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武汉洪山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湖北武汉洪山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1.
临写下面的句子。

注意写工整美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江南博哥)辨之,笃行之。

——《礼记》
答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解析:
本题只需要学生把题目所给的句子完整抄写在答题处即可,第一行写句子,第二行写句子的出处,要注意字体工整简洁,,另外需要注意句子中”博、慎、辨、笃“等几个字的笔画书写。

2.
看拼音,写词语。

kuì bài guàn gài zhuāng jia zī rùn
xùn chi zá guōbēi cǎn mào shèng
答案
溃败 ; 灌溉 ; 庄稼 ; 滋润 ; 训斥 ; 砸锅 ; 悲惨 ; 茂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相对都比较容易,要把答案规范的写在田字格内,其中要注意”灌溉、滋润、砸锅“等几个词语的正确书写。

3.
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家雀(què)儿弯曲(qū)
B.
窗框(kuàng)花蕊(ruǐ)
C.
角(jué)色窝囊(láng)
D.
逊(xùn)色纪(jì)昌
答案:B
解析:
选项A :家雀儿的读音是 jiāqiǎor
选项C:窝囊的读音是 wō nang
选项D:纪昌的读音是 jǐ chāng
4.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昂首东望腾云驾雾鸦鹊无声愤愤不平B.
重整旗鼓横七竖八响彻云宵通情达理C.
未卜先知容光换发精疲力竭摇摇欲坠D.
人声鼎沸呼风唤雨横贯江面随遇而安答案:C
解析:
选项C:容光换发应改成”容光焕发“
5.
根据内容连线。

1连一连
1.

A.

2.

B.

3.

C.

4.

D.

2连一连
1.
比喻失败或丢丑
A.
碰钉子
2.
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B.
栽跟头
3.
指遭到拒绝或受到挫折
C.
打头阵
4.
比喻临事当先
D.
破天荒
答案:1BADC
2BDAC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几个常见动物的“家”,学生要学会区分和识记。

马的家叫做厩,读作 jiù。

2本题要注意区分“栽跟头”和“碰钉子”的意思,前者指的是失败,后者指的是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

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
教:
答案:倘若,如果 ; 让,允许
解析:
本题出自王昌龄《出塞二首》,“但使”的意思是:如果,倘若;“教”的意思是“让,允许”。

整句翻译为: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7.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1溺:
2故:
答案:1溺水
2所以、因此
解析:1本题考查课文《精卫填海》,“溺”是“溺水”的意思。

2“故”翻译为“因此,所以”。

8.
将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答案: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解析:
本题是让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基本方法如下: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4、最好加上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本题只需要把”怎能“改为”不能“,最后把问号换成句号。

9.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答案:
西门豹说要把新娘子领来让他看看。

(参考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基本方法如下:1、冒号、引号前不变。

2、冒号、引号变逗号。

3、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或“她”)。

4、第二人称“你”是谁变成谁。

5、第三人称是谁换成谁。

本题可以把冒号和双引号去掉,把”我“换成”他“。

10.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答案:
因为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所以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

解析:
“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本题的前半句是原因,后半句是结果,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比较恰当。

11. ,谬以千里。

答案:差之毫厘
解析:
本题出自课本中选背内容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2.一场秋雨一场寒,。

答案:十场秋雨要穿棉
解析: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的意思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但基本上十场秋雨之后就是冬天了。

大体上的意思是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1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朝诗人。

其中“,”两句以写景为主,“,”两句以议论为主。

答案:宋 ; 苏轼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
本题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考查整首诗,包括作者和诗句。

作者苏轼是宋代有名的文学家,诗句中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景,后两句抒情,即议论的部分。

14.本学期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欣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善于思考和观察的昆虫学家,探索了和雷达的关系,同时也感受到高适送别友人时的劝慰:“莫愁前路无知己,?”
答案:钱塘江大潮 ; 周恩来 ; 法布尔 ; 蝙蝠 ; 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
第一个空来自课文《观潮》,填的是钱塘江大潮;第二个空来自《十里长街送总理》,填的是周恩来。

第三、四个空来自课文《昆虫学家与蝴蝶》,填的是法布尔和蝙蝠。

最后一个空来自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填空内容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15.细细的溪水,流着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
答案:山草和野花 ; 鹅卵石 ; 抱着一个月亮
解析:
本题出自课文《走月亮》,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需要学生能够会背诵并且完整默写,本题只需要把欠缺的文字内容补充完整即可。

第一个是“山草和野花”;第二个是“鹅卵石”;第三个空格是”抱着一个月亮“。

16.
明辨是非。

对的打“√”,错的打“x”。

1.
“观潮”的“观”和“天下奇观”的“观”意思不一样。

2.
《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女娲补天》都是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3.
“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这是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4.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低声细语悄无声息”这组词语是按照声音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5.
填写信封的时候,先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再写收信人的地址姓名。

答案:✓×✓✓×
解析:
1、本题说法正确,第一个“观”指的是观看的意思,第二个”观“指的是景色
的意思。

2、《《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不是神话故事,而是童话故事。

3、本题说法正确。

4、本题说法正确
5、本题说法错误。

应是先写收件人的地址姓名,再写寄件人的地址姓名。

17.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问题。

《西门豹治邺》(节选)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

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

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

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1找出文中描写官绅害怕的两个词:
2西门豹真的是想让官绅下河去催一催吗?他的目的是什么?
3当西门豹说“再等一会儿”时,官绅们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4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简要说说。

答案:1提心吊胆 ; 面如土色
2不是的,西门豹想彻底制服官绅,给他们一个警告,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百姓的目的。

3示例:西门豹会不会把我们也投入河中?
41.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

2.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解析:1“提心吊胆”位于第一自然段中,形容人十分担心和害怕;“面如土色”指的是人的脸色和土的颜色一样,没有一丝血色,形容惊恐之极。

2西门豹并不是真的想让官绅们下河去催一催,只是想借助这个举动让官绅们和百姓觉醒,同时想彻底制服官绅们,给他们一个严重的警告,以达到破除封建迷信,同时教育百姓的目的。

3略
4短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讲的是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封建迷信,第四自然段讲的是他兴修水利,引水灌溉,造福百姓的事情。

18.
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

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

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

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

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

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

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

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

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

石榴就会错过花期。

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

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

西家的主人觉得过意不去,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

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

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送到别人面前。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悄无声息
2体无完肤
2在第5自然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

3从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根据短文填空。

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给自家的石榴,原因是,他还,原因是当他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时,他的感受是。

5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答案:1 1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2意思是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

形容遍体都是伤,在文中指的是石榴被大风摧残后的惨状。

2没关系的,拣大的给孩子摘一些吧。

(参考答案)
3这两家人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真诚相待、消除隔阂并且乐于付出。

(参考答案)
4打药 ; 树上生了很多虫子 ; 帮西家的樱桃树打药 ; 东家怀疑是自家的石榴
树的虫子引到了西家的樱桃树上 ; 很快乐
5这句话阐明了收获与奉献的关系,想要多收获,就要多奉献,收获和奉献是成正比的。

人要学会乐于奉献自己,成就自己。

(参考答案)
解析:1 1“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在文中指的是不知不觉,在没有任何动静的情况下,樱桃的枝条就伸向了东家的院墙上。

2“体无完肤”意思是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

形容遍体都是伤,在文中指的是石榴被大风摧残后的惨状。

2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以围绕西家让东家去摘点樱桃给孩子吃去答题,示范:没关系的,拣大的给孩子摘一些吧。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位于第一自然段的末尾两句话,描述的是两家人和谐相处的场景,由此映射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真诚相待、消除隔阂并且乐于付出。

4本题要根据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性填空,相对比较容易,学生需理清本段的主要内容后,根据细节处进行填空。

5本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可围绕收获与奉献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答题,做到自圆其说。

范例:这句话阐明了收获与奉献的关系,想要多收获,就要多奉献,收获和奉献是成正比的。

人要学会乐于奉献自己,成就自己。

19.
开心作文。

请你选择一次最难忘的外出活动或者班级活动、游览活动等,写下来。

题目自拟。

注意书写工整,把文章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较宽泛,让我们写一写一件难忘的活动。

二、选材分析:选材要注意抓住“难忘”二字。

日常生活中、班级活动、课外活动中有很多有趣,令人难忘的事情。

回顾自己的经历,想想哪些事印象深刻,为什么难忘。

选择的素材要注意新颖,有意义。

如以“令人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写印象深刻的趣事。

三、构思指导:①开篇可用设问的手法,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中间详细记叙这件趣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描写这件事。

③最后可总结点题,写出自己根据这件事得到的领悟和难忘的原因,注重点名主题。

④注意叙事要有条理,句子要通顺,用上学到的好词佳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