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精品)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4、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
5、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
4改为CuCl
2
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6、“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
7、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
②滤液中可能有Ag+
③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8、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
2SO
4
] B.尿素[ CO(NH
2
)
2
]
C.硝酸铵( NH
4NO
3
] D.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1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12、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
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13、“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15、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16、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17、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A.1 B.2 C.3 D.4
18、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A.SO
2B.SO
3
C.H
2
SO
3
D.H
2
SO
4
19、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2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
4O)B.甲酸(CH
2
O
2
)C.乙醇(C
2
H
6
O)D.乙酸(C
2
H
4
O
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
(2)曲线上___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_______种溶质。

3、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
(1)步骤①中,称量50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
2
__________。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当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如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
(1)滴加稀盐酸前。

烧杯中溶液呈_____色。

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

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填选项,多选)
B 锌粒
C 碳酸钠
D 紫色石蕊溶液
A Ca(OH)
2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图2中c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
(5)图3是NaOH和稀HCl反应的示意图,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微粒数目减少的有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有化学实验考试后留下混有少量食盐的小苏打( NaHCO3)样品。

现称取样品10克,加入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0克,至充分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96.04克。

求:
(1)生成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 NaHCO
的质量分数。

3
2、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请计算:
求: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
2
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

七、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A
4、A
5、D
6、B
7、D
8、D
9、C
10、C
11、A
12、C
13、B
14、C
15、C
16、C
17、B
18、D
19、A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石油天然气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O
2+4H
2
Δ
催化剂
2H
2
O+CH
4
B BC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 二
3、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托盘天平 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222NaOH+MgCl Mg(OH)+l =2NaC A 蒸发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红 BCD 减小 放热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Na +、H + NaOH+HCl =NaCl+H 2O H +、OH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3.96g ;75.6%。

2、(1)10;(2)10.5%。

七、 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