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膜炎双球菌
首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与青霉素联合用药。
流感嗜血杆菌
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也 可选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治疗方案
B族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者使用青霉素 ,青霉素不敏感者根据药 敏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苯唑西 林、头孢唑啉等抗生素。
大肠杆菌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氨苄西 林、阿莫西林、头孢菌素 等抗生素。
THale Waihona Puke ANKS感谢观看06
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5天就诊。查体
体温38.5℃,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肺部听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0×10⁹/L,中性 粒细胞比例70%,淋巴细胞比例30%。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患儿,女,1岁,因发热、咳嗽3天就诊。查体
体温39.0℃,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肺部听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0×10⁹/L,中性粒 细胞比例85%,淋巴细胞比例15%。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菌、痢疾杆菌等。
02
不洁饮食、饮用生水等是消化道传播的主要途径 。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通常指输入了带有病原菌的血液或血液 制品。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可 通过血液传播。
03
病原菌的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与耐药性的关系
01
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的滥用是指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或者不按照医生的
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治疗方案
沙门氏菌
选用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抗生 素,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支原体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 素、罗红霉素等。
护理与康复指导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给患儿翻身、拍背,帮助排痰。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摄入,增强患儿免疫力。
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监测是对病原菌耐药性的长期监测和评估。通过耐药性监测,可以了解病原菌的耐药性 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04
儿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儿童卫生教育
勤洗手
避免口对口接触
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 在接触公共场所和饭前便后,使用肥 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03 水痘病毒
水痘病毒主要引起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 也可能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寄生虫性病原菌
蛔虫
蛔虫是儿童肠道常见寄生虫之一,可引起腹痛、腹泻等 症状,长期感染可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钩虫
钩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引起贫血、腹痛等症状,对儿童 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02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01
直接接触
如握手、拥抱等,病原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02
间接接触
如共用毛巾、玩具等,病原菌附着在物品表面, 再经口鼻或皮肤接触而感染。
飞沫传播
近距离交谈、咳嗽、打喷嚏等产生带菌飞沫,被易感者 吸入呼吸道而感染。
飞沫传播是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消化道传播
01 病原菌通过食物、水源等进入消化道,如霍乱弧
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耐药性的分类与特点
固有耐药性
某些病原菌对某些抗生素天生就具有抵抗力,这种抵抗力是由病原菌的基因决定的。例如 ,一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产生内在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不会因为使用抗生素而增强。
获得性耐药性
当病原菌暴露在抗生素中时,它们会逐渐适应并抵抗抗生素的作用。这种抵抗力是后天获 得的,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获得性耐药性是最常见的一种耐药性,也是最难以 解决的问题。
儿童感染常见病原菌 及耐药性课件
目录
• 儿童感染常见病原菌 •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 病原菌的耐药性 • 儿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儿童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案例分析
01
儿童感染常见病原菌
细菌性病原菌
01 链球菌
链球菌是儿童上呼吸道常见病原菌,容易引起扁 桃体炎、喉炎和肺炎等感染。
02 大肠杆菌
病例分析与讨论
患儿1的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分析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 用有关,导致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讨论中提出了加强抗生素管理和宣传的必要性,以及临床医生应提高 对病原菌耐药性的认识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患儿2的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为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分析原因可能与患儿家庭成员中 有长期使用氨苄西林的患者有关。讨论中提出了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药物管理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临床医生应关注不 同年龄段儿童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的差异。
治疗经验与教训总结
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应尽早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以便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 。同时,加强抗生素管理和宣传,提高临床医生对病原菌耐药性的认识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 识。
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到非正规医疗 机构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和治疗。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也应加强药物管理和个人卫生,预防交 叉感染和传播。
适度运动
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体育 锻炼,增强体质。
定期开展病原菌筛查与预防接种
定期筛查
定期开展病原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
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预防 常见传染病。
05
儿童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治疗方案
肺炎链球菌
首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也可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
大肠杆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 可引起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和败血症等。
03 流感嗜血杆菌
主要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喉炎等。
病毒性病原菌
01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 ,具有高度传染性。
02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主要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等感染,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预防交叉感染
注意隔离消毒,避免患儿接触感染源。
中医中药在儿童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01 清热解毒法
用于热毒内蕴所致的感染
,如肺炎、肠炎等。
03 解表法
用于外感表证所致的感染
,如感冒、喉炎等。
02 利湿法
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感染
,如尿路感染、肝炎等。
04 活血化瘀法
用于血脉瘀阻所致的感染
,如肺炎、心内膜炎等。
交叉耐药性
某些病原菌对一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后,可能会对其他类似的抗生素也产生耐药性。这种 耐药性称为交叉耐药性。例如,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可能也会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 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
耐药性的检测与监测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是一种检测病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试验。通过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最敏感的抗生素 ,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避免家长与孩子口对口接触,以免传 播病原菌。
咳嗽礼仪
教育孩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 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封闭的垃圾 桶,并及时洗手。
提高免疫力与营养状况
01
02
03
均衡饮食
确保孩子饮食均衡,摄入 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 类食物、蛋白质和脂肪, 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充足睡眠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建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
去效力。
02
耐药性的产生
当病原菌暴露在抗生素中时,它们会逐渐适应并抵抗抗生素的作用。这
种抵抗力的产生是由于病原菌基因的突变,使其能够抵抗抗生素的攻击
。
03
抗生素使用建议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
该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最敏感的抗生素。同时,应该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