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学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顶芽自剪:一个叶腋一般萌发一个新梢,余呈休眠状态。
新梢停止生长时,顶芽自行凋落,是柑橘类果树特有的“自剪”现象。
2、单性异熟:是指雌、雄花分别开放而造成雌雄不遇.
3、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4、两性株:在不同外界条件(温度)影响下,开各种类型的花。
低温(20—25℃):雌型;中温(25—30℃):长圆形;高温(35℃以上):雄型;雄型—长圆形—雌型(低)。
5、夏芽:为裸芽,一经形成即可萌发,抽生副梢,副削叶腋同样形成冬芽与夏芽,当年二次副削。
6、单性结实: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果实的现象。
7、嫁接: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8、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
9、结果母枝:即上年成熟的枝蔓,为结果蔓枝。
10、果树带:果树与自然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各种果树在长期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经过自然淘汰和它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有了一定的自然分布规律,形成了一定的果树分布地带,简称果树带。
11、物候期:就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
12、大小年现象:一般生产上的大小年是指果树上年结果很多,产量很高而下年产量很低或者连续几年高产之后又连续几年低产或无产的现象。
13、配方施肥:以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14、柑橘
根:主根为主、部分发展为侧根、须根,须根包括生长根(延长生长、输导)和吸收根(吸收、合成)。
根系在2-11月连续生长,具有周期性;枝梢生长能够抑制根系生长;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时,根系生长受抑制;根系生长主要表现在根系生长的数目上。
芽:叶芽为复芽(抽生数条新梢),顶端优势不明显(树冠丛生性),早熟性芽(一年多次抽梢),叶芽的潜伏力强(易于更新复壮)。
花芽为混合芽,抽生结果枝
枝:抹芽(夏梢)、放梢(秋梢),防止抽发冬梢。
枝梢曲线延伸;顶端优势不强;丛生性强,干性弱、层性不明显;自然圆头形树形。
花芽为混合芽,抽生结果枝.
柠檬、柚类以无叶花序枝结果可靠;甜橙以有叶顶花枝结果可靠;强壮的结果母枝抽生有叶结果枝;较弱的结果母枝抽生无叶结果枝。
叶:单身复叶或三出复叶;光合效能低;贮藏有机和无机营养;春季开花后期为落叶高峰。
花芽分化:过程:分化初期、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雌蕊形成期。
条件:温度过高不利于成花;控水有利于成花;花芽分化前有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的累积;赤霉素抑制成花,脱落酸促进成花。
15、藤本:葡萄、猕猴桃
根:均有发达的须根系,都是肉质根。
分布多表现为浅(20-80cm)而广(2-3倍)。
具强大
再生能力。
藤蔓均易产生不定根,故可采用扦插繁殖。
有菌根,根上也可产生不定芽,发育成新的个体。
芽:(1)葡萄:同一叶腋间有两种芽,即冬芽和夏芽。
(2)猕猴桃:着生在叶腋间海绵状芽座中,通常一个叶腋间有1-3个芽,中间较大的为主芽,两侧为副芽。
主芽有叶芽和花芽之分。
枝蔓的类型和特性:攀缘茎和缠绕茎(枝蔓)葡萄的枝蔓梢节上具有卷须,为攀缘茎。
猕猴桃没有卷须,枝蔓具有逆时针旋转的缠绕性,为缠绕茎。
结果枝和结果母枝:生长枝:由叶芽萌发,不带花序或花的新梢;
结果枝:雌株上由混合芽萌发能开花结果的新梢。
猕猴桃雄株的枝只开花不结果称为花枝。
叶:单叶,互生,叶缘多有锯齿,很少全缘。
花芽分化:葡萄冬芽花芽分化时间长,夏芽花序发育时期短。
猕猴桃:生理分化在越冬前已完成,形态分化一般在春季很短时期完成(仅20多天)。
花和花序:葡萄:复总状花序,呈圆锥形。
绝大多数品种都是两性花,少数有纯雌花和雄花。
能自花授粉结实。
猕猴桃:雌雄异株植物,单性花,雌植株的花多单生,少数呈聚伞花序;雄性植株的花多呈聚伞花序,少数单生花。
果实和种子:葡萄:花序在受精结实后形成果穗。
浆果由果柄、果蒂、果皮(外果皮)、果肉(中果皮)、果心(内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刷:即中央维管束与果粒分离后的残留部分。
猕猴桃:外表皮多为褐色,由一层木栓化细胞形成。
多心皮,多胚珠。
草本植物:香蕉、番木瓜、菠萝
16、香蕉:
根:根系分布较浅,根系较脆、易折断
球茎:着生根、叶、芽,球茎上形成芽眼和吸芽,贮存养分的中心,花芽分化前叶面积增长与球茎旺长同时进行。
吸芽:可以分为剑芽、大叶芽。
叶:单子叶植物,由叶鞘、叶柄、叶翼、叶片组成
螺旋互生,覆瓦状排列。
花序:无限佛焰花序(穗状花序),有雌花、中性花和雄花三种.
果实:是包藏在花托内的整个子房
17、番木瓜:
根:肉质根、主根粗大、须根多、较浅、大量在10—30 cm可达70—100cm
茎:茎干直立少分枝,茎中空,茎干仅表皮半木质化,中间空心,故易折断。
同一条件下,雌株生长慢,雄株长快(节间长),两性株介于中间。
叶:叶片为5-7掌状深裂,互生,叶柄中空,长可达100cm
老叶脱落,留下明显的叶痕(膈)。
萌芽抽出第一对真叶,椭圆形,第二、三层真叶成三角形,第四、五片开始三出掌状深裂,第九、十片真叶出现五出掌深裂。
花性:(1)雌花;(2)雄花;(3)两性花:长圆形:主要结果花
株性:花性繁多,性基因不同,株性复杂
(1)雌株(mm):只有雌花,花性稳定。
可天然单性结果。
(2)雄株(M1m):开雄花,不能结果或小果品质差.
两性株(M2m):多数栽培种属此。
在不同外界条件(温度)影响下,
(3)开各种类型的花。
花性不稳定,结果能力不如雌株强,但单果较重,品质也较优。
果实:浆果
种子:发育颜色:白—微黄—黄褐或黑
18、椰子:
根:单子叶植物,为不定根系,没有主根。
主要根:产生数条侧根—分根—再生根(给养根)深约1米,侧向可达几十米(可不断更新)茎:茎干直立,无分枝,圆柱状。
因无外形成层,不随树龄增粗。
叶:巨型羽状复叶,由叶柄、中轴、小叶组成。
花:肉穗花序,雌雄同序的单性花
果:具纤维的核果(外果皮、内果皮(壳)、中果皮(椰衣)、胚乳(肉)、椰子水、胚(眼)。
果壳上有三条纵缝线
19、荔枝:
根: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
吸收根常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菌根。
茎:荔枝树体高大,主干粗大。
树皮呈微龟裂状,较光滑,呈灰白色、灰褐色或黑褐色。
叶:羽状复叶,多偶数,小叶对生或近对生。
幼叶淡绿色至古铜色。
芽:裸露的单芽,顶芽生长势强;芽具有早熟性;潜伏力强。
花:聚伞状圆锥花序,荔枝的花型有雄花、雌花。
雌花是结果的主要花型。
荔枝多雌雄同穗异花,少雌雄同花和全穗雌花或雄花。
20、芒果
根:深根性,主根发达、侧根少,须根生长细弱,层次分明
茎:干性强,树干直立而粗壮,树冠有明显的层性,枝干灰白色至灰褐色
叶:单叶互生,枝稍先端丛生,新叶呈紫色、紫红色、古铜色或黄绿色不等,20-30天成熟转绿
花: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纯花芽或混合芽。
花小,雄花或两性花
果实:浆果状核果,果肉黄白至橙黄,核单胚或多胚,果皮绿、黄、橙黄或红黄等
21、苹果是聚伞花序,顶花或者中心花先开;梨是伞形花序,花序下位花或边花先开。
22、椰子:肉穗花序(雌花、雄花)
23、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及其调控
花芽分化首先收到园艺植物自身遗传特性的制约,其次植株营养生长状况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
此外,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等环境因素对花芽分化也有重要影响。
同时,充足的氮肥,能提高株体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全糖及含氮化合物水平,会形成较多的花芽,且质量好。
针对不桐园艺植物花芽分化的的特点,合理调控环境,采取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调节植株营养条件及内源激素水平,控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协调发展,从而达到调控花芽分化与形成的目的。
24、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关系:
营养器官的生长是生殖器生长的基础,即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以营养器官的生长为先导。
同时,营养器官的生长又为生殖器官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碳水化合物、矿质营养和水分等。
这两者有协调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是制约和竞争的关系。
因此调整某些园艺植物植株的有关器官以控制其营养生长并相互协调其关系,是获得高产优质产品的基本概念。
25、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果树各年产量明显地呈现忽高忽低波动的现象。
大年、小年分别指产量较高和较低的年份。
防止大小年发生的措施:
1、在大年花芽开始孕育之前进行疏花疏果。
2、选用最适合该地区环境条件和大小年程度轻的果树种类和品种,改进果园土壤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预防和病虫害等,也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花芽的形成和座果。
26、落花落果及其对策:
3个脱落峰:盛花期,花后7-15D,带果梗落果,落果量大,15D左右,不带果梗落果(六月落果)
调控途径—增加树体的贮藏营养、调节新梢与果实对养分的竞争、改善果园小气候、应用生长调节剂、改善果园授粉条件
27、整形修剪问题:理想的个体结构和合理的群体结构
是果树栽培关键技术之一,实践操作性较强,特别在矮化密植新枝术中占重要位置,要根据各树种的特性,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不同时期的特性处理之。
28、嫁接技术枝接芽接的方法成活原理意义?
枝接:把带有数芽或1芽的枝条借到砧木伤上称枝接
芽接:凡是一个芽片做接穗的嫁接方法
嫁接成活原理
当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后,在砧木和节水伤口的表面由于死细胞残留物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覆盖伤口,随后在愈伤激素的刺激下,伤口周围细胞及形成层细胞旺盛分裂,并使褐色的薄膜破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增加,接穗和砧木间的空隙被填满。
嫁接苗较植根秒能增强抗病性,抗逆性和肥水吸收性能,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