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复习点睛
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与价格
响,价格并不一定完全与价值相符。
2.供求与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
①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
②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3.价值规律
在物物交换阶段,指商品和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商品流通阶段,指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并非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作为一种趋势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
1.
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
生产率的关系
图示如下
2.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考向1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典例1 (2013·大纲全国卷)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
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
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
A.5元9 000万元B.10元9 000万元
C.5元18 000万元D.10元18 000万元
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题目中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细读材料可知,“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这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的规定,故材料中的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劳动生产率。
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这时产品的价格变为原来的一半,即5元,甲企业生产了1 000万件,创造的社会总价值是5 000万元;乙企业生产了800万件,创造的社会总价值是4 000万元,甲乙相加就是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9 000万元。
跟踪训练1 假设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25,美国某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为6 250元。
2015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人民币对内贬值20%。
其他条件不变,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 )
A.4 500元 B.4 000元 C.3 600元 D.5 000元
答案 D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2014年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 000美元;2015
年,生产该品牌手机
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 000÷(1+25%)=800美元;由于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故现在的汇率是1∶6.25÷(1+25%),即1∶5;该品牌手机价格为800×5=4 000元;但人民币对内贬值20%,故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4 000÷(1+20%)=5 000元。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二者成反比)。
原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元,生产该商
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N÷(1±m%)。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二者成正比)。
原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总量=N×(1±m%)。
(3)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二者成反比)。
原商品价格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格=N÷(1±m%)。
综上,可以概括为: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
考向2 影响价格的因素
典例2 (2015·全国Ⅱ)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原料。
煤炭价格从2011年约850元/吨大幅下降到2014年底的约500元/吨,有人据此建议下调电力价格。
能支持其建议的恰当理由是( )
A.电力产能过剩,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B.电力是生产生活必需品,低价有利于社会稳定
C.电力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的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D.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二者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答案 C
解析价值决定价格,电力价格应与生产成本变向一致,C符合题意;我国电力供应尚有缺口,不是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故A错误;B夸大了电价变动的影响,故排除B;电力与煤炭不是互补关系,故D错误。
跟踪训练2 据报道,市场的非理性消费使虫草、和田玉等稀缺性资源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步入开发的恶性循环。
虫草、和田玉等地方名贵特产“越少越贵”的现象,表明其价格( )
A.由商品供求决定,会不断上涨
B.由商品的价值决定,会回归价值
C.由消费心理决定,会上下波动
D.受到供求变化影响,会偏离价值
答案 D
解析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A、C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B不符合材料。
考点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2)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
提醒 变动是反向的。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利用坐标图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与利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消费,稳定物价;通货紧缩时则相反。
(2)价格与财政: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
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物价;通货紧缩时则相反。
(3)价格与市场调节: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价格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稳定物价,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考向1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典例3 (2015·全国Ⅰ)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 000元,乙为18 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
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 A .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 .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 .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 .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答案
D
解析 A 的说法有道理,但却不能充分说明该公司最终购买甲复印机的真正原因,故A 排除;B 选项中“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材料中未体现,故B 排除;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说法错误,应该是乙的耗材和乙构成互补品,故C 错误;D 不但明确甲乙是替代品,而且强调了该公司最终购买甲复印机的真正原因,是“成本低”,即“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故选D 。
跟踪训练3 受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发生变动。
假设D 和D 1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以石油为原材料的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D 是汽车,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汽车需求量略有增加
B.D1是汽车,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汽车需求量大幅减少
C.D1是生活必需品,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该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幅增加
D.D是生活必需品,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该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略有增加
答案 D
解析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而高档耐用品则较大,故D是生活必需品,D1是汽车,排除A、C。
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关系,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汽车需求量应该大幅增加,故B后半句错误。
考向2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典例 4 (2013·新课标全国Ⅱ)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下图所示。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P0,Q0B.P1,Q2
C.P1,Q4D.P2,Q1
答案 C
解析本题以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为背景,考查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有关知识。
本题的设问是支持价格与供给数量分别是什么,可见A、D两项排除,P0是均衡价格,而支持价格一定会比均衡价格要高,否则就不能称为保护支持价格,所以支持价格一定为P1,B项中的Q2是需求数量不是供给数量,因此本题用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当支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商品的供给量一定大于需求量,所以供给数量是Q4,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跟踪训练4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月嫂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刺激,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
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会使对月嫂的消费需求增加,①正确,②错误。
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③正确,④中价格不变,不符合题意。
坐标(曲线)图选择题解法
首先要明确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变量,弄清自变量(引起其他数据变化的量)和因变量(被引起变化的量);其次根据教材原理或材料说明把握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数形结合,选择合理的选项。
考向3 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价格的相关知识
典例5 (2014·北京高考)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
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几十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
乘客乙:“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
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
乘客丙:“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
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
理由包括: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公平原则等。
解析本题以地铁票价调整为依托,考查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
回答时,围绕地铁票价调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切勿泛泛而谈。
在所提措施后面应回答经济生活理由。
跟踪训练5 “医院的药价太贵了!”近日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经历:嗓子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开了两种中成药,各2盒,在医院药房花了130元。
两天后,他在家附近药店一打听,同样的四盒药才80块。
看病贵,触及到一个显性的医疗话题:药价虚高!“药价虚高”已成为近年来药品市场中的一个突出问题,“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
”在广西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一语惊人。
合理的药价与老百姓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政府不能完全不管,也不能过度控制,在药品定价问题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指出,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
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
有专家指出解决虚高药价问题,必须打破固有利益链,触及根本问题;要破除以药补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抑制虚高的药价也要多方协调,综合考量。
只有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不再为“看病贵、看病难”所累,也才能使医院、医生、药企还原其健康的形态。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如果A药品是国家拟放开价格的品种,右图是A药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请在图上用字母P0标出该药品的均衡价格(指药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作图时请用2B 铅笔,并用虚线画出作图的过程),并回答放开药品价格为什么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药价?
答案作图:
原因:①放开药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使药品价格既能体现商品价值,又可以反映供求关系。
②价格可以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保障市场供应。
价格放开,有利于激活市场竞争,提高厂家生产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1.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影响
此知识是高考的长效热点和高频考点。
最常见的以票价、CPI、商品房、成品油等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为素材,考查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或者措施等。
常见设问方式: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波动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价格波动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
常用答题语言:
(1)价格波动的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价格波动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
①对生活: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②对生产:一是调节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易错点1 混淆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提醒需求曲线反映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两者呈反方向变化。
供给曲线反映价格变动与生产的关系。
如图2所示,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
两者呈同方向变化。
矫正训练1 (2014·安徽高考)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受绿色消费观的影响,消费者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会减少,①错误,②正确;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及政府开征资源税导致生产高能耗产品的获利减少,生产者会缩小生产规模,高能耗产品的供给量会减少,③正确,④错误。
该题选C。
易错点2 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认识不清
提醒价值量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之分,劳动生产率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价值总量会增加。
矫正训练2 (2012·安徽高考)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50% 40
C.100% 80万D.200% 160万
答案 C
解析审题时快速找到“其他条件不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个别劳动时间缩短”“商品总产量增加”这些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设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X,那么商品总产量的变化可列式为:10×(1+X)=20,据此可知X=1,这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价值量就不变,所以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20×4=80(万),据此可知C项正确。
易错点3 商品价值量计算有误
提醒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矫正训练3 (2011·新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
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1 452万元B.1 320万元
C.1 210万元D.1 100万元
答案 C
解析要计算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必须计算出两个量:一是该企业2011年的产量,用公式计算为10×(1+10%)=11(万件);二是2011年该商品的价值量,用公式计算为132÷(1+20%)=110(元)。
据此计算商品价值总量为11×110=1 210(万元)。
易错点4 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的区分认识不清
提醒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矫正训练4 (2012·浙江高考)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
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鸡肉和羊肉是互为替代品,鸡肉供给增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①正确,③错误;同时会造成羊肉需求量减少,羊肉价格下降,②错误,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回忆和调用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关系,并准确把握互为替代品价格变化的影响。
据商务部监测,2015年7月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1.自2015年度起,我国经过了多轮价格改革以后,农产品市场再也没有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项目。
今后农产品的价格则完全由( )
A.农民自行定价B.市场形成价格
C.使用价值决定D.价值决定价格
答案 B
解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故选B。
2.20世纪90年代,台式电脑价格一般都在1万元以上;到21世纪初,台式电脑价格基本为7 000~8 000元;而现在,台式电脑价格基本都在5 000元以内。
这是由于( )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全社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全社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答案 C
解析价格降低,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故选C。
3.“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钱?”第1种:卖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只能卖3元/个。
第2种:卖产品的组合价值,卖15元/个没问题。
第3种:卖产品的包装价值,卖288元/个卖得可能更火。
第4种:卖产品的纪念价值,不卖2 000元/个除非脑子进水。
这充分证明( ) ①价值并非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②策划对产品价值创新意义重大③企业研究消费者心理十分必要④价格变动对供需均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①错误,价值决定价格;②③为材料本意,要选;材料表述的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并非价格变化的影响,④不选。
4.(2016·富阳质检)2015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一反过去三年的跌势,大幅反弹。
短短数月,猪肉涨幅已超30%,创下三年内新高(如图)。
下列观点探讨中,能合理解释今夏猪肉价格出现“逆涨”的原因的是( )
A.从宏观角度来看,宏观政策宽松后经济有所复苏是肉价逆涨的根本原因
B.之前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生猪市场供给持续收缩等供需周期传导的必然结果
C.饲养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导致养殖户决定猪肉价格“逆涨”
D.猪肉价格近年来持续下降使得猪肉需求持续旺盛,猪肉产品供不应求,肉价逆涨
答案 B
解析价值决定价格,故A错在“根本原因”;C不符合“国内猪肉价格三年的跌势”;D 错误,猪肉属于生活必需品,猪肉价格近年来持续下降不会使得猪肉需求持续旺盛。
5.2015年,某商品单位价值量为120元,某企业产量为1万件,假设2016年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产品的价值总量是120万,则该企业2016年劳动生产率( ) A.提高20% B.降低20%
C.提高12% D.没有变化
答案 A
解析先算出2016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120÷(1+20%)=100(元),再假设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x,则列方程为:100×(1+x)=120,解出x=20%,则该企业2016年劳动生产率提高20%。
6.黄金具有商品和金融资产两种属性,其价格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影响供求关系而形成黄金价格的波动和变化。
下列关于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变动分析合理的是( )
①欧美主要国家的通胀率上升——纸币的购买力削弱——黄金的吸引力上升②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走势强劲——投资美元升值机会增大——黄金的吸引力上升③现代高新技术产
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黄金的开采成本下降——黄金价格下跌④全球股市剧烈震荡——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的投资价值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投资美元升值机会增大,黄金的吸引力会下降,②错误。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黄金价格会上涨,③错误。
7.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供求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会导致粮价下跌,C、D不选;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因此不会引起粮食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不选;而A幅度相对较小,符合题意。
8.下图为变动着的市场价格,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A.价格处于M时,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期
B.价格处于N时,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C.价格处于Q时,就是均衡价格
D.价格处于M、N时,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
答案 D
解析价格最高时不一定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期,A错误;价格最低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B错误;均衡价格是指在供给量和需求量,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市场价格,C 错误;当价格发生变化时,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故选D。
9.最近,大宗商品跌势正波及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尤其是传统资源出口国。
投资者担心通缩威胁卷土重来,资源出口型国家经济转型步履艰难。
能源和金属价格的下跌对投资者、企业和政府均造成冲击。
若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论上,下列图示中(P为资源的价格,Q 为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量,s为资源的供给曲线,d为资源的需求曲线),正确反映上述变化带来的影响的是( )
答案 D
解析大宗商品跌势,导致世界资源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相应供给也会随之减少。
只有D 符合这一变化。
10.2015年入夏以来,随着水果大量上市,我国部分地区的西瓜、荔枝、杏、油桃等水果先后发生了严重滞销,价格严重下降。
鉴于此,2016年果农们应该( )
①适当压缩种植规模②完全掌握市场的信息③进行反季节的生产④适当降低生产的效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由于市场的复杂性,果农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的信息,②错误。
果农降低生产的效率,只会更加无利可图,④错误。
11.(2016·广东百校联考)2015年7月,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宣布,由于全球乳品价格跌势加剧,将裁员523人,这相当于员工总数的3%。
公司将把更多人员力量调配到销售和生产岗位,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表明( )
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②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③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④缩小生产规模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材料不涉及供求对价格的影响,③不选;生产规模与生产成本的高低没有必然关系,④错误。
12.2015年山东省深化价格改革,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价格跌幅补贴生产者。
其意义主要在于( )
A.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生产扩大供应
B.平衡社会供求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C.坚持政府定价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作用
D.提高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