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供氧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洗手,戴口罩。
8)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备齐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9)用湿棉签清洁并湿润患者鼻腔。
10)连接一次性双鼻孔鼻氧管,打开流量表开关,检查鼻氧管有无漏气,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
11)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将一次性鼻导管前端放于小药杯冷开水中湿润,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妥善固定。
12)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
氧气瓶供氧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范
姓名
科室
日期
评分
监考人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操作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评估要点
询问患者身体情况:
1.病情、呼吸状况和缺氧情况。
2.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3.患者鼻腔有无鼻痂、鼻中隔偏曲、损伤和出血。
操作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4.急性肺水肿患者湿化瓶内加20%~30%乙醇,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6.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7.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8.对未用完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
3)洗手。检查氧气筒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有“四防”及“满”的标记),氧气架是否牢固,系好安全带。
4)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上。安装氧气表、连接通气导管,安装湿化瓶。
5)关流量表开关,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有无漏气,关闭流量开关。
6)推氧气筒于患者床旁,放于妥善处。
13)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14)处理用物。
15)洗手,取口罩,记录。
16)操作速度:完成时间7分钟以内。
综合评价
A5分; B4分; C3分; D2分; E1分; F0分
指导要点
1.根据患者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
2.告知患者勿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
3.告知患者若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
9.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10.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
3)用氧过程中未分离鼻氧管即调节氧流量扣5分。
4)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
5)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准备ຫໍສະໝຸດ 施操作用物:1)氧气筒及架;
2)氧气表安装盘:氧气压力表装置1套、湿化瓶内盛1/3~1/2冷开水或蒸馏水,扳手、弯盘;
3)输氧盘:一次性双鼻孔鼻氧管,小杯(内盛清水)、棉签、手电筒、笔、输氧单、弯盘;
4)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