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课堂笔记
(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叫温度。

一、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液体种类:酒精,水银,煤油。

3.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Ps. 它们的量程不同,分度值也不同。

二、摄氏温度
1.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2.规定:
0℃: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100℃:把在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1℃: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1个等份代表1℃。

三、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
1.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保证读数的正确。

使用时: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
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
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
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

2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四、体温计
1.用途:测量人体温度。

2.分度值:℃,测量范围:35℃~42℃。

3.不同:液体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个缩
口,在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液柱不会自动退回玻璃泡,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用法:每次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使玻璃管中的液体
回到玻璃泡中,以保证测量的准确。

5.体温计的种类:液体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膜状液晶
体温计、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等。

三种不同用途温度计对比表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
(红)
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
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要甩,
可离开人体读
数。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3
一、物态变化
1.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态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
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Ps. ①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②熔化不是溶解。

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

2.(晶体的)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凝固点:液态在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总结:同一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5.(非晶体的)熔点:没有确定的熔点。

总结: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四、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特点
1.熔化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2.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3.晶体熔凝特点:固液共存,吸热和放热,温度不变
4.非晶体熔凝特点:变软变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变稠变硬,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4
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吸.收热.量)
3. 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沸腾
1.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特点: ①沸腾过程吸收热量,但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②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
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三、蒸发
1、蒸发: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
生。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不同的物质蒸发快慢不同;
(2)同种物质:①液体表面空气流速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温度
3. 蒸发时吸热,使液体本身和周围物体降温,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

4. 蒸发制冷的利用:
(1)电风扇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蒸发,达到制冷的目的。

(2)电冰箱利用制冷剂的蒸发和液化来把热量搬到箱外。

四、液化
1.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放.出热.量)
Ps.汽化和液化是逆过程。

2. 液化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注:①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②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如液化石油气。

3. 液化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1.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 升华过程中,物质存在的状态只有固态和气态,不经历液态。

5
3. 常见的升华现象:
(1)樟脑片变小,最后消失;(2)北方冬天户外的冰冻衣服也会(3)用久了的灯丝变细;(4)给碘加热,生成紫色的雾;(5)背阴处的雪不见熔化,也会变少等。

4. 物质升华过程要吸热。

二、凝华
1.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2. 凝华过程中,物质存在的状态只有气态和固态,不经历液态。

Ps.凝华和升华是逆过程。

3. 常见的凝华现象:
(1)霜的形成;(2)北方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3)北方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4)雪的形成;
(5)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冷冻食品上附着的“白粉”实质是霜等。

3、物质凝华过程要放热。

三、升华的应用
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热而致冷降温来冷冻食品、制造舞台“烟雾”,人工降雨等;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