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十七地层次和果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瑜伽师地论十七地层次和果位
摘要:
一、瑜伽师地论简介
1.瑜伽师地论背景
2.作者与成书时间
二、十七地层次概述
1.十七地的概念
2.十七地的划分
3.十七地的特点
三、果位概述
1.果位的定义
2.果位与瑜伽的关系
3.果位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地位
四、十七地层次与果位的关系
1.层次与果位的关联
2.层次与果位的修行方法
3.层次与果位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实践意义
五、瑜伽师地论对现代瑜伽的影响
1.瑜伽师地论在现代瑜伽中的地位
2.瑜伽师地论对现代瑜伽的启示
3.瑜伽师地论在现代瑜伽教学中的应用
正文:
【瑜伽师地论简介】
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师地论》,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论典,作者是印度僧人弥勒。

瑜伽师地论成书于公元5 世纪左右,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

该论典主要论述瑜伽师的修行方法和境界,对于瑜伽行派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十七地层次概述】
瑜伽师地论将瑜伽师的修行过程划分为十七地,这十七地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是:
1.五识身相应地
2.意地
3.意识地
4.色界地
5.欲界地
6.无心地
7.修所成地
8.声闻地
9.独觉地
10.如来地
11.菩萨地
12.有余依地
13.无余依地
14.瑜伽地
15.非三摩呬多地
16.三摩呬多地
17.非非三摩呬多地
这十七地层次,不仅反映了瑜伽师修行的渐进过程,也揭示了修行者心灵成长的方向。

【果位概述】
果位是指瑜伽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达到的境界。

在瑜伽师地论中,果位分为四个层次:
1.须陀洹果
2.斯陀含果
3.阿那含果
4.阿罗汉果
果位是瑜伽修行者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达到果位,才能真正地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地。

【十七地层次与果位的关系】
瑜伽师地论中的十七地层次与果位密切相关。

修行者必须依次经过这十七地,才能最终达到果位。

每一个地都有其特定的修行方法和果位,修行者需要按照瑜伽师地论的指导,依次修行,逐步提升。

【瑜伽师地论对现代瑜伽的影响】
尽管瑜伽师地论成书于古代,但其中的修行理念和方法对于现代瑜伽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代瑜伽教学者可以借鉴瑜伽师地论中的修行方法和理念,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瑜伽,提升心灵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