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保密设备管理制度及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制度目的
为加强学校保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学校秘密以及师生个人信息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保密设备范围
1. 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
2. 通讯设备;
3. 文档资料;
4. 实验室、机房等场所;
5. 其他涉及保密的设备。
三、保密设备管理制度
1. 设备购置与管理
(1)学校购置保密设备,需经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保密设备到货后,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验收,确保设备符合保密要求。
(3)设备购置后,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登记、编号、建立台账。
2. 设备使用与维护
(1)保密设备使用人员需接受保密培训,了解保密规定。
(2)使用保密设备时,需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学校保密制度。
(3)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4)保密设备维护,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报废与销毁
(1)保密设备达到报废期限或因损坏无法修复时,需经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报废设备销毁前,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清点、登记、拍照。
(3)报废设备销毁,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信息无法恢复。
四、保密设备管理流程
1. 设备购置
(1)提出购置申请;
(2)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3)采购部门组织实施;
(4)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验收。
2. 设备使用
(1)使用人员接受保密培训;
(2)使用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3)使用过程中,遵守保密规定;
(4)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3. 设备维护
(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
(2)发现故障,及时报修;
(3)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设备报废与销毁
(1)提出报废申请;
(2)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3)清点、登记、拍照;
(4)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销毁。
五、责任追究
1. 保密设备使用人员违反保密规定,造成泄密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保密设备管理人员未履行职责,导致设备丢失、损坏或泄密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 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未履行审批、监督职责,导致泄密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