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示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乡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课件出示:
师:生活的环境变美了,居住的人口数也发生了变化呢!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一个人口统计表,反映了某地区1980—202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

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指名学生说出得到的信息,其他学生补充。

师:想一想,除了用统计表,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
预设: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你能将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吗?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解决问题,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纵轴代表人数,1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表示该年人数的直条和数据。

师:你能借助统计表把这两个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绘图情况。

教师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重点引领学生结合第一个图进行分析,将原有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横轴、纵轴表示的含义以及隐去了方格之后直条的绘制方法。

师:现在我们完成了这两个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两种量。

那你能从图中看出200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吗?
预设:相差14万人。

师:你是怎样看的,只看一个条形统计图可以吗?
预设:不可以,两个图都得看。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怎样才能简单、清晰地比较出城乡相同年份人数的变化情况呢?
预设:感觉很不方便,如果能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就好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确:
(1)将两个统计图中的内容合成一个统计图,便于信息的获取与对比。

(2)这种方法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曾经用过,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新的问题。

(二)动手实践,尝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这个主意真不错。

想不想实践一下?
出示【学习任务二】。

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动手绘制,教师巡视,搜集有代表性的统计图(单色图、双色图)。

师:为什么可以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内容相同时,才可以这样进行操作。

课件出示:
师:像这样,将两个统计图中的内容合并成一个统计图,这种新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两位同学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觉得哪一个好?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追问: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预设1: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容易混淆。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例”,初步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作用。

预设2:复式条形统计图没有写统计图名称。

预设3:不同年份的数据都画在一起了,没有间隔。

教师课件演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明确: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①要用两个直条来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②为了区别两个直条表示的不同含义,要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明
图例。

(三)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同与不同
课件出示: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画完了,你能说出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确:
相同:
(1)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都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不同:
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同时表示两组或多组数据,为了便于区分,增加了图例。

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组数据,不需要图例。

(四)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出示【学习任务三】。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预设:2020年城镇人口数最多,1980年最少。

师: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首先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上找到表示城镇人口数的直条,然后根据直条的长短判断哪年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师: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预设:1980年乡村人口数最多,2020年最少。

师: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小?
预设:1980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2010年最小。

师:你是怎样确定的?
预设: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上比较同一年份两直条相差的长短情况。

师: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1:该地区城镇人口逐年增加,乡村人口逐年减少,但是人口总数逐年上升。

预设2:该地区城镇人口的变化数量都要高于乡村人口的变化数量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①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②观察发现:人口总数逐年上升,从而进行人口教育;
③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五)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不同呈现形式
课件出示: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像这样,画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认真观察,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预设1: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纵轴代表年份,横轴代表人数,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代表的事物正好相反。

预设2: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呈水平方向排列,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呈竖直方向排列。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其发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是相同的。

师:请大家将教科书第92页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师:在生活中还能看见这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实际需要,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例如纵向的、横向的以及两个直条上下重叠在一起的。

不论哪种呈现形式,都直观地反映了所统计的数据,方便我们更好地获取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怎样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势?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1: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用两个直条来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还要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明图例。

预设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对两种(或几种)事物的数量进行比较。

预设3:……
四、课后任务
完成教科书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1~3题。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