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儿童律动教案模板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对象:特教儿童(例如: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等)
教学目标:
1. 通过律动活动,提高特教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培养特教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 激发特教儿童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促进其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
1. 律动动作的准确性。
2. 节奏感的培养。
3. 团队合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 特教儿童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的培养。
2. 激发特教儿童参与律动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彩色气球、彩带等装饰物品。
3. 律动音乐CD或MP3。
4. 安全防护措施(如:软垫、防护衣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播放轻快的律动音乐,引导特教儿童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拍手活动。
2. 通过互动问答,了解特教儿童对律动的认识和兴趣。
二、基本动作教学
1. 教师示范简单的律动动作,如:拍手、跺脚、转圈等。
2. 特教儿童模仿教师动作,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引导特教儿童尝试自己组合律动动作,培养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律动游戏
1. 教师组织特教儿童进行律动游戏,如:“抓尾巴”、“老鹰捉小鸡”等。
2. 在游戏中,培养特教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四、创意律动表演
1. 教师引导特教儿童发挥想象力,用气球、彩带等装饰物品进行创意律动表演。
2. 特教儿童分组进行表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馈
1. 教师对特教儿童在律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邀请特教儿童分享自己在律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关注特教儿童在律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
2. 律动活动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特教儿童的参与度。
3. 教师应鼓励特教儿童发挥创意,培养其艺术素养。
教学评价:
1. 观察特教儿童在律动活动中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2. 评估特教儿童在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方面的提升。
3. 收集特教儿童对律动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