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学案大一轮精练第三部份第一章第6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和谐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练(三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和谐进

一、选择题
(2019·湖北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四地七校联考)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给平安,我国不断拓展能源入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入口通道(见图,“中缅油气管道示用意”)正式开始输油。

据此,完成1~3题。

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致使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

以下说法中能最快减缓天然气气荒的是()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给
B.成立和完善天然气储蓄机制
C.部份地域暂缓实施煤改气
D.关停部份高耗气产业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碰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盛,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掉队,保护困难
3.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增进沿线旅行资源的开发②减缓北方地域能源供给紧张③减缓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托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平安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第1题,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致使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

最快减缓天然气气荒的是部份地域暂缓实施煤改气,C对。

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给,成立和完善天然气储蓄机制,渠道建设、完善机制需要时刻,A、B错。

关停部份高耗气产业,不能实现煤改气的目的,D错。

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可能碰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山高谷深,气候湿热,A对。

植被茂盛,虫蛇出没对管道建设阻碍小,B错。

没有荒漠散布,水源充沛,C错。

经济掉队,保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D错。

第3题,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利于减缓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托,③对。

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增进沿线旅行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①错。

没有输送到北方,不能减缓北方地域能源供给紧张,②错。

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平安,④对。

能够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对。

D对,A、B、C错。

答案:1.C 2.A 3.D
(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线通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

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44 km,占干渠总长的92%。

以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用意。

据此,完成4~6题。

4.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不包括()
A.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
B.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
C.线路短,工程量小
D.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
5.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为滇中地域带来的效益表现为()
①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②无益于保护社会稳固,增强民族团结
③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增进经济进展④进展钢铁工业,增加就业机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滇中引水工程采纳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
①减少水量蒸发②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④充分保障供水水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4题,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A对。

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B对。

图中线路拐弯,线路较长,工程量增大,C不正确,选C。

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D对。

故答案选C项。

第5题,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能够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是生态效益,①正确。

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增进经济进展,是经济效益,③正确。

有利于保护社会稳固,增强民族团结,②错误;该地不该该大力进展钢铁工业,增加就业机
遇,④
错误,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D项。

第6题,滇中地域气温高,蒸发量大,引水工程采纳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减少水量蒸发,①对。

涵洞输水要采取防渗漏方法,目的是输水,可不能回补地下水,②错。

对沿线补给少,无益于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③错。

受地表环境阻碍小,有利于充分保障供水水质,④对。

B对,A、C、D错。

答案:4.C 5.D 6.B
(2019·马鞍山质检)产业梯度要紧指由于国家或地域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不同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以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

据此,完成7~9题。

7.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别离是()
A.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
B.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
C.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
D.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
8.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域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多见的类型是()
A.能源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C.资本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9.除图示因素外,直接的产业转移更多地依托于中介,以下因素中中介作用最小的是()
A.家乡投资
B.人际关系
C.娱乐设施
D.政府合作
解析:第7题,①
要紧集中在东部地域,东部地域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高,应该是技术;②东部集中,中部地域较少,西部没有,西部地域资金缺乏,东部地域相对资金充沛,说明是资本;③东中部集中,西部少,最有可能的是劳动力;④东部少,中西部多,东部能源相对较少,代表的产业要素是能源,选择C。

第8题,东部地域劳动力的工资较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降低,中西部地域劳动力的工资较低,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域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多见的类型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第9题,家乡投资和人际关系受亲情和友谊阻碍大,中介作用较大;通过政府的招商引资或政府合作能够致使产业转移;娱乐设施一样是本地依照自己的条件进行建设,受中介阻碍最小。

选择C。

答案:7.C8.B9.C
(2019·重庆二诊)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工业分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方面,我国传统农村地域工业类型多样,且散布分散;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的传统工业也不断向其他地域转移(以下图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部份纺织服装企业转移示用意),表现出传统工业的分散。

依照图文材料,完成10~11题。

10.传统农村地域工业类型多样,散布分散,以下缘故与此现象关联性最小的是()
A.靠近农产品产地
B.乡村劳动力分散
C.面向全国化市场
D.厂商乡土情结重
11.目前,长三角地域纺织服装企业转出数量多、距离长,珠三角地域那么数量少、距离短,缘故是()
A.长三角地域产业均衡,产业选择空间大
B.长三角市场容量更小,纺织类企业过量
C.珠三角人口较多,劳动力价钱上涨较慢
D.珠三角产业不均衡,可替代产业比较多
解析:第10题,传统农村地域的工业多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靠近农产品产地,厂商多是本地人或与本地有渊源的人,乡土情结重;由于乡村劳动力分散,故传统农村地域工业散布分散,但其农产品一样市场是本地或本区域市场,大多数产品并非是面向全国市场,选C。

第11题,长三角地域产业均衡,产业选择空间大,市场容量更大,由于最近几年长三角地域工资本钱上升,纺织类企业在本地优势较小,故纺织服装企业转出数量多、距离长;珠三角地域劳动力本钱尽管也上升,但区域产业以轻工业为主,部份产业在本地的优势仍然存在,据此选A。

答案:10.C11.A
二、非选择题
12.(2019·吕梁模拟)以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用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进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缘故。

(2)简述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对中亚地域社会和经济的有利阻碍。

(3)福建省还能够采取哪些方法来减缓能源欠缺问题?
解析:第(1)题,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要紧通过干旱地域,建设进程中植被破坏后会造成土地的荒漠化。

第(2
)题,对社会方面的阻碍要紧体此刻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方面,对经济方面的阻碍要紧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能带动相关产业进展。

第(3)题,要紧从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能源调配等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1)土地荒漠化或土地沙漠化。

铺设管道,挖掘地表,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

(2)社会方面: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遇;经济方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带动相关产业的进展。

(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进展低耗能产业;进行其他能源跨区域调配等。

13.(2019·广西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

2017年下半年日本神户钢铁造假丑闻闹得沸沸扬扬。

另一方面,占日本企业98%以上的中小企业正面临断代危机。

很多盈利的中小企业无奈停业。

除企业的继承问题,日本中小企业还面临创新乏力,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等问題。

日本富士通经济研究因此为:“因为本钱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于是开始利用国外的零部件。

尽管日本中小企业产品的质量专门好,也有专门好的工匠,可是缺乏创新,也没有开拓全世界市场的能力因此这也是致使企业关闭的一个重要缘故。

”以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刻的转变。

(1)简述日本家电企业把组装工厂转移到中国对日本企业产生的有利阻碍。

(2)归纳日本中小企业纷纷停业的缘故。

(3)近些年来,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大量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试分析在此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以后进展应采取的合理方法。

解析:(1)组装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劳动力价钱低廉,土地租金低,对外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家电企业转移到中国,有利于日本企业降低生产本钱。

在中国建厂生产,产品在中国销售,能够规避关税,获取更高利润。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漠,家电需求量大,利于日本企业效益提高。

(2)日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欠缺,造成企业后继无人。

中小企业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国内市场家电消费能力有限。

(3)中国家电企业以后也面临本钱增加,利润下降问题。

应改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发自己的家电产品。

增强市场调研,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答案:(1)中国的劳动力价钱低廉,土地租金低,对外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家电企业转移到中国能够降低本钱;在中国建厂生产,产品在中国销售,能够规避关税;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漠,家电需求量大。

(2)日本老龄化、少子化造成企业后继无人;中小企业规模小,创新乏力;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国内家电消费能力有限。

(3)改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发自己的家电产品;增强市场调研,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