始自己随便拿自己所要的东西。

这时,教师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中。

幼儿非常喜欢和教师一起游戏,教师对游戏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态度。

如果教师能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当中,并能用热情的态度和幼儿一
起充当服务员,幼儿游戏的兴趣一定会被带动起来。

在活动中,教师还可
以与幼儿一起整理材料,如材料坏掉了还可以与“服务员”一起修补。


样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跑到其他区域游戏了。

当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本天大润发的情况进行重点评价,问问幼
儿在大润发里碰到了哪些开心的事,大家是否应该感谢“服务员”。

还要
着重表扬在游戏中表现积极的“服务员”,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对于那些
没有当过“服务员”的幼儿就会产生好奇心,等下次活动就会积极地参与
到当“服务员”的行列中来了。

当然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要积极动员其他的
幼儿一起帮忙收拾材料、整理材料。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会正确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探索看时间的方法,掌握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
小格就是几分。

3、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关系,知道1时=60分,理解几时半就
是几时30分。

教学重点:
正确读出、写出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已经会看几时和几时半,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的时间,例如,我们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什么
时候下课休息的等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
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究学习
1、出示课件,认识60小格
师:要正确读出时间,我们必须了解钟面。

请你说一说,你在老师出示的这个钟面上看到了什么?请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出:
(1)钟面上有12个数。

(2)有时针、分针。

(3)有12个大格。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出来指着数一数。

(4)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出来指着数一数。

(5)有60个小格,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出来指着数一数。

师出示课件进行验证。

2、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同时时针从数12走到数1
师: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几时?
师:时针从1走到2是1时。

从2走到几是1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时?
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时。

在生活中
有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

比如现在时针不是正好指着8,而是过了一些,所示示的时间就是8时多。

那么,到底多多少呢?这就要看分针了。

3、认识分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那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是几分,你能算出来吗?(写在练习纸上)想想怎么能很快记住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几分。

4、认识1时=60分
师:那分针走一圈是几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那你知道1
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吗?(板书:1时=60分)
课件演示验证。

5、认识时间
(1)出示2:05
师:你会认这个时间吗?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3)完成书P82“做一做”1
小结: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第1题:同学们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了吗?这是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请你们用两种方法写下来。

师:这是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希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做练习十五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下课时间到了,请小朋友们看
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你知道这节课多长时间吗?课间我们会休息几分钟呢?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107页练习二十第511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
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运算顺序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48+4(2)48+36-66(3)55-75
(4)(84-36)8(5)48(8-2)(6)59+6
2、学生小结混合运算
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独立完成比较异同之处。

问: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2、完成练习二十第7、8题。

3、小结: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四、应用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9、11题,分别说出解题思路。

2、小结:解答连续两位应用题所求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已知条件。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6、10题。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反思篇八
开学了,我们班的孩子们都成了中班的“哥哥”和“姐姐”,这个称号使得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每一件事情,孩子们都想去尝试着做,积极地参与,甚至还模仿大人般照顾同伴。

有一天,角色游戏正在进行中,一群小小班的孩子散步走进了我们的
活动室。

只见有几个哭鼻子的幼儿专注地看“司机”为“顾客”解难,而
忘记了哭泣。

我想:我班的孩子既然渴望模仿大人,而小小班的孩子又被
我们的游戏吸引,我何不鼓励班上的“哥哥姐姐”去带着“弟弟妹妹”一
起游戏呢?
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特别投入,而且,也很有“大人”
的感觉,有的教弟弟妹妹怎样做病人;有的带弟弟妹妹到娃娃家做客;有
的手牵着手从这个游戏角玩到那个游戏角。

而弟弟妹妹呢,他们虽然不知
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居然不哭也不闹,跟随在哥哥姐姐的身边。

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班的孩子还有礼貌地向弟弟妹妹说“再见”,并
且主动地送他们回到老师的身边。

当我和班上的孩子交流活动经验的时候,他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起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弟弟本来不愿意和我玩,
后来我说了‘请’字,他就愿意玩了。

”有的说:“我牵了两个妹妹去看病。

”还有的说:“那个弟弟害怕打针,于是我叫医生轻轻打,不能用力。

”我听了笑着问:“你们喜欢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戏吗?”孩子们一
起高兴地说:“喜欢,很喜欢!”话语问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

一次无意的混龄游戏,使我感受到了班上的孩子确实在长大,确实懂
事了很多,而且,一幅幅其乐融融的游戏场景让我看到:当孩子们拥有了
一个比原来更为丰富的游戏场所时,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会有进一步的
提升,他们的交往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