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专校际联考2024年春学期第一次考试2023级 高一下学期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际联考2024年春学期第一次考试
2023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学校: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
审题学校:审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Ⅰ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妥协(tuǒ)撕毁(sī)铁栅栏(zhà)不屈不挠(ráo)
B.侵略(lüè)剥削(xuē)和稀泥(huò)步履蹒跚(sān)
C.松懈(xiè)挑剔(ti)露马脚(lòu)阴谋诡计(móu)
D.复辟(pì)倔强(jiàng)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份守己颐指气使桀骜不驯乍暖还寒
B.繁芜丛杂名副其实闻名暇迩灯火阑珊
C.锱铢必较恻隐之心粗枝大叶根深蒂固
D.晓风残月屈指可数不负韶华一穷二白
3.下列加点的字,释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长歌当哭(当作)不欺暗室(昧心)前倨后恭(傲慢)
B.不足为训(教训)峨冠博带(宽大)不了了之(了结)
C.休戚相关(忧愁)不经之谈(正常)沉沦之渐(沾染)
D.无人问津(渡口)厥功甚伟(他们)熙熙攘攘(和乐的样子)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议论散文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的目的还是要就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来发议论,它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阐述的,一种渗透和显现。

A.即使但是而且不仅而且
B.不仅而且因此不但并且
C.虽然但所以不是而是
D.虽然但是并且不但而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峡谷,我们就这样不急不缓地在河谷中漂流着,同时也欣赏着两边的美景,经历了大约历时3个小时的漂流,我们终于到达了终点。

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手指就会被染成蓝色。

C.国家海洋局依法对我国海域海岛进行了名称标准化处理。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

D.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6.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
A.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B.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C.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D.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7.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借代)
B.秦时明月汉时关(夸张)
C.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反语)
D.但那时的我,毕竟还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在“杯子”之外找到了一些“咖啡”——一些可以被称作经典的文学。

(比喻)
8. 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

(记叙)
B.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的工具,这工具位于身体下面靠近中部的地方,伸出来时和身体成直角。

(说明)
C.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

(描写)
D.蔡先生一人在那里办北大,为国家种下读书爱国革命的种子,是何等大无畏的行事!(抒情)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长征胜利万岁》回忆录杨成武
B.《国家的儿子》人物通讯黄传会
C.《荷塘月色》散文朱自清
D.《百合花》小说茹志鹃
10.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气势磅礴,充满激情,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革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B.《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国殇》歌颂了秦国阵亡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烛之武退秦诗师》这篇散文记叙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内外交斗争,表现了烛之武临危不惧、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8 分)(一)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选自《国殇》)
11.《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对主要表现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侧面烘托
B.对比描写
C.场面描写
D.象征暗示
12.选出下列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译文:战士拿着长戈啊,身穿着铠甲,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器相拼杀。

B.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分士争先。

译文:天空阴沉沉的,敌兵像乌云,箭矢交互坠落啊,战士冲向前。

C.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译文:战车两轮陷啊,战马被羁绊,将士举鼓槌啊,击鼓声霞天。

D.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译文:英雄们此去啊,不再盼回还,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遥远。

13.下面对诗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矢交坠兮士争先”表现了楚军在箭如雨下的激战中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气概。

B.“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两句歌颂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表达对烈士的钦佩与悼念。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两句突出地赞颂楚国将士虽死犹生,精神不死,浩气长存。

D.“旌蔽日兮敌若云”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敌军人多势盛,气势汹汹。

14.下面对《国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疡》选自《九歌》,因此,它和《九歌》中的其他乐歌一样具有想象奇特、辞采瑰丽的特点。

B.《国疡》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一方面高度赞颂了楚军将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C.《国疡》运用夸张、比喻、反衬等手法,生动再现楚国战争的惨烈和楚军将士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D.《国疡》在语言上运用“兮”字构成诗歌的节奏,具有强烈的咏叹抒彩。

(二)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

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选自《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5.对选文中“零和博弈”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A.在这种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双方的总收益相加为零,双方存在合作的可能。

B.这种博弈常见于对抗性环境,其中胜负是唯一的目标,输赢是绝对对立的。

C.在这种博弈中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可以实现双赢局面。

D.在这种博弈中,各方的利益是互补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更大的利益。

16.以下不符合选文内容主张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
B.合作共赢
C.正和博弈
D.单边主义
17.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D.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全球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谋求世界发展。

1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划线句中用“钢铁长城”来设喻,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中国人民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反对霸权主义的强大决心和信心。

B.讲话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讲话中主要使用了排比、比喻的手法。

D.选文语言精要准确,饱含情感。

19.以下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B.课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课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与抒情,极富感染力。

D.课文通过四个“伟大成就”,突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迫性。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20.下列各选项中,不含通假字一项是()
A.何厌之有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可予不
D.召有司案图
2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
A.完璧归赵
B.宁许以负秦曲
C.大王必欲急臣
D.且庸人尚羞之
22.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以其无礼于晋
C.不如因而厚遇之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3.下列各选项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
A.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以勇气闻于诸侯
D.加之以师旅
24.下列各选项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
A.何以知之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而君幸于赵王
D.拜送书于庭
25.下列各选项中,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史记》作者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词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中国古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柳永、姜夔。

C.《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D.歌、行、吟是古诗体的一种乐府诗类。

歌、行、吟虽然名称不同,但在形式上并别,一般为五言、七言或杂言。

第II 卷(共106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题,8 小题,共20 分)
(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选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6.请默写词中所缺句子。

(2分)
2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8.作者用廉颇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
29.揣摩全词的内容与意境,将“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扩展成5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二)
①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

②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

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

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

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

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
③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
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选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0.分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完全新的”有什么含义(2分)
31.分析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站立起来了”有什么含义?(3分)
32.请结合选文第①段简要概括本次政治协商协会议的性质和职能。

(3分)
33.请你说说选文第③段中划线句的含义。

(2分)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4 小题,共10 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34.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失其所与,不知()(2)焉用亡郑以陪邻()
35.翻译句子(4分)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6.“夫晋,何厌之有?”是什么句式?(1分)
37.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六、口语交际(8 分)
38.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学校举行了以“强国有我,不负韶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为此写作一篇演讲词。

要求: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150 字左右。

七、综合实践(8 分)
3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

”故事蕴藏道理,体现精神。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理想信念,无私奉献,英勇牺牲,建立了让我们永志难忘的历史功勋。

为了纪念英雄人物,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红色故事会”活动,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Ⅰ请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

Ⅰ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Ⅰ请以主持人的身份拟写本次活动的开场白。

Ⅰ请列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不少于两种)。

八、小作文(10 分)
40.习近平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请以“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为题,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联系实际写一段200字以上的议论文。

九、作文(50 分)
4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毛泽东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高尔基
青年人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

(久久为功,意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习近平
请结合材料,以“青春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校际联考2024年春学期第一次考试
2023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5:CCACB;
6-10:CBABC;
11-14:CBDA;
15-19:BDDCD;
20-25:BDBACA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夸张、比喻、借代
28.词人以廉颇自况,仍然希望为国效力。

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随时能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的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三是抒写忧虑,廉颇虽愿为国效劳,却为奸人所害,报国无门。

29.不管昔日的舞榭歌台,曾是多么的繁华喧闹;不管显赫人物,曾建立了怎样卓著的功勋,终究他们都像尘土一样被风吹雨打而去。

30.“完全新的”交代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同上一次的不同,它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是“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

31.“站立起来了”具体含义是指人民能够当家做主,国家获得独立自主,民族获得尊严自由。

32.(1)性质:代表全国人民。

(2)职能:制定政协会议组织法,制定政府组织法,制定政协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国旗、国徽,决定国都和年号。

33.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极端蔑视和对中国人民的无限信心。

34. (1) 结交、结盟(2) 哪里
35.(1)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2)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

36.宾语前置句
37.一是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

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
但在危难时刻,能够接受规谏,勇于自责。

三是赞颂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的爱国精神。

38.
强国有我,不负韶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强国有我,不负韶华”的主题。

这是一个充满热情与信念的话题,它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期望和使命。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强国有我,不负韶华”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

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其次,我们要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最后,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们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始终坚持我们的信念和目标。

各位,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强国有我,不负韶华”的信念和决心,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去书写我们国家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
39.(1)学习革命英雄身上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加强信息化素养,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2)讲述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3)老师、同学们,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中,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无疑是其中闪耀不息的一部分,那些波澜壮阔,那些惊心动魄,那些英勇不屈,与一个个英雄的名字紧密相连,英雄的身影远去,他们的精神却历久弥新,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红色故事会”。

(4)红色故事短视频评比、最佳红色故事讲述者评比、制作活动简报、汇编红色故事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