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绘画大师们生动感人的学术集锦——《百年巨匠》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C ALLIGRAPHY
20世纪中国绘画大师们生动感人的学术集锦
徐悲鸿 九方皋相马 139×351cm 纸本设色 1931年
款识:辛未初冬第七次写此,并纪念康南海先生,感喟无极。
悲鸿。
时授徒中央大学,居丹凤斋。
钤印:徐悲鸿(白) 江南布衣(朱)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3
114
采;从女儿徐静斐提供的照片中,又能看到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形象。
而大师们个别精彩的人生故事在《百年巨匠》专辑中则是以别具心裁的电影手法去再现的。
这种电影式的再现,摄制组的艺术再创造能力和艺术想象力更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齐白石儿时放牛生活中那种似乎苦涩中的天真童趣、张大千敦煌洞窟中艰辛的面壁、徽州老宅中黄宾虹对传统绘画笔墨的研究、徐悲鸿在蒋碧薇家里引出的感情波澜,都是充分调动影视表演魅力的结果。
许多电影场面相当感人,如齐白石为感激恩师胡沁园而在其灵堂上烧自己画作以祭奠的场面。
尽管史论家们对20世纪这些美术巨匠们已有大量成熟的研究,但《百年巨匠》摄制组在策划和撰写中仍然有着大量的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其独运之匠心让人慨叹。
例如齐白石专题从陈师曾在琉璃厂南纸店见到齐白石印章开始。
的确,不管齐白石一生有多复杂,如果没有陈师曾南纸店这一偶遇,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将不会有齐白石这位伟大的画家。
从这个关键入手,才返归齐白石的童年。
其中在谈到湘中名士胡沁园对齐白石影响时有一段解说词:如没有遇到胡沁园,则齐白石可能就只是湘潭地方一个雕花木匠或者画匠,或许在县志上会留下一点痕迹,我们肯定不会知道有个今天的齐白石。
这些富于历史感和人生喟叹的解说在《百年巨匠》中比比皆是。
另外,当我们观看《百年巨匠》纪录片时,精美的摄影和精到的艺术处理产生着艺术感染的隽永魅力。
的确,许多细节处理是相当讲究的。
如齐白石星斗塘的月夜、粗木作时的满地木头刨花、“五出五归”旅途中伫立船头河面粼粼的波光、黄宾虹思绪万千时春雨雨丝中墙头青苔古瓦、抗战时隐居青城道观张大千满眼之苍翠、徐悲鸿中大美术系楼房中不眠的灯光,又如春天逆光中闪亮的柳丝、雨中的湿红、杜鹃凄清的哭啼,再配以湖南花鼓、西安秦腔、北京京剧、苏州评弹、寺庙鸣钟,都把这或悲凉、或凄清、或热烈、或苦涩的种种情感氛围,在声色意象的共同烘托营造中处理得细腻而悠长……
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从深刻的学术研究出发,以其成功的策划与完美制作,在雅俗共赏的生动效果中完成了对20世纪中国绘画大师们的精彩解读。
我们有理由期待它更多的续集问世。
(原文刊发于2012年10月13日《中国文化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春晓
而又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使得他是中国近现代绘画的领军人物。
每个专家一两句话,既生动独特,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显示了策划者的独特匠心。
因为要全面反映巨匠们的人生及艺术,摄制组遍访相关的地区,遍访涉及的重要人物,这是一些美术史的专家们也未必都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重要人物,许多地方和人物甚至在海外。
如徐悲鸿就读的国立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如张大千四川内江的旧宅;如齐白石湖南湘潭杏子坞星斗塘侧的老屋、北京已作文物保存的齐白石跨车胡同故居;如黄宾虹安徽歙县的老宅;如徐悲鸿在江苏宜兴的故居、给徐悲鸿命运带来转折的哈同花园旧址、徐悲鸿南京傅厚岗故居、今天东南大学原中央大学美术系旧楼……为了表现这种历史感,与画家有交道的历史人物的照片也让我们大饱眼福。
其中有如齐白石的“贵人”胡沁园、陈师曾,黄宾虹的朋友谭嗣同,徐悲鸿的老师康有为,北大校长蔡元培,张大千的老师曾熙、李瑞清等珍贵的照片。
当然,还有这些20世纪美术巨匠们在19世纪晚期或20世纪初期一些从未面世过或罕有人见的作品,如齐白石年轻时用细木作手艺所雕刻的尹家祠堂雕花作品、雕花木床,年轻时创作的《胡沁园像》;徐悲鸿为康有为创作的《康有为像》《康南海六十行乐图》,他学生时入选法国国家展览之《老妇》;张大千年轻时创作的《华山云海图》等等。
光这些作品就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摄制组为了增加历史感,还使用了大量作为背景资料的历史照片,黄宾虹从事反清活动时的晚清革命背景,徐悲鸿到北京时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图片,北大画法研究会全体成员照片,又如齐白石到京时的张勋复辟、张大千潜心传统研究时抗日战争的背景图片等。
这些众多历史图片的穿插交叠,为产生这些20世纪美术巨匠们的时代背景做了生动具体的 交代。
精到的艺术处理
为了再现百年巨匠们丰富而精彩的人生,摄制组还特地选择了一些珍贵的电影纪录片资料,如齐白石95岁画虾时的纪录片资料,张大千在海外画荷的电影资料,真实而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大师们的艺术风采。
当然,摄制组还从大师们的家属那儿搜集了很多从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
例如我们从廖静文提供的大量照片中,就可以瞻望她与徐悲鸿在1940年代的风
家学者也纷纷亮相,这种由一流专家学者组成的阵容,提升并强化了《百年巨匠》的学术高度。
同时,各集中还出现了众多与大师相关的亲友、相关历史或事件的亲历者,他们的参与,使纪录片具有了真实客观的质感。
他们不仅提供了可信的事实依据,他们生动翔实的叙述,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揭开了许多尘封多年、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
例如,在《百年巨匠—徐悲鸿》专题中,既有靳尚谊、侯一民、刘勃舒、戴泽、冯远、郎绍君、刘曦林、张江舟等专家的精彩解读,也有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儿子徐庆平,女儿徐静斐、徐芳芳等亲属的生动叙述。
集中如此阵容,显然为其他美术类专题片难望其项背。
更重要的是,如此众多的专家和相关亲属朋友并非挂名而已,他们或者要对这些画坛大师做出自己独特中肯的评价,或者要见证若干重要的史实。
当我看到张大千研究中最重要的台湾专家傅申和巴东在场,看到张大千后半生最重要见证者美国的张保罗亦在场时,我就知道这部专题片的学术分量了。
而张大千专题里109岁的张大千朋友晏济元,齐白石专题中齐白石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带他进入画坛的第一位老师胡沁园的曾孙胡维岳也在场时,带给我的简直就是惊诧了!这摄制组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于此也可见一斑!正是由于这些专家和见证者的在场,保证了这套纪录片高度的学术性。
由于这些重量级的专家和重要见证人的在场,齐白石艺术那份充满人性、天真和童趣的无与伦比的大众化特征,黄宾虹在笔墨上的重大贡献,徐悲鸿对20世纪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奠定,张大千在现当代中国画史上“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崇高地位一一得以肯定与介绍。
这当然也是这个专辑策划中重量级的学术团队的学术力量使然。
容量大、史料丰富
该套专辑每专题分3集,每集30分钟,亦即每专题均为90分钟。
作为专题片这当然是大容量的了。
在如此大的容量中,策划与编撰者从美术史研究的既有成果出发,把这些20世纪的大师们按其人生艺术历程中最重要、对美术史有重要贡献的阶段或事件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
或许因为概括艺术巨匠丰富复杂的人生需要,每集都有一个引言,亦如论文的提要一般。
例如张大千第一集用了4位专家的讲话去概括:张大千是位罕见的、无所不能的全才型画家,又是中国传统集大成之巨匠,他集大成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