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和番茄挥发性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农作物废弃物番茄叶药效研究综述概括
![农作物废弃物番茄叶药效研究综述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1e9e24a69eae009581becf6.png)
【营养成分】 番茄富含有机碱、番茄碱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 素C及钙、镁、钾、钠、磷、铁等矿物质。 【功效作用】 番茄具有止血、降压、利尿、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 热解毒、凉血平肝的功效。由于番茄中维生素A、维生素 C的比例合适,所以常吃可增强小血管功能,预防血管老 化。番茄中的类黄酮,既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防止 其破裂的作用,还有预防血管硬化的特殊功效,可以预防 宫颈癌、膀胱癌和胰腺癌等疾病;另外,还可以美容和治 愈口疮(可含些番茄汁,使其接触疮面,每次数分钟,每 日数次,效果显著)。
其中农业栽培主要为普通番茄。
。
番茄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 20 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但已经发展成为主 要的蔬菜之一,我国大都分地区均有栽培
三、现代研究
• 【农业方面】番茄的育种目标、种质资源、主要育种途径、 抗病育种及良种繁育,远缘杂交,转基因育种等问题研究 • 【药用研究】番茄果实研究,包括营养成分分析,番茄红 素药理研究等,番茄,番茄叶成分研究
(三)、开发植物源农药
• 2.近年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备受重视并取得 了很大进展,发现了许多具有昆虫拒食和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如杨征敏 等分离和鉴定了苦皮藤果实中的农药活性成分,吴文君等研究了苦皮藤 植物中对昆虫的毒杀成分,谭卫红等研究了印梀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 性。另外,植物源农药也是发掘新一代农药先导结构的重要途径。 • 利用不同溶剂对番茄茎叶进行浸提并试验了各提取物对菜粉蝶5龄幼 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菜粉蝶表现出一定的拒 食、胃毒和触杀活性,但触杀活性较弱,而拒食和胃毒活性较强。
番茄大约在明朝传入中国,当时称为“番柿”, 因为酷以柿子、颜色是红色的,又来自西方, 所以有“西红柿”的名号。从中国又传入日本, 日本也称它为“唐柿”。而在历史上,中国人 对於境外传入的事物都习惯加“番”字,於是 又叫它为“蕃茄”。 在台湾北部俗称“臭柿”, 南部叫做“柑仔蜜”(台语)。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研究进展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3ad924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1.png)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2ꎬ54(7):164~172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2.07.023收稿日期:2021-12-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蛋白亚硝基化修饰在B型烟粉虱负调控烟草JA防御中的作用研究 (31701799)作者简介:贾志飞(1996 )ꎬ女ꎬ山东德州人ꎬ在读博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昆虫化学生态ꎮE-mail:jiazf0525@163.com通信作者:赵海朋(1989 )ꎬ男ꎬ山东临沂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硕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研究ꎮE-mail:haipeng@sdau.edu.cn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研究进展贾志飞1ꎬ仇延鑫2ꎬ赵永超1ꎬ闫雪艳1ꎬ薛明1ꎬ赵海朋1(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ꎬ山东泰安㊀271018ꎻ2.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ꎬ山东青岛㊀266000)㊀㊀摘要:植物挥发物属于植物次生化学物质ꎬ在促进植物与昆虫交流㊁调节昆虫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ꎮ植物挥发物可以驱避害虫保护植物㊁参与害虫的寄主选择行为或者作为吸引天敌定位害虫的信号物质ꎮ基于植物挥发物开发的驱避剂可用于田间害虫防治ꎬ引诱剂可用于诱捕害虫或诱集天敌防御害虫ꎬ此外ꎬ昆虫引诱剂与昆虫信息素或黄板联用可以达到增效作用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挥发物对昆虫驱避和引诱作用的研究概况ꎬ总结了其在田间应用中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ꎬ并分析了其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ꎮ关键词:植物挥发物ꎻ昆虫ꎻ驱避作用ꎻ引诱作用中图分类号:S476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2)07-0164-09AdvancesofResearchonRepellencyandAttractionofPlantVolatilestoInsectsJiaZhifei1ꎬQiuYanxin2ꎬZhaoYongchao1ꎬYanXueyan1ꎬXueMing1ꎬZhaoHaipeng1(1.CollegeofPlantProtectionꎬ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Taian271018ꎬChinaꎻ2.QingdaoKingAgrootChemicalCompoundCo.ꎬLtd.ꎬQingdao266000ꎬChina)Abstract㊀Plantvolatilesareplantsecondarychemicalsꎬwhichplayimportantrolesinpromotingthecommunicationbetweenplantsandinsectsandregulatinginsectbehavior.Plantvolatilescanrepelpestsꎬpro ̄tectplantsꎬparticipateinthehostselectionbehaviorofpestsꎬorserveassignalsubstancestoattractnaturalenemiestolocatepests.Repellentsdevelopedbasedonplantvolatilescanbeusedforpestcontrolinthefieldsꎬandattractantscanbeusedtotrappestsorinducenaturalenemiestodefendagainstpests.Inadditionꎬinsectattractantscanachieveasynergisticeffectwhencombinedwithinsectpheromonesoryellowstickytrap.Inthispaperꎬwesummarizedtheresearchsituationofplantvolatilesoninsectrepellencyandattractionathomeandabroadinrecentyearsꎬandanalyzedtheproblemsthatneededfurtherstudiesinthefieldapplica ̄tionꎬthenitsapplicationprospectandimportantvaluesinthegreendevelopmentofagriculturewereanalyzed.Keywords㊀PlantvolatilesꎻInsectꎻRepellencyꎻAttraction㊀㊀植物挥发物是指植物叶片㊁花和果实等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volatileorganicchemi ̄calsꎬVOCs)ꎮ一般分为植物自然释放的挥发物和虫害诱导产生的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plantvolatilesꎬHIPVs)ꎮ植物自然释放的挥发物一般指植物地上部分自然散发的多种挥发性次生物质(包括醇㊁醛㊁酮㊁酯和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ꎬ通常是微浓度的ꎬ分子质量小于250uꎬ沸点小于340ħ[1]ꎮ这些物质中一类是绝大多数植物所共有的如醇类㊁醛类㊁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和单萜类等ꎬ称为一般气味组分(generalodorcomponents)ꎻ另一类是某些植物种类所特有的ꎬ如葱㊁蒜特有的硫化物以及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异硫氰酸丙烯酯ꎬ称为特异性气味组分(specificodorcompo ̄nents)[2]ꎮ在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ꎬ植物进化出各种策略来适应或对抗植食性动物[3ꎬ4]ꎮ植物在受到昆虫攻击时释放的植物挥发物(HIPVs)是其防御昆虫的重要途径ꎬ主要功能是保护邻近未受损的植物[5]ꎮHIPVs主要包括莽草酸途径产物㊁脂肪酸衍生物和萜烯等ꎮ植物通过释放HIPVs来增强自身防御反应和调节昆虫行为ꎬ从而抵御植食性昆虫危害ꎮ例如:柏肤小蠹(Phloe ̄osinusaubei)侵害的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幼苗中单萜类㊁倍半萜类㊁芳香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的释放量显著升高ꎬ基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柏肤小蠹入侵侧柏幼苗的严重程度[6]ꎮ化学农药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病虫草害ꎬ但其带来的环境破坏和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ꎮ近年来ꎬ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逐渐受到重视ꎮ2015年开始ꎬ农业部按照 一控两减三基本 的目标ꎬ实施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ꎬ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ꎮ2021年ꎬ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 十四五 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印发ꎬ农业绿色发展从此有了风向标ꎮ研究植物源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ꎬ可为研制植物源驱避剂和诱虫剂提供理论基础ꎬ对害虫的绿色防控具有积极的意义ꎮ1㊀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作用植物挥发物驱逐昆虫对于害虫绿色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ꎮ驱避性植物挥发物的发现为研发昆虫驱避剂提供了理论支撑ꎮ中国古代就已经使用驱避剂防虫ꎬ比如宋代科技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ꎬ收贮浮萍ꎬ阴干ꎬ加雄黄ꎬ作纸缠香ꎬ烧之能祛蚊虫ꎮ又如古人佩戴的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虫功效ꎮ人类正式使用驱避剂是在1904年俄国科学家使用马里宁液预防疟疾感染[7]ꎮ自20世纪70年代末ꎬ我国开始大力推进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8]ꎬ时至今日ꎬ已开发的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已经有26种ꎬ生产企业多达100多家ꎬ其中苦参碱㊁印楝素㊁鱼藤酮㊁除虫菊素等产品产量较大[9]ꎬ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ꎮ1.1㊀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非寄主植物挥发物中含有特异性的驱虫成分ꎬ例如ꎬ蓖麻(Ricinuscommunis)挥发物壬醛ꎬ芹菜(Apiumgraveolens)挥发物柠檬烯和α ̄蒎烯都是驱避烟粉虱(Bemisiatabaci)的主要活性物质[10ꎬ11]ꎮ罗勒(Ocimumbasilicum)和万寿菊(Tageteserecta)挥发物中含有的(Z)-β-桉油烯和芳樟醇在质量分数为0.1%和1.0%时可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产生强烈的驱避作用[12]ꎮ具有驱虫作用的挥发性成分可以减少昆虫对植物的定向选择ꎬ如柑桔木虱(Diaphori ̄nacitri)的非寄主植物腰果(Anacardiumocciden ̄tale)中含有较多萜类化合物(E)-4ꎬ8-二甲基壬烯-1ꎬ3ꎬ7-三烯(DMNT)和(EꎬE)-4ꎬ8ꎬ12-三甲基十三烯-1ꎬ3ꎬ7ꎬ11-四烯(TMTT)ꎬ可减少柑桔木虱的定植[13]ꎬDMNT还可以抑制昆虫对主要信息素成分(Z)-9-(E)-11-四烯基乙酸乙酯和寄主植物引诱剂(Z)-3-己烯基乙酸乙酯的反应[14]ꎮ部分非寄主植物挥发物也可以抑制昆虫产卵ꎬ如非寄主植物滇杨(Populusyunnanensis)的挥发物丁香酚在3~12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operculella)产卵有驱避效果ꎬ12mg/L时的产卵驱避率为62.1%[15]ꎮ山胡椒(Linderaglauca)压碎果实在室内和模拟仓库内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具有驱避效果ꎬ20g压碎果实的产卵驱避率分别为93.7%和82.5%ꎬ其正己烷提取物中0.003~0.012g/L的柠檬醛㊁0.012g/L的沉香醇㊁0.00075~0.012g/L的香叶醇㊁0.003~0.012g/L的α-水芹烯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有显著的驱避效果[16]ꎮ寄主植物挥发物中同样含有一些具有驱虫作用的成分ꎮ曾家城等[17]研究发现油茶(Camelliaoleifera)果实中0.1ng/μL和1.0ng/μL质量浓度的正十八烷对油茶象甲(Curculiochinensis)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ꎮ蒋敏[18]在空心莲子草(Alter ̄nantheraphiloxeroides)挥发物中提取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ꎬ对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hygrophila)561㊀第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贾志飞ꎬ等: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研究进展雌㊁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ꎮ张宇鑫[19]对12种葱属(Alliaceae)寄主和侧耳属(Agarico ̄chaete)寄主间共有的挥发物进行触角电位(EAGꎬElectroantennohraphy)和行为检测ꎬ发现100mg/mL的甲基丙基二硫醚㊁1-辛烯-3-醇和己醛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的3龄幼虫和雌成虫驱避作用显著ꎮ此外ꎬ己醛也是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parallela)寄主植物挥发物中的驱虫成分[20]ꎮ李钊阳等[21]从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usitatus)嗜好寄主健康豇豆(Vig ̄naunguiculata)花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中筛选出具驱避作用的罗勒烯㊁亚油酸甲酯㊁棕榈酸甲酯㊁甲酯㊁2-甲基-3-羟基-4-吡喃酮和棕榈酸乙酯ꎮ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挥发物蒎烯和α-萜品醇分别对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雌㊁雄成虫产生较好的驱避作用[22]ꎬ丙烯酸-2-乙基己酯对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雌成虫驱避作用显著ꎬ对二乙苯和壬醛对雄成虫具有显著驱避作用[23]ꎮ烟草(Nicotianatabacum)挥发物中的辛醛对马铃薯块茎蛾雄虫有驱避作用ꎬ辛醛和2ꎬ6-二(1ꎬ1-二甲基苯基)-4-甲基苯酚可抑制雌虫产卵[24]ꎮ植食性昆虫会诱导植物释放特异性挥发物ꎮ如Skoczek等[25]报道ꎬ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幼虫攻击或幼虫提取物施用会诱导玉米释放特异性挥发物ꎬ包括(Z)-3-己烯醛㊁(E)-2-己烯醛㊁(Z)-3-己烯-1-醇㊁(E)-2-己烯-1-醇㊁b-月桂烯㊁(Z)-3-己烯-1-乙酸乙酯㊁1-乙酸乙酯㊁(Z)-罗勒烯㊁芳樟醇㊁乙酸苄酯㊁水杨酸甲酯㊁吲哚㊁邻氨基甲酸甲酯㊁乙酸香叶酯㊁β-石竹烯㊁(E)-β-法尼烯㊁(Z)-3-己烯-1-乙酸乙酯㊁(Z)-3-己烯-1-醇㊁(Z)-3-己烯-1-乙酸乙酯-罗勒烯㊁芳樟醇㊁吲哚㊁邻苯二甲酸甲酯㊁乙酸香叶酯㊁β-石竹烯和(E)-β-法尔烯ꎮ昆虫诱导产生的植物挥发物可以防御昆虫再次袭击植物ꎬ是植物自我保护的手段ꎮGaffke等[26]研究发现红柳粗角萤叶甲(Diorhabdacarinulata)通过取食诱导植物产生的化合物4-氧-(E)-2-己烯醛ꎬ对其繁殖期的成虫具有驱避作用ꎮBlassioli ̄Moraes等[27]报道ꎬ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hampei)侵染小粒咖啡豆(Coffeaarabica)后挥发物(EꎬE)-α-法尼烯㊁(E)-4ꎬ8-二甲基-1ꎬ3ꎬ7-壬三烯和(EꎬE)-4ꎬ8ꎬ12-三甲基-1ꎬ3ꎬ7ꎬ11-十三碳四烯含量显著升高ꎬ降低了咖啡豆对咖啡果小蠹的吸引力ꎬ影响其取食行为ꎮ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㊁6-甲基-5-庚烯-2-醇㊁水杨酸甲酯分别在100㊁10㊁1ng/μL质量浓度时对有翅型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具备最佳驱避效果[28]ꎮ1.2㊀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的田间应用近年来ꎬ基于植物挥发物开发的昆虫驱避剂逐渐应用于田间害虫防治ꎮ例如:二甲基二硫(DMDS)㊁1ꎬ8-桉叶醇和烯丙基甲基硫醚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onukii)成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ꎬ在田间条件下ꎬDMDS和1ꎬ8-桉叶醇混合形成二元驱避剂在茶园中通过缓释方法驱避小贯小绿叶蝉[29]ꎮ柠檬烯驱避剂能够成功从目标作物中驱除温室白粉虱ꎬ并在温室白粉虱严重侵染期间将果实产量提高32%ꎬ可作为一种低经济成本和易于实施的粉虱防控策略应用推广[30]ꎮ驱虫植物(repellentplantsꎬRPs)在害虫综合治理中通常用于保护目标作物不受害虫侵扰ꎬ已证明可以减少各种农业生态系统中杀虫剂的使用ꎮWang等[31]在蔬菜大棚通风口附近种植了薄荷(Menthahaplocalyx)㊁绿豆(Vignaradiata)㊁芹菜和香菜(Coriandrumsativum)ꎬ结果表明ꎬ绿豆和薄荷处理显著降低了茄子生长期桃蚜(Myzuspersicae)的数量ꎬ芹菜和香菜处理显著降低了茄子收获期桃蚜的侵害ꎮ因此ꎬ种植薄荷㊁绿豆㊁芹菜和香菜可作为商业大棚中桃蚜的防治措施ꎮ与化学农药相比ꎬ尽早种植并及时补种驱虫植物将成为一种有效㊁环保㊁可持续的害虫防治方法ꎮ2㊀植物挥发物对害虫的引诱作用2.1㊀植物挥发物引诱害虫昆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偏好性有很大差异ꎮ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的偏好寄主为梨树(Pyrus)ꎬ暗黑鳃金龟的偏好寄主为榆树(Ulmuspumila)㊁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和梨树ꎬ而小黄鳃金龟(Metabolusflavescens)和福婆鳃金龟(Brahminafaldermanni)的偏好寄主均为丁香(Sy ̄6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4卷㊀ringaoblata)[32ꎬ33]ꎮ这种选择偏好很大程度与植物挥发物有关(表1)ꎮ在复杂环境中ꎬ植物挥发物在害虫寻找食物㊁产卵地点和交配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ꎮ㊀㊀表1㊀植物挥发物对害虫的引诱作用目种植物挥发物参考文献半翅目烟粉虱(Bemisiatabaci)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芳樟醇㊁乙酸叶醇酯㊁壬醛[10]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罗勒(Ocimumbasilicum)㊁万寿菊(Tageteserecta)1ꎬ8-桉油酚㊁(Z)-3-乙酸己烯酯[12]茄子(Solanummelongena)㊁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Z)-3-己烯-1-醇㊁α-蒎烯㊁(E)-β-石竹烯㊁α-腐殖质烯㊁青蓝烯[34]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水稻(Oryzasativa)β-石竹烯和植物醇[35]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南丰蜜桔(Nobistangerine)嫩梢萜品油烯和γ-萜品烯[36]九里香(Murrayaexotica)㊁沙田柚(Citusmaxima)㊁红肉酸柚(Cgrandis)㊁HB柚(Citusgrandis)㊁高斑柚(Citusgran ̄dis)和纽荷尔脐橙(Citussinensis)α-石竹烯㊁(-)-β-石竹烯㊁萜品油烯㊁芳樟醇㊁(+)-α-蒎烯㊁3-蒈烯㊁D-柠檬烯和γ-松油烯[37]芸香科(Rutaceae)左旋香芹酮[38]赤条纤盲蝽(Stenotusrubrovittatus)水稻㊁芦苇(Scirpusjuncoides)β-石竹烯和β-榄香烯[39]剪蝽(Dichelopsfurcatus)温带玉米(Zeamays)幼苗芳樟醇[40]中黑苜蓿盲蝽(Adelphocorissuturalis)16种寄主植物间二甲苯㊁正丁基醚㊁丙烯酸丁酯㊁丁酸丁酯和丙酸丁酯[41]三点苜蓿盲蝽(Adelphocorisfasciaticollis)16种寄主植物间二甲苯㊁丙烯酸丁酯㊁丁酸丁酯㊁丙酸丁酯和1ꎬ8-桉油醇[41]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木地肤(Kochiaprostrata)㊁灰绿藜(Chenopodiumglau ̄cum)㊁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㊁小白菜(Brassicacampestris)㊁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㊁小藜(Chenopo ̄diumserotinum)㊁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雌虫:壬醛㊁金合欢烯㊁α-蒎烯㊁1-石竹烯㊁乙酸顺式-3-己烯酯㊁2-甲基-1-醇ꎻ雄虫:α-蒎烯㊁壬醛[42]甘草胭脂蚧(Porphyrophorasophorae)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β-蒎烯[43]鞘翅目中华弧丽金龟甲(Popilliaquadriguttata)寄主植物β-石竹烯㊁芳樟醇㊁2-乙基-1-己醇[44]桉象甲(Gonipterusplatensis)蓝桉(Eucalyptusglobulus)莰烯㊁(+)-α-蒎烯㊁2-苯基乙醇[45]蜂箱小甲虫(Aethinatumida)花粉粒亚麻酸乙酯㊁棕榈酸乙酯[46]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sig ̄nata)大豆(Glycinemax)1-辛烯-3-醇㊁3-辛醇㊁(Z)-3-己烯-1-醇㊁3-辛酮㊁茉莉酸甲酯和NꎬN-二甲基乙酰胺[47]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sig ̄nata)非寄主植物反-2-己烯-1-醇[48]甘薯蚁象(Cylasformicarium)不同甘薯(Dioscoreaesculenta)品种:龙薯9号㊁金山57㊁广薯42㊁福薯26和湖头本雄虫:柠檬烯和壬醛ꎻ雌虫:葎草烯㊁柠檬烯[49]绿豆象(Callosobruchuschinensis)绿豆(Vignaradiata)豆荚2-己烯醛和苯甲醛[50]枣飞象(Scythropusyasumat ̄sui)枣树(Zizyphusjujuba)棕榈酸甲酯和壬醛[51]油茶象甲(Curculiochinensis)油茶(Camelliaoleifera)果实油酸酰胺[17]克里角梢小蠹(Trypophloeusklimeschi)新疆杨(Populusalba)壬醛㊁2-甲基丁醛㊁癸醛㊁2-羟基苯甲醛㊁(Z)-3-己烯-1-醇苯甲酸酯㊁苯甲酸甲酯㊁水杨酸甲酯和香叶醇[52]761㊀第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贾志飞ꎬ等: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研究进展㊀㊀表1(续)目种植物挥发物参考文献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 ̄di)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雌成虫:α-萜品醇和壬醛ꎻ雄成虫:萜品烯和壬醛[22]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mali)野苹果(Malussieversii)(-)-α-蒎烯㊁壬醛㊁癸醛[53]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㊁秦冠苹果(Malusdomestica)㊁秦王桃(Amygdaluspersica)和杜梨(PyrusbetulifoliaBunge)雌虫:(4Eꎬ6Z)-2ꎬ6-二甲基-2ꎬ4ꎬ6-辛三烯㊁甲酸香叶酯㊁己酸叶醇酯㊁癸醛和十四醇ꎻ雄虫:己酸叶醇酯ꎮ田间:癸醛[54]鳞翅目麦茎蜂(Cephuspygmaeus)小麦(Triticumaestivum)(Z)-3-己烯基醋酸酯[55]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operculella)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单萜㊁倍半萜㊁二萜和C6醇[25]烟草(Nicotianatabacum)雄㊁雌:顺-3-己烯-1-醇蛾ꎻ雌性:壬醛和癸醛[24]朱红毛斑蛾(Phaudaflam ̄mans)榕树(Ficusmicrocarpa)D-柠檬烯㊁β-罗勒烯和β-石竹烯[56]黄地老虎(Agrotissegetum)棉花(Gossypiumspp)㊁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1ꎬ2-二乙苯㊁1ꎬ4-二乙苯㊁丁酸丁酯㊁癸烷㊁4ꎬ8-二甲基-1ꎬ3ꎬ7-壬三烯㊁对乙基苯乙酮㊁桉叶油醇㊁乙酸叶醇酯㊁芳樟醇㊁β-月桂烯㊁壬醛㊁3ꎬ3-二甲基辛烷㊁罗勒烯和β-蒎烯[57]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 ̄perda)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folia)㊁龙眼花(Euphorialongan)氧化芳樟醇[58]缨翅目黄胸蓟马(Thripshawaiiensis)茉莉花(Jasminumsambac)(Z)-3-己烯基虎酯㊁芳樟醇和(E3ꎬE7)-4ꎬ8ꎬ12-三甲基十三碳-1ꎬ3ꎬ7ꎬ11-四烯[59]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usitatus)豇豆(Vignaunguiculata)β-石竹烯㊁植物醇㊁棕榈酸乙酯和邻二甲苯[21]双翅目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 ̄lis)香蕉(Musanana)㊁榴莲(Duriozibethinus)㊁番石榴(Psidi ̄umguajava)㊁葡萄柚(Citrusparadisi)β-紫罗兰酮㊁乙酸异戊酯㊁罗勒烯㊁苯乙醇㊁己酸乙酯㊁乙酸叶醇酯㊁乙酸丁酯㊁苯甲醛[60]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mi ̄nax)柑橘(Citrusreticulata)㊁酸橙(Citrusaurantium)㊁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雄虫:橘子精油㊁橙花精油㊁D-柠檬烯㊁柠檬桉精油㊁栀子花精油ꎻ雌虫:芳樟醇和柠檬桉精油[61]枸杞红瘿蚊(Jaapiella)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幼嫩花蕾3-蒈烯㊁莰烯㊁萜品油烯和D-柠檬烯[62]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 ̄riphaga)12种葱属(Allium)和侧耳属(Agaricochaete)寄主柠檬烯[19]直翅目飞蝗(Locustamigratoria)禾本科(Poaceae)癸醛和芳樟醇[63]2.2㊀植物挥发物作为害虫引诱剂的田间应用2.2.1㊀植物挥发物混用㊀在生产实践中ꎬ单一植物挥发物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诱虫效果ꎬ将不同挥发物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可增强对昆虫的引诱作用ꎮ例如:与单一植物挥发物相比ꎬ豆蚜(Aphiscraccivora)雌虫偏好苯甲醇㊁1ꎬ3-二乙苯㊁百里酚和1-十六烯的合成混合物ꎬ其比例为142.49ʒ62.03ʒ1.18ʒ1ꎬ溶解在25μL的CH2Cl2中[64]ꎮWang等[65]研究发现ꎬ交配后的绿豆象(Calloso ̄bruchuschinensis)成虫对2-己烯醛和苯甲醛表现出选择性偏好行为ꎬ300μg/μL2-己烯醛和180μg/μL苯甲醛对绿豆象具有协同诱集作用ꎬ该质量浓度和比例的苯甲醛与2-己烯醛共混物可作为诱捕剂ꎬ用于田间监测和控制绿豆象发生ꎮ杨美红[66]报道ꎬ当正十二烷㊁D-柠檬烯㊁水杨酸甲酯㊁对-伞花烃-7-醇㊁α-贴品醇㊁桉树醇㊁苯并噻唑在正己烷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㊁3.14%㊁3.59%㊁1.17%㊁0.07%㊁0.62%㊁0.09%时对榆木蠹蛾吸引作用最强ꎮ李晓峰等[67]研究发现顺-3-己烯基乙酸酯+顺-9-十八烯乙酸酯㊁1-己醇+顺-9-十八烯乙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氨酸甲酯这3种二元引诱剂配方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均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ꎬ可用于生态治理华北大黑鳃金龟的有效引诱剂ꎮ2.2.2㊀植物挥发物和昆虫信息素联用㊀昆虫信息素作为昆虫种内和种间传递信息的调控物质ꎬ8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4卷㊀已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和诱集等防治实践中ꎬ人们尝试将植物挥发性物质和昆虫信息素协同应用于害虫综合治理ꎮ例如:在聚集信息素中添加植物挥发物会增加豌豆叶象甲(Sitonalin ̄eatus)的捕获量[68]ꎻ在野外林间ꎬ聚集信息素与植物挥发物4-庚氧基丁醇㊁4-庚氧基丁醛㊁莰烯㊁顺-3-己烯-1-醇㊁罗勒烯㊁β-石竹烯混合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和星天牛的诱捕效果最好ꎬ比单独使用信息素或者植物挥发物表现出更高的诱捕效果[69]ꎮ添加植物挥发物还可以增强性信息素的效果ꎬ如苯乙醛㊁β-石竹烯㊁Z-3-己烯基乙酸酯和性诱剂组合配方对黏虫(My ̄thimnaseperata)引诱效果最佳ꎬ诱捕量是单独使用性诱剂的1.8倍[70]ꎮ2.2.3㊀植物挥发物和粘虫板联用㊀在粘虫板上添加植物挥发物可以增强粘虫板的诱虫效果ꎮ例如ꎬ卡德艳 卡德尔等[71]报道ꎬ在蛋黄色粘虫板与浅绿色粘虫板上添加顺-3-己烯醇可增强对苹小吉丁虫的诱捕效果ꎮ在素馨黄粘板上携带反-2-己烯醛和顺-3-己烯-1-醇(1ʒ5)二组分制剂ꎬ以及反-2-己烯醛㊁1-戊烯-3-醇㊁2-戊烯-1-醇㊁反-2-戊烯醛㊁顺-3-己烯-1-醇㊁顺-3-己烯乙酸酯(1ʒ1ʒ1ʒ1ʒ5ʒ25)六组分制剂与对照正己烷相比可显著强化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的趋色性[72]ꎮ添加百里香油㊁丁香酚㊁丁香罗勒油㊁芳樟醇㊁柠檬油和迷迭香油6种植物精油诱芯可显著提高黄板对黑刺粉虱的诱杀效果ꎬ而添加百里香油㊁丁香酚㊁丁香罗勒油㊁芳樟醇和柠檬油5种植物精油诱芯能提高黄板对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73]ꎮ3㊀植物挥发物引诱天敌昆虫害虫为害诱导植物释放的挥发物可以作为天敌昆虫定位害虫的线索ꎮRiffel等[74]研究发现螟黄足盘绒茧蜂(Cotesiaflavipes)可以利用小蔗螟(Diatraeasaccharalis)诱导的(E)-石竹烯作为线索来定位小蔗螟ꎮ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吸引天敌昆虫具有浓度依赖性ꎮCai等[75]从健康和受蚜虫侵害的植物散发的挥发性混合物中检测到两种吸引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的天然活性成分1ꎬ2-二乙苯和对二乙苯ꎬ野外条件下ꎬ两种挥发性成分在100㊁10㊁1mg/mL3种质量浓度下对异色瓢虫成虫引诱作用显著ꎮSobhy等[76ə报道ꎬ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侵害的植物对寄生蜂黑唇姬蜂(Campoletissonorensis)的吸引力增强ꎬ寄生蜂的趋向性与相对浓度较高的壬醛㊁α-蒎烯㊁(E)-β-罗勒烯㊁(E)-4ꎬ8-二甲基-1ꎬ3ꎬ7-壬三烯(DMNT)和相对浓度较低的吲哚㊁(S)-芳烷醇㊁(E)-β-金合欢烯相关ꎮ随着越来越多昆虫诱导的植物挥发物被鉴定ꎬ人们开始探索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挥发物诱集天敌ꎬ间接防御害虫ꎮ苏建伟等[77]报道ꎬ橙花叔醇对玉米田天敌昆虫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flavomarginatum)㊁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㊁异色瓢虫㊁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balteata)和虎斑食虫虻(Astochiavirgatipes)的诱集效果较好ꎬ可用于玉米田害虫的生物防治ꎮSalamanca等[78]在蔓越莓沼泽中连续两年(2011 2012年)监测植食性动物和天敌对MeSA诱饵的反应ꎬ视频记录显示ꎬMeSA诱饵增加了成年瓢虫㊁食蚜蝇和捕食螨对草食动物卵的访问ꎬ对卵的捕食量比无诱饵的对照组增加了一倍ꎮ化合物混合使用对天敌昆虫的诱集效果更好ꎮ白粉虱侵染的番茄植株释放的3-苝烯㊁β-罗勒烯㊁β-月桂烯和α-苯丙氨酸对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具有吸引力ꎬ4种化合物混合可以最大程度吸引丽蚜小蜂[79]ꎮ受蚜虫为害的树木挥发物中的乙酸和2-苯乙醇对蚜虫捕食者普通草蛉(Chrysoperlacarnea)具有吸引力ꎬ两种化合物混合使用产生更强的吸引力[80]ꎮMcPike等[81]研究表明ꎬ水杨酸甲酯MeSA和两种绿叶挥发物[(Z)-3-己烯醇和(Z)-3-己烯基乙酸酯]组成的诱饵在低剂量时可将寄生蜂吸引到灰蜡蚧(Caloptiliafraxinella)侵染的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上ꎬ这种人工合成的HIPV可用于灰蜡蚧的生物防治ꎮ4㊀展望利用植物挥发物防控害虫ꎬ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就作为一种绿色的害虫防治新技术应用到田间ꎬ但迄今很多相关研究多停留在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上ꎬ对植物挥发物的作用机制㊁动态变化及田间应用研究较少ꎮ植物挥发物的释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ꎬ其应用于田间有害生物防治的进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ꎬ如天然挥961㊀第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贾志飞ꎬ等: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研究进展发物成分稳定性差㊁易分解ꎬ在田间难以长效稳定的发挥作用ꎻ其浓度㊁比例㊁组分均会影响昆虫行为ꎻ其与昆虫信息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复杂多样ꎬ仍需深入研究ꎮ未来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ꎬ不局限于利用已鉴定的天然挥发物成分ꎬ国外有研究通过改造植物挥发物结构合成植物挥发性类似物ꎬ其稳定性和诱虫效果都优于天然植物挥发物[82]ꎬ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ꎻ其次ꎬ阐明植物挥发物的合成释放机制ꎬ对参与挥发物合成和释放的基因进行改造ꎬ以培育出释放更多天然抗虫挥发物的农作物ꎮ评估生态系统中植物挥发物对田间环境的影响ꎬ明确植食性昆虫进化出的各种反防御策略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生态地位和演变进程ꎬ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严善春ꎬ张丹丹ꎬ迟德富.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作用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ꎬ2003ꎬ14(2):310-313. [2]㊀钦俊德.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研究进展和前景[J].动物学报ꎬ1995ꎬ41(1):12-20.[3]㊀UnoKTꎬCerlingTEꎬHarrisJMꎬetal.LateMiocenetoPlio ̄cenecarbonisotoperecordofdifferentialdietchangeamongEastAfricanherbivores[J].Proc.Natl.Acad.Sci.USAꎬ2011ꎬ108(16):6509-6514.[4]㊀Fürstenberg ̄HäggJꎬZagrobelnyMꎬBakS.Plantdefensea ̄gainstinsectherbivores[J].Int.J.Mol.Sci.ꎬ2013ꎬ14(5):10242-10297.[5]㊀KimJꎬFeltonGW.Primingofantiherbivoredefensivere ̄sponsesinplants[J].Insect.Sci.ꎬ2013ꎬ20(3):273-285. [6]㊀ZhengCYꎬZhouQNꎬWangZHꎬetal.BehavioralresponsesofPlatycladusorientalisplantvolatilestoPhloeosinusaubeibyGC ̄MSandHS ̄GC ̄IMSfordiscriminationofdifferentinvasiveseverity[J].AnalyticalandBioanalyticalChemistryꎬ2021ꎬ413:5789-5798.[7]㊀B.N.瓦什科夫.消毒灭虫除鼠指南[M].陈友绩ꎬ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56.[8]㊀王宝律.苦参植物农药开发与利用[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ꎬ1999(10):14.[9]㊀95亿美元大市场ꎬ生物农药的未来已来?[J].营销界ꎬ2020(40):71-75ꎬ70.[10]陈文斌.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植株挥发物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ꎬ2021. [11]邬亚红ꎬ衡森ꎬ周福才ꎬ等.芹菜植株挥发物对蔬菜烟粉虱的驱避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ꎬ2019ꎬ41(4):900-907. [12]MatuFKꎬMurungiLKꎬMohamedSꎬetal.Behavioralre ̄sponseofthegreenhousewhitefly(Trialeurodesvaporariorum)toplantvolatilesofOcimumbasilicumandTagetesminuta[J].Chemoecologyꎬ2021ꎬ31(1):47-62.[13]FancelliMꎬBorgesMꎬLaumannRAꎬetal.AttractivenessofhostplantvolatileextractstotheAsiancitruspsyllidꎬDiaphori ̄nacitriꎬisreducedbyterpenoidsfromthenon ̄hostcashew[J].JournalofChemicalEcologyꎬ2018ꎬ44(4):397-405. [14]HatanoEꎬSaveerAMꎬBorrero ̄EcheverryFꎬetal.Aherbi ̄vore ̄inducedplantvolatileinterfereswithhostplantandmatelocationinmothsthroughsuppressionofolfactorysignallingpathways[J].BMCBiologyꎬ2015ꎬ13:75.[15]马艳粉ꎬ张晓梅ꎬ胥勇ꎬ等.滇杨挥发物成分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的影响[J].植物保护ꎬ2016ꎬ42(2):99-103. [16]马艳粉ꎬ张晓梅ꎬ胥勇ꎬ等.山胡椒及其挥发物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ꎬ2016ꎬ53(4):843-850.[17]曾家城ꎬ秦长生ꎬ赵丹阳ꎬ等.油茶象甲对油茶果实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J].林业与环境科学ꎬ2020ꎬ36(4):30-34.[18]蒋敏.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莲草直胸跳甲趋性行为和生长繁殖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ꎬ2019.[19]张宇鑫.韭菜迟眼蕈蚊的化学感受基因鉴定㊁表达及对寄主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ꎬ2019.[20]WangXꎬWangSꎬYiJKꎬetal.Threehostplantvolatilesꎬhexanalꎬlauricꎬacidꎬandtetradecaneꎬaredetectedbyanan ̄tenna ̄biasedexpressedodorantreceptor27inthedarkblackchaferHolotrichiaparallela[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ꎬ2020ꎬ68(28):7316-7323.[21]李钊阳ꎬ韩云ꎬ唐良德ꎬ等.普通大蓟马对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ꎬ2021ꎬ43(6):1566-1580.[22]马艳ꎬ史黎央ꎬ赵艺ꎬ等.云斑天牛对不同受害状态下山核桃挥发物成分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ꎬ2019ꎬ36(3):437-443.[23]马艳ꎬ史黎央ꎬ赵艺ꎬ等.星天牛不同为害状态下山核桃挥发物成分的GC-EAD和行为反应[J].应用昆虫学报ꎬ2019ꎬ56(3):530-538.[24]LiXꎬZhangXGꎬXiaoCꎬetal.Behavioralresponsesofpotatotubermoth(Phthorimaeaoperculella)totobaccoplantvolatiles[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ꎬ2020ꎬ19(2):325-332.[25]SkoczekAꎬPiesikDꎬWenda ̄PiesikAꎬe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releasedbymaizefollowingherbivoryorinsectex ̄tractapplicationandcommunicationbetweenplants[J].Jour ̄nalofAppliedEntomologyꎬ2017ꎬ141(8):630-643. [26]GaffkeAMꎬSingSEꎬMillarJGꎬetal.Anherbivore ̄inducedplantvolatilefromsaltcedar(Tamarixspp.)isrepellenttoDi ̄orhabdacarinulata(Coleoptera:Chrysomelidae)[J].Envi ̄ronmentalEntomologyꎬ2020ꎬ49(5):1063-1070. [27]Blassioli ̄MoraesMCꎬMichereffMFꎬMagalhãesDMꎬetal.07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4卷㊀InfluenceofconstitutiveandinducedvolatilesfrommaturegreencoffeeberriesontheforagingbehaviouroffemalecoffeeberryborersꎬHypothenemushampei(Ferrari)(Coleoptera:Curculionidae:Scolytinae)[J].Arthropod ̄PlantInteractionsꎬ2019ꎬ13:349-358.[28]李时荣ꎬ尚哲明ꎬ刘德广ꎬ等.麦长管蚜对蚜害诱导小麦挥发物及蚜虫报警信息素的行为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7ꎬ45(10):94-100ꎬ110. [29]LiuHFꎬLiSFꎬXiaoGSꎬetal.Formationofvolatilesinre ̄sponsetoteagreenleafhopper(EmpoascaonukiiMatsuda)herbivoryinteaplants:amulti ̄omicsstudy[J].PlantCellRe ̄portsꎬ2021ꎬ40(4):753-766.[30]ConboyNJAꎬMcDanielTꎬGeorgeDꎬe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asinsectrepellentsandplantelicitors:anintegrat ̄edpestmanagement(IPM)strategyforglasshousewhitefly(Trialeurodesvaporariorum)[J].JournalofChemicalEcolo ̄gyꎬ2020ꎬ46(11/12):1090-1104.[31]WangJꎬLiSꎬFangYꎬetal.EnhancedandsustainablecontrolofMyzuspersicaebyrepellentplantsinorganicpepperandegg ̄plantgreenhouses[J].PestManagementScienceꎬ2022ꎬ78(2):428-437.[32]李娅娅ꎬ陈立ꎬ魏洪义.4种金龟甲的寄主偏好性及对不同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ꎬ2018ꎬ40(6):1328-1334.[33]白茹ꎬ陈立ꎬ王文凯.四种鳃金龟对不同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ꎬ2021ꎬ43(2):492-499. [34]DarshaneeHLCꎬRenHꎬAhmedNꎬetal.Volatile ̄mediatedattractionofgreenhousewhiteflyTrialeurodesvaporariorumtotomatoandeggplant[J].FrontiersinPlantScienceꎬ2017ꎬ8:1285.[35]HuKꎬLiuSꎬQiuLꎬetal.Threeodorant ̄bindingproteinsareinvolvedinthebehavioralresponseofSogatellafurciferatoriceplantvolatiles[J].PeerJꎬ2019ꎬ7:e6576.[36]吴兰花.柑橘木虱对南丰蜜桔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反应[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ꎬ2019.[37]汤夏安ꎬ李贤良ꎬ池章辰ꎬ等.柑橘木虱对12种寄主植物嫩梢及其挥发物成分的趋性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ꎬ2021ꎬ43(2):485-491.[38]林妗蓓ꎬ莫锦夏ꎬ肖志沛ꎬ等.7种挥发性化合物对柑橘木虱引诱效果的评价[J].植物保护ꎬ2020ꎬ46(3):198-203. [39]HoriMꎬNamatameM.HostplantvolatilesresponsiblefortheinvasionofStenotusrubrovittatus(Heteroptera:Miridae)intopaddyfields[J].JournalofAppliedEntomologyꎬ2013ꎬ137(5):340-346.[40]JacobiVGꎬFernandezPCꎬBarrigaLGꎬetal.PlantvolatilesguidethenewpestDichelopsfurcatustofeedoncornseedlings[J].PestManagementScienceꎬ2021ꎬ77(5):2444-2453. [41]XiuCLꎬPanHSꎬLiuBꎬetal.PerceptionofandbehavioralresponsestohostplantvolatilesforthreeAdelphocorisspecies[J].JournalofChemicalEcologyꎬ2019ꎬ45(9):779-788.[42]孙鹏ꎬ迪丽努尔 艾麦提ꎬ苟长青ꎬ等.牧草盲蝽对七种寄主植物不同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J].应用昆虫学报ꎬ2019ꎬ56(2):316-326.[43]LiuXFꎬChenHHꎬLiJKꎬetal.VolatilesreleasedbyChi ̄neseliquoricerootsmediatehostlocationbehaviourbyneonatePorphyrophorasophorae(Hemiptera:Margarodidae)[J].PestManagementScienceꎬ2016ꎬ72(10):1959-1964. [44]徐伟ꎬ马延旭ꎬ张益恺ꎬ等.中华弧丽金龟甲对十二种常见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J].植物保护学报ꎬ2018ꎬ45(5):1028-1034.[45]BrancoSꎬMateusEPꎬSilvaMDRGꎬetal.Electrophysio ̄logicalandbehaviouralresponsesoftheEucalyptusweevilꎬGo ̄nipterusplatensisꎬtohostplantvolatiles[J].JournalofPestScienceꎬ2019ꎬ92(1):221-235.[46]DekeboAꎬJungC.OlfactoryresponsesofAethinatumidaMur ̄ray(Coleoptera:Nitidulidae)tosomemajorvolatilecom ̄poundsfromhivematerialsandworkersofApismellifera[J].JournalofAsia ̄PacificEntomologyꎬ2020ꎬ23(2):504-508. [47]贾云程ꎬ毕嘉瑞ꎬ杨漫ꎬ等.斑鞘豆叶甲成虫对大豆叶片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ꎬ2021ꎬ43(4):407-413.[48]樊瑞冬ꎬ张益恺ꎬ毕嘉瑞ꎬ等.斑鞘豆叶甲成虫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ꎬ2021ꎬ37(4):740-748.[49]贾小俭ꎬ马娟ꎬ高波ꎬ等.甘薯蚁象对不同甘薯品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嗅觉反应[J].昆虫学报ꎬ2017ꎬ60(11):1285-1291.[50]王宏民ꎬ杨萌萌ꎬ张耀文ꎬ等.绿豆象成虫对绿豆豆荚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昆虫学报ꎬ2017ꎬ60(2):148-154.[51]阎雄飞ꎬ刘永华ꎬ王亚文ꎬ等.枣飞象对枣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J].昆虫学报ꎬ2020ꎬ63(8):981-991. [52]GaoGQꎬDaiLLꎬGaoJꎬetal.Electroantennogramꎬbehav ̄iouralresponsesꎬandfieldtrappingofTrypophloeusklimeschi(Coleoptera:Curculionidae:Scolytinae)toeighthostvolatiles[J].TheCanadianEntomologistꎬ2019ꎬ151(2):236-250. [53]刘爱华ꎬ孔婷婷ꎬ张静文ꎬ等.苹果小吉丁虫对病虫害诱导野苹果树挥发物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ꎬ2020ꎬ37(6):1149-1158.[54]崔晓宁.苹果小吉丁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嗅觉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ꎬ2018.[55]AchhamiBBꎬReddyGVPꎬHoflandMLꎬetal.Plantvola ̄tilesandovipositionbehaviorintheselectionofbarleycultivarsbywheatstemsawfly(Hymenoptera:Cephidae)[J].Environ ̄mentalEntomologyꎬ2021ꎬ50(4):940-947.[56]管维康ꎬ王小云ꎬ陆温ꎬ等.朱红毛斑蛾对榕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J].森林与环境学报ꎬ2020ꎬ40(4):442-448.[57]李琳ꎬ修春丽ꎬ路伟ꎬ等.黄地老虎成虫对15种植物挥发171㊀第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贾志飞ꎬ等: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驱避和引诱作用研究进展。
番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及相关取食机理研究
![番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及相关取食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05283052ea551810a6875c.png)
番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及相关取食机理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为害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本论文研究了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番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幼虫感受器与取食的联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了小菜蛾幼虫的感受器类型与分布,为其幼虫电生理研究提供基础,进而为指导小菜蛾幼虫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结果如下:1.番茄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番茄茎、叶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均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幼虫的拒食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番茄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对幼虫的拒食率,在作用时间和作用效果上有着显著差异。
1std番茄茎部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效果要明显高于叶部,100mg/mL 时拒食率达到了70.70%,50mg/mL时拒食率达到了51.17%;但是2nd d的拒食效果则相反,叶部提取物效果要好于茎部,100mg/mL时叶的拒食率达到了53.32%。
2.小菜蛾幼虫感器类型及其分布小菜蛾幼虫全身共分布有锥形感器、栓锥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板形感器、指形感器以及叉形感器7种感器。
其中,毛形感器可分为STⅠ型、ST Ⅱ;刺形感器可分为SCⅠ型、SCⅡ型;叉形感器可分为SFⅠ型、SFⅡ型、SFⅢ型。
头部主要分布有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叉形感器、指形感器以及毛形感器,同种感器分布部位不同其外形也各有不同。
足部感器类型单一,主要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以及趾钩附近的锥形感器。
胸腹部共有2种感器:板形感器和毛形感器。
3.损坏小菜蛾幼虫感受器对小菜蛾取食量的影响用5M盐酸分别损坏小菜蛾幼虫头部、胸腹部以及体躯三部分的感受器,观察小菜蛾取食行为的变化。
结果表明,小菜蛾损坏后的幼虫在取食量方面有所下降,其中损坏小菜蛾幼虫头部后,其取食量明显下降,1st d、2nd d时分别为27.24±1.89mm~2、21.65±7.75mm~2,而未经损坏对照组小菜蛾取食面积分别为78.21±9.82mm~2、73.36±3.86mm~2;损坏小菜蛾幼虫胸腹部后,1st d、2nd d的取食面积分别为30.03±8.71mm~2、27.84±5.72mm~2,对照组小菜蛾幼虫取食面积分别为93.22±4.27mm~2、72.19±3.86mm~2;损坏小菜蛾幼虫体躯后,1st d、2nd d取食面积分别为17.76±4.61mm~2、26.87±6.75mm~2,对照幼虫取食面积则分别为72.09±5.09mm~2.115.94±18.10mm~2。
番茄茎、叶中挥发性成分抑菌作用研究
![番茄茎、叶中挥发性成分抑菌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9711e39e314332396893fe.png)
菌悬液最佳C F U 的确定 。将培养好 的供试 菌种用 无菌水 做梯 度稀 释 ,每
个 菌种 均稀 释 到1 0 — 6 ,然 后 将 各 个 浓 度 的菌悬液 涂布 到培养基上 培养2 4 h , 观 察 细 菌 菌 落 数 量 ,菌 落 数 在 3 0~3 0 0 之 间 的菌 悬 液 浓 度 即 为 最佳 C F U 。
关 键 词 :番 茄 茎叶 ;挥 发 性 成 分 ;押 茵 活性
番 茄作 为食 用蔬 菜在 我 国广 泛种 植 。番 茄植株 全部 生有粘 质 腺毛 ,其 茎 叶散 发着 特殊气 味 ,这种 特殊 气味 来 自一些特 殊的 天然产 物 。本文 以不
同 料 液 比提 取 番 茄 茎 、 叶 中 的 挥 发 性
4 、制备样 品。将从 大棚里采摘 的
番 茄 茎 、 叶 置 通 风 阴 凉 处 自然 阴 干 ,
杂菌污染。备用。
3 、培 养I I I l 与 试管 等的灭菌 。将 培 养皿 ,试 管 ,移液管 ,量 筒等 用蒸 馏 水 清洗干 净后用 报纸 包好 ,放 人鼓 风
干 燥 箱 中1 2 0  ̄ C 干热灭菌3 h 。
用组织 捣碎 机粉 碎 ,经 过简 单 的筛取
后 ,将 其 放 置 冰 箱 中 低 温 ( 0~ 4 ℃)
保存 ,备用 。
( 二 ) 试 验 方 法 1 、番 茄 茎 、叶挥 发 性 成 分 的提 取 。 ( 1 )取 2 0 g 番 茄茎 、叶的风 干粉碎 物 ,
糊 底 , 继 续 加 热 至 琼 脂 粉 溶 解 , 并 补
5 、菌悬液 的制备 与涂布 。梯 度稀 释。在超 净工作 台中用 l 0 m l 量筒 准确 量取1 0 m l 无菌水倒 入装有 培养好 的菌 种 的试 管 中 ,将接 种环 灼烧 灭菌 后挑
番茄黄瓜丝瓜等棚室蔬菜根结线虫如何防治
![番茄黄瓜丝瓜等棚室蔬菜根结线虫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980943dbe1e650e53ea9905.png)
线虫有几十万种之多。
已知侵染农作物的线虫有几百种。
危害根部的线虫称为根结线虫,除葱、蒜尚未发现被侵染外,其余的蔬菜都已受到危害,尤以瓜类、茄类、豆类受害最重。
一、危害症状:①地上部症状: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植株较矮小,发育不良,叶色黄,结瓜(果)小而且少。
但病株很少提前枯死,遇干旱则中午萎焉,早晚恢复,易误认为枯萎病。
②地下部症状:侧根和须根受害重。
病株拔起后用清水将泥土冲洗干净后,可见侧根或须根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物,也叫根结。
瘤状物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
(下图)危害番茄根部症状危害四季豆根部症状二、生活习性:根结线虫大多分布在30cm深的土层内,其中以5~30cm的耕作层群体数量最多。
田间主要通过病土、病苗、灌水和农事操作传播。
土温20℃--30℃,土壤相对湿度40%--70%有利于线虫的繁殖和生长发育。
土壤温度超过40℃和低于5℃,根结线虫的侵染活动都很少地势高,干燥,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发病重;碱性或酸性土壤不利于发病;土壤潮湿,粘重时,发病轻或不发病。
如果土壤墒情适中,通透气又好,线虫可以反复为害。
三、防治线虫的常用方法1、实行轮作。
最好是水旱轮作,期限2-3年,可有效减轻线虫危害。
2、深翻土壤。
在播种前深翻土壤,暴晒于阳光下数小时,可杀死线虫及其卵大部分。
土壤药物处理。
在上季作物受害严重的大棚或大田,必须做土壤药物处理,否则无论种植什么作物,都难免受线虫危害。
3、高温闷棚:夏季7月份左右,生石灰50公斤,小麦或水稻秸秆切成5公分小段,菌毒清喷施地面,深翻土壤时均匀翻入,密闭棚膜,温度达到60度左右,经一周左右即可达到充分杀灭线虫的效果。
4、药剂防治:可选用土无线、淡紫拟青霉、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定植时淋根,生长期滴灌或冲施,也可配合化学药剂,比如硫线磷、噻唑磷等混合使用产品:土无线;特点:持效期30-50天,纯生物制剂杀虫抑卵。
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示范试验
![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示范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859d3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0.png)
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示范试验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是利用昆虫产生的特殊化学信号,通过化学助剂扩散到大气中,吸引同种昆虫飞来,并借助相应设备进行捕捉和监测的一种生物控制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森林防治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试验结果。
1.试验内容本次试验选取了茄子、黄瓜、西红柿、豌豆四种蔬菜为研究对象,针对它们主要的病虫害(茄子蛇蝎、黄瓜斑点病、西红柿潜叶蛾、豌豆豆角长卷叶蛾),选择了相应的性信息素作为诱捕剂,并在这些蔬菜园地中建立了诱捕网站。
2.试验方法采用的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是一种利用粘板或其它捕捉机制捕获诱捕目标昆虫的装置。
本次试验中使用的诱捕器有飞行诱捕器、摆动挥拍诱捕器等。
在捕捉到昆虫的同时,还要随时监测诱捕数量和类型,并对捕捉到的昆虫进行鉴定分类和病毒检测。
3.试验结果在试验园地中设立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后,研究人员随时监测诱捕结果,结果发现:对于茄子蛇蝎、黄瓜斑点病、西红柿潜叶蛾、豌豆豆角长卷叶蛾等蔬菜病虫害,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经过40天的试验,安装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后,豌豆园地的卷叶蛾数量下降了89.2%,西红柿园地潜叶蛾数量下降了92.1%,黄瓜园地的斑点病防治效果达到了90.3%,茄子园地的蛇蝎数量下降了86.5%。
4.试验分析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物灭虫技术,它可以针对特定昆虫种类进行有效的捕捉,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该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
一般情况下,使用该技术还需配合其它防治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防效。
例如,可以结合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生境改良等防虫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
5.结论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受到了肯定,其防治效果高、使用方便,且环境友好,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尽管该技术还有许多技术瓶颈和应用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这不影响其应用前景的广阔性。
番茄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
![番茄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890ccf4856a561252d36fd1.png)
l a r v a e .[ R e s u l t s ]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e x t r a c t s h a d o b v i o u s l y a n t i f e e d a n t r a t e t o t h e l a r v a e o f d i a mo n d b a e k mo t h .T h e
2 4 h后 小菜蛾幼 虫拒食率 为 7 o . 7 o 和6 3 . 5 4 。[ 结论] 番茄 茎叶提取物 可用于小菜蛾的 防治中。
关键词 : 小 菜蛾 ;番 茄 ;乙醇提 取 物 ;拒 食 中图分类号 : s 4 3 3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8 1 5 1 ( 2 O 1 7 ) 0 3 — 0 1 6 9 — 0 4
hi g he r c onc e nt r a t i o n,t he m or e obv i ou s l y t he e f f e c t on t he pe s t was . The a nt i f e e da nt r a t e r e a c he d 7 0.7 0 a nd 6 3 .54
g Y,Cr o s s Ca n c e r I n s t i t u t e,Un i v e r s i t y o f Al b e r t a,Edmo n t o n,T 6 G1 Z2 C a n [ Ob j e c t i v e ] I n o r d e r t O c o n t r o l t h e d a ma g e o f Pl u t e l l a x y l o s t e l l a e f f e c t i v e l y ,t h e n e w s t y l e a n d h i g h a c t i v e p l a n t i n s e c t i c i d e wa s r e s e a r c h e d .[ Me t h o d s ] T h e s o x l e t ’ S e x t r a c t i o n me t h o d Wa S u s e d t O e x t r a c t t h e a c t i v e ma t e r i a l i n
我国科研人员破解番茄“抗虫兵法”
![我国科研人员破解番茄“抗虫兵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eb7de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e.png)
Vegetables 2020.5试验研究_2^B期或生长期施用适宜浓度的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可以促进花椰菜花芽分化,提高结球率。
结合实际生产,将对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在应对春季倒春寒的过早结球和秋季过晚成熟而遭受冻害的问题进行下一步探索,意在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突发问题。
参考文献m王品书,赵锦一,黄斌,等.北京市农药使用减量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措施[】].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3):69-71.[2]武良,汤洁.我国生物刺激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m.中国农技推广,2016,32(12):9-12.[3]刘秀秀,冯小亮,吕东波.生物刺激素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南方农业,2017,11(14):88-89.[4]张运红,杨占平,郑春风,等.几种生物刺激素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调控[J].麦类作物学报,2019,39(11):1333-1342.[5]刘海燕,李岩,陈建伟.海藻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现代农业科技,2019(18):3-5. [6]熊科,邓蕾,柳佳芸,等.蛋白酶水解底物特异性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9):292-298.[7]谢尚强,王文霞,张付云,等.植物生物刺激素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35(3):487-496.[8]王宗继,李进国,张佰帅.壳寡糖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23):7887-7892.[9]孙风清,李娟起,齐俊生,等.苗期叶面喷施大丽花轮枝孢激活蛋白(VdAL)对黄瓜商品苗贮藏质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6(3):48-52.[10] 谷端银,王秀峰,杨凤娟,等.纯化腐植酸对低氮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8):2535-2542.[11] 韩晋,田世平.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黄瓜采后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6,33(2):289-293.[12] 王明友,李士平,王晓理,等.基因表型诱导剂对黄瓜生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5):549-553. ■我国科研人员破解番茄“抗虫兵法”4月11曰,国际昆虫学著名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 员张蓬军等的题为 “Trade-off between defense priming by 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 and cons titutive defense in tomato”的研究论文,解密了番茄的“智能”防御机制,破解了番茄独特的“抗虫兵法”。
用番茄茎叶提取物制备控制黄瓜霜霉病水剂的方法[发明专利]
![用番茄茎叶提取物制备控制黄瓜霜霉病水剂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ee439e8a6c30c2258019ee4.png)
专利名称:用番茄茎叶提取物制备控制黄瓜霜霉病水剂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代光辉,赵杰,金素心,张志远
申请号:CN200510111018.X
申请日:20051201
公开号:CN1775037A
公开日:
200605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农药技术领域的用番茄茎叶提取物制备控制黄瓜霜霉病水剂的方法,所述的水剂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番茄茎叶提取物0.1-3%,余量为水,步骤如下:(1)采集番茄新鲜茎叶,晾干粉碎后加入5-20倍于番茄茎叶粉末重量的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浸渍提取后得到番茄茎叶乙醇粗提液;(2)将粗提液用减压浓缩的方法,将其浓缩至膏状,得番茄茎叶浸膏;(3)番茄茎叶浸膏中加入相当于番茄茎叶质量2.5倍体积的蒸馏水,然后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将干物质悬浮;再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本发明以分布广、资源丰富的番茄茎叶为原料,易于人工栽培,工艺简单,无需特别仪器,回收后的溶剂还可重复利用;该制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极好的预防效果。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番茄茎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鉴定
![番茄茎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fc737c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7.png)
番茄茎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鉴定
番茄属植物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食物加工和营养改良,其中挥发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提取番茄茎叶挥发性成分,并用鉴定BGC-MS技术进行鉴定研究。
实验流程:首先从山奥绿洲取得新鲜的番茄茎叶,切碎;然后将破碎的番茄茎叶干燥处理,放入瓶中;其次将放有番茄茎叶样品的瓶子放入微波炉中挥发性成分提取处理;之后,利
用BGC-MS技术对番茄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研究;最后将识别出的挥发性成分同番茄
食用标准物质成分进行比较研究。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番茄茎叶挥发性成分主要有甲苯、乙醇、乙酸乙酯、苯甲醛、苄酚、乙醇酸甲酯、氢醇酸钠等。
此外,苯甲醛的含量最高,约为18.80 μg/g,苄酚含量较高,约为17.90 μg/g。
将识别出的挥发性成分同番茄食用标准物质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该挥发性成分与番茄食用标准物质成分基本相似。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番茄茎叶是一种挥发性成分很丰富的植物,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
有甲苯、乙醇、乙酸乙酯、苯甲醛、苄酚、乙醇酸甲酯、氢醇酸钠等,而它们的成分与番
茄的食用标准物质成分基本相似。
因此,番茄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有效的营养改良作用。
番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试验研究
![番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0828c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b.png)
[3]
番茄茎叶提取物对槐蚜生物活性的影响 ;吴利民等
[4]
研究了番茄茎叶提取物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的影响 ;
黄新培等人研究发现了番茄枝叶制品对菜粉蝶的
幼虫在 24h的拒食率为 56.17%,48h的拒食率为
-1
20.1%,而当番茄茎提取物浓度为 25g.L 时,24h的
拒食率为 22.18%,48h的拒食率为 14.55%。同一时
种植天地
【 科普惠农 ZHONGZHITIANDI
番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试验研究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101
#$%&'() *+,-./01234)&5678912:9;<=>? 2@-.AB #$%&12:9;<=>?C@DEFG*H)IJK12:LMNOPC @QJROPSETUV;<=9WXYZ[\*]^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主要实验昆虫:小菜蛾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验
室培养,饲养条件为湿度 70%上下幅度不超 5%,温度 为恒温 25℃。光周期与按周期时间比为14∶10。
主要实验植物:邢研种业研发的中甘十一号甘 蓝、西安三星种苗有限公司研发的春秀番茄。
主要试剂:乙醇、50%乙醇、95%乙醇、蒸馏水。 主要仪器:天平、粉碎机、真空干燥箱、微波清 洗仪、电子扫描显微镜、旋转蒸发仪。 2.2番茄茎叶乙醇提取物的制作准备 选用健康成长良好的番茄植株,将番茄的茎、叶 分离洗净后晾干,待茎叶干燥后分别用粉碎机进行
番茄茎叶提取物对杀灭蚜虫活性研究
![番茄茎叶提取物对杀灭蚜虫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eb8f1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7.png)
农技服务本刊特稿·5·2017,34(20)番茄茎叶提取物对杀灭蚜虫活性研究刘 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摘要] 目的:探讨番茄茎叶提取物对蚜虫的杀灭活性。
方法:以番茄茎叶作为材料,运用乙醇、氯仿、水、丙酮、乙酸乙酯进行番茄茎叶提取液的制备,同时以蒸馏水将提取液稀释成0.125 g/ mL、0.25 g/ mL、0.5 g/ mL 以及1 g/ mL 四种不同浓度提取液;以自然吸引蚜虫为对象,采用提取液进行喷洒,观察不同溶剂提取液以及不同浓度提取液的杀灭效果。
结果: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蚜虫无影响;随着番茄茎叶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24 h、48 h 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表现为随之递增。
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四种不同的番茄茎叶提取液,其随着浓度的增加均表现为明显的杀灭活性增加;在浓度为0.125 mg/ mL 时,乙酸乙酯的杀灭效果最佳;在浓度达到1 mg/ mL 时,无水乙醇的杀灭效果最佳。
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小麦和菊花蚜虫的杀灭活性均不理想;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的浓度之间表现为明显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无水乙醇提取液的效果最佳。
结论: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番茄茎叶提取液均能够达到较好的蚜虫杀灭效果,但以无水乙醇对番茄茎叶进行提取其对蚜虫的杀灭活性最佳。
[关键词]番茄茎叶提取物;蚜虫;活性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城市工业迅速发展,这使得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加剧,各个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农药滥用现象也随之出现,人们纷纷开始关注食品中的农药使用。
对低残留、低毒、低污染的植物农业进行探索,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热点[1]。
蚜虫又可称之为蜜虫、腻虫,属于一种植食性昆虫,包括了蚜虫科下的所有成员。
蚜虫被成为世界上破坏性最强的害虫之一,可对园艺业和农林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其能够进行远程迁移,且随风以及人类的活动即可实现迅速扩散,为此,加强蚜虫的防治是园艺业和农林业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2]。
四种植物提取液对菜青虫的拒食效果
![四种植物提取液对菜青虫的拒食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0d04b5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1.png)
四种植物提取液对菜青虫的拒食效果
丁有为;周超英;赵杰
【期刊名称】《上海蔬菜》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长期以来,有机合成农药在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化学农药自身毒性、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宿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此,人们又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对环境相对安全的植物农药上来。
本试验以菜青虫为供试昆虫,对4种常见植物的粗提液进行了拒食试验,希望能为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帮助。
【总页数】1页(P75)
【作者】丁有为;周超英;赵杰
【作者单位】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农业服务中心,201316;南汇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汇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
【相关文献】
1.三种植物挥发油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研究 [J], 吴利民;原国辉;陆宁海;许永霞
2.四种植物的乙醇提取液对鸡蛋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J], 王婵;马敬中;袁超
3.四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对褐云玛瑙蜗牛的防控效果 [J], 邢树文;朱慧;查广才;吴荣浩;陈萍;潘瀚;林银芳
4.三种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拒食活性的研究 [J], 孙梅梅;陈树仁;缪勇;桑志;王敬宇;
沈阳
5.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研究 [J], 曾涛;黎柳峰;韦德卫;陈海珊;刘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
![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ad9b3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b.png)
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
祝树德; 刘海涛
【期刊名称】《《华东昆虫学报》》
【年(卷),期】2000(009)001
【摘要】在自然变温条件下 ,研究了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成虫的忌避、幼虫的拒食作用及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试验表明 :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成虫具有很强的忌避作用 ;用番茄抽提物处理过的包菜叶饲喂小菜蛾幼虫 ,其拒食率达 53% ;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产卵量下降 6 0 % ;番茄与包菜间种能明显地抑制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
其种群可下降 50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祝树德; 刘海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扬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425.2
【相关文献】
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忌避及斜纹夜蛾拒食作用 [J], 赖荣泉;赖成连;钟秀金;林天然;李钦书
2.5种松柏类树叶提取物对小菜蛾拒食和产卵忌避作用的研究 [J], 徐世才;焦亚东;薛皓;代云静;麻青梅;吕哲敏
3.珍珠柴提取物对美国白蛾的拒食和产卵忌避作用 [J], 杨曼;刘强
4.苍耳等药用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和产卵忌避效果 [J], 周琼;刘炳荣;舒
迎花;何艳
5.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 [J], 祝树德; 刘海涛; 陆自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7种蔬菜的化感作用
![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7种蔬菜的化感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8962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6.png)
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7种蔬菜的化感作用YANG Congjun【摘要】本文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初步测定了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白菜、油菜和花椰菜7种蔬菜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番茄茎叶水提液具有自毒作用,在0.005、0.01、0.02和0.04 g· mL-1浓度时均显著抑制种子萌发、根的生长,而对茎的生长表现低促高抑作用,在0.04 g·mL-1时显著抑制茎生长,抑制率达50.0%.在0.02 g·mL-1番茄茎叶水提液就可显著抑制7种蔬菜种子萌发;在0.005~0.04 g·mL-1时,显著促进辣椒、花椰菜幼苗茎的生长,显著抑制黄瓜幼苗茎的生长,对其他蔬菜幼苗茎的生长表现低促高抑浓度效应;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根的生长,但在0.005、0.01 g·mL-1时显著促进辣椒根生长,促进生长率分别达77.9%、49.0%.试验结果可为番茄地的连作、轮作、间作,以及以番茄茎叶为原料开发植物源除草剂提供试验参考.【期刊名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6)002【总页数】5页(P91-94,111)【关键词】番茄茎叶;水提取液;自毒作用;化感作用【作者】YANG Congju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51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都能产生某些化感物质,并释放到环境中去,从而对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有益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化感作用[1]。
根据释放途径,植物化感物质可分为4类:根系分泌物;植物体内由茎叶等部位产生的挥发性化学物质;植物地上部受雨、雾和露水淋洗的化学物质以及微生物分解植物残体并释放到土壤里的化学物质[2]。
植物化感作用包括抑制和促进生长作用[3-5]。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化感物质正效应,避免负效应,对于建立可持续农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农业技术[6]。
非寄主蔬菜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
![非寄主蔬菜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cfe74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6.png)
非寄主蔬菜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吴利民;吕文彦;原国辉;徐艳聆;郭线茹;罗梅浩【期刊名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年(卷),期】2010(18)6【摘要】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了番茄、茴香、荆芥、莴苣、香菜和丝瓜6种非寄主蔬菜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用非寄主蔬菜粗提物处理甘蓝后,菜粉蝶成虫对甘蓝的选择反应率降低,尤其是交配雌蝶对荆芥、茴香、番茄和莴苣提取物处理的甘蓝的选择反应率最低,分别仅为3.67%、4.30%、5.27%和8.26%.在非寄主蔬菜粗提物处理过的甘蓝苗上,成虫的产卵量明显减少,其中以番茄、茴香和荆芥粗提物的驱避活性最强,处理后1 d的非选择性产卵驱避率分别为91.04%、75.54%和71.67%,选择性产卵驱避率分别为94.64%、79.66%和78.9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蓝田套种番茄、茴香和荆芥后,可使田间落卵量分别减少68.80%、62.62%和55.09%,这3种非寄主蔬菜对菜粉蝶的有效驱避距离分别为4m、2m 和2m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在甘蓝田套种非寄主蔬菜或喷洒其粗提物驱避菜粉蝶,减少幼虫发生为害.【总页数】6页(P1311-1316)【作者】吴利民;吕文彦;原国辉;徐艳聆;郭线茹;罗梅浩【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新乡453003;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新乡453003;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5【相关文献】1.非寄主植物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作用 [J], 刘中芳;原国辉;郭线茹;罗梅浩;李为争;吴少英2.七种非寄主植物对甘蓝主要害虫的田间驱避作用 [J], 孙梅梅;谌江华;姚红燕;柴伟纲;陈若霞3.几种非寄主植物对甘蓝主要害虫的田间驱避作用比较 [J], 孙梅梅;谌江华;姚红燕;柴伟纲4.非寄主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若虫的驱避与触杀活性 [J], 张献英;王华;杜尧东;犹昌艳;胡飞5.几种弱选择性寄主蔬菜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J], 衡森;周福才;陈学好;苏宏华;赵斌;邵益栋;张海波;夏秋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茄的离间计:释放化学物质诱导害虫同室操戈
![番茄的离间计:释放化学物质诱导害虫同室操戈](https://img.taocdn.com/s3/m/cf2027a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d.png)
番茄的离间计:释放化学物质诱导害虫同室操戈
对害虫来讲,西红柿也许是最没有威胁的植物了。
然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UW-Madison)的John Orrock团队发现西红柿拥有一种特别的化学防御机制,让它变成了毛毛虫的“禁地”。
为了抵御天敌,植物们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防御技能。
有些植物长有尖刺,有些长在难以企及的地方,有些则通过变态叶捕食小虫。
而又一些植物可以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或改变的某些食草害虫的行为。
当这些植物感知到害虫降临时,释放出化学物质会自己变得难以下咽。
而食草害虫在食物质量差或短缺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同类下手。
但是科学家一直不确定植物是否能直接让害虫攻击同类。
番茄诱导的化学防御导致食草害虫之间的同类相食增加(来源: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John Orrock团队将番茄植株(Solanum lycopersicum)暴露在低、中、高不同浓度的茉莉酮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下,以此来触发它们的防御反应。
这种化学物质由植物释放出来后在空气中传播,是植物对彼此发出的害虫袭击警报。
在MeJA的刺激下,番茄植株产生毒素,降低自己对害虫的营养价值。
茉莉酮酸甲酯
茉莉酮酸甲酯(来源:Wikipedia)。
番茄和茄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物质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寄主选择行为的
![番茄和茄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物质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寄主选择行为的](https://img.taocdn.com/s3/m/a4c3e06ff01dc281e53af05c.png)
番茄和茄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物质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半翅目:粉虱科)是世界上农作物中最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由于其直接取食和传播植物病毒而导致作物巨大损失。
温室白粉虱的寄主选择行为主要受到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而其生长发育主要由寄主植物的营养品质而决定。
然而,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其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还没有被深入研究。
此外,植物营养物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温室白粉虱接受及定植寄主植物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首先,从最常见的四个茄子栽培品种和三个番茄栽培品种中筛选对温室白粉虱最有吸引力的品种。
然后,观察了粉虱在同种侵染植物上的聚集行为,并评估了植物营养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粉虱寄主偏好行为的关系。
最后,分析了最有吸引力的未受危害和受粉虱侵染的植物中的化合物,以鉴定具有吸引力的挥发性化合物。
在Y型嗅觉计,风洞,网箱和温室中进行行为测定实验。
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植物挥发物。
使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来观察粉虱在不同寄主的摄食行为。
此外,测定了植物的叶子主要营养物质氮,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和氨基酸。
最后,在Y形管,网箱和风洞中测定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粉虱的吸引力。
研究结果表明,粉虱对茄子品种KaiYuanQie((KYQ)的偏好性最高,在KYQ上也有更好的生长。
在较小吸引力的植物上的粉虱可以被更有吸引性的植物品种吸引,并转移到最喜好的品种上。
粉虱侵染的KYQ对雌性和雄性粉虱的均有显著吸引能力,而最有吸引力的番茄品种YG吸引雄性粉虱,但驱避雌性粉虱。
茄子KYQ和番茄YG的氮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糖含量均较高。
粉虱在KYQ上取食时韧皮部汁液持续时间更长,表明粉虱可获得更多营养。
番茄枝叶提取物对菜粉蝶产卵的忌避作用
![番茄枝叶提取物对菜粉蝶产卵的忌避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0606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1.png)
番茄枝叶提取物对菜粉蝶产卵的忌避作用
吴文伟;陈建新;管致和
【期刊名称】《昆虫学报》
【年(卷),期】1998(0)S1
【摘要】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番茄枝叶的甲醇和水溶性乙醇提取物(简称Em、Eme、Ee)对菜粉蝶均有显著的产卵忌避作用;其中Ee、Eme和Em第1天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874%、851%和505%,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番茄枝叶乙醇提取物(Ee)不仅能显著地忌避菜粉蝶产卵,而且还强烈地干扰其产卵行为。
在网室中,Ee的3个剂型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剂型“Ee+01%吐温-80”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第6天的忌避率仍达354%。
【总页数】5页(P57-61)
【关键词】菜粉蝶;番茄;提取物;产卵忌避活性
【作者】吴文伟;陈建新;管致和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438.3
【相关文献】
1.非寄主植物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作用 [J], 刘中芳;原国辉;郭线茹;罗梅浩;李为争;吴少英
2.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产卵忌避及杀卵作用研究 [J], 吕朝军;钟宝珠;钱军;覃伟权;苟志辉;连春枝
3.瑞香狼毒提取物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与杀卵作用 [J], 张国洲;王亚维;徐汉虹;吴振廷
4.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具有产卵忌避及杀卵作用 [J], 刘刚;
5.薇甘菊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及杀卵作用 [J], 钟宝珠;吕朝军;钱军;覃伟权;苟志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丝瓜和番茄挥发性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的初步研究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丝瓜、番茄茎叶中提取获得其挥发性物质,用50%的丙酮稀释成不同倍数的溶液,采用叶碟浸渍法测定这二种植物挥发性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的拒食活性。
分别在24h、48h、72h测定叶片取食面积。
结果表明,丝瓜和番茄挥发性提取物对菜青虫均具有拒食活性。
关键词:植物挥发物;拒食活性;菜青虫前言菜青虫(Pieris rapae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尤以为害甘蓝最重。
目前其防治多是“见虫就打药、无虫先打保险药”。
化学农药曾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长期广泛使用农药,难免会出现许多负效应,造成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病,如残留(residue)、抗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等“三R”问题 [1]。
多年来应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防治,菜粉蝶抗性增强,防治难度大,同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因而发展对害虫具有高效,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生物合理性农药已成为现代农药发展的主流[2]。
生物杀虫剂的问世,解决了化学防治的诸多弊端。
在昆虫与植物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为了防御害虫的侵害,自身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毒杀、拒食、生长抑制等作用的植物次生物,研究表明,异源植物次生化合物喷洒于寄主植物上,可以抑制原来的害虫趋近、产卵和取食,起着保护寄主植物免受危害的作用。
提取这些化合物或模拟合成,制成适于应用的剂型,称为植物保护剂。
植物保护剂不会象杀虫剂那样,在大量死亡的遗传选择压力下不断提高抗性水平。
由于起化学防御作用的植物次生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化合物的交互抗性也不容易产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在异源植物次生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中筛选植物保护剂,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的侵袭,将是开辟解决化学防治出现的害虫再猖撅和次要害虫大量发生、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增长和杀虫剂对人畜健康和环境的污染问题的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绿色食品的向往,世界各地对开发、使用植物源农药表现出积极性,植物源农药应用范围广,可防治各种作物害虫、林木害虫、果树害虫、卫生害虫、仓库害虫等。
植物源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及对高等动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3,4],而成为生物合理农药开发的首选对象。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控制有害生物的高等植物有1600多种,其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有1005种。
近年来,对植物源拒食活性物质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化合物种类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酚类等。
通常把能抑制昆虫取食过程的物质称为拒食剂。
但这种说法过于笼统,有学者提出,昆虫拒食剂为直接作用于昆虫感受器,对其取食行为产生阻遏作用的一类行为调节物质,不包括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而影响其取食或对昆虫有亚致死作用的物质。
从昆虫取食的行为上看,拒食剂主要是抑制昆虫取食后3个步骤,即咀嚼、吞咽和继续取食。
而将影响昆虫取食过程第1步骤及干扰昆虫在寄主上栖息和产卵的物质称为忌避剂。
昆虫拒食剂和忌避剂是活性物质对昆虫的2种不同作用方式,二者容易混淆。
拒食剂与忌避剂的区别在于拒食剂不一定驱赶试虫,其影响的是昆虫取食过程第1步之外的取食过程,试虫是取食之后不愿再取食的,而忌避剂则是昆虫不曾取食就离开了[5]。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前人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6-7]。
如0.5%楝素杀虫乳油已商品化。
杀虫植物苦皮藤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印楝素乳油0.005ml/L对小菜蛾成虫具有显著的产卵忌避作用,对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71.8%和62.9%[8]。
茶皂素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拒食剂,应用在蔬菜上防治鳞翅目幼虫,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而且茶皂素是一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残留和污染,因而值得深入开展研究。
采用注射、熏蒸、点滴、饲喂、内吸等方法测定了茶皂素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
结果表明,茶皂素对5龄菜青虫具有很强的饲喂拒食活性,24小时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40.88mg/L,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为321.92mg/L;并具有一定的内吸拒食作用,尤其是根部施药法内吸拒食较明显[9]。
用3龄菜青虫对曼陀罗、泽漆、苍耳、天名精等12种杀虫植物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杀虫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曼陀罗叶和泽漆植株的提取液对菜青虫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均很强,其触杀死亡率分别达到84.4%和75.5%,而其胃毒死亡率则分别高达92%和88%。
苍耳植株提取液(53mg/kg)对菜青虫的胃毒作用最高,达到94%,但其触杀死亡率只有57.8%。
天名精、乌柏叶、苦楠叶和番茄叶则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拒食率分别高达92.9%、92.1%、91.3%和87.6%。
苍耳和曼陀罗的拒食活性则较小,但对菜青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则较强,处理后72h其生长比率也只有38.7%和41.2%[10]。
蛇床子又名野茴香、蛇米,为伞形科植物。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果实具松节油样香气,一般不受昆虫侵袭 [11]。
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其绿色,分布广,危害大,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
莱青虫主食叶片,1和2龄菜青虫在背面取食叶肉,残留叶表,3龄后取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吃光。
如钻入叶球,把叶球吃成蜂窝状,粪便堆积其中,致使叶球腐烂,不仅影响质量和产量,且伤口极易形成软腐病的流行。
但对其它科蔬菜危害轻或不危害。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菜粉蝶对十字花科作物有明显的趋向作用,而番茄等植物对菜粉蝶有明显的忌避性,且番茄枝叶对某些害虫有拒食和毒杀作用。
徐美娟、管致和等研究了番茄植株中对菜青虫忌避和拒食的活性[12],目前,通过作物的间作套种措施控制菜青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试验研究了丝瓜、番茄挥发性提取物对菜青虫拒食活性的影响,以便生产上更好的防治菜青虫,也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自河南科技学院试验田采集新鲜丝瓜(Luffa cylinderica Roem.)、番茄(Lcopersion esculentum Mill.)作为供试提取材料,采收部位为植株中上部茎叶。
1.2 供试昆虫菜青虫(Pieris Rapae L.)采自河南科技学院试验田甘蓝地,试验时选用发育正常、生理条件一致的3龄菜青虫幼虫,饥饿4h后供试。
1.3 试验方法1.3.1 提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13],将新鲜丝瓜茎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置于阴凉洁净处晾去表面水分,称取500g捣碎,进行水蒸气蒸馏,蒸馏时间2h,溜出液速度为80滴/min左右。
蒸馏液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每次20ml,萃取5次,萃取液经旋转蒸发器浓缩,得到无色具刺激芳香味的粗提物。
番茄挥发性气味物质的提取也采用此方法。
将以上获得的挥发性提取物以50%丙酮为溶剂配制成不同浓度备用。
1.3.2 拒食活性的测定采用小叶碟添加法[14]进行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来评价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
将提取物配成所需浓度,从未施过农药的甘蓝田采回新鲜甘蓝叶,用打孔器打成直径为1.0cm的圆形叶碟,浸入药液10s后取出,待溶剂自然挥发后放入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保湿进行试验。
选择性拒食作用试验:每培养皿内等距离四角形摆入4个叶碟,2片处理叶碟与2片对照叶碟十字交叉放置;接入2头饥饿了4h并己称重的菜青虫3龄试虫,24h后用小方格法测定取食面积[15],记录死亡虫数。
更换新的处理叶碟和对照叶碟继续检查和测定,48h和72h再测定取食面积,记录死亡虫数。
各处理重复5次。
非选择性拒食作用试验:每培养皿内等距离四角形摆入4个处理叶碟,对照为4个用50%丙酮处理叶碟。
接入2头饥饿了4h并己称重的菜青虫3龄试虫,24h测定各处理被取食叶面积,记录死亡虫数,然后更换新处理和对照叶碟,48h 和72h后再调查取食面积和死亡虫数。
各处理重复4次。
选择性拒食率(%)=(对照取食量-处理取食量)/(对照取食量+处理取食量)×100 非选择性拒食率(%)=(对照取食量-处理取食量)/对照取食量×100数据采用SLR法在P=0.05水平上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丝瓜和番茄挥发性提取物不同稀释倍数同一时间对菜青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见表1、表2和表3,丝瓜和番茄同一稀释倍数不同时间对菜青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见表4;丝瓜和番茄挥发物不同稀释倍数同一时间对菜青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见表5、表6和表7,丝瓜和番茄同一稀释倍数不同时间对菜青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见表8。
表1 丝瓜和番茄不同质量浓度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的选择性拒食作用24(h)提取物稀释倍数(倍) 处理取食叶面积(mm2) 对照取食叶面积(mm2) 拒食率(%) 原液30.55 78.5 43.97 a 丝瓜10 38.59 75.91 32.59 b50 44.20 71.44 23.56 c原液17.63 74.58 61.76 a 番茄10 26.83 76.93 48.28 b50 34.62 72.77 35.52 c由表1可见:用丝瓜、番茄处理过的叶片在24h内对菜青虫均有拒食活性,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拒食率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在同一稀释倍数和时间阶段内番茄比丝瓜的拒食率高。
其中,番茄原液在24h时拒食率最高,达61.76%,丝瓜50倍在24时拒食率最低,为23.56%。
表2 丝瓜和番茄不同质量浓度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的选择性拒食作用48(h)提取物稀释倍数(倍) 处理取食叶面积(mm2) 对照取食叶面积(mm2) 拒食率(%)原液21.87 73.79 54.36 a 丝瓜 10 32.33 78.5 41.66 b50 39.94 78.5 32.56 c原液10.98 75.91 74.72 a 番茄10 19.30 75.91 59.45 b50 23.37 78.5 48.29 c由表2可见:用丝瓜、番茄处理过的叶片在48h内对菜青虫均有拒食活性,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拒食率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在同一稀释倍数和时间阶段内番茄比丝瓜的拒食率高。
其中,番茄原液在48h时拒食率最高,达74.72%,丝瓜50倍在48时拒食率最低,为32.56%。
表3 丝瓜和番茄不同质量浓度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的选择性拒食作用72(h) 提取物稀释倍数(倍) 处理取食叶面积(mm2) 对照取食叶面积(mm2) 拒食率(%) 原液15.92 78.5 66.28 a 丝瓜10 23.65 78.5 53.7 b50 30.04 76.93 43.83 c原液 6.44 70.65 83.29 a 番茄10 13.46 72.22 68.58 b50 23.99 78.5 53.19 c由表3可见:用丝瓜、番茄处理过的叶片在72h内对菜青虫均有拒食活性,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拒食率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在同一稀释倍数和时间阶段内番茄比丝瓜的拒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