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培优训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制取氧气
【中考考点透视】
1、初步学会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会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掌握用简单的方法检验和验满氧气的方法。
2、了解催化剂的含义。
3、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
4、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知识点梳理】1、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 色液体) 和二氧化锰( 色固体) 或氯酸钾( 色固体) 或高锰酸钾( 色固体)。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1) 过氧化氢如图B
(2) 氯酸钾如A
(3) 髙锰酸钾如A
3、制取装置
4、收集;由于氧气 , 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如图E
5、氧气检验的方法为
6、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7、工业上制取氧气称为 , 利用液氮和液氧的不同, 此变化
为。
【典例精析】
例1:实验室中,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
剂)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写出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图中方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3)如果锥型瓶中的反应剧烈,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填编号)①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②换用体积较小的锥型瓶③加热锥型瓶
解析:此题的设计意图是考查大家对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以及对实验进行综合评价能力的掌握情况。
初中阶段重点介绍了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在常温下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②在加热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课程要求大家要掌握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特点、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在进行实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原料成本、操作是否简单、是否安全、是否消耗能源、是否污染环境等。
答案:(1)
(2)C (3)①
【练习】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
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 )
A.菜刀生锈
B.湿衣晾干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败
2.、水是纯净物的特征是………………………………………………………( )
A.由同种物质组成
B.是无色的
C.能洗净许多物质
D.是透明的
3.、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没达到火柴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B.氧气不足
C.火柴燃烧所需温度高
D.空气不足
4、下列概念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B.纯净物氧化物
C.混合物纯净物
D.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5、为方便运输和使用,很多气体都用钢瓶储存,为了方便识别,不同气体的钢瓶漆成不同的颜色。
装有氧气的钢瓶会漆成……………………………… (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黄色
6、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①稀有气体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氧气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7、2003年3月,美英联军在伊拉克遭遇沙尘暴。
沙尘暴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点
问题,下列措施可以防止沙尘暴的是………………………( )
A.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
D.矿物产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8、下列物质中,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能发出白光的是…………( )
A.铝箔
B.铁丝
C.硫粉
D.木条
9、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氢气+氯气点燃
→氯化氢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10、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
A.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B.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C.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
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11、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0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
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发生反应,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
12、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呼声,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请你举出三个你所了解的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例子:
(1) ,(2) ,
(3) 。
1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氧气前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目的是防止装置 ;
(2)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3)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 ;
(5)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
(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时再开始收集,原因是。
14、有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的另外两种固体分别为C、D。
将固体C、D分离后,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B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你推断出A、B、C、D、E各是什么物质。
(写出它们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15、小华为了探究空气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右图示):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燃烧匙中装满红磷,把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小华观察到红磷在瓶内继续燃烧,瓶内充满白烟。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瓶内白烟消失后,发现燃烧匙内红磷有剩余。
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3)简要说明如何测定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与集气瓶容积的比值(实验室可提供所需要的仪器和材料)。
(4)燃烧后,广口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请结合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6、实验室还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下:
氯酸钾二氧化猛
加热
氯化钾+氧气
为探究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设计实验如下:
(1)请你将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格。
(2)你认为根据上面的实验能否得出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为什么?
(3)为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还应增加哪些实验?
(4)氧化铜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你能按上面的方案设计实验吗?
17、某同学在做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