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词
语⽓词
⼀、语⽓词和表达的语⽓
现代汉语的语⽓词放在⼀句的末尾,它们所表⽰的语⽓可以分为确定语⽓、揣测语⽓、假设语⽓、商量语⽓、说服语⽓、当然语⽓、答辩语⽓、夸张语⽓、疑问语⽓、反问语⽓等。

1、啦:
确定语⽓⽤语⽓词“啦”字,如“他要⾛啦”。

2、吧:
揣测语⽓⽤语⽓词“吧”字,如“今天不会下⾬吧”。

假设语⽓也⽤语⽓词“吧”字,如“去吧,没有时间,不去吧,问题不能解决”。

商量语⽓也⽤语⽓词“吧”字,如“咱们⾛吧”。

3、啊:
说服语⽓⽤语⽓词"啊"字(有变⾳“呀”、“哇”、“哪”等),如“我实在没有法⼦啊!”、“他的话说得对呀!”、“他唱得真好哇!”、“这件事不好办哪!”。

4、呗:
当然语⽓⽤语⽓词“呗”字,如“不懂,我们就好好学呗!”
5、嘛:
答辩语⽓⽤语⽓词“嘛”字,如“有意见就提嘛!”
6、呢:
夸张语⽓⽤语⽓词“呢”字,如“这种事情多着呢!”。

7、呢、吗、啊:
疑问语⽓⽤语⽓词“呢”、“吗”或“啊”(“呀”、“哇”、“哪”),这3个词的⽤法⼜各不相同。

“呢”字⽤于交替问,如“他来不来呢?”,⼜⽤于句中已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他什么时候才来呢?”⼜⽤于不完全句,如“我来了,他呢?”。

“吗”字⽤于句中没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你同意吗?”。

疑问语⽓词“啊”字(“呀”、“哇”、“哪”)⽤途较⼴,它既可以代替“呢”,如“他来不来呀?”;⼜在某些情况下代替“吗”,如“你说的话都是真的啊?”。

反问语⽓也⽤“呢”、“吗”,如“我哪能不相信呢!”,“难道你还不相信吗!”。

8、
⼆、语⽓词和使⽤特点
(⼀)现代汉语中最常⽤、最基本的语⽓词有六个:的、了、吧、吗、呢、啊,它们的⽤法⽐较复杂。

1、“的”
主要⽤于陈述语⽓,表⽰情况本来如此,⽤以加强对事实的确定。

如“这件事,他以前跟领导说过的。


2、“了”
重在表达新情况的出现,强调当前相关性。

如“那封信,已经交给他了。

”/“我已经问过他了。


3、“吧”
⽤于表⽰揣测或商量,说话⼈对⾃⼰的看法不太肯定,句中常有“⼤概、可能、也许”等词语。

如“他也许不会同意吧。


4、“吗”和“呢”
⽤于疑问句。

“吗”主要⽤于是⾮问句,要求听话⼈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如“是这样写的吗?”/“⼩王吗?”/“你去吗?”
“呢”主要⽤于特指问、选择问以及正反问,如:
“他去了哪⾥呢?”
“选考物理化学还是选考历史地理呢?”
“这样做好不好呢?”
“⽼王呢?”
“你的⾃⾏车呢?”
5、“啊”
常⽤于感叹句和祈使句末。

如“多⾹的茶啊!”/“快⾛啊!”⽤在疑问句末,“啊”有舒缓语⽓的作⽤。

如“这么晚了,你还要出去啊?”
(⼆)当然语⽓词与句⼦的语⽓类型之间不是⼀对⼀的关系,同样的语⽓可以选⽤不同的语⽓词;同⼀个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语⽓。

如:同样使⽤语⽓词“呢”,⼀个表达疑问,⼀个表达陈述。

“他是谁呢?”
“他在等你呢。


(三)都是疑问句,⽤不⽤语⽓词,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有区别。

⽐较以下两组:
“校长怎么解释这件事的?校长怎么解释这件事?”
“你不去上海了?你不去上海?”
“这本书是⼩王的吧?这本书是⼩王的?”
“你也想去吗?你也想去?”
“这怎么⾏呢?这怎么⾏?”
“你去不去啊?你去不去?”
⽤“的”加强了对事实的追问的语⽓,⽤“了”表⽰出现了新情况,即预设“你原来是想去的”,⽤“吧”带有推测的意味,⽤“吗”带有要求对⽅确认的意味,⽤“呢”带有深究的意味,“啊”则带有舒缓的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