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索引
第十五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 文化
时空定位
单元概览
单元概览 栏目索引
单元概览 栏目索引
线索归纳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主要包括四 条知识主线: 1.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主体,中国 古代科技以实用性科技为主,长期领先世界、影响深远;明清时期,中国 的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史料3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 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 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 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 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 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 科学形态。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史论归纳 全面把握中国古代科技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 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4)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学及数学等领域。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二)数学 1.《九章算术》 (1)约成书时间:东汉。 (2)意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 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计算工具:早期是算筹,后来演变为⑦ 算盘 。

考点一
栏目索引
(三)天文 1.天文观测:留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⑧ 哈雷彗 星 的记录。 2.编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⑨《 石氏星表 》。 3.仪器制作:创制了如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考点一
栏目索引
际,科技人才缺乏,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 技的重要因素。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集训
1.(2018山西晋中调研)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 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每年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 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 ( A ) 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 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 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 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考点一
栏目索引
4.(2018课标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 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 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C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2018湖北武汉质检)《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 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 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 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 也。”这说明 ( A ) 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A 由材料中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 市上售卖”“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 ”可知当时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间印刷日 历速度快,不是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故B项错误;“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 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出现的,与题目时 间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对墨家学派成就的认识。墨家学派多数为“农与 工肆之人”,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且注重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 其成就和活动主要记载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一书记载了几何学、 力学、声学、光学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墨子》对科学成就的记载,排除A项 。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B项。《墨子》中的科学成就是 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探索出来的,不是贵族阶层的贡献,故排除D项。
史料呈现
史料1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理论类
4
9
16
实验类
12
10
3
技术类
84
—81—李思孟《科学技81术史》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史料2 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 1266年,郭守敬被张文谦推荐给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 1277年,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史称 “四海测验”。 1281年,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 158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格里高利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 基本相同。
单元概览 栏目索引
2.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1)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各具特色,流派纷呈, 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2)中国文字书法艺 术和绘画艺术类型多样、各具特色;(3)中国戏曲具有历史悠久、剧种 繁多、相互融合的特点。
单元概览 栏目索引
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中国的科 技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现代中国文艺和教育的发展:(1)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呈现出 繁荣发展的局面,具有阶段性、多样性的鲜明特点;(2)教育发展形成了完整 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栏目索引
答案 D 材料中“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表明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 角的存在,故A项不符合题意;《梦溪笔谈》作于北宋,材料中“以磁石磨针 锋”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故B项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中“ 方家(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可知,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及航海,故D项符合题意。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
思想文化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
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充分重视
动科技发展
对外政策 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
发展
科技的发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合作探究
主题 探究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原因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 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的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 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 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的总结,而西方文艺复兴后 的科技是近代科技。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读史指导 (1)史料1呈现了两宋与明清时期不同科技成果所占的比重,注意从表中 数据变化找出演变的趋势。 (2)史料2信息“敬授民时”表明中国古代历法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因 此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重视时间和实用的特点。 (3)史料3反映出“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科技缺少了西方的求证、推 理,注重实用理性。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自主学习
一、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一)《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分为① 风、雅、颂 三部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 诗歌。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考点一
栏目索引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提示 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成果所 占比重下降,科技理论成果所占比重上升。 (2)根据史料2、3,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提示 特质:注重实用理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 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 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3.文学成就:①先秦诗歌创作成就;②汉赋、唐诗、宋词反映的时代特征及 成因;③元曲、明清小说繁荣原因及代表作品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①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程;②京剧的形成 和影响;③京剧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考点呈现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火药 (1)成就:④ 唐末 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2)外传: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影响: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⑤ 骑士 阶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 (1)北宋应用于⑥ 航海 。 (2)外传: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四)历法 1.夏朝时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⑩《 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列表比较 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
项目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 缓慢发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2018安徽黄山调研)《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
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D )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考点一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A 根据材料“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 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可知,《四库全书总目》是从有利于民 用的传统科技观念的角度来肯定西方的水利科学,这影响了西学东渐, 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肯定西洋水利,没有说明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 的中心,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鸦片战争后,与 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自主学习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成就: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① 蔡伦 改进造纸术。 (2)外传:8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影响: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印刷术 (1)成就: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② 活字印刷术 。 (2)外传:14世纪经波斯传到西方。 (3)影响:推动了欧洲③ 文艺复兴运动 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和社会进步。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纲要求
1.科技成就:①四大发明及其影响;②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的成就; ③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影响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①汉字产生、演变及社会功用;②楷书、 行书、草书等不同书法艺术的特点及主要成就;③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脉络、主要成就及特点
2.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经济基础: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2)政治条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重视。 (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 (5)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 (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 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也阻碍了中西经济技术的交流,使中国失去了 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 (3)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及 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风气,使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不务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