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9九上·富阳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北宋: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周敦颐。
B . 年号:庆历、崇祯、元丰、太元。
C . 泰戈尔:《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吉檀迦利》。
D . 律诗:《月夜忆舍弟》《水调歌头》《商山早行》《长沙过贾谊宅》。
2. (2分)下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D .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二、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11分)
3. (6分) (2019七下·潜山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
每一次跌倒,他们都会拍去我们身上的泥土;每一次失利,他们都会抚慰我们烦燥的内心……他们的爱是夏日的凉风,是冬日的暖阳,是风雨中的港湾,是黑暗时的烛光。
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充满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
即便是一张粗拙的贺卡,一个滞笨的动作,也总能让他们称心舒畅。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
粗拙称心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4. (3分)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将下面的一副对联填写完整。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________,此________是________乎?
5. (2分) (2019八下·洛川期末)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经》先秦时叫《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为《诗经》。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B . 白居易认为,新乐府诗“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C . 故事“苛政猛于虎”和“不食嗟来之食”均出自《礼记》。
D . 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关注民生,忧国忧民,被后人尊为“史圣”。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
6. (10分)(2013·盐城)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________ ,始于足下。
(《老子》)
②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
(朱熹《春日》)
③________ ,静影沉壁。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
(选自《宣州谢胜楼饯别校书叔云蹦》)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
(自居易《钱塘瑚春行》)
⑥________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袭选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⑧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 ,________”是蕴古哲理的千古名句。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朵②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③;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注释:①华:花。
②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③缯:泛指丝织品。
(1)解释加线的词。
①春荣()②大略如彼,其实过之()③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3)下列各句都是对上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是一篇序文,序是一种文体,一般以介绍书画的内容、写作意图和有关事项为主。
B . 作者以其对荔枝的习性及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荔枝的形态特点。
C .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特点以及不易久藏的特点。
D . 本文是一篇序,可作为咏物小品,但不能算作说明文。
五、名著导读 (共2题;共11分)
8. (3分) (2017九上·莱芜期中) 泰戈尔的代表作是________,他的一部富于哲理的格言诗集是《________》请写出你积累的这一部诗集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
9. (8分) (2017八上·扬州期中) 名著阅读。
A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B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
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
B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1)选段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选文中的“A”是指________,“B”是指________。
(2)根据原著中的相关内容,说说B所说的“病情”是怎样的病情,他又是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6分)
10. (22分)(2020·黄山模拟)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徐立新
①在我位于南方山区的老家,田埂随处可见:它们横亘在高高低低的梯田边,像一脉脉田脊,蓄水护田,界分田块。
②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
他从家走向田埂,从一条田埂走向另一条田埂。
③山里种田,最大的难题是水源不足,而田里是否有足够的水,决定了收成的好坏。
田埂,便是用来蓄水的。
开春插秧之前,父亲就会给田埂“镶埂”:铲去贴挨着水的“旧边”,再用半干半湿的软泥镶起新边,再赤着脚,一脚一脚地踩实,不留一丁点的漏洞。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田埂绝不渗漏水。
④春寒料峭,在连绵的春雨中,父亲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地给一条条田埂“镶埂”,常忘记回来吃饭。
我奉母亲之命,前來唤他回家。
父亲答应后,从田埂上()地走下来,雨水顺着他的笠檐、蓑衣往下流,一股股地打在田埂上,顺流到水田里,荡开一层层涟漪。
眼前的父亲()地扛着铁锹,像是位将军,身后是一片泥泞的战场。
⑤镶好田埂后,就要蓄水插秧了。
插秧需弯腰弓背地在水田里进行,一趟趟来来往往,劳累是不用说的。
见我站在田里,面露苦色,父亲便说:“去田埂上歇歇吧,你把书念对,把笔杆子握好就行了。
”
⑥他总要插完一趟秧,才肯在田埂上休息一会儿。
届时,父亲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洗净手,坐到田埂上,掏出一支烟来,点上后,一边吸,一边满足地看着田中随风摇曳的秧苗。
待烟抽完,又继续下田干活,绝不久歇,插秧时如此,割稻时也同样如此。
⑦田埂就像是父亲在水田里征战一生的休息室,但他只会小憩,绝不会久留,田埂上只有勤劳的父亲。
⑧插完秧后,为防漏水,每天清晨父亲都会去田埂巡水。
沿途小径蜿蜒,草丛间晨露微凉,父亲的裤卷、鞋子不经意间便被打湿了,可他毫无察觉。
他一心要快去田埂看看,是否夜里有黄鳝、蛇、龙虾或螃蟹在田埂打洞,让田水外漏。
傍晚时分,还要再巡一次,直至稻子成熟。
⑨可仅巡水还是不够的,山区种田,水利条件差,每年夏天都会有旱情发生。
老天不下一滴雨,田里缺水严重,父亲要整日整夜里守在田埂旁,用水车从山塘里一趟趟地翻水,浇灌旱田。
翻累了,田埂便是他的床,星空就是他的被,躺一会儿,缓一缓,起来再翻。
⑩辛苦终有回报,有了水的再次滋润,再加上之后姗姗来迟的几场夏末之雨,稻田开始泛金。
此时,踱在田埂之上的父亲,君临天下般看着即将丰收的稻田,天地寂籁,只有阵阵稻浪。
⑪终于到了秋收,稻子收上来了,田埂蓄水的任务完成了。
父亲又会拿起镰刀给它修面,砍去田埂上的杂草,把它梳理得干干净净。
他说,“田埂不荒,来年稻田便不荒!”又说,歇田,不歇埂,之后,他会在田埂边种上萝卜、青菜等农作物,依然日日在田埂上忙碌,将田埂打造成生机盎然的“冬季菜园”,使腊月餐桌上的食材更加丰富。
⑫一年四季,父亲的双脚都离不开田埂,田埂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体内的一道脊。
田埂也知回报,它默默地帮父亲围田蓄水,帮着他耕耘春夏,收获秋冬,让父亲收获了一担担的粮食和农作物,留足口粮后,剩下的卖掉供我们读书上学。
田埂让父亲昂首挺胸,让我们得以走向远方!
⑬稻子丰收时,人们都会夸赞田地的肥沃、出货,却极少提及蓄水有功的田埂。
田埂待水田,犹如父亲待我,父爱如田埂,它是把我推向广阔天地的脊梁和“幕后英雄”。
⑭乡下有无数个如父亲般的父亲,他们在田埂上奔忙一生,用自己的辛劳养育出一个个孩子,并竭力将他们送出山外,遇上更好的未来。
⑮莫忘田埂,莫忘父亲的一生,因为田埂可亲,父亲可敬,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9年11期,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仔仔细细不紧不慢从从容容
B . 仔仔细细从从容容不紧不慢
C . 从从容容仔仔细细不紧不慢
D . 不紧不慢仔仔细细从从容容
(2)选文第②段写道:“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
”请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父亲与田埂有关的几件事。
(3)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田里缺水严重,父亲要整日整夜守在田埂旁,用水车从山塘里一趟趟地翻水,浇灌早田。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一年四季,父亲的双脚都离不开田埂,田埂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体内的一道脊。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5)作者写田埂也是在写父亲,请说说“田埂”在文中的丰富内涵。
11. (25分)(2017·河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
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
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化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
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
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
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
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
因为这些文章是周本文作者苏培成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
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
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
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周先生审定。
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
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
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
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
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
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
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
8月份,评选开始。
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本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
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
我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周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
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不妥。
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
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
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
”“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
不妥。
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
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
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
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
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
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但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
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
《语文书简》出版后,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
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这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
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
”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勉。
(选文有改动)
(1)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2)选文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
(3)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
(4)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
(5)你认为选文中哪件事能够从正面充分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
12. (19分) (2019七上·揭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的。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的确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
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的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
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
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
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2)品味下面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3)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4)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有什么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20七上·德惠期末) 题目:一个难忘的眼神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要写真实的内容,抒发真情实感。
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11分)
3-1、
3-2、
3-3、
4-1、
5-1、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
6-1、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7-1、
7-2、
7-3、
五、名著导读 (共2题;共11分)
8-1、
9-1、
9-2、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6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12-4、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