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增氧技术在青鱼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7
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增氧方式主要有机械增氧、化学增氧、生物增氧及纯氧液氧增氧等。
近年来,纯氧液氧增氧技术以其节能、高效、总体成本可控等特点逐渐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被接受并推广使用。
本文在青鱼池塘养殖中试验使用了纯氧液氧增氧技术,探讨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中纯氧液氧增氧技术相较于传统机械增氧的优势及可行性。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试验池塘占地面积121亩。
养殖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渔业生产发展需求。
在基地内选择两个面积相近的池塘作为本次试验组和对照组养殖塘,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6~8亩、池深1.6~
2.0米,黏壤土或沙土底质,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方向倾斜,有独立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分设在池塘的对角线上。
池塘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
2.两种增氧条件设计本试验采用试验组复合液氧增氧模式(水车式增氧机+液氧增氧设备)和对照组常规增氧模式(纯水车式增氧机)两种设计,两口池塘各安装4台功率1.5千瓦、4个叶轮的水车式增氧机。
水车式增氧机安装位置在池塘4个角,离池边约有5米,使水体形成环流。
在结合液氧增氧模式的试验池塘中增加液氧增氧设备,主要由1台10米3液氧立式真空粉末绝热储罐、1台控温式气化器及相应的仪表、阀门、管道、纳米管氧气盘等组成。
液态氧储罐安装在池塘交通方便、利于液态氧运输的地方,控温式气化器安装在储氧罐旁,单口池塘安装1~2个总调压阀和多个分流管。
纳米增氧盘放置在池塘中央部位,单口池塘放置6~8个直径1米的增氧盘,每个增氧盘安装的水位深度一致,增氧盘形成的面积在25~50米2。
3.鱼种放养和日常管理要点如下。
(1)鱼种放养。
养殖试验所用青鱼种为公司自培,规格相对整齐、体质健壮、无病灶。
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泡5~10分钟,放养次日再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消毒1次,放养情况详见表1。
表1
青鱼放养情况
(2)养殖管理。
试验中饲料投喂情况如表2所示,投喂的饲料为青鱼养殖用颗粒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质≥35%)为主,粒径2.0~4.0毫米;4月底前和10月下旬后投颗粒沉性配合饲料(粗蛋白质≥35%)。
饲料定点投在距离塘边2米、用竹竿和皮条网搭设大小为5米×6米的食框区域,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视情况灵活调整,每7天调整1次,每次以1.5~2小时基本吃完为度。
水温15~25℃时,日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2.0%~4.0%;水温26~30℃时,日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3.0%~5.0%;水温15℃以下及31℃以上,日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2.0%。
表2
饲料投喂情况
处理
试验组对照组投饲量(千克)
4月
893627
5月1460952
6月
164811227月
275619738月
393526409月4418318810月1553172011月960605
总投饲量
(千克)
1762312827
(3)增氧方法。
试验中的常规增氧设备按照常规池塘养殖操作,液氧增氧试验的前20天利用液态氧辅助增氧时间较短,一般在16:00-17:00、5:00-7:00,养殖中后期基本是15:00-18:00、2:00-7:00开液态氧增氧,气压一般调到0.5兆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以气压阀气压为标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
通信作者:戴杨鑫
杭勇1、2、3,戴杨鑫1、3,戴瑜来1、3,谢楠1、3,冯晓宇1、3,王宇希1
(1.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4;2.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07;
3.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浙江
杭州310024)14
2022.7
准,而是调节气阀使液氧形成气体均匀放出,机械增氧按照常用养殖方式开机。
(4)水质调节。
5月中旬在水面距塘边1米处用40厘米×60厘米的塑料浮板种植空心菜,总长150米;平时每5~7天加注新水1次,每月用生石灰10~15千克/亩全池泼洒1次,调节池水透明度至30厘米左右,并保持“肥、活、嫩、爽”的水体状态。
(5)病害防治。
每半个月用1次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坚持每天巡塘,注意观察和记录水质、天气变化、鱼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捕捞收获和测定养殖试验结束后将青鱼全部捕起,同时对收获的青鱼进行计数、称重等采样测定,使用Excel 2019进行数据整理。
二、试验结果
1.收获情况经过1个生产季节的养殖管理,养成收获情况见表3。
试验组复合液氧增氧模式(水车式增氧机+液氧增氧设备)池塘中青鱼成活率达到96%,对比常规增氧模式(纯水车式增氧机)池塘中养殖青鱼的90%,提高了养殖成活率。
相同的放养量,液氧+增氧机池塘比单纯增氧机池塘亩产量增加360千克、相比增长2
2.5%;亩利润增加2100元、相比增长40.4%;饵料系数相对降低1
3.4%。
表3
试验中青鱼产值及效益对比
注:以上成本未计算购置安装液态氧增氧的固定设备及安装费,但已计算增氧盘等易耗材料和液氧投入
2.水质及换水情况养殖试验进行中全程跟踪测量试验组池塘大量不同水位、不同点位的水
体溶氧数据,根据数据显示,养殖池底质水体的溶氧24小时普遍大于6.5毫克/升,较单纯机械增氧底部溶氧高,且溶氧稳定,能够满足青鱼养殖要求。
对比传统空气增氧模式,液氧增氧模式在青鱼池塘养殖模式中水质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如表4所示,总氮排放量降低35.4%,总磷排放量降低5.3%,悬浮物降低22.8%。
因而,在1个养殖周期内,试验组复合液氧增氧模式(水车式增氧机+液氧增氧设备)换水次数总计4次,而对照组常规增氧模式(纯水车式增氧机)换水次数总计9次,总体换水量下降55.5%(表5)。
表4
养殖试验中的水质检测情况
表5
养殖试验中的换水次数
三、小结
本试验中发现纯氧液氧增氧技术在青鱼池塘养殖中的使用可以提高养殖成功率,对比单纯增氧机增氧池塘青鱼成活率90%可提高到96%。
这可能与液氧增氧使池塘底部养殖水体溶氧量升高,可满足青鱼底栖生活习惯,减少养殖所在区域养殖过程中台风低压、暴雨、高温等特殊天气底层水体缺氧造成损失有关。
在本试验中,使用纯氧液氧增氧技术不仅提高了青鱼池塘养殖的成活率,同时青鱼亩产量提高了22.5%、亩利润增加了2100元,而饵料系数相对降低13.4%,主要水质指标均有降低的同时总体换水量下降了55.5%。
因此,液氧增氧技术在青鱼池塘养殖中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与目前池塘养殖中常规使用的机械增氧相比,液氧增氧技术还存在初次使用费用较高的问题,在池塘养殖中使用尚少。
但是,目前液态氧增氧主要设备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一次投资后每年分摊费用相对较少,且使用操作简单,又可较大程度地摆脱对电能的依赖。
因此,对于在
池塘养殖高值水产品种、高密度养殖模式中使用是可行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