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项目庞大,经历时间长,施工中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裂缝是一种普遍性问题,也是多年来困扰我国桥梁工程施工发展的难题,想要全面提升我国道路桥梁工程质量,解决施工裂缝问题是关键。

关键词:桥梁施工;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桥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理论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但是具体施
工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定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寿命。

桥梁施工中,出
现裂缝问题,严重影响着桥梁使用寿命,因此对如何防治施工裂缝进行深入探讨,对于保障桥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桥梁施工裂缝成因
1.1荷载引起的裂缝
超过负荷承载能力是桥梁施工环节中致使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点:1)施工材料以及机器设备的摆放位置不合理、未按照操作标准进行
预制结构施工操作,导致在材料运送、器械安装的过程中,超过了理论的负荷承
载能力,给桥梁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进而造成裂缝;2)在进行工程作业时,施
工人仅凭借自身的经验,不参照工程图纸,在没有论证依据的前提下对设计进行
更改,无视桥梁的疲劳度,加大桥梁的荷载能力导致裂缝现象的产生。

在桥梁的
建造中,由于外荷载而引起的最为常见的裂缝类型是直接应力裂缝,此情况的产
生主要是由于: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没有将桥梁承受力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致使在实际的作业中,承压能力超出了理论承压范围,造成了裂缝;‚ 施工单位
缺少相应的安全意识,对裂缝的成因考虑的不全面,更有甚者,为了增加自身利益,不按照相关标准、违规操作、无视设施的疲劳度等等,桥梁的承压力达不到
需要的标准,进而加大了裂缝产生的频率。

1.2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
施工人员制作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等环节,出现不合理现象,
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例如,具体施工时,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初期养护,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

此外,若混凝土具体运输过程中,搅拌环节
花费大量时间,导致水分流失,最终会引起裂缝出现。

1.3桥体结构化裂缝
在分析发生裂缝的原因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桥体结构化裂缝。

桥体
结构化裂缝是由于桥体本身的钢筋、混凝土等施工材料不达标或使用不当而造成
的桥体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潜伏期较长,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则表明桥体
的结构化程度明显下降,同时也说明桥体的综合抗震能力在逐渐恶化,需对桥体
重新进行安全指数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更大范围裂缝的发生。

2桥梁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
2.1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管控
在桥梁施工时,为了保证桥梁后期功能的有效发挥,相关单位需对桥梁施工
中所需的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因采购符合施工标准、满足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的高性能材料,降低因原材料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混
凝土质量下降情况的发生概率。

同时,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专业人员要通过对
实际需要的配比度以及塌陷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制定符合相关标准的混凝土材料,
结合以往施工情况来看,塌落度通常控制在高于 80mm,低于 100mm 的区间范围内,在进行配比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

2.2 温度裂缝控制
首先,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为了进一步保障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控制裂缝
问题的出现,第一步就是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温
度情况,需要配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温度变化进行监控。

温度过高,及时进行降温;温度过低,则要立即进行升温。

另外,混凝土养护也非常关键,大部分温度
裂缝都是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温度骤然降低,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因此,混凝土保温能够有效预防混凝土表面早期裂缝。

早期养护要使混凝土处于
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减少混凝土受不利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另外,外加剂
的使用也能够控制温度裂缝,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
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
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
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2.3施工质量管理
桥梁施工企业需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从而确保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运行,保障项目有序进行。

此外,企业建立自身管理体制之外,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案,确保管理团队的质量。

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桥梁施工质量,建立重要的责任机制,帮助全体人员提升安全意识和质
量意识。

此外,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桥梁工程质量,因此企业应当高度重视
人员管理工作,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考核,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筛选,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对人员的培训标准,确保管理团队
能够与时俱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2.4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混凝土结构是桥梁承重的主要部分,其施工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决定了桥梁投
入使用后的年限,即便是达到工程验收标准的桥梁,也应定期进行后续维护,其
中混凝土部分的养护则是重中之重,可通过采取定期的观察法、取样法等来监测
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判断其是否有实质性的损伤,以便适时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

2.5进一步完善裂缝处理技术
目前,比较常见的桥梁裂缝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填充法。

顾名思义,填充法即对已产生的裂缝进行填充处理。

填充法的适用范围比较有限,仅限于裂缝宽度大于 0. 3 mm 的情况,其不仅操作相对简单
且造价低。

但是,填充法在处理宽度小于0. 3 mm 的裂缝时,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并且其通常选择的方式为开槽修补。

(2)表面处理法。

利用表面处理法对裂缝
进行处理时,需要在裂缝处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涂抹、贴补等工作。

对混凝土表面
进行贴补,主要是因为出现大面积裂缝之后,其表面积累了大量雨水。

表面处理
法适用于伸缩缝较小且不存在漏水的裂缝处理中。

同时,由于一般浆料无法直接
灌入,故也可将这一方式用于发丝裂缝的处理中。

(3)结构补强法。

结构补强
法通常用来处理因荷载过大而产生的裂缝,且处理效果比较好,尤其对于长期未
得到有效处理,而使得桥梁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裂缝时,结构补强法的处理效果
更加明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灌浆法。

灌浆法的
适用条件比较宽泛,在微小裂缝以及巨大裂缝的处理中,均具有比较良好的效果。

2.6塑性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桥梁工程塑性裂缝的主要控制是利用早期养护实现的。

有效地养护措施能够
对混凝土水分的蒸发速度进行合理控制。

例如,在暴露在外的桥梁表面结构上覆
盖上一层吸水材料,以减缓其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进而减小塑性变形。

与此同时,养护工作人员还要对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合理掌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需要定时洒水;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必须采取一系列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内外
部温差在合理区间内,不出现严重的温度裂缝。

并且,在混凝土的内部,必须设
置足够多的钢筋,以免混凝土发生干缩裂缝,降低结构水灰比。

此外,相关施工
人员还要在不影响工程质量与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骨料的密度与粒度,同
时对振捣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以防止混凝土发生龟裂现象,并对混凝土表面的杂质、水分等及时清除,以免因杂质混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在进行桥梁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中的材料、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根据实际施工现场裂缝出现的情况,进行合理的
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修补工作,确保施工的有效进行,保证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彦雄.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和对策[J].科技展望,2017,27(15):33.
[2]罗午.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和对策[J].江西建材,2017(4):145.
[3]左良志.道路桥梁施工环节裂缝成因分析及有效预防对策探究
[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6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