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大学生培养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备大学生培养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储备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规范储备人才培养工作,打造满足公司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储备人才团队,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公司统一招聘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各子(分)公司自行招聘的应届及往届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三、内容
(一)招聘配置
1.人员配置
储备大学生以技术部、质量部、设备部、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为主要发展方向,各事业群、分子公司的储备大学人数配置根据当年的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及人才现状而定。

2.需求计划
每年9月各部门及事业部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大学生需求申请,需求内容包含学历、专业、到岗时间等相关信息。

人力资源部对需求进行评估分析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后纳入年度招聘计划,统一组织招聘。

3.招聘实施
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笔试、初试、复试等方式,考察候选人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等内容。

合格候选人进入录用审批程序,确定大学生的薪酬待遇和工作地点后,正式发放录用聘书并进行入职前管理。

入职前管理期间,公司定期宣导公司文化讯息,关注学生动态并提供咨询和帮助。

(二)培养发展
1.发展路径及规划
公司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设计职业发展通道和成长路径目标,并在不同时期进行引导跟踪和修正,促进其发展成长。

大学生培养包含5个阶段,具体如下:
2.实习培养
大学生可在学业最后一年到公司进行实习,并完成相关毕业创作。

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实习计划,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作为其转正考核的重要参考要素,实习期表现优秀者可视情况缩短试用期时间。

3. 集训培养(认知企业,了解文化)
(1)培养目的:帮助毕业生快速转换角色与心态,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深入了解公司文化,促进认同企业价值观、理念等,帮助快速融入公司环境。

(2)培养周期:1周
(3)培养方式:线下授课、工厂实践、个人自学
(4)培养内容:
①.理论培训(3天)
a.行业知识: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b.公司知识:公司简介、组织架构与职能、品牌发展等;
c.公司文化:价值与理念、形象与行为、LOGO释义等;
d.制度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
e.产品知识:产品结构、产品工艺、产品材质、产品特点等;
f.体系流程:产品幵发流程、ERP的操作流程、ISO体系文件等
g.素养知识:沟通、礼仪、人际关系、职业素养与心态等。

②.车间参观(1天)
人力资源部制定工厂参观及实践学习计划,安排大学生进行学习和实操,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知识和工艺流程培训,车间参观、岗位实操等。

③.文化引导:领导见面会、企业文化宣导、新老学员交流会、历届优秀大学生集锦、文体活动比赛、户外拓展、公益活动等。

④.军事训练(3天)
由人力资源部制定训练计划,目的是锻炼大学生的体魄,培养自律的作风。

(5)考核评价:包含理论课程考核和车间实践评价。

①.理论课程考核:各项培训课程笔试
②.车间实践评价:车间综合评价+学习报告+实操考核
(6)培训管理:
本阶段由人力资源部统筹负责,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跟踪各项培训的成果,综合评价大学生各课程的考核结果。

4.轮岗培养(轮岗实践,熟悉业务)
(1)职责说明:
①.轮岗部门
a.根据大学生个人特质和岗位要求,配置合适的导师;
b.在人力资源部制订的初步培养学习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各单位岗位需求细化培养计划并实施;
c.对培养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填写相关考评表;
d.与应届生面谈,跟进大学生生实习心得,洞察其心理状态,并给于帮助指导。

(2)培养目的:帮助大学生尽快地熟悉与本专业或岗位有关的技术要求或管理规范,消除因为不了解公司和工作环境造成的迷茫,了解岗位基本知识与技能。

(3)培养周期:5-6个月(轮岗1~2个岗位)
(4)培养方式:导师带教、线下授课、岗位实践、项目实操。

(5)培养内容:轮岗部门指定导师进行带教,由部门及导师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①.理论培训:部门组织机构及职责、部门制度流程、产品知识和工艺等。

②.岗位体验:到具体岗位上进行实操学习,学习岗位知识技能。

(6)考核评价:包含日常考核和转正汇报考核。

①.日常考核评价
由轮岗部门负责出具考核结果,并交人力资源部备案,考核内容侧重于日常工作表现,包括企业文化、整体素质、工作业绩、发展潜力四个方面。

②.转正汇报考核
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大学生转正述职汇报,由人力资源部、轮岗部门负责人和大学生导师等参与评估。

③.考核结果应用
考核成绩=日常考核评价得分 * 50% + 转正汇报考核得分 * 50%
(7)培训管理:
轮岗部门派专人对大学生进行指导、监督和阶段性的考核。

人力资源部定期对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能力特长、心理状况进行追踪,并形成追踪记录。

除了制定学习计划外,人力资源部、轮岗部门和员工导师还应关怀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环境适应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和资源。

5.定岗培养(定岗试用,业务深入)
(1)职责说明:
①.定岗部门
a.根据大学生个人特质和定岗岗位要求,配置合适的导师;
b.负责大学生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跟踪和效果评估;
c.负责大学生导师选拔、分配,培养工作的指导、考核;
d.协助定岗培养的考核,并最终决定大学生转正、薪资等事项;
(2)培养目的: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及大学生个人的职业能力、特质潜力等,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工作实践来培养和检验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潜质,以培养岗位的胜任能力为目标。

(3)培养周期:6个月
(4)培养方式:导师带教、项目实操和自学教育。

(5)培养内容:根据导师培养计划中的内容而定。

(6)考核评价:包含日常考核评价和综合测评。

①.日常考核评价:
由定岗门负责出具考核结果交人力资源部备案,包含: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情况、实际工作业绩、人际交往的处理能力、创新及合理化建议情况、工作和学习态度、工作效率情况、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出勤情况、职业潜力和素质、公司愿景和战略的认同度、培养期的工作总结及建议。

②.综合测评考核
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对大学生进行测评评价,通过360°评价、个性测评、四象限评估等方式识别出具备高潜力的大学生。

③.考核结果应用
考核成绩=日常考核评价得分 * 50% + 综合测评考核得分 * 50%
(7)培训管理:
此阶段由人力资源部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员需求,结合轮岗培养阶段的评价结果,组织各用人部门确定大学生培养方向、培养岗位、培养目标和导师。

导师根据培养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需求制定培养计划,报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确定,并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人力资源部对储备大学培养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培养实施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对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对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6.跟踪培养(12个月)
定岗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根据用人部门和导师的综合评价结果,持续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并提供相应资源,大学生导师持续进行辅导培养。

7.对用人单位的考核:
大学生是公司的后备人才和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考核是选拔、鼓励、储藏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具体内容如下:
①.考核指标
②.考核结果:
考核指标结果低于目标值的均为不合格,经调查评估后系部门原因导致的,对该门负责人给与相应处罚。

8.导师管理
大学生在轮岗培养期及定岗培养期由所在部门安排导师,导师安排原则上由部门提报,人力资源部审核并备案,为保证学生的培养效果,每名导师最多不超过3名大学生。

(1)专业导师任职资格
①.认同公司文化,熟悉公司运作,同岗位一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②.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本岗位的专业技能,一般由所在单位资深的技术或业务骨干或部门负责人担任;
③.乐于分享与传授知识技能,有培养新人的主观意愿。

(3)导师补贴
人力资源部定期组织对大学生导师综合评估,分别由分子公司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大学生完成《实习导师满意度评价表》,月度综合考评分数与补贴实发数额挂钩:综合考评得分=毕业生评分*50%+部门负责人评分*50%;
内更换导师,更换当期及更换后的导师补贴由新替导师领取。

(三)人员保留及任用
培养期间,公司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估,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跟踪和指导;培养期结束后,通过向优秀大学生提供项目参与、代理基层管理职务、参与后备干部培养项目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快速胜任工作,加快成长。

(四)费用管理
根据大学生需求数量及培养计划,预估费用预算,费用内容包含:讲师课酬、导师补贴、文体竞技活动(含户外拓展)、交通费、宣传费和大学生工资等。

关于大学生的人力费用及人均效能考核具体如下:
1.第一年岗位编制设置在人力资源部,人力费用由公司承担,不参与用人单位的人均效能考核;
2.第二年(跟踪培养期)岗位设置在用人部门,其人力费用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各承担50%,大学生人均效能考核按正式员工的50%比例进行考核;
3.第三年及以后:岗位设置在用人部门,人力费用由用人部门全
额承担,人均效能考核按正式员工计算。

四、其他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前期相关制度自行废止,未尽事宜将另行补充。

本制度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