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综合试卷 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
题库综合试卷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 )。

A.直接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间接相关的 D.毫无关系的
2、《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

A.每月一次 B.半年一次 C.每年一次 D.三年一次
3、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

A .情感目标 B .认知目标 C .动作技能目标 D .行为目标
4、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 )。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 B.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木的名画
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

A.0~1.5岁 B.3~1岁 C.1~12岁 D.12~18岁
6、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7、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

A.幼儿园生活环境 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8、下列关于幼儿发展地阶段地说法正确地是( )。

A .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危机期
B .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
C .《学记》中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儿童语言形成的可能性是指(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语言环境 D.遗传因素
10、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幼儿园教育目标地特点是什么?
2、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地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

但是,
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抢......玩
的不亦乐乎。

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

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教师
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法。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分)?为什么?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
2、材料分析:
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地来找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招呼她坐下,她急不可待地
对医生说:“医生,我的孩子4岁半了,近来表现一反常态。

前几天,有位同学来到我家,问他:”
爸爸喜欢你还是妈妈喜欢你?他说:“爸爸喜欢你。

”弄得这位尚未结婚的朋友(女)满脸尴
尬。

”“昨天在公园玩滑梯,我让他回家,他却说“让我替小狗玩一次”……唉!这孩子这么
小就……真急死人啦!”心理医生说:“不用急,不是小孩有问题,而是大人有问题,这是正
常现象……”这位年轻妈妈听后,顿时开朗了许多。

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孩子的什么表现?
(3)你认为医生应对这位妈妈说些什么?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够了解,一些幼儿对上小学有些
担心。

于是,教师准备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
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情况,设计“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目
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

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

故本题选B。

4、A
5、B
6、C
7、D狭义的幼儿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8、【答案】A
【解析】反抗成年人和做出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地各种表现地幼儿处在危机时期.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独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和成年人指导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地差异.儿童在心理发展地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地情况被称为转折期.C,“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
9、D
10、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1)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幼儿阶段地身体发育和机能地健全发展是幼儿其他方面发展地基础.
(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地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绝不仅仅是知识地传授.
(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入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地培养
(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地年龄特点.
2、答案如下:
(1)环境地教育性.幼儿园环境室内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地需要,更是实现教育意图地中介,教育者要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引发幼儿地行为.
(2)环境地可控性.幼儿园环境地构成必须处在教育者地控制之下.各种精神文化上地产品在进入幼儿园地时候必须经过精心选择,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地要求和儿童地特点有效控制环境地各种要素维持环境地动态平衡.
(3)环境地教育性和可控性是相互联系地相互制约地.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1)基本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以她广博的医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等知识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①发现儿童。

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

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

②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也就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

她归纳出以下几个敏感期:第一,秩序敏感期。

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从出生第一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

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

第二,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1-2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

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细小的细节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边,而没有放在鞋架上等。

第三,行走的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

第四,手的敏感期。

幼儿会朝外界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动力代表幼儿自我要进入外部世界之中。

第五,语言敏感期。

1岁左右幼儿开始学说话,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

③自由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

(2)教育的基本内容。

包括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文化历史教育。

(3)教育方法。

①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每一个教师要根据儿童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的“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

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教育、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②教师。

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

她们的教学任务有别于其他的学校。

因为在这里,教师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③教具--活动材料。

儿童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进行的。

教具是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所需要的环境来设计的。

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形成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出真正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更赞同B教师的想法。

该教师支持幼儿的新玩法,这一理念符合游戏的基本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

材料中针对幼儿自发生成的“运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支持幼儿进行游戏。

②游戏是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在过程,没有外在强加的目的,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部分幼儿虽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体育锻炼游戏,但他们在“运病人”游戏中有的挑、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乎,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了全方位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因此,教师应当给予支持。

(2)
“运病人”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运病人”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增加幼儿关于照顾、运送病人方面的“医护”知识,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增加对“病人”这一角色的了解,体会要
爱护病人和关爱病人的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此外,在与同伴共同“推”、“抬”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运病人”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可以思考“运送”病人的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④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如友好、同情、责任心等积极情感,也可以促使幼儿在成功运送病人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等。

2、答案如下:
(1)听了生理医生的话,“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①幼儿期心理变化迅速;②心理学常识急需普及。

(2)让客人尴尬说明:孩子在言语发展过程中尚不能把人称代词区分开:“替小狗玩一次”说明孩子在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3)这是小孩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着急,应注意教育引导,特别是对小孩创造性,要注意保护、培养;多学习幼儿心理方面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1)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
1、情感目标发自内心地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之情;
2、能力目标能理解指令,具备初步的纪律意识和任务意识
3、认知目标初步感受小学生活的内容。

(2)子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我要上小学》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对小学生活产生好奇与向往
2、能听懂指令,能完成任务
3、幼儿能够知道小学生活的主要内容。

三、活动准备
音乐《早上好》幼儿园毕业照小学环境图片开学典礼和上课的小视频红领巾和小学校服。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播放音乐《早上好》幼儿跟着音乐热身,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1)欣赏往年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毕业照老师提问幼儿园毕业之后小朋友们要做什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出“小学”的主题。

(2)观看小学开学典礼的小视烦,通过升旗仪式整齐刷刷举手回答问题,请幼儿直观感知小学生活的内容与变化;
3、拓展深化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请小朋友试穿小学校服。

4、结束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到角色区畅想小学生。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3)活动二
一、活动名称:大班艺术活动《我上小学啦》
二、活动目标:
1、幼儿懂得欣赏并评价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从中发现感受到的创作的快乐
2、绘画技能能够实现主题分明,内容丰富;
3、幼儿自然、真实地呈现心目中向往的小学生活内容
活动三、
一:活动名称:大班健康活动《安全小能手》
二:活动目标
1、具备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警惕性;
2、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3、幼儿能够牢记并准确说岀家庭中主要人员的信息,能够认识家庭住址能够记住常用报警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