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五、作业布置
第2 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2.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14课时
识字3
教材简析
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磷,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初步学习了三字经,在此基础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己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
投影展示图片及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昌盛?(56个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第3单元
备课人:赵红梅
教材简析
第三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从识字、课文到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学情分析
1、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和图片,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识字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3、学生对外界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各不一样,他们阅读时各自的感受体会不同,因而要让他们畅所欲言,要尊重他们的阅读心理。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部分,是哪两个?
学生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六、作业布置
第2课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导入:
1、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哪举行的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神”、“州”等64个生字,会写、会用“夕”、“与”等5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9-12课,会背诵第9课和10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教 学
重 难 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
认识55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课件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北京
教材简析
本课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北京的美丽景色。在文章中,北京就像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面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红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他们从小就学会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在他们的眼里,北京是美好的,神圣的。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就是要让学生从中领略到北京的美丽,北京的古老,北京的变化,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对北京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理念
1、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有主动阅读的愿望。因此,从本组课文的特点出发,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激情感悟”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以读为主,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做学习的主人;发展语言,体验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做学习的主人;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做学习的主人。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及相关词语。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学生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2、板书课题,齐读。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识字3》、《欢庆》、《我们成功了》和《看雪》等,都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正确把握情感教学目标,不要任意拔高,追求讲深讲透;避免空洞的内容分析和道德说教;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电影、电视、上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提供认识的基础。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欢庆
教材简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2、认读词语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仅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放多媒体)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五、作业布置
第2 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2.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14课时
识字3
教材简析
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磷,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初步学习了三字经,在此基础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己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
投影展示图片及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昌盛?(56个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第3单元
备课人:赵红梅
教材简析
第三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从识字、课文到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学情分析
1、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和图片,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识字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3、学生对外界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各不一样,他们阅读时各自的感受体会不同,因而要让他们畅所欲言,要尊重他们的阅读心理。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部分,是哪两个?
学生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六、作业布置
第2课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导入:
1、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哪举行的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神”、“州”等64个生字,会写、会用“夕”、“与”等5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9-12课,会背诵第9课和10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教 学
重 难 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
认识55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课件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北京
教材简析
本课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北京的美丽景色。在文章中,北京就像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面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红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他们从小就学会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在他们的眼里,北京是美好的,神圣的。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就是要让学生从中领略到北京的美丽,北京的古老,北京的变化,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对北京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理念
1、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有主动阅读的愿望。因此,从本组课文的特点出发,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激情感悟”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以读为主,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做学习的主人;发展语言,体验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做学习的主人;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做学习的主人。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及相关词语。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学生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2、板书课题,齐读。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识字3》、《欢庆》、《我们成功了》和《看雪》等,都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正确把握情感教学目标,不要任意拔高,追求讲深讲透;避免空洞的内容分析和道德说教;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电影、电视、上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提供认识的基础。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欢庆
教材简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2、认读词语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仅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放多媒体)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