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8课时简单的机械精讲试题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课时简单机械作业讲解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课时简单机械作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a291ac84b35eefdc9d333e0.png)
简单机械1. ( 2015·上海 ) 在如下图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劲杠杆的是( )2. ( 2014·盐城 ) 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B.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C.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第3题图3. ( 2015·常州 ) 如下图, 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 自由转动,在 B 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该杠杆( )A.必定是省力杠杆 B .必定是费劲杠杆C.必定是等臂杠杆 D .以上状况都有可能4. ( 2014·广元 ) 图 1 为一个均衡的杠杆,左端挂有充分气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尾端的气球,右端为钩码。
将气针头插入篮球中,气球膨胀,此时杠杆如图2。
以下剖析不正确的是()第4题图A.图 1 中,杠杆左右两边所受拉力的力臂相等B.图 2 中,气球的体积越大,它遇到的浮力也越大C.图 2 中,杠杆的左端上翘是由于气球遇到的浮力变大D.实验过程中,杠杆左端所挂物体的总重一直不变第5题图5. ( 2013·盐城 ) 如下图,保持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在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下列操作能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是( )A.减少钩码的个数B.将钩码悬挂点的地点向右移C.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D.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地点不变,使其向右倾斜★ 6. ( 2015·济南 ) 为了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杠杆AB。
从其上找一点 C 用支架支起来,如下图,当小强挨次在杠杆上的 A 、 A 、 A 等各点施加一个向12下的力时。
发现愈来愈简单提起水桶。
依据这一实验现象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此中最有研究价值且易于研究的科学识题是( )第6题图A.水桶重和地点不变。
杠杆均衡时,为何施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B.水桶重和地点不变。
杠杆均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如何的关系?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2部分 物质科学(一)第8课时 简单的机械(精讲)试题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2部分 物质科学(一)第8课时 简单的机械(精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a2852ec77da26925c5b0f2.png)
第8课时简单的机械,微课导图),核心知识)杠杆(九上P87-92)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__绕着固定点转动__的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固定点__。
用字母O表示。
(注:作用在支点上的力不影响杠杆的平衡)(2)动力:__能够使杠杆转动__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__阻碍杠杆转动__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__动力作用线__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__阻力作用线__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__F1×l1=F2×l2__。
4.三类杠杆名称结构特征特点省力杠杆l1__>__l2,F1__<__F2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l1__<__l2,F1__>__F2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l1__=__l2,F1__=__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滑轮(九上P92-95)1.定滑轮、动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力臂__等于__阻力臂的杠杆,__一__段绳子承担物重。
③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__改变力的方向__。
④各物理量关系:F __=__G ;s __=__h ;v F __=__v G 。
(2)动滑轮①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力臂__等于__阻力臂二倍的杠杆,__二__段绳子承担物重。
③特点:__省一半的力__,__费一倍的距离__。
④各物理量关系:F __<__G ;s __>__h ;v F __>__v G 。
2.滑轮组(1)定义:__动滑轮__、__定滑轮__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__力__又能__改变力的方向__。
(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nG 。
浙江中考科学 第8讲 认识简单机械
![浙江中考科学 第8讲 认识简单机械](https://img.taocdn.com/s3/m/afa7b4110912a216147929f7.png)
B.独轮车
C.托盘天平
D.筷子
要点二 杠杆平衡条件 (2018·台州)如图甲是一种壶口处配有自动开合小壶盖
的电水壶。
(1)如图乙,电水壶底部的导线连接装置有钢环①、铜环②和 铜柱③。经测试发现:①②之间是绝缘的,②③之间常温下有十 几欧姆的电阻。则与水壶金属外壳相连的装置是 钢环① 。
(2)图丙是自动开合小壶盖简化侧视图。OA 是小壶盖,C 是 其重力作用点。B 是小壶盖的配重。OB 是配重柄。AOB 能绕固 定点 O 自由转动。请在图丙中作出小壶盖的重力 G 及其力臂 l。
6 .(2017·金 华)在对 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 擎盖抬 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图 2 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式图: 引擎盖可绕 O 点自由转动,A 为引擎盖重心位置。由图 2 可知, 该杠杆属于 省力 杠杆。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 G 的力臂逐 渐 变小 。
7.桥式起重机在工业生产上有广泛应用。如图是某桥式起重 机的示意图,水平横梁 MN 架在轨道 A 和 B 上,电动机 D 可沿横 梁左右移动。横梁、电动机、挂钩、滑轮、钢索、导线的质量以 及滑轮上的摩擦均不计。
A.滑轮组中 A 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B.当 C 杆伸长时吊臂对 D 杆的压力将变大 C.当 D 杆伸长时力 F 的力臂将变小 D.H 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
【解析】根据图示滑轮组中,A 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只能改变力的大小,A 错误;当 C 杆伸长时,力 臂增大,而 DO 的力臂不变,即对 D 杆的压力变大,B 正确;当 D 杆伸长时,与水平面的角度增大,即 O 点到 F 作用线的力臂变 小,C 正确;在工作时,H 对车起平衡作用,以防翻车并避免轮 胎受到的压力过大,D 正确。故选 A。
浙江省2024年中考科学真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2024年中考科学真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0f92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5.png)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1.(2024·浙江)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A.B.C.D.2.(2024·浙江)近期,科研人员在浙江发现一新物种(如图)。
它开黄色的小花,花药红褐色,果实6月成熟。
据此判断,该物种属于()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2024·浙江)某同学冲泡了一杯热饮。
下列选项中不能加快热饮降温的是()A.向杯口不断吹气B.取一空杯子互倒热饮C.向杯中加入冰块D.拧紧杯盖静置于桌面4.(2024·浙江)人体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平面镜5.(2024·浙江)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16.(2024·浙江)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选择一团可燃物置于筒内,压下活塞。
为了可燃物更易燃烧,关于所选可燃物的着火点及对活塞的操作正确的是()A.着火点低,缓慢下压B.着火点高,缓慢下压C.着火点低,快速下压D.着火点高,快速下压7.(2024·浙江)近年,在北京琉璃河遗址发掘出西周初期的9具人骨,科研人员通过测定其遗传物质以明确亲缘关系。
据此判断,测定的物质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DNA 8.(2024·浙江)长江鲟(如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鱼类,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A.体内受精,卵生B.体内受精,胎生C.体外受精,卵生D.体外受精,胎生9.(2024·浙江)下列图示实验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A.B.C.D.10.(2024·浙江)运河中一艘货船因偏离航道搁浅(如图)。
为使该货船能回到航道继续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B.将货船拖回到航道C.清除货船底部淤泥D.将货物搬到甲板上11.(2024·浙江)用导线将开关、灵敏电流计和材质不同的钥匙甲、乙相连,将两钥匙插入橙子中(如图)。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4课时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精讲)试题(2021学年)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4课时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精讲)试题(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17a66f30c1c708a1294a44a2.png)
浙江省2018届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4课时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精讲)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2018届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4课时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精讲)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2018届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4课时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精讲)试题的全部内容。
第4课时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微课导图),核心知识)牛顿第一定律(七下P106-107)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静止状态__或__匀速直线运动状态__。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__维持物体运动__的原因,而是_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_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__推理概括__出来的.惯性(七下P108-109)1.物体保持__运动状态__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均无关.惯性的大小取决于__质量__。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惯性不是力,在应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时,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只能说物体由于惯性。
二力平衡(七下P110-112)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静止__状态或__匀速直线__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__彼此平衡__的.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大小相等__,__方向相反__,并且作用在__同一条直线__上,那么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3.二力平衡的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物体是否平衡且受到两个力,其次再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根据已知的一个力的三要素去推知另一个力的三要素.4.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简单机械综合专题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简单机械综合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9cfe522e3f5727a5e962cc.png)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前检测、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二、知识梳理)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能变成固体,”。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指它不支持非还原性物H H一氧化碳能与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如与氧化铜、氧化铁的反应。
]CO的还原性①反应原理:CO+CuO Cu+CO2②操作步骤:a.加热前先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空气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你知道的含有有机物的物质有哪些?能列举出来吗?煤气,天然气,木材,纸张,肉类,淀粉,骨骼,毛发,塑料…….你能告诉我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的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管道中输送的是什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也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作燃料供热。
写出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 4H 10 + 13O 2 === 8CO 2 + 10H 2O 2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 2H 2 + 5O 2 === 4CO 2 + 2H 2O用途――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点燃 点燃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 _吸收__、贮存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_转化____和_能量___的转移。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20课时力学实验探究专题(精讲)试题(2021学年)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20课时力学实验探究专题(精讲)试题(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b2e092cdcfc789eb162dc8c2.png)
浙江省2018届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20课时力学实验探究专题(精讲)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2018届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20课时力学实验探究专题(精讲)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2018届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20课时力学实验探究专题(精讲)试题的全部内容。
第20课时力学实验探究专题科学探究实验的形式多样,其中的力学实验探究是初中科学教学中以及中考题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
近几年中考力学实验探究题可分为研究科学量影响因素类,如: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滑动摩擦力、液体的压强、动能的因素;研究科学原理类,如: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原理等;测量科学类,如测大气压的值、密度、平均速度等。
研究科学量的影响因素类【例1】(2017自贡中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运动。
根据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___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分析】(1)要使拉力与摩擦力相等,需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精选】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7课时功功率机械能精练试题
![【精选】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7课时功功率机械能精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ce8d58ff00bed5b9f31d52.png)
第7课时 功 功率 机械能一、选择题1.(2017海南中考)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D )A .静止不动的课桌B .挂在树上的椰子C .拉长了的橡皮筋D .正在行驶的汽车2.(2017衡阳中考)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相互转化的是( C ),A.用弓将箭射出) ,B.上升的滚摆),C.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 3.(2017岳阳中考)如图,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此过程( A )A .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B .重力对箱子做了功C .小明对箱子的推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阻力D .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4.(2017自贡中考)如图所示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
铅球在b 点离手,c 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
在a 到d 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只有在a 到b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在b 到d 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C .在c 到d 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D .在a 到d 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5.(绵阳中考)一辆质量为1.4×104kg 的小型压路机,以2 km/h 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
在施工时可以等效为每次钢轮以2.5×105 N 的恒力垂直作用在路面上,下压路面的距离为1 mm ,钢轮每秒钟压路25次。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 取10 N/kg)( D )A .压路机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1.4×104 NB .压路机在5 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200 mC .压路机在1 min 内对路面做功是3.7×103 JD.压路机在1 min内对路面做功功率是6.25×103 W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在10 s内连续向上跳12个台阶,已知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 m,则这个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取10 N/kg)( D )A.1 200 W B.10 WC.12 W D.120 W二、填空题7.(2017衡阳中考)新材料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热、密度小等特性,一架由碳纤维材料制作的小型无人机,质量为2 kg,在5 s内匀速竖直上升10 m,则该无人机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__200__J,功率为__40__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时简单的机械
,微课导图)
,核心知识)
杠杆(九上P87-92)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__绕着固定点转动__的硬棒叫杠杆。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固定点__。
用字母O表示。
(注:作用在支点上的力不影响杠杆的平衡)
(2)动力:__能够使杠杆转动__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__阻碍杠杆转动__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__动力作用线__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__阻力作用线__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__F1×l1=F2×l2__。
4.三类杠杆
滑轮(九上P92-95)
1.定滑轮、动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力臂__等于__阻力臂的杠杆,__一__段绳子承担物重。
③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__改变力的方向__。
④各物理量关系:F__=__G;s__=__h;v F__=__v G。
(2)动滑轮
①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力臂__等于__阻力臂二倍的杠杆,__二__段绳子承担物重。
③特点:__省一半的力__,__费一倍的距离__。
④各物理量关系:F __<__G ;s __>__h ;v F __>__v G 。
2.滑轮组
(1)定义:__动滑轮__、__定滑轮__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__力__又能__改变力的方向__。
(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n 倍的物体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九上P96-99)
1.机械效率(η):物理学里,将__有用功__跟__总功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η=W 有用
W 总×100%。
2.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和小于__1__。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
,考点突破)
杠杆
【例1】(2017鄂州中考)到野外郊游时,小明和爸爸喜欢钓鱼。
鱼上钩后,小明感觉鱼在水中时很轻,拉出水面后“变重”,在把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受到的( )
A .浮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B .重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C .浮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D .重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解析】把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F 浮=ρ
液
gV 排可知,鱼受到的浮力逐
渐减小,而鱼的重力是不变的,由于钓鱼线对鱼施加的拉力等于鱼的重力减去浮力;所以拉力逐渐增大,即感到鱼“变重”;钓鱼竿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种费力杠杆;由此发现可知选项C 正确。
【答案】C
1.(2017自贡中考)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C )
A .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 .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 .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 .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2.
(2017烟台中考)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疑难易错点睛】解决杠杆类题目,正确地判断出支点,把握好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灵活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滑轮与滑轮组
【例2】
如图,A物重100 N,在力F的作用下,以5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拉力F为____N;拉力在10 s内所做的功为____J。
【解析】读图可以知道,这是一只特殊用法的动滑轮,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拉力等于摩擦力的2倍,为20 N;由图可以知道,物体移动的速度为5 m/s,则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其二分之一,即2.5 m/s,故拉力F移动的距离:s=vt=2.5 m/s×10 s=25 m,拉力F做的功为W=Fs=20 N×25 m=500 J。
【答案】10;20;500
3.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动滑轮将一袋重物匀速提升2 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重物能被拉起是因为受惯性力的作用
B.手拉绳子的力和绳子拉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重物受到的重力和动滑轮对重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重物对动滑轮的拉力小于动滑轮对重物的拉力
4.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 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 N, 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 m/s的速度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D )
A.20 N 2 W B.30 N 6 W
C.60 N 2 W D.20 N 6 W
【疑难易错点睛】正确认识滑轮组动力和阻力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对应性”在滑轮组题目中经常
作为考点。
机械效率
【例3】(2017吉林中考)利用动滑轮把重30 N 的物体竖直向上提升5 m ,所用拉力是20 N ,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
【解析】使用动滑轮n =2,提升物体的高度h =5 m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h =2×5 m=10 m ,提起物体所做的总功:W
总
=Fs =20 N×10 m=200 J ;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W
有
=Gh =30 N×5 m=150 J ,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50 J
200 J
×100%=75%。
【答案】200;75%
5.(2017龙东中考)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 .η组<η动<η定
B .η动<η定<η组
C .η定<η动<η组
D .η定<η组<η动
,备考攻略)1.使用下列简单机械费力的是( C )
,A.钢丝钳) ,B.起重机的动滑轮)
,C.赛艇的桨) ,D.扳手)
2.(2017连云港中考)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 处挂3个钩码,B 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 ,若在A 、B 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A )
A .右边向下倾斜
B .左边向下倾斜
C .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3.(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 m/s 的速度运动了2 s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
则拉力F 做功为__8__J 。
4.(2017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图甲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匀速提升重30 N 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10__N 。
图乙杠杆水平平衡,则A 、B 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 A =__2__F B 。
,甲)
,乙)
5.(2017苏州中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右__ 侧调节。
,甲) ,乙)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 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 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__1__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6.如图,甲物体静止置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轻质杠杆AB 的支点为O ,OB =3AO ,现在杠杆的
A 端用轻绳将甲物体吊起,在杠杆的
B 端悬挂质量为4 kg 的乙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甲物体对地面的
压强为p 2,且p 1=3p 2。
(g 取10 N/kg)求:
(1)杠杆A 端受到的拉力是多少? (2)甲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解:(1)F B =G 乙=mg =4 kg×10 N/kg=40 N ,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A ·AO =F B ·OB ,
F A =
FB·OB
AO
=3×40 N=120 N ; (2)p 1=G 甲S 甲,p 2=G 甲-FA
S 甲,又因为p 1=3p 2,解得G 甲=180 N 。
答:(1)杠杆A 端受到的拉力是120 N ;(2)甲物体的重力是18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