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学年七上语文12月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23.12 注意:本卷共有25题。

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10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2.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3.__________,尚思为国成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西大作》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5.东东因高考落榜决心回老家复读,好友华华对其遭遇深感忧虑,在临别时刻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表达恳切思念,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5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这是一首__________(体裁),“竦峙”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分)
7.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了《诗经》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也营造出全诗开阔雄浑的意境。

B.本诗既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给人慷慨之感,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C.诗人借助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D.“幸甚至哉”二句则直接抒发了作者胸怀天下的宏伟抱负与雄心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3题(10分)
【甲】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小港渡者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②城,命小奚③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

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

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④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顺治七年。

②蛟川:地名,今镇海县城。

③小奚:童仆。

④牡下:门闩上锁。

8.【甲】篇选自__________(朝代)世称“__________”的著作。

(2分)
9.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予愠.为戏()(2)渡者孰.视小奚()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语句。

(2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选项中对【乙】文划线句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爽快地想起摆渡者说的话更接近道路。

b.我爽快地想起摆渡者说的话近似哲理。

C.我心里顿时豁然开朗,想起船夫说的话更接近道路。

D.我心里顿时豁然开朗,想起船夫说的话近似哲理。

12.【甲】【乙】两文都寓事说理,【甲】文以狼的“两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则借渡者之言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分)
二、现代文(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4分)
漓江情韵
①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满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A,在雨雾满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②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

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满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③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B,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C。

④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满江?上船来吧!”
⑤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㿑shòu xuē,身子和那张脸一样shòu xuē,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满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⑥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⑦“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⑧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⑨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D,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⑩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⑪“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⑫“不是。

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⑬“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⑭“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⑮我沉默了。

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

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⑯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3.根据拼音写出对应汉字:shòu xuē()(2分)
14.题为《漓江情韵》,请梳理我在漓江的见闻(4分)
所见:①漓江迷蒙的烟雨之景;②________________
所闻: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感: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谈谈第⑮段划线句为什么“我想问他却怎么也张不开嘴”。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多处将标点与漓江挂钩,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逗点”的描述即作者从远观视角写江景中人和物的渺小,推动作者走近漓江、了解漓江。

B.第③段“破折号”指的是小船身形似破折号。

C.第③段“惊叹号”表达我对摇船主以鹦鹉来招揽生意这一妙想的赞叹。

D.第⑨段“省略号”既指摇船主的笑声回荡在漓江云雾之间,久久传响,也引出后文我对他的进一步了解。

17.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1题(13分)
那一星游走于乡野的光
①48年前,我在一所乡村小学当班主任。

学校离家不远,只需在一条俗称“牛车路”的大路上走10多
分钟,路两旁是稻田。

晚上,改完作业,信步回家,一路有呱呱的蛙声、唧唧的蟋蟀声。

②一个夜晚,阴天,星星隐藏在云里,竹林,黑压压地嵌在黑灰色的天幕上。

建在大路旁的医疗站,平日窗子总映出长方形的黄色光晕,今晚却没有——停电了。

没有外物掺杂的黑足够纯粹。

③忽然,远处浮动起一抹蓝色的光,小而灼亮。

揣测方位,该在拱桥上,我停下脚步观望。

蓝色的光向我游来,曳着一条小尾巴。

再近些,钴蓝色的光竟伴着人声,我又惊又喜,快步迎上。

④两个嘻嘻哈哈的男孩子和我相遇了。

从嗓音听出,是我的学生阿松和阿汗。

他们把蓝光举起,照着我,一起叫了一声“老师”。

我盯着蓝光,问:“这是什么?”“刚刚逮的。

”阿松把一个墨水瓶递给我。

我拿过来一看,里面爬着上百只尾巴发光的昆虫,微光晶莹如水晶,近于雪白,集结起来,却是敞亮的蓝。

⑤“哪里逮的?”我的兴致来了。

⑥他们说在莲塘村后山的林子里,问我要不要去看看。

我说好。

他们领着我,离开大路,绕过村边的池塘,站在林子旁。

这儿,萤火虫飞来飞去,有如从一炉钢水里溅起来的火星儿。

⑦我和他们坐在草地上,聊了一会儿闲话。

露水滴在额头,我说你们该回家了,他们说好的。

聊了一会儿闲话,阿松把墨水瓶递给我,我让他们自己留着。

“路上做手电筒嘛!”阿汗欢快地说。

⑧和两个孩子分手,回到大路,我手里捧着蓝色的光,想着这两个孩子。

他们是全班最调皮的。

我曾在校门外建在鱼塘上的厕所前撞到阿汗,他神情紧张地拦截每一个想进去的同学,高叫:“满座,满座。

”我知道必有蹊跷,走近一看,厕所下垂着一根线。

我推开门,把牵线的阿松揪出来。

两个捣蛋鬼一个在偷鱼,一个在望风。

校长对他们提出警告。

可是,刚才他们被蓝色的光照着的脸上,只有天真。

⑨送我萤火虫的阿松,4年前曾在聚会中见到,快60岁了,已变成一个老成持重的泥瓦匠。

我说起当年的事情,他全忘了。

我却一直没有忘记黑暗中捧着蓝色的光,嘻嘻哈哈地朝我走来的两个孩童,以及我平生第一次捧着萤火虫走路时心里充满的纯净的诗意。

⑩记得走到家门口,我在草地上倒空了墨水瓶,刹那间,头顶布满了繁星。

18.根据第③-⑦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3分)
19.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分)
20.结合文意,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目,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8分)
21.七年级开展《两游记》名著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细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黑怪
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1)《西游记》是_________(朝代)_________(人名)的著作。

(2分)
(2)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3分)
五行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

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不得用“忠”“义”“情”这三个字),并简述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快乐无处不在。

田野里,一家人散步的幸福,是快乐;悬崖边,迈出一小步的成就感,是快乐;百草园中,翻断砖寻蜈蚣的雀跃,是快乐。

欢喜是回答问题时老师一个点赞的拇指,是读书时的一次心领神会……上了初中,你一定也有很多快乐。

请以“乐在心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要有具体的事例,写出真情实感;③禁止抄袭或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